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2021年青岛科技大学赴郯城县助力服务“希望小屋”(六)

来源:青岛科技大学化工学院 作者:张晓莹 刘晓敏

“希望小屋”是关爱贫困家庭孩子成长的民心工程,是凝聚社会爱心的公益品牌。在决战脱贫攻坚时,山东省推出“希望小屋”儿童关爱项目,恰逢其时、责无旁贷。打赢脱贫攻坚战后,山东共青团以“希望小屋”儿童关爱项目为依托,发挥青年作为、彰显青年担当,奏响一支没有休止符的青春之歌。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帮助改善困境家庭儿童成长环境,化工学院认真贯彻执行学校下达有关精神,积极动员学生参与“希望小屋”社会实践系列活动。其中青岛科技大学赴郯城县归昌乡“希望小屋”教育服务团来到了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进行为期7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调研地背景归昌乡西樊村位于临沂市郯城县,地处郯城西南部,以优质稻米之乡著称,但种地收入已经很难满足生活需求,青壮年都外出打工,存在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学校了解到该情况后,于2020年为家庭困难的儿童建造了“希望小屋”。2020年暑期,制药194团支部前往“希望小屋”进行志愿服务,服务活动结束后坚持对“希望小屋”的小朋友进行帮扶。此地有接受我校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历史,并有意向建立社会实践基地。经过去年团支部成员对小朋友的悉心照料,小朋友的学习生活条件得到了很好改善。今年暑假期间,团支部成员继续跟进希望小屋志愿服务工作,进一步为李印涛小朋友和其他建档立卡户的小朋友提供帮助。

志愿者抵达目的地7月23日,志愿者们来到了归昌乡西樊村拜访李印涛小朋友一家,全面了解其居住条件和家庭情况,然后通过与李印涛及爷爷奶奶的交谈进一步了解李印涛的学习情况及家庭现如今所面临的具体困难。

携手“希望小屋”,开展爱心支教探访村内其他受助儿童,与他们进行沟通交流,并将村内留守儿童聚集附近小学,在剩下的时间里,志愿者们进行了一系列的“破冰”游戏活动。志愿者们先为孩子们展示一些无毒无害的有趣化学实验,从小培养孩子们对于化学等学科的兴趣以及对于新事物的好奇心,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志愿者们也给孩子们带去了铅笔、钢笔、毛笔以及相应的字帖等,辅导孩子们规范书写,提升孩子们对于相关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同时对孩子们带来的暑假作业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辅导,志愿者们进一步了解了他们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为孩子们“量身定制”合理的暑假计划,尽可能的提升孩子的学习效率以及学习积极性。最后志愿者们播放了制作的小视频向他们展示了大学生活的美好,鼓励孩子们好好学习。活动结束后,志愿者们亲自将孩子们安全的送回家中,与孩子们告别。

为青春筑梦,为梦想护航志愿者们再次前往李印涛小朋友家,志愿者先辅导其完成暑期作业,完成作业后,带领小朋友前往郯城县的旅游景点进行游玩。并为小朋友讲解了一些著名的历史故事,希望以此来激发小朋友对历史的兴趣,也在潜移默化中增加小朋友对国家对历史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之后与小朋友一起去农田帮助爷爷奶奶做农活,体验做农活的艰辛。通过这种艰辛的劳作方式教导小朋友,不能辜负爷爷奶奶的辛苦付出和期待。在最后由志愿者们依次向小朋友宣讲青岛科技大学的校园文化,讲解我校的五有精神和橡胶品格,希望他成为像青科大“五有”科大人一样,在未来积极发光发热,不断提升自己,不辜负爷爷奶奶和大家的期望,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更多的小朋友照亮前行的路,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

“希望小屋”为困境儿童打造了一方圆梦空间,团支部积极整合各类资源,扎实推进希望小屋“献一份爱心,送一份温情,添一份鼓励,加一份能量”的建设目标。随着“希望小屋”的不断建设,孩子们的梦想得以真正插上翅膀,未来得以点亮;随着越来越多的青年志愿者投身此项活动,在给予受助儿童生活幸福感的同时,提供更多爱与陪伴,通过多种多样的帮助活动,带他们领略世界的多彩,让他们的世界更加开出艳丽的花朵,相信他们的生活轨迹也会发生潜移默化的改变。同时,志愿者们也将通过此次志愿服务活动,更好地了解国情及社会状况,提升大学生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公益意识。一间小屋,点亮了希望,在这一方天地里,我们希望助推更多的梦想扬帆起航。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9045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山东大学“京溪渡泉”调研团赴济南JN150文创园展开调研

2022年7月24日,山东大学“京溪渡泉”社会实践调研团的两名队员王雨佳与孙瑞泽来到济南JN150文化创意产业园,在此展开了关于济南文化资源开发的实地调研活动。JN150文化创意产业园园区位于位于…… 白洋颍翔 王雨佳 山东大学“京溪渡泉”调研团查看全文 >>

山东大学文学院“京溪渡泉”调研团社会实践调研活动圆满结束

7月9日至8月19日,山东大学文学院“京溪渡泉”社会实践调研团顺应建成文化强国的时代要求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使命,遵循“加快转变文化发展方式”、“着力建设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罗雅轩 李昕澎 山东大学“京溪渡泉”调研团查看全文 >>

调研日记 | 张天洋:咏园运营的挑战与启示

7月27日,我所在的山东大学“京溪渡泉”社会实践调研团来到北京市“咏园”非遗文创园开展关于北京文化资源开发经验的分析调研。咏园地处二环内核心位置,临近天坛,是首创非遗创新发展平…… 张天洋 山东大学“京溪渡泉”调研团查看全文 >>

