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紫阳民歌唱响新时代 | 走进何家大院,采访省级非遗传承人

来源:西安工程大学新媒体艺术学院 作者:查成烁 李博雯 刘

【西安工程大学7月25日讯】(通讯员:查成烁 李博雯 刘谢梓豪)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中华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和活态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文化根脉的活态流变。进入新时代,加强对非遗的保护与传承是中华文脉的薪火延续,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最佳体现,更是文化自信的有力彰显。

为了深入贯彻学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响应团中央关于大学生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号召,西安工程大学赴陕西紫阳“唱响民歌紫阳,传承非遗文化”暑期社会实践队来到陕西紫阳县,探究非遗文化紫阳民歌的发展历程,了解紫阳民歌的发展现状,通过实地考察,实地采风,实地实践,对相关资料、传承人信息的记录与整理,更好的宣传紫阳民歌,保护非遗文化,扩大当地非遗文化的影响力,使其被更多的青年一代所了解、熟知、传承。

7月25日上午十时,实践第三天,依然由新媒体艺术学院影像动画艺术系主任雷桐老师远程指导、辅导员刘子涵老师带队与8名线下实践队员再次来到紫阳县民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紫阳县民歌汉剧艺术研究中心,今天采访到的是紫阳民歌省级“非遗”传承人夏清华老师。

紫阳民歌省级非遗传承人夏清华老师给实践队员教授民歌。

夏清华,70岁,紫阳人,作为紫阳民歌省级“非遗”传承人,退休后给热爱民歌的学生上课,成了他生活最重要的一个内容。让紫阳民歌“传下去、响起来”也是他这一代紫阳民歌手的共同心声。

在采访中,夏清华老师简要介绍了几首著名紫阳民歌曲目的创作背景,而后,又讲述了紫阳民歌的产生原因与演变历程、不同唱腔唱法、各个版本的唱词差异,讲述过程,寓教于乐,使队员们融入其中。

通过回顾自己与民歌的故事及经历,老师表示,紫阳民歌不会消失,紫阳民歌的传承不会消失,它会以一种新面貌、新形式出现在大众视野当中,他相信在国家政策的支持和保护下,在当地传承人的努力下,他对紫阳民歌的未来充满信心。

紫阳民歌省级非遗传承人夏清华老师在接受实践队成员采访。

在采访的最后,夏清华老师为团队成员教授了紫阳民歌著名曲目《山歌不唱不开怀》。夏老师用其独特悠扬的唱腔,声情并茂的讲述激发了队员们的广泛学习兴趣,体会到了紫阳民歌的独特魅力。

最后,团队成员纷纷向夏清华老师致谢,对于这位紫阳民歌省级非遗传承人,心中满怀敬意。

当日十二时,实践队一行人来到何家大院进行采风活动,并采访紫阳民歌省级非遗传承人何耀信老师。何家大院位于紫阳县城关镇,2006年紫阳县委、县政府把何家大院命名为“民歌大院”。今天的何家大院将民歌演唱和“农家乐”相结合,不仅向各地游客宣传了紫阳民歌,同时也为其增加了自身收入。

何家大院被称为“民歌大院”。

实践队员在何家大院进行采风

在何家大院,实践队员见到了紫阳民歌省级非遗传承人何耀信老师,并对其进行了采访。据何耀信老师自我介绍,他今年74岁,是一个土生土长的紫阳人,在2011年被陕西省文化厅认定为紫阳民歌非遗传承人。

紫阳民歌省级非遗传承人何耀信老师

在采访中,何耀信老师讲述了自身学习紫阳民歌的经历,从上个世纪90年代至今,一直都在坚持学习、演唱紫阳民歌,他不仅自己学习、演唱,还带动自己家人,尤其是孙子、孙女等晚辈来进行紫阳民歌的学习。

面对紫阳民歌所面临的新形势,何耀信老师表示,紫阳民歌的创作要紧跟时代主题,为时代、为当下、为群众百姓服务。还为队员介绍了自己近期创作的作品,他举例说,2021年是建党一百周年,特意为此创作了有关建党百年主题的新作品。随后,何耀信老师为大家演唱了他的作品,获得一致好评。

