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红色旧址风貌依旧,红色精神薪火相传

来源:华中农业大学动科动医学院赴洪湖实践团 作者:卢雯珑

8月12日至18日,华中农业大学动科动医学院赴洪湖实践团应疫情防控工作要求,通过云团队形式就地开展为期一周的“共绘荆楚红色地图”实践活动。来自福建省龙岩市的实践团成员卢雯珑前往东肖红色旧址群进行参观学习,并对前来参观东肖红色旧址群的其他游客进行采访,从而了解当代公民对红色精神的感悟以及红色精神传承工作的力度,做到牢记历史,牢记先烈精神,不忘初心,让红色精神薪火相传。

东肖红色旧址群景区位于新罗区东肖镇。距离龙岩中心城区7公里,面积3.5平方公里。东肖素有革命老区、文化区和侨区之美誉,是邓子恢副总理的故乡,是新四军第二支队北上抗日的出发地。后田暴动打响福建农民武装暴动的第一枪,被誉为“闽西土地革命之先声”,创造了23年红旗不倒的奇迹,红色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是龙岩中心城区重要的红色教育基地。

在通过防疫检测后,实践团的采访活动在东肖红色旧址群景区正式展开。实践团成员首先向受访群众说明来意及目的,家长们肯定地表示:“这里曾发生过很多令人感动的红色故事,有许多老一辈革命家如邓子恢、郭滴人、罗怀盛等在这里进行革命斗争,展厅中也保存有大量苦难时期的老物件以及各类文字资料,不仅大学生在这里进行实践活动会有不少收获,而且孩子们也能通过这些忆苦思甜,追忆先烈风采,让红色精神一代代传承下去。”在交谈中,实践团成员了解到经常有家长带着孩子或者学校组织学生前来观瞻体悟,并让小辈们通过各种方式表达出自己的感想,相互交流。随即,实践团成员提出疑问“这样的教育方式是否会过于枯燥强硬,反而使得孩子们产生逆反心理达不到教育目标?”“这些老物件和文字资料给我们展现了当年革命先烈为了人民幸福不惜牺牲自己的红色精神,让我们直观感受到革命成功后劳动人民过上了更美好的生活,这里的讲解员老师们的讲解也很生动形象,一点儿也不枯燥,我们很喜欢这种参观活动。”,其中一位小同学认真地代替家长做出回答,“东肖红色旧址群景区是具有重大意义的,我们年轻一代虽然没有亲身经历过那段困难的时期,但是我们能通过这些红色旧址,更加深入地感受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有多么的来之不易”。实践团成员卢雯珑感叹道:“如果先烈在地下有知,必定十分欣慰。”

东肖红色旧址景区属于公益景区,并无商业化痕迹,对星火祠堂等旧址的保存维护工作十分到位,那段历史的痕迹仍然深深刻在这片土地上,当时风华正茂的革命者们提着砍刀的模样似乎仍在眼前。

实践团成员向家长同学们询问在疫情期间参观各种红色旧址中遇到过哪些困难,家长们表明主要问题是由于疫情及台风问题,大部分红色旧址处于封闭状态。在询问中,家长回答实践团成员:“我们现在已经在逐步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大部分封闭景区拥有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官网等交流平台,存有大量相关图文及讲解录音等学习资料,方便那些无法前来学习参观的游客在红色情境中感悟革命情怀,提升红色革命意识。”接着,在实践团成员的追问下,同学们详细介绍道;“我们已经关注了古田会议纪念馆公众号等相关官号。”,实践团成员随着小同学指着的屏幕看,“我们以了解红色旧址历史及民俗为基础,感悟各地旧址的革命精神,牢记历史,为新中国的美好明天努力奋斗。”

采访结束后,实践团成员卢雯珑总结:“习近平总书记曾表示,革命老区是党和人民军队的根,是中国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见证。发展好东肖红色旧址群,是对红色基因的传承,是对红色历史文化的发展,也是助推新时代红色精神传播的创新之路。从与家长同学的交谈中,我了解到了东肖红色旧址群的深刻意义与当地对红色精神传播传承工作的认真态度,感悟良多,收获颇丰,我们大学生要深入革命老区参观学习,感受革命老区的变化,支持革命老区文化传播。”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0021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走进榆林乡村,看沙漠治理的产业化之路

大漠驼迹绝,塞上柳色新。70载治沙造林,榆林沙化土地治理率已达93.24%,意味着毛乌素沙漠即将从陕西版图“消失”。生态环境不仅得到了改善,也加快沙区绿色产业发展,实现治沙增绿和脱贫致…… 李世冲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誓把沙海变绿洲

45年,她们用青春染绿荒漠,学习治沙精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高质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7月22日上午10时,西安工业大学“绿野寻踪”赴榆林防风治沙实践队来到了位于毛乌苏沙漠…… 李世冲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走进靖边林业和草原局 ——开拓土地沙化防治新思路

