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数说“贵”产实践队:调研食品加工途径,探索贵产发展方向(2)

来源:烟台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作者:安然一笑

数说“贵”产实践队在实践开展前就进行了实践过规划,提前与相关的工厂进行联系,由于疫情影响,我们暂且只能对烟台欣和企业食品有限公司进行参观,但我们仍然会与其他工厂保持线上联系,并进行线上交流,了解相关更多食品加工的信息。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我们的欣和之旅吧!

7月18日,我们团队的五人组踏上了参观欣和酱油厂之路,我们一行人乘车来到欣和酱油的参观基地。

前期与欣和企业进行线上联系时,我们提出了想要与欣和企业举行挂牌仪式,将欣和企业发展为我们实践队实践基地的想法,以方便后续工作的开展,欣和企业表示很愿意与我们挂牌。于是,到达酱油加工厂后,我们便与欣和企业举行挂牌仪式。

走进加工厂,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欣和“对待世界如家人”的宣传标语和欣和企业的理念:我们做的产品,自己不吃就不要卖给消费者,就更不要生产,要用良心做产品。用良心做产品,欣和向心无愧。这也给我们带来了启示:食品产业要发展好,首先要保证质量。

随后,讲解员小姐姐给我们介绍了酱油在不同发酵时期所展现的不同成色,让我们了解了大豆的一生。我们也看到了许多欣和旗下的产品,原来我们生活中那么多常见的调味品竟都来自欣和,像我们常见的味达美、葱伴侣。我们想到酱油角色虽小,却是中国家庭厨房不可或缺的调味品,欣和多年致力于研究酱油,也正是坚持的力量,才使欣和酱油有了长足发展。同理,想要发展起贵州特产,也该从“精”、“细”出发,使贵州特产能够做到长效发展。

在展厅的另一侧,是古法酿油的模型,一群可爱的小人,用具体形象的方式向我们解释了做酱油的每一步。经过这一系列的过程之后,我们对制作酱油的大致流程有了一个比较具体的认知。酱油的酿造不仅要面向现代化,同时也要向古人汲取智慧。我们实践队参观了解古法酿造过程,感受酱油酿造文化。不仅是酱油的酿造,对于食品加工来说,古人的方法我们也应该学习取其精华,形成有中国特色的食品加工文化。

讲解员带领我们走进了欣和的观影厅,通过一段小短片,来深度解释欣和“待世界如家人的”的品牌理念,在视频中,通过一个个小小家庭的柴米油盐故事来反映这个理念念,通过观看短片,我自己也有很深的启发。一开始,我确实无法理解这句话确切的含义究竟是什么,而这个看似简单的小短片,却为我解决了疑惑,调味品在家庭中处于一个很基础的地位,而就是这样简单的东西,在我们的生活中却是必不可少的,而中国人自古就具有特殊的饭桌情结,调味品是连接这个家相当重要的桥梁,做好每一餐,这便是欣和的初衷。落实到贵州特产的发展也是一样的道理,我们要开展食品加工,也该是秉持着让食物带给消费者温暖、舒适的精神。

接下来便是参观欣和的现代化工厂,虽然这涉及工厂隐私没能进行拍照,但这一环节却最让我震撼,诺大的加工厂里面,居然只有两个人,而这两个人的工作也只是调控机器,而其他的包装、装瓶、调制加工全部都是由机器人来完成,他们不需要休息,可以全天24小时工作,这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也大大节省了人力资源,亲眼看到如此先进的工厂,内心难免激动,不禁一边参观,一边感慨如今科技的进步已经到达了可以完全投入工作的程度。

最后,解说的小姐姐带我们去品尝了双蛋酱油冰淇淋、酱油沙拉、酱油汁,

也许大家会认为这绝对是黑暗料理,但味道很是不错,我们还与讲解员合影留念。

就这样,我们结束了半天的参观之旅,虽然只是半天时间,我却深深感受到了欣和带给我的力量与他们独特的品牌魅力,这对我们的实践有非常大的帮助,了解到了食物每一步的变化过程,使我们的社会实践变得丰富起来。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9733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环保同心,分类同行

青春助力三服务的活动,关于进社区已经告一段落了。这一天我们大家早早的集合在一起活动室,讨论关于这次活动的后续、准备工作以及对前段时间来进社区的工作。通过一个总结,大家罗列了…… 潘鑫怡 湖州师范学院工学院查看全文 >>

思考人生,感受活动真谛

随着各种关于垃圾分类的活动逐步开展,暑期实践团队的任务即将接近尾声,接下来的工作就是继续问卷调查的归纳,以及对这段时间工作的总结。总之,这次活动让我受益颇深。这次活动,不仅…… 徐显卓 湖州师范学院工学院查看全文 >>

志愿到区,服务为民

工学院“青春助力三服务,科技环保万家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已经宣告结束。回顾此次活动,我们收获了太多感动。活动第一天,当我们到达仁北小区后,天正好开始下雨了,有一个成员没有带…… 杨琪琪 湖州师范学院工学院查看全文 >>

垃圾分类人人知

今天我们来到了红丰新村社区,为了让他们认识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明确如何进行垃圾分类,我们给社区里的老人带来了一场有关垃圾分类的宣讲会。在进入社区时,我们已经可以看到一些地方…… 何世佳 湖州师范学院工学院查看全文 >>

