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学党史 悟初心 跟党走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作者:张新颖

为引导青年学生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展示新时代青年的良好风貌,2021年7月18日到7月27日,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灯塔追光实践队在山东省济南市开展红色纪念馆参观暑期实践活动。队员们通过发放调查问卷,采访中小学生相关党史问题,自行参观及为参观者讲解相关党史等活动,使他们获取更多党史知识,更加深刻地了解党的发展过程。

调查准备,收集建议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党史学习教育,注重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确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在经历了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党都坚持紧紧依靠人民,坚持着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团结带领人民前仆后继、顽强奋斗,把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变成日益走向繁荣富强的新中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为能更好地了解不同学生群体,各年龄阶段对党史问题的了解情况,队员们在家乡的社区发放调查问卷,再汇总调查结果,发现中小学生是党史学习的薄弱群体。他们年龄较小且接触到党史的机会不多,所以本次实践活动在中学生群体中开展。同时,队员们要提前查询、记录党史纪念馆的相关资料,充分准备,为中小学生提供一场完美的解说。

学习参观,宣传党史

参观党史纪念馆有利于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有利于培养主动探索的精神品格;有利于拓展视野;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等。纪念馆作为民族文化和世界文明的集中表现,作为精神文明、物质文明传承的载体,肩负着弘扬民族文化,振兴民族精神的艰巨使命。通过这些文化展示,能够使中小学生了解祖国的历史和辉煌成绩,并且以此作为激励,不断约束自己的行为,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与社会理想,从而为中华崛起而奋勇向前。

灯塔追光实践队队员带领部分的学生代表,组织他们参观红色党史纪念馆。在每件展品前,先由中小学生代表讲述展品背后的故事,队员们再完整论述并补充延伸。最后,队员们可为学生代表讲述该纪念馆的由来及发展历程。参观结束后,低年级的学生代表可以以讲故事的形式分享给自己的同学、朋友,高年级同学则可以写参观心得体会,并以主题班会的形式为同学讲述党的发展及该纪念馆的相关故事。

为使更多的中小学生认识、了解党史,队员们下载网上的党史教育视频,自发去当地的辅导班,带领中小学生一起学党史。在视频播放过程中,队员为同学们讲解,并对视频中的内容进行简单的提问,来验证同学们的学习状况。

访谈红军,了解党史

队员们通过采访革命前辈,对党史的了解会更加深刻,在采访过程中,革命前辈讲了这么一句话,让队员们感受颇深:“作为一名党员,我们就应该尽心尽力,承担起自己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的责任,冲在第一线。”同时,他还说:“党员的责任是分内应做的事,中国共产党把中华民族的责任意识提升到了新的境界。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人责任观的出发点和归宿。加强党员的责任感,是中国共产党对党员的一贯要求。

在采访的同时,队员带领小朋友一起听革命前辈讲述自身发生的故事及共产党的发展历程。总结经验,推动发展 实践结束后,灯塔追光实践队队员们聚集在一起,汇报各自的实践过程及成果,大家一起分析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互相学习彼此做得好的方面。

同时,通过本次实践活动,不仅帮助更多的中小学生学习了党史,而且自身对党史的认识程度大大加深,一举两得。明确学党史的目的有三:一是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确方向,二是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三是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本次实践活动意在借助自身力量来帮助更多的学生去了解那段历史,砥砺前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9096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走进榆林乡村,看沙漠治理的产业化之路

大漠驼迹绝,塞上柳色新。70载治沙造林,榆林沙化土地治理率已达93.24%,意味着毛乌素沙漠即将从陕西版图“消失”。生态环境不仅得到了改善,也加快沙区绿色产业发展,实现治沙增绿和脱贫致…… 李世冲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誓把沙海变绿洲

45年,她们用青春染绿荒漠,学习治沙精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高质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7月22日上午10时,西安工业大学“绿野寻踪”赴榆林防风治沙实践队来到了位于毛乌苏沙漠…… 李世冲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走进靖边林业和草原局 ——开拓土地沙化防治新思路

人类只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永远不会顺从人类。——题记2021年7月21日上午9时,西安工业大学“绿野寻踪”赴榆林防风治沙实践队来到榆林市靖边县林业与草原局开展对当地防风治沙工程的社…… 刘状状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走进榆林乡村,揭秘治沙致富密码

在榆林,有一种绿,叫榆林绿,绿的妩媚;有一种蓝,叫榆林蓝,蓝的醉人;——《榆林民歌》昔日沙窝窝,今日变绿洲。榆林市坐落于陕西北部,临近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连续多年被国家林业和…… 李世冲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用生命铸就绿色丰碑——走近造林治沙“老黄牛”牛玉琴”

