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安师大学子三下乡:挖掘地方四史教育史料资源or探索其宣传路径

来源:安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作者:晗月

为响应国家疫情防控政策,结合安徽省防疫要求,原定“安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赴南陵中学编研校史•推动皖南红色文化教育主题”团队线下实践活动无法如期开展。为确保后续实践活动顺利开展,提高社会实践质量,推动“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安全、顺利开展,8月22日晚20时,安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通过线上腾讯会议如期举办了团队社会实践主题更换讨论会。指导老师王月,队长邓少卿及团队成员参加了本次讨论会。团队成员12人悉数到齐。本次会议由队长邓少卿主持。

会议伊始,队长邓少卿就当前疫情发展情况简析了原先主题的难操作性和线下实践的危险性,从而进一步提出更换主题的提议。团队成员认真听取队长的发言并且一致同意更换本次暑期实践的主题。随后,队长邓少卿向大家介绍了目前暂定的两类具有较高现实性和可行性的主题选择,与成员们共同商讨确定最后的团队实践主题。

队长邓少卿率先提出的选题一侧重于红色教育的相关档案资源整理。通过走访当地档案馆、图书馆、陈列馆等场馆搜集调查地方党史资料,在与馆内工作管理人员或村干部的访谈交流中进一步了解地方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发展史的基本概况,探索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来的地方独特性优势。队长邓少卿考虑到团队成员家乡大多处在皖南地区,靠近大别山,建议可以有针对性地了解新四军在当地的红色教育活动和影响;参观烈士陵园,采访当地烈士子女和老人,了解革命时期的感人英烈故事。走进社区街道,在线上线下双线调研中运用问卷调查、街道随机采访等形式,进一步具体化了解当地大众对当地红色教育的了解程度和建议,搜集整理调研问卷,得出数据性总结报告。此外,运用口述史学的研究方法,采访当地的老一辈党员同志和老兵,聆听他们对当地党史发展的看法,回顾过往改革开放和社会建设发展岁月,探索其中的红色基因,推动地方红色教育进一步宣传弘扬。

随后,队长邓少卿提出的选题二则更倾向于家乡四史教育的过程和现阶段发展情况,包括有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其教育过程主要分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家庭教育重点采取口述史调查方法,采访当地青年的父辈或者祖辈,回顾过去社会发展变化,了解四史的相关宣传内容;对于学校教育则更多地采取档案资料调查和口述史调查相结合,询问学校团委今年的党史宣传工作,了解学校的党员建设,搜集整理线上线下资料,进一步总结归类形成报告。面向学生家长以及周边商铺发放调查问卷并统计结果,收集他们对于该校的四史教育印象及其后续活动的看法。走进学校,采用拍摄影像的方式记录学校数十年间的四史教育活动掠影,结合其他文献图片资料,直观地还原社会主义发展中学校的四史教育过程和发展脉络。针对社会教育过程这一宏大课题,队长邓少卿表示政府宣传部往往直接负责相关工作,可以选择去当地政府工作办联系采访,获取当地社会的四史教育过程和发展现状资料。

另外,结合前期资料准备情况,队长邓少卿表示对于四史教育的地方现阶段发展情况调查将以党史和改革开放史为主,辅之以新中国史和社会发展史。团队将综合运用历史学和社会学的研究方法搜集和考据当地的四史教育档案材料,整理资料,分析当地的四史教育发展情况。运用口述史学的研究方法,采访当地的居民,聆听他们对四史的知识积累和对当地所开展的四史教育活动的看法和意见,在比较中探究皖南地区四史教育的发展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为地方县域红色文化发展提供帮助。采用社会学的统计调查法,实地研究法和文献研究法,对展馆单位工作人员和党群服务中心党员进行专访,了解当地家乡响应国家四史教育号召而采取的特色四史教育文化活动及其产生的社会反响,如新四军革命主题故事展、改革开放回顾展等;询问社区街道管理者,了解当地开展四史教育活动的时间、频率和特点,整理形成新闻稿、采访稿等文字性稿件,最终形成调查报告整理成册。

