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助力非遗,不遗余力

来源:滁州学院地理信息与旅游学院 作者:驯服黑夜

滁州学院:“助力非遗 不遗余力”小分队赴滁州市开展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调研活动
中华文化是世界四个古老文化体系中唯一没有中断自身传统的文化体系,它对人类社会和世界文明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这条不曾间断的文化长河中蕴藏着浩瀚精深、灿若繁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的先辈们一代代地将炎黄血脉凝结其中,世代相传,直至今天。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理事长励小捷论坛上表示,“我们不但要树立对中华文化的自信,还要坚定普及并传承好中华文明和中华文化的自信,这是我们的职责所在,也是我们的历史担当。”2021年7月22日至7月25日滁州学院“助力非遗 不遗余力”小分队赴滁州市对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调研活动。
7月22日,我们小分队前往了滁菊研究所并有幸采访了滁菊的传承人龚建国先生。在实践过程中,金玉滁菊直营店的工作人员热情地接待了同学们,并耐心地为队员们介绍了滁菊的发展历史以及制作工艺,同学们切实感受到了滁菊的神韵清奇、芳华绝世,也体验到了滁菊的“金心玉瓣,翠蒂天香”的美誉。在滁菊研究所,团队成员还有幸访谈了滁菊研究所垄所长,在进行了深入的交谈中了解到滁菊在产品研发、技术创新方面有多项研究成果,滁菊研究所将滁菊科研向产中、产后延伸,研发出滁菊茶、滁菊酒、滁菊保健、滁菊深加工四大系列20多个产品。在滁菊研究所的带领下,目前滁州市的滁菊加工营销企业已发展到9家,常年从业人员800多人,累计发展滁菊面积10万多亩,总产值近4亿元,滁菊产业初具规模。“金玉”滁菊自2006年以来先后获得中国绿色食品、中国名牌农产品、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金奖等殊荣。活动过程中,考察小分队在龚所长的讲解下,深刻了解“四大药菊之首——滁菊”的发展历史,种植状况,生长生活的环境,销售状况以及深加工过程等。团队成员还参观滁菊的系列产品,例如清热解毒的滁菊养生茶,滁菊保健枕,滁菊酒等等。在众多的展品中,让新时代的大学生去了解滁菊文化的悠悠历史。此次实践活动涉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历史、宣传教育等方面的问题,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但目前就滁菊的知名度、网上销售手段不行仍存在一些问题,龚所长表示接下来会扩大产业规模,延长滁菊的产业链,增加其附加产物,同时也在着手准备建立一个滁菊的展览馆,并且也非常愿意共同参与滁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工作。滁菊作为安徽省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滁州也是安徽的一张亮丽名片,是共有的优秀物产。希望通过本次实践活动让更多的人关注滁菊,并在闲暇之时能到滁州看一看、尝一尝。
7月23日,团队成员一齐前往滁州市天长调研了另一项技艺类非遗——甘露饼,团队了解到其在1979年安徽省糕点展销大会上获得“安徽省优质名细糕点”的殊荣;在1982年全国传统糕点评比会上又被评为“全国优质名细传统糕点”,一时声誉大振,闻名遐迩。
甘露饼自清代始成为朝廷贡品。甘露饼取料精良,生产工艺复杂,千百年来仅有几家茶食坊能做。团队成员参观了其制作过程,并购买品尝甘露饼,此次实践我们了解甘露饼的魅力所在。
7月24日,我们小分队前往了滁州香四溢食品店采访琅琊酥糖的手艺制作人,参观了琅琊酥糖的售卖渠道、营销方式以及宣传方式。了解到琅琊酥糖除了在滁州市知名景区进行合作以便于宣传在各大超市等场所都进行了宣传,并在超市拥有专属的货区,名为“滁州特产”。
此次对滁州市部分技艺类的调研,我们小分队深刻了解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虽然滁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很多都没有特别大的影响力和宣传力度,但在我们亲身了解接触的过程中,我们深刻相信它们的实力,希望付诸我们的努力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助力其发扬光大。如今“非遗+”实践方兴未艾,我们也应不断探索助力非遗保护可持续、包容性发展的方式。只有顺时借势,优化利用“非遗+”,才能更有力地促进非遗价值的活化共享,更有效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
通讯员:舒玟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0021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青春力量赋能老旧社区焕新,青年提案绘就治理新蓝图

我国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社区占比超35%,普遍存在设施老化、空间不足、居民疏离等问题。以某典型社区为例,60%的小区楼龄超20年,老年人口占比近30%,长期面临停车难、环境差、文化活动匮乏等…… 社区热心青年小队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陕西锣鼓

陕西锣鼓,起源于隋唐时期,是中国境内保存最为完好的大型民间乐种之一,广泛流传于西安城区及终南山周边的周至、长安、铜川等地。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传统文化…… “星星之火”实践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智能共享赋能社区发展 打造便捷高效的现代生活