调研日记 | 高明翔:走访咏园文化产业园

“以诗和歌,咏以为园”。7月27日,我与张天洋同学代表“京溪渡泉”社会实践调研团对咏园文化产业园进行了走访调研。咏园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幸福大街永生巷4号院,原址为北京市三露厂。上世…… 高明翔 山东大学“京溪渡泉”调研团查看全文 >>

“京溪渡泉”调研团对话文化产业专家

8月19日,为获取文化创意产业园相关的行业与专业意见,把握文化创意产业园发展的整体趋势,了解文化创意产业园管理模式和发展状况,从而提升社会实践报告写作的科学性、具体建议的可行性…… 李昕澎 山东大学“京溪渡泉”调研团查看全文 >>

山东大学“京溪渡泉”调研团赴北京市“咏园”调查

7月27日,山东大学“京溪渡泉”社会实践调研团成员张天洋和高明翔前往北京市“咏园”非遗文创园开展调查。咏园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幸福大街永生巷4号院,地处二环内核心位置,临近天坛。类似…… 张天洋 高明翔 彭 山东大学“京溪渡泉”调研团查看全文 >>

调研日记 | 孙瑞泽:探访JN150文化创意产业园感悟

本周,我所在的“京溪渡泉”社会实践调研团小队来到了济南的JN150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济南建设路85号,是原重汽离合器厂,1960年中国第一辆重型汽车—黄河牌JN150型卡车就在这里诞生。半个多世…… 孙瑞泽 山东大学“京溪渡泉”调研团查看全文 >>

调研日记 | 王雨佳:寻访济南JN150文化创意产业园

今天,我所在的山东大学“京溪渡泉”社会实践调研团小队来到了济南JN150文化创意产业园,开始了我们在济南的第二次文化资源实地调研活动。JN150文化创意产业园园区位于位于济南市市中区建设…… 王雨佳 山东大学“京溪渡泉”调研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天佑关注 | 校党委书记狄生奎与青年学生代表开展午餐恳谈活动

4月30日午间,在五一劳动节、五四青年节双节来临之际,校党委书记狄生奎深入朝阳餐厅开展恳谈活动,与青年学生代表共进午餐,…

童心守护,安全启航——公管院开展“童心向阳”志愿活动

(通讯员彭淑荧王君青)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以下简称公管院)于4月26日在岳麓区润龙社区主办开展这学期的第四期“童心…

青年力量注入老旧社区改造,开启社区治理新篇章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当下,老旧社区改造成为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居民生活的关键任务。华北电力大学(保定)一群充满活力与…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当前,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老年人口…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行2025年河南省优秀应届毕业生评选大会

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优秀毕业生的示范引领作用,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行2025年河南省…

最新发布

聚焦一村一品特色规划,强势推进乡村农业振兴
为探寻怎样建设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7月23日,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画守村品实践团青岛分队前往青岛市城阳区夏庄街道进行实地调研。针对当地乡村振兴过程中的特色企划和暴露的缺点进行学习总结,助力全面推进…
云上慧支教:值此沧海一粟,终成筑梦之基
为了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帮助乡村教育事业,自7月1日起,我加入了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计算机学院“云上慧支教”志愿服务队,开始了为期一个月的暑期三下乡线上公益支教活动,旨在改变留守儿童缺少学业指导和精…
打造齐鲁乡村振兴样板,探索中国驿文化小镇
中国青年网德州7月29日电(通讯员杨玉颖)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深入了解乡村发展现状及相关政策,探索美丽乡村建设与振兴之路,推进一村一品乡村建设,7月24日,曲阜…
画守村品凤凰措,生态宜居创新乡
中国青年网日照7月22日电(通讯员姜婷婷)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深入了解乡村发展现状及相关政策,探索美丽乡村建设与振兴之路,推进“一村一品”乡村建设,7月17日,…
曲园学子青春三下乡——乡村振兴特色规划,一村一品青岛先行
中国青年网青岛7月27日电(通讯员马小林)为探寻怎样建设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7月23日,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画守村品实践团青岛分队前往青岛市城阳区夏庄街道进行实地调研。实践团队采用探访村民、发放调查问…
三下乡有感:传承、奋进、成长
随着下课铃的响起,水书课结束了,本次社会实践也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回顾在贵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十余天,每天都过的充实而富有意义。在三都水族博物馆,我领悟到了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在都匀…
学习国学经典,传承中国文化
为了唤醒对国学经典的记忆,学习前辈贤者的国学心得,沉浸体会国学传统文化的魅力,7月10日,暑期实践小杏林队的5名成员来到了开封敦复书院,希望能通过与老师们的交流和学习,感受传统文化对人的熏陶和沁养…
水书寄情,传非遗魅力
2021年7月18日,中国矿业大学“流水有痕,非遗不息”文化传播实践团前往三都水族自治乡怎雷村,在怎雷村村支书的协助下开展关于水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水书的田野调查。怎雷村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村寨分为上下…
一村一品促进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欣欣向荣
中国青年网聊城7月28日电(通讯员孙雪婷)乡村振兴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战略,是建设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为了解乡村振兴背景下山东省农业“一村一品”建设情况,探索美…
“流水有痕,非遗不息”文化传播实践团参观三都水族博物馆
2021年7月24日,“流水有痕,非遗不息”文化传播实践团前往三都水族博物馆,进一步了解水族民族文化。三都县水族博物馆是国家三级博物馆,收藏了大量水族民族器具、服饰,馆内以蜡像实景再现水族的历史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