指导老师王月在邓少卿同学提议的基础上,做出了关于不同主题的精准问题建议和系统性的指导意见:针对部分团队成员调研地区重合性高的问题提出了根据地理位置的分布,由小组成员分组组合进行更好配合的指导性意见。团队成员认真听取意见,并在指导老师王月的组织下积极分享讨论成员家乡各地的关于党史记载、档案馆及博物馆的史料保存情况。

团队成员李静分享了她在寒假参与的挑战杯社会实践和其所知家乡安庆保留的红色资料。在资料搜集整理的过程中她了解到家乡安庆的岳西地区保存有关于三线建设的红色资源,其三线建设向外扩展到六安合肥一带,目前保留有大量三线建设的厂址和资料。因此,她前往当时的厂址进行线下的社会实践,对当时的工人进行专访,掌握了当地过去三线建设的红色资料,表示可以用于社会实践主题。

团队成员王雯则分享了家乡安徽六安地区现建设有的众多革命纪念馆等红色文化教育主题展馆,如抗日战争时期战役纪念馆、烈士陵园、新四军四支队旧址纪念馆和皖西烈士陵园等,其间保存并展出了大量珍贵的红色档案资料。

会议最后,指导老师王月进行了团队成员的家乡各地史料保存情况分享做出了总结性发言,表示在接下来的时间内团队成员各自对家乡史料资源进行整合,于周末汇报后再进行进一步的讨论。

本次讨论会为进一步提高团队社会实践活动质量,帮助团队成员解决实践活动主题提供了思路。奋斗正青春,预祝团队顺利开展社会实践,在实践中收获成长,奉献青春,取得佳绩。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0881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环保同心,分类同行

青春助力三服务的活动,关于进社区已经告一段落了。这一天我们大家早早的集合在一起活动室,讨论关于这次活动的后续、准备工作以及对前段时间来进社区的工作。通过一个总结,大家罗列了…… 潘鑫怡 湖州师范学院工学院查看全文 >>

思考人生,感受活动真谛

随着各种关于垃圾分类的活动逐步开展,暑期实践团队的任务即将接近尾声,接下来的工作就是继续问卷调查的归纳,以及对这段时间工作的总结。总之,这次活动让我受益颇深。这次活动,不仅…… 徐显卓 湖州师范学院工学院查看全文 >>

志愿到区,服务为民

工学院“青春助力三服务,科技环保万家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已经宣告结束。回顾此次活动,我们收获了太多感动。活动第一天,当我们到达仁北小区后,天正好开始下雨了,有一个成员没有带…… 杨琪琪 湖州师范学院工学院查看全文 >>

垃圾分类人人知

今天我们来到了红丰新村社区,为了让他们认识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明确如何进行垃圾分类,我们给社区里的老人带来了一场有关垃圾分类的宣讲会。在进入社区时,我们已经可以看到一些地方…… 何世佳 湖州师范学院工学院查看全文 >>

文明建设,我们越来越近

今天志愿者们来到红丰新村一个老年食堂,为该社区老年大学三十多位老年人代表,开了一个有关垃圾精准分类的宣讲会。日复一日的磨练,志愿者们热情饱满,积极向上,在服务社区居民、服务…… 邱雪影 湖州师范学院工学院查看全文 >>

绿色环保进万家

今天是2019年7月19日,是我们最后一次的小区垃圾分类宣讲会。外面小雨淅淅,志愿者们带着热情高昂的心、迈着坚定的步伐走进了红丰新村的老年中心。有了前几次的经验,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把…… 匡洁 湖州师范学院工学院查看全文 >>

学习垃圾分类,保护地球母亲

在7月18日这一天,跟随着暑期实践团队的步伐,今天的任务是对湖州科技创业园的马经理进行采访,他是负责于环保服务与回收垃圾的处理这一方面。在我们的充分准备下,我们精心选择了几个问…… 徐显卓 湖州师范学院工学院查看全文 >>