紫阳民歌的发展不能仅仅依靠他们这些老一辈人的传唱,更多的是需要新鲜血液的加入,紫阳民歌的传承是一代连着一代的,希望能有更多的年轻人来学习紫阳民歌、传承紫阳民歌。

采访结束后,《郎在对门唱山歌》电影原声李德堂老师为大家倾情献唱,其独特的嗓音与唱调,收获了现场的热烈掌声。随后,何耀信老师与何显鹏,李德堂等紫阳民歌传唱人一同为大家倾情合唱,再一次将队员带入到浓厚的民俗文化氛围中去。

紫阳民歌传唱人与实践队成员合影

经过今天的学习和采访,实践队队长刘谢梓豪表示,他作为紫阳当地人,本次进行有关紫阳民歌的“三下乡”实践活动,能够为家乡做贡献,宣传紫阳民歌,他感到非常的骄傲和自豪。

同样,另一位实践队成员查成烁也谈到了自己的感受,他说,今天很荣幸能够见到传承紫阳民歌的夏清华与何耀信二位老师,了解到了紫阳民歌的博大精神以及丰富文化内涵,受益匪浅。

面对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导,我们西安工程大学青年学子更应该努力奋斗,担当责任,在本次实践中,将紫阳民歌这一非遗文化宣传好、发扬好、传承好!

西安工程大学赴陕西紫阳“唱响民歌紫阳,传承非遗文化”暑期社会实践队 责任编辑:陈淼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9021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五金商铺初调查——赴永康社会实践团

7月15日,中国·永康五金指数编制办公室的指导老师们带领浙江工商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赴永康社会实践调研团前往金城市场一期、二期,采集个体商铺的相关销售数据,同时也为之后具体的调查做…… 浙江工商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团委 浙江工商大学查看全文 >>

电商文化永流传——赴永康社会实践团

7月14日,中国·永康五金指数编制办公室的指导老师们带领浙江工商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赴永康社会实践调研团前往电商公司,由浙江工商大学的杰出校友——王总给我们讲解电商文化。王总先是讲…… 浙江工商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团委 浙江工商大学查看全文 >>

永康门都迎统数,王力智造领未来——永康社会实践团

7月13日,中国·永康五金指数编制办公室的指导老师们带领浙江工商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赴永康社会实践调研团前往王力安防科技有限公司参观。王力集团在智能门锁、智能家居领域经过多年的战略…… 浙江工商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团委 浙江工商大学查看全文 >>

解数据,参会议——赴永康社会实践团

7月12日,中国·永康五金指数编制办公室的指导老师们先是教导浙江工商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赴永康社会实践调研团的成员编写五金市场交易周价格指数评析报告,后是前往统计局听朱副局长开会。…… 浙江工商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团委 浙江工商大学查看全文 >>

提升五金指数影响——赴永康社会实践团

7月8日,中国·永康五金指数编制办公室的指导老师们带领浙江工商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赴永康社会实践调研团前往金城市场一期、二期,采集五金指数数据,了解市场五金行情。金城市场的商铺鳞…… 浙江工商大学 浙江工商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团委查看全文 >>

弘扬时代五金精神——赴永康社会实践团

7月7日,由永康五金指数办的老师带领浙江工商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永康小分队来到了国际会展中心精品馆,在讲解员生动的讲解下参观和了解永康五金发展史。由于10个展馆中展览的皆是永康的名…… 浙江工商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团委 浙江工商大学查看全文 >>

以指数体系筑五金强国——赴永康实践团

7月6日,由中国科技五金城集团公司主办的五金指数及网站熟悉活动在永康五金指数编制办公室举行,指数办的五位老师和浙江工商大学永康社会实践团的诸位成员参加了本次活动。在上午,永康小…… 浙江工商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团委 浙江工商大学查看全文 >>

