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湖北学子三下乡:立足长征起点,情暖山区儿童

来源: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作者:姜美慧 张海凤

为发扬人文关怀精神,实现当代大学生的自我价值,履行当代大学生应尽的服务社会之义务,推进农村教育,7月13日至7月30日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阳光志愿者联盟支教队赴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步前村樟坑村学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队由2019级与2020级共13名本科生组成。

一、深入基层,调研乡村概况

16日下午,支教队队员分组到樟坑村学附近的居民点进行访问,调研了解当地村民的基本生活以及教育情况。樟坑村学所在的于都县步前村中学龄儿童数量超过100人,其中留守儿童超过80人,但樟坑村学教授的课程内容仅有语文、数学、体育等基础课程。并且学校内仅有三间教室与一间杂物间,空间狭小且设施陈旧。教学资源的匮乏,很大程度上制约和阻碍了农村儿童接受良好的教育,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与此同时,村里大部分的孩子都是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被迫外出工作,只有老人和孩子留在家里。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更多的孩子与祖父母相处,缺少父母的陪伴,不利于孩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的形成和开朗性格的形成。

图为支教队队员在当地进行走访。张海凤 摄

二、学以致用,拓展思维空间

17日早上八点,支教队正式开始给孩子们授课。在接下来两周的实践中,队员们的课程以兴趣课程为主,例如:简笔画、手工、美术、音乐等,也有趣味数学、启蒙英语、国学语文等主课课程,激发学生对语数英的学习兴趣。同时,队员们开设了思想品德、安全教育、心理健康等课程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留心生活。

并且,队员们的课程结合了当地特色以及学科优势,例如,结合当地红色长征文化的人文历史、人文地理课程;结合资源与环境学院绿色环保教育的思想品德课程。今年是阳光志愿者联盟支教队成立的第12年,队员们带着去年因疫情未能赴约的遗憾重新出发,为当地的孩子们带来一个“七彩假期”。

图为支教队员上神话故事课,学生回答问题。 张舒 摄

图为支教队队员上美术课,与学生交谈。张舒 摄

三、感同身受,温暖山区儿童

队员们在支教过程中会遇到许多突发事件,比如上课途中,学生突然肚子疼、流鼻血,下课时因为玩闹而摔跤受伤。在这种情况下,队员们总是第一时间检查学生的情况,给伤口做消毒处理并告知家长以确保学生的安全。

支教过程中,队员们也看到了很多令人心酸的场景。很多留守儿童的父母外出务工,爷爷奶奶在村里忙于农活,他们就在早上做好饭菜让孩子带到学校,等中午孩子们拿出饭菜吃的时候,饭菜已是接近半凉的状态。每当这时,队员们都会陪着孩子,与他们聊天谈心,尽力抚慰他们孤单的心灵。

在课间,队员们纷纷变成学生们的最佳玩伴,老鹰捉小鸡、谁是木头人等等耳熟能详的小游戏是学生们的最爱,在短短的课间十分钟里总是能看到师生温馨融洽的玩乐场景。

图为支教队队员课间与学生玩游戏。叶戈 摄

图为玩游戏过程中学生的笑脸。叶戈 摄

四、长征起点,赓续红色血脉

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是中央红军长征的起始点,23日下午,阳光志愿者联盟的13名队员伴着夕阳向于都县中央红军长征纪念碑出发。队员们在中央红军长征纪念碑处观看碑文,缅怀红军战士,感受着这中国人民世世代代铭记的历史丰碑。此时的碑旁已是树木葱郁,鸟语花香,这也象征着如今百姓们蒸蒸日上的幸福生活,队员们在这样的环境下更加领悟了长征精神的伟大,正是有了红军吃苦耐劳,不怕困难,勇于革命;英勇战斗,英勇无敌;注重实践,勇于自主创新;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精神,才有了如今的美好生活。尽管一天下来路途遥远,但队员们坚定的目光体现出了他们作为新一代青年人的思考与担当。

