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河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雷锋站赴巩义科技支农纪实

河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雷锋站赴巩义科技支农纪实

73号早上八点,summer支农实践团的队员们斗志昂扬地拿着早已准备好的各项工具赶往河南省巩义市西村镇堤东村,扯横幅,摆桌椅,安置工具,井井有条。下午进行了活动的宣传,团队成员们来到集市上给村民们进行讲解,以及维修的时间安排。在宣传的过程中就已经有村民开始拿着家里的损坏小电器来修,同时团队成员们非常热情的来到村民家中帮助维修

科技帮扶,农大学子维修家电

74号团队成员们早早地到达维修地点:堤东影剧院。摆放好需要的物品,便开始了维修工作。上午十点左右,维修前已经围满了当地村民。村民们将家里有故障的收音机、电风扇、热水壶、电饭锅等各种家庭电器送来维修。尽管任务重,过程繁琐,但队员们仍然尽心尽责,赢到了广大居民的一致好评。

一些事务缠身的居民,把故障家电留在团队维修的地点,离开的时候留下一句“交给河南农业大学的学生,我非常放心,回头再来取”当地的村民还非常热心的为成员们送来王老吉和纯净水。村民说着“农大的学生来到咱们堤东义务维修家电自行车,送来点水是应该的,这大热天的要多喝水”村民们的举动使团队成员非常感动。在村民们的热心支持及配合下,队员们的服务热情丝毫不减。

75日一大早,团队成员们带着各种维修工具再次来到目的地,摆好桌子,为一天的维修活动做好准备。在前期的大力宣传下,维修点不断有慕名而来的村民送来需要维修的大小家电,维修工作如火如荼地开展了将近一天,修理电扇,缝纫机,电磁炉,手电筒等家用电器。中午太阳炙烤着大地,队员汗流浃背也没有停下手中的工作,更有热心的村民送来水向大家表达谢意,“能看看我这风扇是啥毛病不?已经坏了快一个月了。”听说能免费修家电,村里的张大爷把自己家“罢工”的电风扇搬了过来。“这电扇买了几年年了,前几天这还好好的,咋就不转了呢?”李大爷告诉团队成员们,电扇坏了天气热,不好受啊。志愿者们赶紧进行检查,幸好只是因为电扇里面的一根电线老化了,没什么太大的毛病,换了电线后,电扇就转了起来。看到运转起来的风扇,张大爷向队员们竖起大拇指幸福的笑了。

同时在当地村委会领导与村民的支持和热情配合下,河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雷锋站在巩义市西村镇堤东村为期三天的义务维修中,共计维修电风扇、收音机、手电筒等家用电器数量80余件,修理自行车十余辆,深受当地群众的好评。

传递能量,媒体好评如潮

74号团队成员分成两队,一队由负责人带领前往巩义电视台寻得更大的宣传,在向电视台讲述团队此次实践目的时取得电视台新闻部负责人的好评,并将团队事迹于巩义电视台予以报道;另一队由团队其他成员到堤东影剧院开始义务维修活动。活动的进行也在当地有很好的反响,巩义电视台电视台对团队此次义务维修活动进行了报道。并以视频的形式于巩义电视台进行播放,目前团队事迹视频已在网上点击播放一万余次。

除此之外,团队事迹在巩义西村镇村委会荧幕上播放。同时团队事迹为我校取得了非常好的名声。同时也展现了河南农业大学大学生的风采,使得社会各阶层人士更加全面的了解了河南农业大学。

义务奉献,传承薪火精神

summer支农实践团一共有7位成员,团队集聚了河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雷锋站的精英力量,保证了此次义务维修的顺利进行。机电雷锋站一如既往的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几十年来不求回报,它们的宗旨是:立足机电,服务农大,奉献社会,为巩义市西村镇堤东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帮助。

75summer支农实践团圆满完成学院任务回归。

河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雷锋站”成立于1992年,团队成员涵盖本科生、硕士、博士研究生,机电学子秉承机电雷锋站以“全心全意服务人民”为主导思想 ,以“弘扬雷锋精神”为主旨,秉承“立足机电,服务农大,奉献社会”的宗旨将雷锋站薪火相传了24年,风雨无阻,不求回报,累计为市民维修自行车4200余辆,电器5100余台,维修记录记满了50个登记本。24年来,每逢周二、周日、寒暑假,“雷锋站”的成员们都会到郑州市区各个家属院、公园,或者下乡开展义务维修活动;从最初的仅仅维修家电,到现在定期向贫困地区孩子募捐书籍,衣服,义卖报纸;每逢中高考搭建高考服务台,方便广大考生……我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延续着雷锋精神,严格履行我们应尽的义务,通过不断地开展服务活动来证明自己,充实自己,历练自己,完成对社会的承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机电雷锋站,服务不停步。成员们一直秉承着“志愿服务”理念,践行农大“求是力行”信念。通过志愿服务活动不仅提高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丰富了社会实践知识,为自己的人生发展打下基础,也为他人送去便利,给自己带来欢乐。队员们也将一直唱响志愿服务的青春华章,薪火相传志愿精神,延续青年的志愿火种。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93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华中师范大学心火支教团武汉队:用心支教,筑梦未来

7月11日至7月29日,华中师范大学心火支教团武汉队(以下简称武汉队)赴武汉市蔡甸区龙王庙社区,在龙王庙青少年空间开展了暑期托管活动,给龙王庙青少年空间学生们带来一个不一样的暑假。…… 心火支教团武汉队 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执灯江城 赓续心火:华中师范大学心火武汉队正街支教活动结束

