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追寻红色足记,筑梦红色记忆

来源:陕西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孟艺吉 王诗凡 任嘉懿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第一百周年,这百年恰是风华正茂,这百年却仍需风雨兼程。在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为了更好的让青年一代了解英雄先烈、学习革命文化、感悟红色精神、更好及更高层次的提升自我精神修养、将社会责任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而做到真正响应习总书记的号召,努力培养一批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担当的四有新人。陕西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积极开展“三下乡”暑假实践活动,我们实践小组在山西省大同市大同红色记忆馆开展了为期一周的红色文化义务宣讲活动。此次活动旨在更好的了解家乡的红色文化,以自身为起点进一步向外传播,同时感悟并传承伟大先烈们的红色精神。

聆听革命事迹,致敬英雄人物

七月二十五日上午,实践小组成员抵达了大同红色记忆馆。在纪念馆中,首先,馆内的专业讲解员为实践小组介绍了此展览馆的一个基本情况:大同红色记忆馆,位于古城内县楼南街6-9号四合院,馆内基本陈列为“红色记忆——大同现代革命历史文物展”,展出各类文物440件,其中一级文物12件。

其次讲解员主要通过“曙光初照、共赴国难、革命到底、缅怀先烈”这四个展示单元,带领实践小组全面回顾了从1921年到1949年,大同地区党组织的发展和共产党领导下大同地区学工运动的历史,再现了党领导大同人民开展敌后抗战、抵抗日寇侵略、赢得民族独立、推翻旧政府、建立新中国的伟大壮举。不可否认的是,一代代的大同人为了民族独立和解放事业抛头颅洒热血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英勇贡献,他们都是民族英雄。“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中华五千多年,多少平凡的英雄们,为了捍卫国家,保家卫园,流了多少鲜血才成就了今天这个繁荣富强的中华民族共和国。他们激励、鼓舞着每一个人奋勇前进,我们应该致敬英雄,礼赞英雄,更应传承和弘扬这种英雄精神!

在讲解员热情洋溢的解说下,大家了解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便有何孟雄同志来到大同,指导建立并发展第一个党支部——中共大同铁路工人支部,之后便以星火燎原的态势在整个北方扩展开来,带领门关外的革命斗争进入崭新阶段,领导大同人民开展敌后抗战、抵抗日寇侵略赢得民族独立……馆内11个展厅的老物件和老照片,向每一位来访者诉说着历史的点点滴滴。

之后当小组成员跟随讲解员站在馆内一处白求恩医生的雕像前,身为中华儿女的大家激动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正如毛主席所写下的一样“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白求恩同志的身上有着一种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热忱。这无不令人心生敬佩!

小组成员不经感叹到:“一个小小的红色博物馆,不仅保留住了太多革命往昔的物证,更承载了那革命先烈们一往无前、前仆后继、无畏牺牲透露着铮铮铁骨的英雄气概!这才是为青年一代最值得学习、敬仰、传承的永不腐朽的革命精神!”

一枚枚勋章、奖章凝结着人民的敬意,铭刻着国家的记忆,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今天让青年再一次为共和国的英雄先锋致!一件件文物一张张图片记录了大同的红色革命史,见证了大同人民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的巨大贡献。无数的革命先烈为了民族独立、人民幸福,筑造了坚不可摧的血肉长城,筑造了坚强不屈的民族脊梁。每一次前行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无论走的再远。走得再辉煌都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红色记忆永不忘,革命精神代代传!先辈们的革命理想、优良传统、时代精神激励着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

实践小组成员王诗凡内心深有所感,她写下了这样一段话“不懂历史的民族没有根,淡忘英雄的民族没有魂。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无数人民群众奋勇杀敌,用生命和鲜血终于换来了我们如今的幸福生活。”

最后实践小组成员来到了展馆门前,回望刚才所听所看到的一切,每个人都被深深震撼了。共产党从诞生到革命队伍慢慢壮大,凝聚了太多人的心血和热情。共产党人因共同的革命理想走在一起,为了新中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们一路筚路蓝缕,所有的坎坷风雨汇聚成了红色基因,凝聚成了革命精神,这便是共产党人的生命密码。也正是这深刻在骨血里的生命密码,给予我们的信仰以源源不断的力量,助力伟大事业走向胜利。

结束了这次宣讲活动,实践小组成员在这次宣讲中纷纷表示:通过对家乡红色文化的学习,对革命先烈们的缅怀和追思,他们浴血奋斗留下的红色革命精神,需要我们来传承并发扬光大。传承红色基因不只是共产党人的责任与使命,作为新时代青年更是义不容辞。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身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会将这不朽的革命精神作为前进的精神动力,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继承好红色基因,让其永不褪色,代代相传!青年一代,必将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通讯员 孟艺吉 王诗凡)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1413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五金商铺初调查——赴永康社会实践团

7月15日,中国·永康五金指数编制办公室的指导老师们带领浙江工商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赴永康社会实践调研团前往金城市场一期、二期,采集个体商铺的相关销售数据,同时也为之后具体的调查做…… 浙江工商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团委 浙江工商大学查看全文 >>

电商文化永流传——赴永康社会实践团

7月14日,中国·永康五金指数编制办公室的指导老师们带领浙江工商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赴永康社会实践调研团前往电商公司,由浙江工商大学的杰出校友——王总给我们讲解电商文化。王总先是讲…… 浙江工商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团委 浙江工商大学查看全文 >>

