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采访党龄50年老党员,追寻红色印记

来源:安阳师范学院文学院 作者:杜晨溪

为寻找红色记忆,担当青年使命。2021年7月5日,“红星闪耀,老少携程”志愿服务队来到有着50多年党龄的张静芝奶奶家中进行采访活动。在采访中每一位成员都对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更加坚定了对党的信念。

张静芝奶奶于1963年参加工作,196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具有丰富的基层党务工作经验,在60年代荣获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先进工作者的称号。自1999年退休以后,对于社区的活动也是积极参加因此,又被社区评为优秀党员、社区的好助理。在2006年获得50年以上党龄纪念章,又在今年建党百年之际,收到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奶奶的故事让我们感到敬佩,她的入党经历和奋斗历程,其中蕴含的就是我们年轻人的思想指南,我们应该在思想上重走红色道路,追溯红色记忆,在跨越时代的对话下讨论新时代青年学生应该如何在生活实践中放飞梦想,书写人生奋斗华章。

奶奶对工作是专心致志,一门心思扑在工作上。关于认真工作方面,她还给我们讲了一则趣事,好多同事给她介绍对象,她都不谈,说:“我得先把工作搞好,把业务熟悉了,在谈其他”同事都以为是她要求高呢。奶奶是在银行工作的,开始在安阳县银行水治办事处做会计工作,后来受政治环境影响调离岗位,被调至水治事务所工作,除日常工作外,同时还担任党支部副书记抓党建工作。无论是在哪里工作她都是抱着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哪怕是退休之后,也同样保持着思想上的积极性。用奶奶的话说就是“咱现在退休了,但只要我在,就要为党做事。虽然没有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也兢兢业业干了一辈子。”老一辈用青春和血汗拼搏奋斗换来了今日的幸福生活。新时代的大学生,更加应该继往开来,做有理想、有担当、有能力的未来之栋梁。当代青年在前辈的肩上享受着盛世的繁华,而青春正当时的当代大学生,也理所应当地为这盛世的进一步繁华付出自己的青春。

对于家庭,她处理的也是十分得体,为了不打扰丈夫工作,没有在她丈夫工作时间打过一次电话,没有让他操劳家中琐事。对邻里也是热情大方,邻里关系和睦。教育她的子女在工作岗位上要好好工作,团结同志,听党的话,将党的红色传承给了下一代。对于加入中国共产党她也是充满骄傲,工作上她为党为国为人民,生活中她相夫教子为家庭,兢兢业业干了一辈子。她也告诫我们要多学知识、多做锻炼,为社会做更多贡献。

志愿者们表示在奶奶身上仿佛看到了那一辈人的精神风貌,知道了中国能由贫困一步步走向富强的原因,见到了一个人将自己个人的理想与祖国的事业统一起来的时候,这个人是多么的幸福,多么的令人羡慕。新时代仍旧需要年轻人以蓬勃的朝气迎接未来,充分展现一名共青团员的浩然正气,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是上个世纪对青年的定义,而如今,新一代青年就是时代,摆脱冷气,奔赴顶峰,胸藏万里河山,血流红色基因。

志愿者们通过本次采访,重温了前辈的往日生活的艰辛,真正的感受到了党的力量,受到了强烈的心灵震撼和洗礼。党的百年历史,老党员都是见证者,他们经历过初期的苦难,也感受到现在的幸福,所以他们对我们抱有更大的期望,志愿者们表示自己感觉到了自己的神圣职责和艰巨使命,学习老党员不忘初心、甘于奉献、有信仰有担当的先进精神,激励自己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脚踏实地,把爱国精神真正融入到学习实践当中去,同样应当严格要求自己,不负国家人民的重托。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7280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走进榆林乡村,看沙漠治理的产业化之路

大漠驼迹绝,塞上柳色新。70载治沙造林,榆林沙化土地治理率已达93.24%,意味着毛乌素沙漠即将从陕西版图“消失”。生态环境不仅得到了改善,也加快沙区绿色产业发展,实现治沙增绿和脱贫致…… 李世冲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誓把沙海变绿洲

45年,她们用青春染绿荒漠,学习治沙精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高质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7月22日上午10时,西安工业大学“绿野寻踪”赴榆林防风治沙实践队来到了位于毛乌苏沙漠…… 李世冲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走进靖边林业和草原局 ——开拓土地沙化防治新思路

人类只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永远不会顺从人类。——题记2021年7月21日上午9时,西安工业大学“绿野寻踪”赴榆林防风治沙实践队来到榆林市靖边县林业与草原局开展对当地防风治沙工程的社…… 刘状状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走进榆林乡村,揭秘治沙致富密码

在榆林,有一种绿,叫榆林绿,绿的妩媚;有一种蓝,叫榆林蓝,蓝的醉人;——《榆林民歌》昔日沙窝窝,今日变绿洲。榆林市坐落于陕西北部,临近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连续多年被国家林业和…… 李世冲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用生命铸就绿色丰碑——走近造林治沙“老黄牛”牛玉琴”

