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寻访渐凹古村:体悟传统魅力,传承优秀文化

来源: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作者: 郭宇森

传统村落是在长期的农耕文明传承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凝结着历史的记忆,反映着文明的进步。传统村落拥有较丰富的文化与自然资源,具有一定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经济、社会价值,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是中国农耕文明留下的最大遗产。近年来国家对于传统村落的保护力度不断加大,已公布5批传统村落名录,6819个村被纳入保护范畴。为深刻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记录古村落建筑文化遗产,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社会实践队员于2021年8月1至8月10日在河北省沙河市刘石岗乡渐凹村展开调研。挖掘当地的深厚文化底蕴和文化遗产,记录、保护和传播优秀传统文化。

实践地点渐凹村地处太行山腹地,坐落在半山腰的一处向阳山坡上,群山环抱,地势高峻,背山面水,风光独特,房屋建筑依山就势,并且于2014年入选中国传统村落。根据调研渐凹村建于明永乐年间,当时,侯、李、胡诸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开荒种地,立村名侯家庄。因村庄所处地势高,水源奇缺,遂将村庄移至山凹有渐水(当地称从山上淋下来的水为“渐水”)处。之后,范、郭、崔、朱等姓氏陆继迁入,人丁逐渐兴旺,初具村落规模。因村庄坐落在渐水凹地,故改村名为“渐水凹”,后成“渐凹”村,沿用至今。

立村六百多年的渐凹村,物产丰富,人杰地灵,村内民风淳朴,自然风景原始,保留着许多古建筑。村中央有一座清代戏楼,戏楼坐南面北,有10米多高,顶部起脊扣瓦,飞檐挑角,戏楼正面为青石圆柱。因年代久远,戏楼破败,但现已重修完好。村内的传统建筑除戏楼外,还有老母庙、奶奶庙、龙王庙、土地庙、杨仙庙、槐仙庙等。村北还有道教名山“小西天”,是我国北方著名的道教名山和河北省第一批风景名胜区,山顶建有碧霞元君庙。另外据村民介绍,清代至今,渐凹村里一直传承着扭秧歌、锣鼓队、吹唢呐、洪拳、梅花拳和地方戏曲平调、落子腔等,农闲时,村民就用这些民间艺术来丰富着自己的生活。

村中央自北向南一条溪流贯村而出,祖辈流传此处为龙凤盘踞之地,村西为凤村东为龙,村前一洼池水,曰 “龙池”,逢旱年池水干涸时天必降雨,护佑百姓风调雨顺。池旁一棵百年古杨,村后一棵千年古槐。石碾、石磨、石槽、石杵、石门楼等随处可见。还有古时井三眼,石砌泉池两处,泉水涓涓,清澈甘甜,为上好泉水。

渐凹村边有大面积的石灰岩(俗称青石)和紫色英岩。因此,村里的房屋多是用青石和紫色英岩石块垒砌而成的二层石楼,高约数丈。这些房屋大都建于清代和民国时期,宅院多为四合院,格局有单门独院、一进两套院、一进三套院、一进五套院等。据村民介绍,当年建房,工程浩大,石头都是村民一块一块扛或抬回来的,盖一座石楼,需要数年时间。村内最大院落是清朝秀才朱世英旧宅。这是一进七套院,街门口用紫色英岩石块垒砌,厚木板做门。朱世英当时居住第三套院石楼。该楼坐西面东,南北排列6间,上下两层;墙体为经人工打磨规则的青石条垒砌,楼室正门口往北拐为下坡,砌有7层青石台阶。

通过探访中国传统古村落渐凹村,队员感受到了传统古村落的魅力,古村落建筑文化遗产得到记录。挖掘了渐凹村的深厚文化底蕴,传统农耕文化得到记录,渐凹村的传统文化也更好的传播出去,更多的人了解渐凹村。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9551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走进榆林乡村,看沙漠治理的产业化之路

大漠驼迹绝,塞上柳色新。70载治沙造林,榆林沙化土地治理率已达93.24%,意味着毛乌素沙漠即将从陕西版图“消失”。生态环境不仅得到了改善,也加快沙区绿色产业发展,实现治沙增绿和脱贫致…… 李世冲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誓把沙海变绿洲

45年,她们用青春染绿荒漠,学习治沙精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高质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7月22日上午10时,西安工业大学“绿野寻踪”赴榆林防风治沙实践队来到了位于毛乌苏沙漠…… 李世冲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走进靖边林业和草原局 ——开拓土地沙化防治新思路

人类只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永远不会顺从人类。——题记2021年7月21日上午9时,西安工业大学“绿野寻踪”赴榆林防风治沙实践队来到榆林市靖边县林业与草原局开展对当地防风治沙工程的社…… 刘状状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走进榆林乡村,揭秘治沙致富密码