图为支教队队员在长征纪念碑前的合影。叶戈 摄

五、爱心接力,点燃梦想希望

30日是支教队在樟坑村学支教的最后一天,队员们为孩子们准备了文艺汇演。在文艺汇演上孩子们表演了《红星闪闪》、《在北京的金山上》等多首歌曲,孩子们的演唱字字铿锵有力,慷慨激昂,彰显了满满的少年正气。最后,整场文艺汇演由队员们演唱《再见》完美收官,在演唱途中,队员们和孩子们纷纷留下了不舍的泪水。

阳光志愿者联盟支教队自2010年起,已连续9年去到樟坑村学开展支教志愿服务活动,致力于教育扶贫,所开设科目涉及各个方面,旨在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意识,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红军的长征路已走完,而乡村支教的长征路阳光志愿者联盟支教队将会一直走下去,这场爱心接力将会一直延续,阳光志愿者联盟支教队也将与樟坑村学的孩子们共赴下一个十年之约。

图为文艺汇演上,支教队队员为学生演唱《花海》。张海凤 摄

图为文艺汇演上学生表演节目。张海凤 摄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9049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山东大学“京溪渡泉”调研团赴济南JN150文创园展开调研

2022年7月24日,山东大学“京溪渡泉”社会实践调研团的两名队员王雨佳与孙瑞泽来到济南JN150文化创意产业园,在此展开了关于济南文化资源开发的实地调研活动。JN150文化创意产业园园区位于位于…… 白洋颍翔 王雨佳 山东大学“京溪渡泉”调研团查看全文 >>

山东大学文学院“京溪渡泉”调研团社会实践调研活动圆满结束

7月9日至8月19日,山东大学文学院“京溪渡泉”社会实践调研团顺应建成文化强国的时代要求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使命,遵循“加快转变文化发展方式”、“着力建设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罗雅轩 李昕澎 山东大学“京溪渡泉”调研团查看全文 >>

调研日记 | 张天洋:咏园运营的挑战与启示

7月27日,我所在的山东大学“京溪渡泉”社会实践调研团来到北京市“咏园”非遗文创园开展关于北京文化资源开发经验的分析调研。咏园地处二环内核心位置,临近天坛,是首创非遗创新发展平…… 张天洋 山东大学“京溪渡泉”调研团查看全文 >>

调研日记 | 高明翔:走访咏园文化产业园

“以诗和歌,咏以为园”。7月27日,我与张天洋同学代表“京溪渡泉”社会实践调研团对咏园文化产业园进行了走访调研。咏园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幸福大街永生巷4号院,原址为北京市三露厂。上世…… 高明翔 山东大学“京溪渡泉”调研团查看全文 >>

“京溪渡泉”调研团对话文化产业专家

8月19日,为获取文化创意产业园相关的行业与专业意见,把握文化创意产业园发展的整体趋势,了解文化创意产业园管理模式和发展状况,从而提升社会实践报告写作的科学性、具体建议的可行性…… 李昕澎 山东大学“京溪渡泉”调研团查看全文 >>

山东大学“京溪渡泉”调研团赴北京市“咏园”调查

7月27日,山东大学“京溪渡泉”社会实践调研团成员张天洋和高明翔前往北京市“咏园”非遗文创园开展调查。咏园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幸福大街永生巷4号院,地处二环内核心位置,临近天坛。类似…… 张天洋 高明翔 彭 山东大学“京溪渡泉”调研团查看全文 >>

调研日记 | 孙瑞泽:探访JN150文化创意产业园感悟

本周,我所在的“京溪渡泉”社会实践调研团小队来到了济南的JN150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济南建设路85号,是原重汽离合器厂,1960年中国第一辆重型汽车—黄河牌JN150型卡车就在这里诞生。半个多世…… 孙瑞泽 山东大学“京溪渡泉”调研团查看全文 >>

调研日记 | 王雨佳:寻访济南JN150文化创意产业园

今天,我所在的山东大学“京溪渡泉”社会实践调研团小队来到了济南JN150文化创意产业园,开始了我们在济南的第二次文化资源实地调研活动。JN150文化创意产业园园区位于位于济南市市中区建设…… 王雨佳 山东大学“京溪渡泉”调研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天佑关注 | 校党委书记狄生奎与青年学生代表开展午餐恳谈活动