垃圾随手分类,资源不再浪费

今天和往常一样,大家很早就集合在一起,为今天的活动做准备。今天的活动安排又照旧分成了两组,一组是应“路长制巡逻”活动需要,在学士路全段负责志愿者工作,路长制以“全路实名”“…… 潘鑫怡 湖州师范学院工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当前,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老年人口…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行2025年河南省优秀应届毕业生评选大会

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优秀毕业生的示范引领作用,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行2025年河南省…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办“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为深化青年价值引领,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办2025年“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青春力量赋能老旧社区焕新,青年提案绘就治理新蓝图

我国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社区占比超35%,普遍存在设施老化、空间不足、居民疏离等问题。以某典型社区为例,60%的小区楼龄超20年,…

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开展调研工作

(通讯员陈思然周曼琳石宇)4月29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面向长沙市第一中学部分高中学生开展调研工作…

最新发布

浙江工商大学实地调研衢州“个人碳账户”实施情况
2021年两会,碳达峰、碳中和首次被写入政府报告,面对这一重要一体,浙江省内光满开展减排措施。而早在2018年,为响应国家节能减排号召,衢州市江山银行率先试点推出“个人碳账户平台”,并于随后迅速扩散推广…
“筑梦蓝天,绿动华夏”调研团对华能玉环电厂开展调研
为切实探究“上大压小”政策带来的环境减排效益及其所需的经济成本,8月28日,山东大学(威海)“筑梦蓝天,绿动华夏”调研团部分成员通过线下访谈的形式对华能玉环电厂进行了调研。首先,团队成员共同拟定访…
新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使命
党的十九大在回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性变革的基础上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明确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任务、基本方略和战略部署,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描绘了新的蓝…
河南理工学子:前往西大井1919文旅景区
7月15日,资环学院“聚‘焦’灾害预警,永葆红色初心”实践团队到焦作市中站区“西大井1919”文旅景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领会焦作市的红色精神内涵。1919年,英国福公司在中站区开工建设王封矿,是为福公…
山东大学哲社学院“长者学院”志愿服务团队地方分队社会实践圆满完成
老有所学,老有所盼。温情护老,爱心传递。为帮助老年人更好地适应信息化社会,学习使用智能手机常用功能、掌握互联网诈骗判断方法,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长者学院”志愿服务团队地方分队于7月24日-8…
汲诗词之味以达未来
2021年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都是记忆深刻的一年。我们永远不会忘记数万同胞因为这场疫情离世,医护人员和志愿者们冒着生命危险冲在抗疫前线,全国上下齐心协力抗击疫情的情形。在回顾全国抗疫历程时,我发现了…
变废为宝,人人都是环保造梦师
本网讯(通讯员平琳楠)“小小瓶盖、废旧纸箱,你也可以成为环保造梦师。‘’7月22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文学院“硒行”志愿服务队在湖北省襄阳市盛康镇谷城县甘坪中心小学开设了麻绳手工系列课程。开设麻绳手…
河南理工学子:缅怀革命烈士,学习红色精神
为弘扬红色爱国主义精神,贯彻落实学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活动要求,资环学院“聚‘焦’灾害预警,永葆红色初心”实践团队于7月14日集体前往焦作市烈士陵园参观,缅怀革命先烈。为保障实践活动的顺利进…
湖北学子三下乡:走进城镇与 儿童一起探究新时代
中国青年网枣阳7月4日(通讯员徐晨阳)6月23日上午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艺术学院“快乐满屋实践小组”的四名大学生,前往枣阳市鹿头镇鹿头中心学校开展支教活动,实地调查,开展新时代文明建设。迎来中国建党一百…
河南理工学子在资环楼开展出征仪式
为了开展此次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聚‘焦’灾害预警,永葆红色初心”实践团积极响应学院号召,参加了出征仪式,为了能更全面深入开展活动,实践团在2021年7月13日开展小组讨论会。经过队长的讲解以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