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集美大学外国语学院三下乡|庆祝香港回归25周年特辑:小楼听雨听新除旧,云海乘风乘古续今

来源:集美大学港口与海岸工程学院 作者:刘至立 丁佳琪

大学生网报7月10日讯(通讯员 刘至立 丁佳琪)2022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

厦门与香港一直以来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厦门与香港一直以来都是我国走向世界的重要“门户”,海外华侨在我国的温馨“港湾”,厦门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以来,一直与香港的企业互帮互助,互惠互利,开创共赢。

值此佳期,为助推港澳台侨青年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促进两岸关系,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集美大学外国语学院“集思台益,两岸一心”港澳台侨研学实践队于6月29日到7月2日分别前往福建省厦门市聚融壹家台湾青年双创基地、华侨博物院、嘉庚纪念馆、嘉庚书房和文确楼,鼓励港澳台侨青年创新创业,重温百年华侨史,体悟嘉庚精神。

图为“集思台益,两岸一心”港澳台侨研学实践队师生合照。

研学之旅

第一站:砥砺创新

图为“集思台益,两岸一心”港澳台侨研学实践队与聚融壹家台湾青年双创基地负责人代表合影。

在双创基地,师生们通过聆听基地负责人的讲解,了解福建省创新创业环境、港澳台侨青年创新创业政策;发掘创新创业潜能与动力,探索新的可能,在开展研学实践活动的同时吸引港澳台侨学生留厦发展,进一步推动两岸融合发展。

图为双创基地负责人代表为研学实践队师生讲解。

而后,实践队成员们与基地各部门代表们深入交流各自的感受与疑惑,了解了青年创新创业常见误区、倾听基地代表们的创新创业之旅,为以后港澳台侨青年创新就业打基础、谋发展。

图为研学实践队师生与双创基地代表们进行深入交流。

第二站:寻根历史

图为“集思台益,两岸一心”港澳台侨研学实践队在华侨博物院合照。

拨动时间的齿轮,穿越时空的隧道。研学实践队的成员们来到了华侨博物院开展活动,在展馆老师的讲解中,和百年前的华侨们一起在异国他乡跌跌撞撞地走向世界、安身立命、艰难创业,感悟“进取、勤劳、开放、包容、奉献”的华侨精神。

实践发现,正是这些精神,才让港澳台侨胞们产生共鸣,维系了与祖国、与彼此的情谊;也正是香港人民当时迫切想要回归祖国,如今勉力为祖国发展奋斗的重要原因之一。

图为研学实践队队员聆听华侨博物院讲解。

除了参展讲解,研学实践队还与华侨博物院有关负责人取得联系,参加了“魅力中华 寻根华夏”博物馆暑期教育体验活动,亲手拼凑斗拱建筑模型,感受榫卯结构在嘉庚建筑中的应用。

图为实研学实践队师生亲手制作模型过程。

图为队员们制作的模型成品。

第三站:高山仰止

图为“集思台益,两岸一心”港澳台侨研学实践队在嘉庚纪念馆合影。

南风微醺,鸟语蝉鸣,迎着清晨的朝阳,研学实践队的队员们怀着敬意齐聚陈嘉庚纪念馆,走近我校校主波澜壮阔的一生。

为了能够更全面地认识嘉庚先生,此前,我们已与有关单位取得联系,预约到了纪念馆讲解服务。在讲解老师富有激情地生动演绎下,实践队成员们也逐渐“结识”了这位中国共产党真诚的挚友——陈嘉庚先生,并围绕着嘉庚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精神,开展了自发性的探索与研究。

图为研学实践队在嘉庚纪念馆聆听讲解。

纪念馆中,校主凝望着远方,看着他亲手创办的集美学校欣欣向荣;看着自己的家乡蒸蒸日上;看着新中国一路蓬勃发展、走向统一。

研学实践队的成员们望着校主,眼泛泪花。在校主像前轻轻献上一束洁白的花:嘉庚先生,集大人绝不负你;新中国绝不负你!且看这山河壮阔、盛世清平!

图为研学实践队为校主陈嘉庚献花。

第四站:继往开来

图为研学实践队师生与讲解老师、工作人员在文确楼合影。

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研学实践队还去了文确楼——陈文确、陈六使故居,体悟华侨先辈们不忘祖国、投身教育事业的艰辛历程。

研学实践队成员们在讲解老师和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对一代“华侨旗帜,民族光辉”陈嘉庚先生及陈氏家族的付出有了更深一层次的理解。

图为研学实践队师生与讲解老师、工作人员在文确楼参观。

在文确楼中,师生们还围绕着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与参观心得的主题,展开了一次详细的谈话。