黄沙漫漫到绿意葱茏,从“茫茫沙海”到“绿色长城”。几十年持之以恒搏击荒漠,毛乌素沙漠治理实践书写的绿色传奇,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树起一面旗,也为世界荒漠化治理蹚出一条路。2021年…… 王梦旭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探访金鸡沙,走进沙漠上崛起的森林绿洲

不是说黄土高坡吗?黄土呢?”去年上映的电影《我和我的家乡》中,这句经典台词让很多观众印象深刻。片中,邓超饰演的乔树林带领乡亲们在沙地里植树造林、培育沙地苹果,将不毛之地变成…… 王梦旭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绿野寻踪”赴榆林防风治沙实践队来到毛乌素,探寻沙漠“前世今生”

毛乌素沙漠,中国四大沙漠之一,位于陕西省榆林地区和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之间,面积达4.22万平方公里。昔日黄沙漫漫,今日生机盎然。一代代治沙人用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和坚守毅力,锁…… 李世冲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当前,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老年人口…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行2025年河南省优秀应届毕业生评选大会

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优秀毕业生的示范引领作用,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行2025年河南省…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办“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为深化青年价值引领,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办2025年“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青春力量赋能老旧社区焕新,青年提案绘就治理新蓝图

我国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社区占比超35%,普遍存在设施老化、空间不足、居民疏离等问题。以某典型社区为例,60%的小区楼龄超20年,…

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开展调研工作

(通讯员陈思然周曼琳石宇)4月29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面向长沙市第一中学部分高中学生开展调研工作…

最新发布

“山东大学管理学院有么说么趣味知识科普团队”第一次线上会议成功开展
为进一步向更多的人普及财经知识,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并了解生活中一些现象背后所蕴含的经济道理,2021年7月19日下午14点,“山东大学管理学院有么说么趣味知识科普团队”开展了第一次线上会议。本次会议的主要…
福医学子三下乡——参观古田会址,学习红色历史
2021年7月17日,福建医科大学红十字会学生分会“医路上杭”实践队赴古田会议会址开展参观学习的活动,致敬红色历史,献礼建党百年。带队老师兰雪花老师带领实践队的同学们参观学习古田会议会址,为同学们讲解…
海南自贸港小微企业与房地产企业发展调研团住建局采访收获
7月12日上午,海南自贸港小微企业与房地产企业发展调研团前往海口市人民政府,对海口市住建局刘亮武科长及相关领导进行了采访。采访开始前,市住建局人事科科长刘亮武先生亲切的询问了调研团成员们所学的专业…
参观南梁红色遗址,厚植南梁红色基因
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南梁镇,在中国版图上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20世纪30年代,在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中以“两点一存”的历史功绩载入史册,在波澜壮阔的革命浪潮里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2021年正值建党一…
志愿活动,是我青春中最美的事
2021年7月19日,湖北师范大学青青萌芽实践队的实践活动任然是前往王家里社区进行小朋友辅导工作。青青萌芽实践队在有了前两天的工作经验后,今天青青萌芽实践队的辅导工作显然比前两天得心应手一些。今天是多…
江西师大学子三下乡: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
1931年9月初,在第3次反“围剿”的关键时刻,毛泽东率领红军第一方面军数万人来到了晓东村,红军来晓东的路,如今被称为“红军小道”,为重温当年的艰辛征途,感受不变的初心使命,7月12日,生命科学学院“百年…
情暖暮年养老院之行
为弘扬敬老爱老的社会风尚、传播党的红色思想,安阳师范学院“红星闪耀,老少携程”志愿服务队于2021年7月7日上午前往安阳市颐天年养老院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本次活动主要目的是给老人给予关怀,向老人们致以青…
1青爱体验营,永不说再见! ——青爱小屋体验营第五天1
为响应团中央关于开展青少年防艾禁毒教育和法治宣传活动的号召,提升儿童维护健康的能力和增强法制意识,集美大学青爱小屋体验营于2021年7月10日拉开序幕,并于7月14日迎来了闭营仪式。闭营仪式在集美区后溪镇…
三下乡日记:快乐原来如此简单
(通讯员胡芸绮姚雨怡)支教的日子一天天的忙碌起来,我们的刻意安排也越来越多了,我们也逐渐跟孩子们熟悉起来了,他们有的很粘人有的比较沉默,相对于沉默的同学,我们就会去诱导,他们多说说话多跟其他同…
“微光”马拉松——稳中求胜
7月18日,今天是支教组开展文化支教的第四天,文化支教像是一场马拉松比赛,现在已经是比赛的中段了,一切都在稳步进行中。首先是我们的马拉松一号选手,支教组组员陈梓丽,为了这场马拉松,她已经准备了许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