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九江学子三下乡:维护绿色生态,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九江学院管理学院 作者:九江学院管理学院乡村振兴调研与服务实践队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乡村振兴战略,推进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7月2日,九江学院管理学院乡村振兴调研与服务实践队围绕“生态环境振兴”与“产业振兴”于九江市武宁县东山村开展实践活动。

守护绿水青山,助力生态环境振兴

东山村位于江西省九江市西南部,其独特的山水风景犹如美丽的乡村田园画卷。经实践队员的实地考察,东山村临近滨湖,水质清澈,但一些岸边的垃圾让这绝美的景色有了不小的瑕疵。上午,实践队员自由组成小分队,用脚步丈量东山村湖岸。

适逢下雨,乌黑的云朵却压制不住队员们的热情,即使路面湿滑、雨打衣衫,也分毫不能阻挡队员们前进的脚步。队员们在东山村各类水域岸边巡查,观察细致入微,把各类水域垃圾打捞、分类,将无法回收的垃圾如厨余垃圾、产品废料丢进垃圾桶,把可回收利用的矿泉水瓶、纸壳收集起来,送给当地居民回收。在排除垃圾的同时,队员们还记录水质情况,将污染较为严重的地方标记,为东山村环境治理提供方便。巡查结束,队员们通过微信捐步平台,将自己在巡查过程中的脚步换算成公益资金,为公益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随后,队员们集合前往当地居民家中进行调研,了解当地水资源环境保护状况。东山村多湖泊,湖泊河流多野生珍稀水生动物,其中以野生鳜鱼最为出名。野生鳜鱼虽肉质鲜美,营养丰富,但东山村居民深知保护珍惜野生动物的重要性,从不私自捕捞。据当地居民反映,东山村的水质很好,生产生活用水问题基本解决。村民陈柳英表示:“东山村这几年水质变化很大,以前门前的湖都是浑浊的,现在很干净,基本很难看到垃圾。”鱼儿在清澈的湖水中游动,往来翕忽,怡然自乐,为东山村环境保护增添了生机与活力。

有机生态农业,带动乡村产业发展

“民以食为天”,农业永远是乡村不可缺少的产业。东山村绝佳的生态环境,为当地发展有机生态农业创造了有利条件。下午,实践队员前往东山村绿里生态农业产业园调研。据悉,该产业园是东山村有机农业示范基地,采用现代化种植技术,致力于打造产业生态、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并存的农业新业态,助力东山村产业振兴。该产业园基地于2020年被中共武宁县委、武宁县人民政府评为“年度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先进单位”。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队员们在产业园大棚中除杂草、摘瓜果、仔细检查瓜果蔬菜成熟状况,深深体验到农业生产的艰辛与不易。据产业园生产经理汪鑫龙介绍到,这只是农业生产的日常工作,由于这里全部按照有机农业标准化生产,他们还要为植株定期施加有机肥、灌溉、清除害虫等,工作量远远大于队员们所体验的农事活动。

为深入了解有机农业给东山村产业振兴带来的影响,实践队员对汪大哥进行采访,他在采访中提到:“几个商业巨头已经插手农业,传统农业已很难带给农民足够收益,只有发展有机农业才能有出路”。汪大哥表示,该产业园通过发展有机农业,解决了当地许多人的就业问题,相较于传统农业,有机农业给当地农民带来了更多收益。实践队员不免产生疑惑,场地、技术、人工,有机农业的投入可谓非常高,可它能够带来足够收益吗?汪大哥对此一笑“有机农业投入高,价格也会升高,可它更加健康、安全。如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更愿意为自己的健康着想,因此它的销量一直都是很好的。”队员们恍然大悟,对有机农业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汪大哥早年到江西农业大学进修,学习先进种植技术。临别时他告诫实践队员,光在书本上学东西是没有用的,只有自己亲身实践了才能真正学到东西。他告诉实践队员要善于学习别人成功的经验,不能一个人盲目摸索,并且要把好的经验分享给别人,让有机农业成为乡村振兴的一股强大力量。

在本次以“维护绿色生态,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的调研活动中,队员们收获满满,深刻意识到维护绿色生态的重要性。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实践队将继续为东山村的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9293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走进榆林乡村,看沙漠治理的产业化之路

大漠驼迹绝,塞上柳色新。70载治沙造林,榆林沙化土地治理率已达93.24%,意味着毛乌素沙漠即将从陕西版图“消失”。生态环境不仅得到了改善,也加快沙区绿色产业发展,实现治沙增绿和脱贫致…… 李世冲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誓把沙海变绿洲

45年,她们用青春染绿荒漠,学习治沙精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高质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7月22日上午10时,西安工业大学“绿野寻踪”赴榆林防风治沙实践队来到了位于毛乌苏沙漠…… 李世冲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走进靖边林业和草原局 ——开拓土地沙化防治新思路