本次谈话中,队员们拥有了比参与实践之前更为清晰的认知与目标,立下远大志向,谨遵嘉庚先生与各位华侨先辈嘱托,踔厉奋发、笃志向前。

图为研学实践队师生与讲解老师在文确楼交流心得。

第五站:踵事增华

图为研学实践队师生与讲解老师、工作人员在嘉庚书房合影。

不忘办学初心,不负殷切嘱托。研学实践队师生们在嘉庚书房对集美学校的办学过程以及嘉庚建筑特色风貌的掌握更上一层楼。

随着讲解老师的步伐,研学实践队师生们认识了嘉庚先生办学理念最忠实的“追随者”——校董陈村牧先生。看陈村牧先生兢兢业业为集美数十年如一日初心如磐、一以贯之。

图为研学实践队师生在嘉庚书房聆听讲解。

此次实践,实践队成员们还在嘉庚书房亲手拓印嘉庚建筑、集大校训等多个项目,领略嘉庚建筑风光、深刻体会“诚毅”二字背后的意义。

图为研学实践队师生与讲解老师在嘉庚书房学习拓印。

图为研学实践队队员拓印成品。

研学有悟

队伍指导老师姜如星在每次实践结束后都会询问实践队成员们的感受与收获。以下是实践队成员们的体悟。

“作为一名华侨,在香港回归25周年之际,和实践队的小伙伴们一起熟悉华侨史、了解我们的校主陈嘉庚先生,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对比百年前的华侨的凄惨境遇,我很庆幸现在的祖国繁荣富强。感谢我身后强大的祖国,你是我最坚强的后盾。”研学实践队队长蔡安妮回答。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我们的校主寻根华夏那里。华侨先辈们在我国近代史上的位置就好像刚才展厅里头顶的一片星空,虽然光芒暗淡,但夜色四合之际总有一片璀璨。”研学实践队队员刘至立如是说。

“我是中国台湾青年,在这一次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不仅学习到了创新创业技巧、领略了嘉庚建筑特色、了解到了华侨历史,一路上还认识了许许多多的小伙伴;在参观完嘉庚纪念馆后,还对爱国主义精神有了全新的定义。”汤智尧说道。

图为实践队成员活动过程合影。

“我来自中国台湾,印象最深的是陈村牧先生的执着。为了完成校主陈嘉庚先生的嘱托,在集美学校工作六十年之久,为集美学校做出了不可磨灭的伟大贡献,可以说,没有陈村牧先生,就没有集美学校的延续。这份坚持,令人动容。”副队长黄琳涵这样想。

“我也是中国台湾青年,这次研学实践活动意义颇丰,尤其是陈嘉庚纪念馆那里,看到我们的校主为了兴办教育,毁家兴学;支持抗战,被日本人追杀那里,眼泪一下子就流了出来。”黄琳淳感慨道。

“作为一个香港生,能够参加这一次的社会实践,和大家一起迎接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我感到非常地荣幸。这一路上,我们也有幸与许许多多的华侨先辈们结识,同时也坚定了自己在大陆创新创业的发展信心。”

图为实践队成员活动过程细节。

香江奔流归来二十五年,珠海的门也打开有二十三载,闽江同样川流不息,静静等待对岸的另一支河流共同汇入一片统一的海。

佳期如许,望香港能背靠祖国,欣欣向荣,一起聚力“十四五”,一同奋进下一个25年。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6295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山东大学“京溪渡泉”调研团赴济南JN150文创园展开调研

2022年7月24日,山东大学“京溪渡泉”社会实践调研团的两名队员王雨佳与孙瑞泽来到济南JN150文化创意产业园,在此展开了关于济南文化资源开发的实地调研活动。JN150文化创意产业园园区位于位于…… 白洋颍翔 王雨佳 山东大学“京溪渡泉”调研团查看全文 >>

山东大学文学院“京溪渡泉”调研团社会实践调研活动圆满结束

7月9日至8月19日,山东大学文学院“京溪渡泉”社会实践调研团顺应建成文化强国的时代要求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使命,遵循“加快转变文化发展方式”、“着力建设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罗雅轩 李昕澎 山东大学“京溪渡泉”调研团查看全文 >>

调研日记 | 张天洋:咏园运营的挑战与启示

7月27日,我所在的山东大学“京溪渡泉”社会实践调研团来到北京市“咏园”非遗文创园开展关于北京文化资源开发经验的分析调研。咏园地处二环内核心位置,临近天坛,是首创非遗创新发展平…… 张天洋 山东大学“京溪渡泉”调研团查看全文 >>

调研日记 | 高明翔:走访咏园文化产业园

“以诗和歌,咏以为园”。7月27日,我与张天洋同学代表“京溪渡泉”社会实践调研团对咏园文化产业园进行了走访调研。咏园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幸福大街永生巷4号院,原址为北京市三露厂。上世…… 高明翔 山东大学“京溪渡泉”调研团查看全文 >>

“京溪渡泉”调研团对话文化产业专家

8月19日,为获取文化创意产业园相关的行业与专业意见,把握文化创意产业园发展的整体趋势,了解文化创意产业园管理模式和发展状况,从而提升社会实践报告写作的科学性、具体建议的可行性…… 李昕澎 山东大学“京溪渡泉”调研团查看全文 >>