在当前时代,随着共享经济和智能服务的快速发展,田野社区积极响应并融入这一趋势,通过多项创新措施大力提升社区便捷性与共享性,进一步推动社区生活方式的转型。共享家服务打造便捷生…… 青力青为助基层实践团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智慧共享引领社区创新 提升生活便捷与资源利用

在当前时代,随着共享经济和智能服务的快速发展,田野社区积极响应并融入这一趋势,通过多项创新措施大力提升社区便捷性与共享性,进一步推动社区生活方式的转型。共享家服务打造便捷生…… 华北电力大学青力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智慧党建赋能社区发展:打造创新高效的田野服务模式

党建引领与智慧物业:打造高效、智能与共建的田野社区服务在新时代背景下,田野社区积极践行党建工作,推动党建与智慧社区建设深度融合,探索出了一条创新发展的新路径。通过全方位打造…… 青力青为助基层实践团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田野社区数字化转型:智能设施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田野社区数字化转型助力居民生活质量提升智能设施引领便捷安全新生活随着数字化转型的不断推进,田野社区在智能设施的引入和整合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极大提升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和日常便…… 青力青为助基层实践团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田野社区数字化转型中,如何打造“智慧社区”?

当前,保定市正在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多个街道和社区正在积极推动“智慧社区”建设,逐步提升精准治理能力。在这一过程中,田野社区的老旧小区智慧建设,…… 华北电力大学青力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当前,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老年人口…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行2025年河南省优秀应届毕业生评选大会

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优秀毕业生的示范引领作用,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行2025年河南省…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办“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为深化青年价值引领,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办2025年“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青春力量赋能老旧社区焕新,青年提案绘就治理新蓝图

我国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社区占比超35%,普遍存在设施老化、空间不足、居民疏离等问题。以某典型社区为例,60%的小区楼龄超20年,…

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开展调研工作

(通讯员陈思然周曼琳石宇)4月29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面向长沙市第一中学部分高中学生开展调研工作…

最新发布

【重庆移通学院三下乡】以教育关爱之名,续写戴花村的故事
发布日期:2021-07-05浏览次数:150扎根泥土,萌生希望,为丰富“七彩假期”完满课堂课程内容,弥补留守儿童原有课堂空白,与此同时了解当地绿色产业,为其提供发展思路。7月4日,筑梦服务队的志愿者们用“教学+走…
【重庆移通学院三下乡】“深入绿水青山·探寻金山银山”
声声鸡鸣唤醒了7月3日的清晨,整装完毕的志愿者们对今天的行程充满信心,正如破开厚重云雾的阳光,坚信着他们的行动会给金洞村注入不一样的能量。志愿者们与吴书记等驻村干部在村委会汇合,并对今天的行程进…
低碳有我,绿色有我,碳足迹小队在行动
8月3日上午,“碳足迹”社会实践团队全体成员(部分成员在临沂)在山东理工大学南门集合,准备进行为期一天的社会实践活动。“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人民有信仰“在今天的中国,人民与祖国同心,节能减排…
【重庆移通学院三下乡】有爱的世界不孤单,和我们“艺”同守护星星的孩子
为引导大学生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将社会实践与社会观察相结合,提高青年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适应能力,重庆移通学院“卫星”服务志愿团全面贯彻团市委文件精神,助推2021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开…
新青年小分队暑期社会实践--防疫抗疫,返乡助力
活动主题:防疫抗疫情,返乡助力实践目的:疫情防控一直是新冠肺炎肆虐时一个不可忽略的举动,因此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在暑期时深入社会,从民众的角度出发,为社区国家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发挥我们…
微农经济模式下三溪乡溪源村乡村产业振兴 调研报告
微农经济模式下三溪乡溪源村乡村产业振兴调研报告【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促进乡村振兴20字方针,其中产业兴旺位居首位。为探索乡村振兴视角下以微农经济为主体的农业产业的提升策略,本文以闽清县溪源村…
实探家乡的生活变化与防疫抗洪——哥几个好实践队
“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实探家乡的生活变化——哥几个好实践队2021,注定又是不平凡的一年,从前以为的2021是新冠疫情将会远去的一年。却不曾想,新的新冠疫情来势汹汹,并迅速蔓延,全国多个省份,立即采…
河大学子重走革命圣地延安,助力红色精神传播。
7月15日,河南大学“追远延安源,熔铸红色魂”团队前去延安革命红色旧地进行党史学习和实地调研。团队在几天的时间里分别参观了延安革命纪念馆、西北局旧址、杨家岭革命旧址等地,学习了这一段时期党的历史,…
传承红色文化,赓续红色血脉
正值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为了更好的了解百年党史,传承红色基因,发扬红色精神。7月24日,安徽工业大学能环学院“学百年党史,做时代新人“实践队前往安徽革命历史陈列馆进行了参观。学好党史,厚植爱党…
构建新型旅游业提高新发展动能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社会实践队”,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地方发展新型旅游业新动能。于2021年8月17日,实践队队员刘晓杰到山东省日照市城区东夷小镇开展调查以更好了解旅游业给当地发展带来的新动能.1979年,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