永康统数共前行——赴万金城社会实践团

7月5日,永康分队10人在朱贺老师的带领下从浙江工商大学来到万金城,参加中国·永康万金指数编制办公室与统计与数学学院共同举办的2021暑期社会实践实践。基地的老师表示了热情的欢迎,翁文…… 浙江工商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团委 浙江工商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当前,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老年人口…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行2025年河南省优秀应届毕业生评选大会

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优秀毕业生的示范引领作用,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行2025年河南省…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办“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为深化青年价值引领,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办2025年“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青春力量赋能老旧社区焕新,青年提案绘就治理新蓝图

我国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社区占比超35%,普遍存在设施老化、空间不足、居民疏离等问题。以某典型社区为例,60%的小区楼龄超20年,…

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开展调研工作

(通讯员陈思然周曼琳石宇)4月29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面向长沙市第一中学部分高中学生开展调研工作…

最新发布

紫阳民歌唱响新时代 | 泛游汉江,焕古古镇采风
【西安工程大学7月27日讯】(通讯员:查成烁李博雯刘谢梓豪)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总书记所指出的,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非遗,对于延续历史文化血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
安徽学子三下乡:同护山河水,共享诗城美
摘要:水质检验是水资源管理中的重要工作,对保证水资源的质量,防止和治理水污染至关重要,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关系着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所以,在水资源管理工作中,水质检验工作非常重要,在日常的水资源…
闽院学子“三下乡”感悟:你们是我定格的最美风景
2021年7月8日至7月31日,我参加了闽江学院法学院暖心社工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与20位队员一起来到福建省宁德市屏南县代溪镇代溪村,开启了我的支教生活。与暖心相遇最初认识到暖心是在微信朋友圈的推文中,那时候…
紫阳民歌唱响新时代 | 参观县文化馆,采访俏姑子民歌演唱队
【西安工程大学7月26日讯】(通讯员:查成烁李博雯刘谢梓豪)非遗文化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中留下的灿烂瑰宝,是凝聚先辈智慧与卓越价值的精神财富。正如总书记强调指出,中华文化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
紫阳民歌唱响新时代 | 采访民间传唱人
【西安工程大学7月24日讯】(通讯员:张秋瑶李博雯刘谢梓豪)西安工程大学赴陕西紫阳“唱响民歌紫阳,传承非遗文化”暑期社会实践队为更好了解紫阳民歌发展现状,调查研究紫阳县当地非遗传承现状,为了确保实…
灿烂七月
灿烂七月2021年7月23日,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情暖童心‘送教入门’乡村振兴服务团”志愿服务队在江津区四面山镇洪洞村开展暑假“三下乡”志愿服务活动。而今天是29号,已然到了说再见的日子。…
紫阳民歌唱响新时代|正式出征
【西安工程大学7月23日讯】(通讯员:张秋瑶李博雯刘谢梓豪)7月23日来自我院的赴陕西紫阳暑期社会实践队在新媒体艺术学院影像动画艺术系主任雷桐老师和辅导员刘子涵老师的远程指导下,团队成员们来到了陕西安…
湛江科技学院学子三下乡:赤骨寻踪叹流芳
“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红军生做人杰御敌固山河,死化鬼雄热血照赤骨。中华大地每一寸沃土都有他们的忠骨,乳源更是一片具有优秀革命传统的红色热土,具有丰富的红色资源,邓小平、张云逸、李…
安理学子三下乡:“一幽帘梦” 探寻查济千年古桥
大学生网报淮南8月5日电(通讯员李沈烈青左琳胡榕轩)7月19日,在水与桥缠绵的查济古镇中,安徽理工大学“倾筑”服务团的学生们,在造型各异而又承载着故事的老桥上穿行。他们用手里的仪器,测量着诗情画意的…
初心使命代代传
初心使命代代传8月7日,青岛科技大学“学党史,强信念”红色教育宣传团来到中共青岛党史纪念馆进行微电影的正式拍摄,出发之前,成员们都根据自己讲解的部分进行了资料查询以及讲稿撰写。到达纪念馆后,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