在榆林,有一种绿,叫榆林绿,绿的妩媚;有一种蓝,叫榆林蓝,蓝的醉人;——《榆林民歌》昔日沙窝窝,今日变绿洲。榆林市坐落于陕西北部,临近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连续多年被国家林业和…… 李世冲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用生命铸就绿色丰碑——走近造林治沙“老黄牛”牛玉琴”

黄沙漫漫到绿意葱茏,从“茫茫沙海”到“绿色长城”。几十年持之以恒搏击荒漠,毛乌素沙漠治理实践书写的绿色传奇,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树起一面旗,也为世界荒漠化治理蹚出一条路。2021年…… 王梦旭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探访金鸡沙,走进沙漠上崛起的森林绿洲

不是说黄土高坡吗?黄土呢?”去年上映的电影《我和我的家乡》中,这句经典台词让很多观众印象深刻。片中,邓超饰演的乔树林带领乡亲们在沙地里植树造林、培育沙地苹果,将不毛之地变成…… 王梦旭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绿野寻踪”赴榆林防风治沙实践队来到毛乌素,探寻沙漠“前世今生”

毛乌素沙漠,中国四大沙漠之一,位于陕西省榆林地区和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之间,面积达4.22万平方公里。昔日黄沙漫漫,今日生机盎然。一代代治沙人用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和坚守毅力,锁…… 李世冲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当前,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老年人口…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行2025年河南省优秀应届毕业生评选大会

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优秀毕业生的示范引领作用,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行2025年河南省…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办“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为深化青年价值引领,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办2025年“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青春力量赋能老旧社区焕新,青年提案绘就治理新蓝图

我国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社区占比超35%,普遍存在设施老化、空间不足、居民疏离等问题。以某典型社区为例,60%的小区楼龄超20年,…

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开展调研工作

(通讯员陈思然周曼琳石宇)4月29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面向长沙市第一中学部分高中学生开展调研工作…

最新发布

从小船到巨轮,前行奋进一百年
”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今日,我们来到国家大学生科技园,本来是为企业绿色转型进行实地调研。但是却被外面的众多党史立牌而吸引,进行了一场特殊的党…
通过智能转型,助力绿色增长
7月15日,跟随”三下乡”的团队,我们来到了洛阳冰岩激光设备有限公司,就绿色智能转型升级相关方面问题进行实地调研。洛阳的天气依旧酷热,但我们仍然激情高涨。“细节决定成败,态度决定一切”是洛阳冰岩激…
增强绿色意识,助力绿色转型
7月31日,我们来到了三下乡社会实践的新一站——洛阳双瑞精铸钛业有限公司,继续就绿色智能化转型升级相关方面进行调研访谈。队员们也在这里了解到了双瑞公司最新的产品,看到了这代双瑞人勇于开拓的决心和毅…
积极配合,排除隐患
8月11日,中国矿业大学星火实践团成员前往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田阳区中山社区了解疫情防控状况,协助疫情防控,体验基层党员干部助理工作,并就当地疫情防控措施对基层党员干部进行采访。上午8时,实践团成…
走进本土企业,焕发中药活力
了解湘潭市中药相关企业的生产情况,探究中药材的药用价值,湘潭大学化工学院团委、学生会赴湘潭市社会实践调研团决定进行实地考察。8月13日下午,调研团成员叶桂芹和吉婉萤对湖南亚飞中药饮片有限公司进行了…
“云上慧支教”:锻炼身体,保卫祖国!锻炼身体,建设祖国!
大学生网报武汉8月13日电(通讯员刘鼎鑫)2021年举办的2020东京奥运会已经落下帷幕,国家运动健儿在赛场上挥洒着汗水,为祖国争光,同时,在国内掀起了一阵运动风。在安陆市实验小学和雷公镇中心小学更是如此,…
“天子”负盛名,“湖”岸传新声
(指导老师:刘炼鑫院通讯员:徐馥晨)截至8月10日,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赴邵阳县青草回族自治村乡村振兴帮扶团成员采用“线上+线下”的方式完成了对青草村周边自然环境及旅游资源的实地参观和线上调查。…
实践——感受家乡变化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引导学生走出校门、接触社会、了解国情的形式之一,是教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事迹相结合的一种应用。我很荣幸能够加入“星火实践团”完成这次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这次实践,我收获颇丰。实…
传承历史文化,探究海洋文明——广东海洋大学大创团队赴汕头实地考察
2021年8月9日,广东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小小”大创团队前往潮州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以及南澳岛进行实地调研。一路走访,用心感受团队成员当天走访了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并采访了传播办主任鄞镇凯先生关…
以心相随,相拥留守儿童
夏天之所以短暂,是因为人们赋予了夏天特别意义。在夏天来临之际,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汽车工程学院小火柴-星心相随志愿服务队来到了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宝丰镇宝丰天英托管中心展开“三下乡”活动,开展为期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