人类只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永远不会顺从人类。——题记2021年7月21日上午9时,西安工业大学“绿野寻踪”赴榆林防风治沙实践队来到榆林市靖边县林业与草原局开展对当地防风治沙工程的社…… 刘状状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走进榆林乡村,揭秘治沙致富密码

在榆林,有一种绿,叫榆林绿,绿的妩媚;有一种蓝,叫榆林蓝,蓝的醉人;——《榆林民歌》昔日沙窝窝,今日变绿洲。榆林市坐落于陕西北部,临近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连续多年被国家林业和…… 李世冲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用生命铸就绿色丰碑——走近造林治沙“老黄牛”牛玉琴”

黄沙漫漫到绿意葱茏,从“茫茫沙海”到“绿色长城”。几十年持之以恒搏击荒漠,毛乌素沙漠治理实践书写的绿色传奇,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树起一面旗,也为世界荒漠化治理蹚出一条路。2021年…… 王梦旭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探访金鸡沙,走进沙漠上崛起的森林绿洲

不是说黄土高坡吗?黄土呢?”去年上映的电影《我和我的家乡》中,这句经典台词让很多观众印象深刻。片中,邓超饰演的乔树林带领乡亲们在沙地里植树造林、培育沙地苹果,将不毛之地变成…… 王梦旭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绿野寻踪”赴榆林防风治沙实践队来到毛乌素,探寻沙漠“前世今生”

毛乌素沙漠,中国四大沙漠之一,位于陕西省榆林地区和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之间,面积达4.22万平方公里。昔日黄沙漫漫,今日生机盎然。一代代治沙人用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和坚守毅力,锁…… 李世冲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当前,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老年人口…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行2025年河南省优秀应届毕业生评选大会

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优秀毕业生的示范引领作用,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行2025年河南省…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办“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为深化青年价值引领,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办2025年“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青春力量赋能老旧社区焕新,青年提案绘就治理新蓝图

我国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社区占比超35%,普遍存在设施老化、空间不足、居民疏离等问题。以某典型社区为例,60%的小区楼龄超20年,…

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开展调研工作

(通讯员陈思然周曼琳石宇)4月29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面向长沙市第一中学部分高中学生开展调研工作…

最新发布

实探家乡的生活变化与防疫抗洪——哥几个好实践队
“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实探家乡的生活变化——哥几个好实践队2021,注定又是不平凡的一年,从前以为的2021是新冠疫情将会远去的一年。却不曾想,新的新冠疫情来势汹汹,并迅速蔓延,全国多个省份,立即采…
河大学子重走革命圣地延安,助力红色精神传播。
7月15日,河南大学“追远延安源,熔铸红色魂”团队前去延安革命红色旧地进行党史学习和实地调研。团队在几天的时间里分别参观了延安革命纪念馆、西北局旧址、杨家岭革命旧址等地,学习了这一段时期党的历史,…
传承红色文化,赓续红色血脉
正值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为了更好的了解百年党史,传承红色基因,发扬红色精神。7月24日,安徽工业大学能环学院“学百年党史,做时代新人“实践队前往安徽革命历史陈列馆进行了参观。学好党史,厚植爱党…
构建新型旅游业提高新发展动能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社会实践队”,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地方发展新型旅游业新动能。于2021年8月17日,实践队队员刘晓杰到山东省日照市城区东夷小镇开展调查以更好了解旅游业给当地发展带来的新动能.1979年,中国…
中石大(华东)学子三下乡:赓续精神血脉—探寻胶东红色之魂(六)
红源实践队从烟台转站威海,一路追寻红色足迹,探寻胶东红色之魂。终于,在2021年8月1日,红源实践队抵达了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寻到了胶东产生燎原之势的那点点星火。文登作为革命老区,在辛亥革命时期,它是…
感受区域文化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社会实践队”充分借助媒体平台传播的优势,让更多人了解地域文化为目的。于2021年8月6日,实践队队员刘晓杰来到山东省日照市城区东夷小镇以“感受区域文化…
中石大(华东)学子三下乡:赓续精神血脉—探寻胶东红色之魂(三)
百年前筚路蓝缕,百年后星途闪耀。无数革命烈士抛头颅、洒热血换来了如今长乐未央的中国。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弘扬英雄主义精神和全民抗战精神,7月28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经济管理学院红源实践队前往…
寻文化之根 探遗迹之源
为了探寻传统文化的奥秘,深入学习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和传承、保护现状,在各类人群中宣传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最终使传统文化更好保留下来并为城市发展增光添彩,让城市宏观规划与市民微观利…
中石大(华东)学子三下乡:赓续精神血脉—探寻胶东红色之魂(二)
为加强党史学习,深入了解胶东地区的红色革命历史和英雄先烈事迹,传承红色基因,学习先烈精神,2021年7月27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经济管理学院红源实践队赴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胶东革命纪念馆开展以“守初…
寻文化之根探遗迹之源
为了探寻传统文化的奥秘,深入学习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和传承、保护现状,在各类人群中宣传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最终使传统文化更好保留下来并为城市发展增光添彩,让城市宏观规划与市民微观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