人类只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永远不会顺从人类。——题记2021年7月21日上午9时,西安工业大学“绿野寻踪”赴榆林防风治沙实践队来到榆林市靖边县林业与草原局开展对当地防风治沙工程的社…… 刘状状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走进榆林乡村,揭秘治沙致富密码

在榆林,有一种绿,叫榆林绿,绿的妩媚;有一种蓝,叫榆林蓝,蓝的醉人;——《榆林民歌》昔日沙窝窝,今日变绿洲。榆林市坐落于陕西北部,临近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连续多年被国家林业和…… 李世冲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用生命铸就绿色丰碑——走近造林治沙“老黄牛”牛玉琴”

黄沙漫漫到绿意葱茏,从“茫茫沙海”到“绿色长城”。几十年持之以恒搏击荒漠,毛乌素沙漠治理实践书写的绿色传奇,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树起一面旗,也为世界荒漠化治理蹚出一条路。2021年…… 王梦旭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探访金鸡沙,走进沙漠上崛起的森林绿洲

不是说黄土高坡吗?黄土呢?”去年上映的电影《我和我的家乡》中,这句经典台词让很多观众印象深刻。片中,邓超饰演的乔树林带领乡亲们在沙地里植树造林、培育沙地苹果,将不毛之地变成…… 王梦旭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绿野寻踪”赴榆林防风治沙实践队来到毛乌素,探寻沙漠“前世今生”

毛乌素沙漠,中国四大沙漠之一,位于陕西省榆林地区和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之间,面积达4.22万平方公里。昔日黄沙漫漫,今日生机盎然。一代代治沙人用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和坚守毅力,锁…… 李世冲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当前,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老年人口…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行2025年河南省优秀应届毕业生评选大会

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优秀毕业生的示范引领作用,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行2025年河南省…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办“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为深化青年价值引领,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办2025年“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青春力量赋能老旧社区焕新,青年提案绘就治理新蓝图

我国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社区占比超35%,普遍存在设施老化、空间不足、居民疏离等问题。以某典型社区为例,60%的小区楼龄超20年,…

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开展调研工作

(通讯员陈思然周曼琳石宇)4月29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面向长沙市第一中学部分高中学生开展调研工作…

最新发布

滨院学子三下乡:不忘初心习党史 白驹过隙薪火传
过去的笔墨泼洒出的是壮丽与热血,未来的电子科技规划出来的是青春和传承,历史会被遗失在时间的齿轮中,但总会有传承者用双手小心翼翼地捧起这段历史,奠基出新天地,燎烧起新的火光。为了用好用活红色文化…
三下乡:千里相会,用书信诉说真情
近日,为帮助留守儿童与家长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武汉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红心筑梦”暑期社会实践队随州市万店镇教学点,在与孩子们的临别之际,组织开展了一节特殊的课程——“千里相会”书信课,…
野百合也有春天——丽院学子青年行
徐徐山风吹过百合,荡漾开碧波涟漪;声声溪浪撞击陡岩,形成万千纵横沟壑……2021年7月24-27日,丽水山峦起伏、村社鳞比的舒桥乡迎来了一群新访客。正值党的百年华诞,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两山”理…
三下乡:明辨是非爱国情,趣味拼装悟党史
近日,为了将党史教育融入到留守儿童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在潜移默化中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他们热爱祖国、勤于奋斗的优良品质。武汉理工大学“红心筑梦”暑期社会实践队在随州市万…
安徽学子三下乡以家乡为例探索乡村振兴前后的变化
2021年2月21日,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出炉,主题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京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从2015年中共中…
爱心环保宣教,共创美好家园
近些年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致力于生态文明建设,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环保理念,为把我国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国家而不懈奋斗。在建党100周年的背景下,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
河南工业大学:物通天下,货畅其流 ——双循环格局下畅通粮食物流网络社会实践项目
河南工业大学:物通天下,货畅其流——双循环格局下畅通粮食物流网络社会实践项目《粮食物流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中提到,粮食物流业是粮食行业发展的基础支撑性产业,粮食物流的成本和效率也关系着资源的…
童真碰撞桑梓情,科教点亮雏鹰梦
童为积极响应国家科教兴国、乡村振兴的号召,解决孩子们学习、心理上的问题,2021年7月3日,南京工程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桑梓情·雏鹰梦”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再次启程,奔赴徐州丰县王沟镇中心小学,为这里…
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以法助农防返贫
为配合国内疫情防控形势,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法治防返贫,润民细无声”团队采用“线上为主、线下为辅”的实践模式,队内设队长1人、新闻官2人、通讯员2人、安全员兼联络员1人,在经历了前期充分的准备后,…
五年坚守,一份责任
2021年8月3日,武汉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红心筑梦”暑期社会实践队在疫情防控的紧急召令下,结束了为期九天的实践活动,乘上了返乡的列车。为跟紧建党百年的脚步,深入贯彻党史教育,实践队策划了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