黄沙漫漫到绿意葱茏,从“茫茫沙海”到“绿色长城”。几十年持之以恒搏击荒漠,毛乌素沙漠治理实践书写的绿色传奇,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树起一面旗,也为世界荒漠化治理蹚出一条路。2021年…… 王梦旭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探访金鸡沙,走进沙漠上崛起的森林绿洲

不是说黄土高坡吗?黄土呢?”去年上映的电影《我和我的家乡》中,这句经典台词让很多观众印象深刻。片中,邓超饰演的乔树林带领乡亲们在沙地里植树造林、培育沙地苹果,将不毛之地变成…… 王梦旭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绿野寻踪”赴榆林防风治沙实践队来到毛乌素,探寻沙漠“前世今生”

毛乌素沙漠,中国四大沙漠之一,位于陕西省榆林地区和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之间,面积达4.22万平方公里。昔日黄沙漫漫,今日生机盎然。一代代治沙人用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和坚守毅力,锁…… 李世冲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当前,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老年人口…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行2025年河南省优秀应届毕业生评选大会

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优秀毕业生的示范引领作用,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行2025年河南省…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办“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为深化青年价值引领,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办2025年“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青春力量赋能老旧社区焕新,青年提案绘就治理新蓝图

我国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社区占比超35%,普遍存在设施老化、空间不足、居民疏离等问题。以某典型社区为例,60%的小区楼龄超20年,…

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开展调研工作

(通讯员陈思然周曼琳石宇)4月29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面向长沙市第一中学部分高中学生开展调研工作…

最新发布

从国情中感悟国家力量的强大
2021年7月21日-25日,审时而行实践队成员在各自的家乡走进居民,村民的生活中,去调查国情,体验民生,感悟近年来国家取得的重大战略成果。社区的实践活动提高了我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引导我们接触社会,了解社…
山农大学子:护坡卫士金银花,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
山农大学子:护坡卫士金银花,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为进一步改善我国耕地数量少,分布不均的情况,“金银剔透”团队前往徂徕水库进行实地探究,了解水库背水坡护坡情况以及探索背水坡种植金银花的状况,同时与…
走进孩子的内心,绽放“风之彩”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民族的未来,社会的希望和家庭的寄托,关爱孩子,就是关心祖国的未来。为关爱儿童,秉承志愿服务的精神,展示当代青年的担当,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风之彩”实践团计划前往日照市东港区…
以指尖之名,舞出心灵之美
7月23日,是成蹊队云下乡实践活动的第五天。在听了四天别的老师上课之后,我终于第一次“站上了讲台”,打开摄像头,为石门五小的学生们上了第一次手语操兴趣班。早晨的第一节课在九点,对于假期中的学生们来…
西南石大学子三下乡:走近警察小店,学习防诈知识
随着科技发展,新型电信诈骗的手段层出不穷,电信网络诈骗已经成为当代最具迷惑性和危害性的一种诈骗形式,并对整个社会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为了解新型诈骗的手段,学习防范新型诈骗的方法,做好后续的宣传工…
再见,我的朋友 ——共话感言
7月25日上午,“再见,我的朋友”总结班会如期进行。本节班会课通过课程回顾提升了学生对课程的系统认识,通过邀请部分授课老师发表感言向同学们表达离别之情,并且鼓励学生们分享对课程的感想、对其他学生的…
“变废为宝”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7月24日下午15:00,我进行了“低碳环保5+1”课程的最后一堂课“变废为宝”。在本节课前,我们文教板块三位班主任都缺乏这种需要在课堂上进行实操的授课形式的经验。多日的讨论之后,我们艰难地决定选择纸巾筒变…
“三下乡”感悟:宣传国家资助政策,树立诚信感恩意识
暑假刚放假的时候我们学校就组织开展三下乡活动,这活动开始之前,我们首先举行了一个开幕式,在开幕式的时候我们学校的领导首先向我们介绍了这次三下乡活动我们需要做什么,应该注意哪些事情。每个人心中都…
指尖舞蹈,无声花开
7月24日,是成蹊队云下乡实践活动的第六天,这意味着本次活动已接近尾声。怀抱着期待但又不舍的心情,我给石门五小的学生们上了最后一节手语操兴趣班课程。早晨,大家依旧提前半个小时就在会议室里等待课程开…
废物利用,成蹊妙趣课堂
7月24日下午,最后一节“低碳环保5+1”课程——“变废为宝”实践课程顺利开展。陈舒婷老师在本节课的引入部分带领学生了解了日常生活中可以用于变废为宝的废弃物,而许沛艺老师和我分别通过变纸巾筒为笔筒、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