文明建设,我们越来越近

今天志愿者们来到红丰新村一个老年食堂,为该社区老年大学三十多位老年人代表,开了一个有关垃圾精准分类的宣讲会。日复一日的磨练,志愿者们热情饱满,积极向上,在服务社区居民、服务…… 邱雪影 湖州师范学院工学院查看全文 >>

绿色环保进万家

今天是2019年7月19日,是我们最后一次的小区垃圾分类宣讲会。外面小雨淅淅,志愿者们带着热情高昂的心、迈着坚定的步伐走进了红丰新村的老年中心。有了前几次的经验,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把…… 匡洁 湖州师范学院工学院查看全文 >>

学习垃圾分类,保护地球母亲

在7月18日这一天,跟随着暑期实践团队的步伐,今天的任务是对湖州科技创业园的马经理进行采访,他是负责于环保服务与回收垃圾的处理这一方面。在我们的充分准备下,我们精心选择了几个问…… 徐显卓 湖州师范学院工学院查看全文 >>

垃圾随手分类,资源不再浪费

今天和往常一样,大家很早就集合在一起,为今天的活动做准备。今天的活动安排又照旧分成了两组,一组是应“路长制巡逻”活动需要,在学士路全段负责志愿者工作,路长制以“全路实名”“…… 潘鑫怡 湖州师范学院工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当前,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老年人口…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行2025年河南省优秀应届毕业生评选大会

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优秀毕业生的示范引领作用,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行2025年河南省…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办“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为深化青年价值引领,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办2025年“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青春力量赋能老旧社区焕新,青年提案绘就治理新蓝图

我国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社区占比超35%,普遍存在设施老化、空间不足、居民疏离等问题。以某典型社区为例,60%的小区楼龄超20年,…

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开展调研工作

(通讯员陈思然周曼琳石宇)4月29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面向长沙市第一中学部分高中学生开展调研工作…

最新发布

数说“贵”产实践队:调研食品加工途径,探索贵产发展方向(3)
7月18日,我们数说“贵”产青年实践团参观了烟台欣和企业食品有限公司的酱油酿造厂。早上八点钟,欣和企业负责接参观人员的大巴车就停在了初家饭店,同我们一起参观的,是一支大人带领着小孩的队伍,这些孩子…
凉茶市场还能火吗?
凉茶市场还能火吗?——赴宁波、温州凉茶市场调研(通讯员:项蕾蕾摄影:蔡刘泽霖)本报讯2021年7月28日,这是“赴宁波、温州开展凉茶市场调研”团队暑假实践团队开展的第二天。由于台风“烟花”的侵袭,调研…
女性与书记两个角色如何更好融合--女性书记访谈有感
本报讯,2021年8月6日,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商学院女性社区书记工作价值观多案例分析社会实践小组成员对杭州市临安区武肃里街道帅可芳书记进行了访谈和观察。实践前期,成员通过网上调查获取了关于武肃里社区和社…
安徽大学向日缘梦支教队视频组工作介绍
作者:严佳骏摄影:严佳骏来源:向日缘梦支教队第二批次视频组至2021年8月16日,安徽大学向日缘梦第二批次支教队开展的支教活动已经持续了8天,期间支教队拍摄出了高质量的视频。让更多的人了解了支教队员以及…
“筑梦蓝天,绿动华夏”调研团于线上对威海文登电热厂有限公司进行访谈
2021年8月15日,“筑梦蓝天,绿动华夏”调研团部分成员于线上展开对威海文登电热厂有限公司的访谈,本次访谈与调研团成员们进行连线的是该公司电热厂汽机运行员刘旭涛。本次访谈旨在详细了解该燃煤电厂对于“…
社区女书记的“巾帼担当”--女性书记访谈有感
本报讯2021年8月3日,面对超强台风“烟花”的侵袭,在休博园社区抗台防汛一线,有一位这样的巾帼英雄:她,恪尽职守,巡查辖区每条道路;她,认真负责,排查各个安全隐患;她,耐心劝导,确保老人安全撤离。她…
乡村经济调研团调研高邮文游台特色经济发展
八月五日星期四,因为疫情的影响,乡村经济发展调研实践团的调研活动在线上举行。调研团成员深刻了解了文游台景区的发展和文游台依据景区发展推动经济发展的光荣历史。上午九点,实践团成员开始线上讨论文游…
爱心支教行,助力乡村教育事业
在这个风声鹤唳的七八月,有蔚蓝无云的晴空万里,有傍晚突如其来的暴风雨,但是要说这个夏天最让我难以忘怀的,那一定是和孩子们相处的半个月了。他们脸上洋溢的笑容,好似三四月的春风,暖人心脾,深深刻在…
爱心支教,你我共行
第一次接触支教这两个字还是在电视新闻和报刊上,看到了古稀之年的周秀芬远赴贵州、湖南支教,捐建希望小学29所;扎根乡村教育的支月英,36年来坚守在偏远的山村讲台,从“支姐姐”到“支妈妈”,教育了大山…
爱心支教,始于关爱
第一次接触支教这两个字还是在电视新闻和报刊上,看到了古稀之年的周秀芬远赴贵州、湖南支教,捐建希望小学29所;扎根乡村教育的支月英,36年来坚守在偏远的山村讲台,从“支姐姐”到“支妈妈”,教育了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