4月30日午间,在五一劳动节、五四青年节双节来临之际,校党委书记狄生奎深入朝阳餐厅开展恳谈活动,与青年学生代表共进午餐,…

童心守护,安全启航——公管院开展“童心向阳”志愿活动

(通讯员彭淑荧王君青)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以下简称公管院)于4月26日在岳麓区润龙社区主办开展这学期的第四期“童心…

青年力量注入老旧社区改造,开启社区治理新篇章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当下,老旧社区改造成为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居民生活的关键任务。华北电力大学(保定)一群充满活力与…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当前,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老年人口…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行2025年河南省优秀应届毕业生评选大会

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优秀毕业生的示范引领作用,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行2025年河南省…

最新发布

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三下乡个人感悟
有人说,三下乡是一群人,一群风雨无阻的人,一群默默无闻、专心致志做自己事的人。2021年7月,我参加了河南城建学院管理学院“巩固扩展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实践团一行人来到平顶…
烈士忠魂千秋在,英雄浩气万古存|南航“留声南航”团队开展八路军驻京办事处纪念馆
历史宛如一卷画卷,在历史的长河里,每一个足迹都将被化作画卷中的点点彩墨,勾勒出一幅巨丽雄浑的岁月巨作。秉持弘扬红色历史的信念,心兼缅怀先烈遗志的精神,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传承校史,留声南航”团队…
云上慧与学生友谊长存
2021年八月1日,已经结束工作两天了,但是我们与学生的友谊还在,曾经创立的群聊还在,而且我们加了微信,一个小朋友问道,老师,放假了我可以问你问题吗,我说,当然可以呀,随时欢迎!作为她的老师我十分开…
商学院“熹微”队:青春志愿行,你我在行动
8月7日,熹微社会实践队队员陈阳与其他社区志愿者共计21人在社区绿化工人的带领下,参与了由广州市越秀区社区组织的社区环境建设志愿活动。早上8点20分,志愿者们在集合点集中、签到,领取工具。经过简单的小…
武理学子三下乡:温暖支教,一路前行
生命是一场遇见,人来人往,而生命的遇见在于我们的选择。今年暑假,我选择去遇见随州曾都区的留守儿童。“留守儿童”,多么熟悉的一个词语。自从出生以后,我好像就是留守儿童了吧,父亲出去务工,每年只能…
地球减碳行动组:针对碳达峰碳中和问题的采访
二十一世纪,全人类需要面对的重大挑战之一是由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引起的全球气候变化。碳排放的增加诱发了全球气候变暖。为了应对当下局面,习主席在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郑重发出宣言,中国将提高国家…
南航“留声南航”团队系列采访活动|张利华老师:学立则道通,道通则艺致
近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留声南航团队与南航艺术学院教授——张利华取得联系,采取人物专访的形式和老师开展了访谈。通过张老师的讲述,我们感受到了解到了张老师在艺术方面颇高的造诣,以及他对年轻人的殷殷…
大手拉小手,织出五彩梦
7月27日,是我们武汉理工大学“红心筑梦”暑期实践队来到随州市万店镇支教的第二天,回想起来到这几天的点点滴滴,感觉收获颇深。在这里不仅很累,需要我们有不怕吃苦的决心,体验老师的辛劳,同样也是一种享…
守望者义教队三下乡:现代诗词鉴赏
7月16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守望者三下乡队伍的老师们给孩子们带来了一节别开生面的现代诗词鉴赏课。学习的是《我微笑着走向生活》和《乡愁》这两首现代诗。志愿者老师带领小孩子们先朗读诗篇,让小孩子们先对…
武汉理工学子“三下乡”:赏大国之重器 绘未来之光景
2021年7月30日下午3时,武汉理工大学“红心筑梦”暑期社会实践教学活动继续进行,实践队队员董沐为同学们带来了一节名为“锦绣‘帆’华”的特色绘画课。全体同学最终将自己喜欢的图案绘制在帆布包上;所有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