为帮助武汉市蔡甸区青少年度过一个“安全、健康、有益、文明、充实、愉快”的暑假,华中师范大学心火支教团武汉队(以下简称“武汉队”)队员陈慧宇、陶馨怡、李竞择和李宇航于7月18日至…… 心火支教团武汉队 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青春扬帆 温暖前行:华中师范大学心火支教团武汉队结营仪式举行

7月29日,华中师范大学心火支教团武汉队2022结营仪式暨白鹤泉青少年空间文艺汇演举行,本次活动由华中师范大学心火支教团武汉队(以下简称“武汉队”)主办。奓山新社区委员罗莹、白鹤泉青…… 心火支教团武汉队 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以赛促学 以学促用:安全知识竞赛展风采

为进一步增强学生安全意识,以赛促学,以学促用,7月28日,华中师范大学心火支教团武汉队(以下简称“武汉队”)分别于蔡甸区白鹤泉青少年空间、龙王庙青少年空间及正街青少年空间开展了…… 心火支教团武汉队 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师生连心走家访 线上托管助调研

为了进一步了解武汉市线上云托管开展情况,改善线上云托管活动效果,7月18日至8月2日华中师范大学心火支教团武汉队(以下简称“武汉队”)对武汉市蔡甸区白鹤泉、龙王庙青少年空间学生的线…… 心火支教团武汉队 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以梦为马 共赴星辰大海:龙王庙青少年空间结业仪式举行

7月30日下午,龙王庙青少年空间2022年暑假社区托管班结业仪式暨文艺汇演举行。活动由华中师范大学心火支教团武汉队(以下简称“武汉队”)举办,龙王庙社区居委会委员刘凡、蔡甸区青少年志…… 心火支教团武汉队 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文聚星火 歌铸赤魂:龙王庙青少年空间红色经典汇演顺利开展

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之际,为了弘扬红色经典文化,加深青少年对党和祖国的热爱,提升青少年的普通话和唱歌水平,7月21日下午,在共青团武汉市委员会的支持下,华中师范…… 心火支教团武汉队 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文聚星火 歌铸赤魂:红色故事展演活动举行

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回顾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到发展壮大的历程,华中师范大学心火支教团武汉队(以下简称“武汉队”)于7月21日下午在白鹤泉青少年空间开展“文聚星火,歌铸赤魂”红…… 心火支教团武汉队 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天佑关注 | 校党委书记狄生奎与青年学生代表开展午餐恳谈活动

4月30日午间,在五一劳动节、五四青年节双节来临之际,校党委书记狄生奎深入朝阳餐厅开展恳谈活动,与青年学生代表共进午餐,…

童心守护,安全启航——公管院开展“童心向阳”志愿活动

(通讯员彭淑荧王君青)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以下简称公管院)于4月26日在岳麓区润龙社区主办开展这学期的第四期“童心…

青年力量注入老旧社区改造,开启社区治理新篇章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当下,老旧社区改造成为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居民生活的关键任务。华北电力大学(保定)一群充满活力与…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当前,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老年人口…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行2025年河南省优秀应届毕业生评选大会

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优秀毕业生的示范引领作用,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行2025年河南省…

最新发布

关爱留守儿童,农大学子在行动
河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厚朴支教团队义务支教活动的后续报道。…
岭南师范学院“启梦之旅”实践队成功举行游园活动开幕式
为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展现新时代学生的蓬勃朝气,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把体育文化与团队协作文化渗透到同学们的生活中去。2016年7月18日早上,岭南师范学院“启梦之旅”社会实践队 ...…
一声老师,足矣
河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暑期社会实践三下乡厚朴支教团队来到鹿邑县乡村小学义务支教后续报道。…
河南师范:环境学院“山水行”环境志愿调研队开展第二站“乐水行”之黄河行
(通讯员 贾苗苗)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是孕育中华民族灿烂文明的母亲河,为了检查母亲河的“身体状况”,7月14日,环境学院“山水行”环境志愿调研队开展了黄河之行水样采集活动。队员们在化 ...…
漫漫支教路,浓浓师生情
河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之下乡支教的后续报道。…
实践是最好的老师
人们常说“实践出真知”,确实,理论上的知识再丰富,再完美,如果没有过真正的实践加以运用,那又有什么用呢?…
走可持续发展路线 守望清流之济源
河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来到济源调查水质,通过一系列的问卷调查,实地走访,进行一系列的报道,该文是此团队总结之后的看法。…
你们拿的是什么?
经过第一天的行程,我们今天又怀着满腔的热情继续我们的调研活动。继昨天未完成的遗憾,我们今天进行了草把龙的编制。草把龙是蔡家的一个特色农耕文化。有的地方的龙,虽然外表是稻草编的,但是里面的筋骨却是用竹子 ...…
每天要“剥”一粒米
每天我们吃的大米是如何加工出来的,你想过吗?每一颗饱饱满满,晶莹剔透,可是它原来是长成这样的吗?以前还没有生产机器的时候,人们是怎样加工大米的呢?今天,我们调研小组终于将它搞明白了。…
老师,你该怎样“掌控”全场? ----基于三下乡教育服务课堂管理的感想
在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夏风之声志愿服务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我们有一项活动是教育服务。在课堂中,有近二十个学生,而且都是不同年龄段的,所以在课堂管理上对所有的小老师来说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