永康门都迎统数,王力智造领未来——永康社会实践团

7月13日,中国·永康五金指数编制办公室的指导老师们带领浙江工商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赴永康社会实践调研团前往王力安防科技有限公司参观。王力集团在智能门锁、智能家居领域经过多年的战略…… 浙江工商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团委 浙江工商大学查看全文 >>

解数据,参会议——赴永康社会实践团

7月12日,中国·永康五金指数编制办公室的指导老师们先是教导浙江工商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赴永康社会实践调研团的成员编写五金市场交易周价格指数评析报告,后是前往统计局听朱副局长开会。…… 浙江工商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团委 浙江工商大学查看全文 >>

提升五金指数影响——赴永康社会实践团

7月8日,中国·永康五金指数编制办公室的指导老师们带领浙江工商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赴永康社会实践调研团前往金城市场一期、二期,采集五金指数数据,了解市场五金行情。金城市场的商铺鳞…… 浙江工商大学 浙江工商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团委查看全文 >>

弘扬时代五金精神——赴永康社会实践团

7月7日,由永康五金指数办的老师带领浙江工商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永康小分队来到了国际会展中心精品馆,在讲解员生动的讲解下参观和了解永康五金发展史。由于10个展馆中展览的皆是永康的名…… 浙江工商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团委 浙江工商大学查看全文 >>

以指数体系筑五金强国——赴永康实践团

7月6日,由中国科技五金城集团公司主办的五金指数及网站熟悉活动在永康五金指数编制办公室举行,指数办的五位老师和浙江工商大学永康社会实践团的诸位成员参加了本次活动。在上午,永康小…… 浙江工商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团委 浙江工商大学查看全文 >>

永康统数共前行——赴万金城社会实践团

7月5日,永康分队10人在朱贺老师的带领下从浙江工商大学来到万金城,参加中国·永康万金指数编制办公室与统计与数学学院共同举办的2021暑期社会实践实践。基地的老师表示了热情的欢迎,翁文…… 浙江工商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团委 浙江工商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当前,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老年人口…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行2025年河南省优秀应届毕业生评选大会

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优秀毕业生的示范引领作用,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行2025年河南省…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办“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为深化青年价值引领,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办2025年“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青春力量赋能老旧社区焕新,青年提案绘就治理新蓝图

我国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社区占比超35%,普遍存在设施老化、空间不足、居民疏离等问题。以某典型社区为例,60%的小区楼龄超20年,…

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开展调研工作

(通讯员陈思然周曼琳石宇)4月29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面向长沙市第一中学部分高中学生开展调研工作…

最新发布

刘淮宇:航天人要脚踏实地才能仰望星空
7月25日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员校友访队实地走访中国航天科技国际交流中心编辑部副主任、安徽师范大学2007级校友刘淮宇,听他讲述与师大的点滴故事和身为航天人的宝贵经历。花津河中水,清可濯吾缨记者了解到,20…
[红色寻访] 李霞光:奋斗的青春最美丽,在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
初遇师大开新章,奋斗学习筑成长值得探索的神秘、不知所措的茫然、整洁硕大的校园构成了李霞光对安徽师范大学的初印象,怀着对校园和大学老师的敬畏的情绪他在2006年的金秋步入师大。在安徽师大“厚德重教博…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员寻访队采访81级优秀校友党员胡传志
从省立安徽大学到如今的安徽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自1928年建校以来,走过了近百年的岁月。为进一步了解过往岁月,安徽师范大学“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员寻访队,于实践第七天邀请到了,安徽师大中文系1981…
风起琅琊,再续前缘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虽然乡村振兴战略已经实施了多年,但对大学生来说,这个概念似乎离我们很远。这个七月,山东理工大学经济学院琅琊调研团走进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朱家林村开展调研,书写一段…
西北大学三下乡——石峁台堡犹在 遗产保护何如
建党百年,亦是考古学诞生一百周年。文化遗产学院青年师生以“文化中国小分队”的形式走进西安市、榆林市、旬邑县等城乡社区开展社会实践,通过线上调查与线下调研相结合,综合分析文物挖掘、遗址展示、文物…
故事未完,再续琅琊
设计师杨红强曾说:“选择朱家林村进行乡村振兴就是因为看中了她特别“穷”的特色,这里是中国最广大农村的典型代表”。经过近五年的发展,朱家林村焕然一新,村里大多数人的生活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脱掉“…
【暑期社会实践专题】传承红色基因 担当时代责任​——南工程学子深入了解红色遗址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在观察…
耿天玉:采得百花成蜜后,身正为师树榜样
追寻红色足迹,探寻红色基因,安徽师范大学“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实践团队于7月16日实地走访师大优秀校友耿天玉,听她讲述作为一名教师和党员应有的责任和担当。且将热血付青春,朝气蓬勃展亮色记者了解到耿…
七月盛夏,故事待续
7月13日,山东理工大学经济学院“琅琊调研团”来到位于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朱家林村开展为期十四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炎热的七月,我们一行十二人告别学校轻松的生活,踏上前往朱家林村的路程。城市的繁华…
【红色寻访】安安徽师大05级校友丁晴:真诚做人,踏实做事
2021年7月16日,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实践团队采访了05级中文系本科生09级文学院研究生丁晴,现芜湖市横岗中学语文教师兼语文教研组组长。毕业九年,丁晴重返母校,再次拾起过往的记忆碎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