山东大学“京溪渡泉”调研团赴北京市“咏园”调查

7月27日,山东大学“京溪渡泉”社会实践调研团成员张天洋和高明翔前往北京市“咏园”非遗文创园开展调查。咏园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幸福大街永生巷4号院,地处二环内核心位置,临近天坛。类似…… 张天洋 高明翔 彭 山东大学“京溪渡泉”调研团查看全文 >>

调研日记 | 孙瑞泽:探访JN150文化创意产业园感悟

本周,我所在的“京溪渡泉”社会实践调研团小队来到了济南的JN150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济南建设路85号,是原重汽离合器厂,1960年中国第一辆重型汽车—黄河牌JN150型卡车就在这里诞生。半个多世…… 孙瑞泽 山东大学“京溪渡泉”调研团查看全文 >>

调研日记 | 王雨佳:寻访济南JN150文化创意产业园

今天,我所在的山东大学“京溪渡泉”社会实践调研团小队来到了济南JN150文化创意产业园,开始了我们在济南的第二次文化资源实地调研活动。JN150文化创意产业园园区位于位于济南市市中区建设…… 王雨佳 山东大学“京溪渡泉”调研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天佑关注 | 校党委书记狄生奎与青年学生代表开展午餐恳谈活动

4月30日午间,在五一劳动节、五四青年节双节来临之际,校党委书记狄生奎深入朝阳餐厅开展恳谈活动,与青年学生代表共进午餐,…

童心守护,安全启航——公管院开展“童心向阳”志愿活动

(通讯员彭淑荧王君青)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以下简称公管院)于4月26日在岳麓区润龙社区主办开展这学期的第四期“童心…

青年力量注入老旧社区改造,开启社区治理新篇章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当下,老旧社区改造成为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居民生活的关键任务。华北电力大学(保定)一群充满活力与…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当前,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老年人口…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行2025年河南省优秀应届毕业生评选大会

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优秀毕业生的示范引领作用,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行2025年河南省…

最新发布

“山雨润沂”支教团线上开营仪式成功举行
山东大学学生时代先锋青年社山雨润沂支教队开营仪式…
小水滴公益联盟社会实践团开展支教准备活动
小水滴公益联盟社会实践团开展支教准备活动为更好的促进留守儿童在加其中有一个有意义的暑期生活,小水滴公益联盟于7月9日到达菏泽市高新区儒林留守儿童学校。7月10日上午,进行简单的洗漱、吃早饭之后,小水…
不让年龄差距产生代沟
7月1日我们萤火夏令营支教的第一天,为了避免在以后工作中产生尴尬,我们首先进行的是破冰行动。第一次我们俩初次见面根本没有共同的语言,他的世界都是那种幼稚的东西,而我的世界都是成年人的世界。首先分…
“三下乡”——做美绿水青山,做大金山银山
河南学子“三下乡”——做美绿水青山,做大金山银山为了坚持生态优先,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乡村,扎实实施乡村清洁工程,努力建设中国幸福乡村。河南城建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艺路同行,热心帮扶”实践…
湖北学子三下乡:探武当古建,鸣悠悠武韵
“亘古无双圣境,天下第一仙山”,千百年来,武当山以其独特的传统文化闻名于天下。7月10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前往武当山进行实地考察。此次调研地点为武当山建筑博物馆,武当山景区。这次…
以青春底色,绘恩施蓝图——武昌理工学院学子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7月9日消息(通讯员程诗晗报道)为进一步拉近“文化墙”与农民群众的距离,发挥高校人才智力优势,助力恩施乡村振兴,武昌理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以绘筑梦”社会实践团队走进马鞍山村和大树垭村,用画笔勾勒…
多彩墙绘 筑梦乡村振兴
7月9日(通讯员黄宸可报道)一墙一文化,一画一风景。武昌理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以绘筑梦”团队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响应国家号召,为创造美丽乡村新风貌赴恩施建新镇大树垭村进行…
以绘前行,筑梦农村新美景
7月9日消息(通讯员肖韩雪报道)为了更好弘扬美丽乡村,践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武昌理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以绘筑梦”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于今日对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建始县景阳镇大树垭村开展暑期墙绘…
温州大学教育学院开展《课堂教学中的心理学》专题讲座
专题讲座为强化温州大学教育学院教师教育特色,近日,学院邀请心理系盛建森副教授,开展《课堂教学中的心理学》专题讲座。盛建森老师在师范技能训练方面经验丰富,已连续三年指导学生获得浙江省师范技能竞赛…
安徽师大学子“三下乡”:莫惧风雪绝徼夜,且看擎炬负薪人
安徽师大学子“三下乡”:莫惧风雪绝徼夜,且看擎炬负薪人“我们生在国旗下,长在春风里,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目光所至,皆为华夏;五星闪耀,皆为信仰。愿以吾辈之青春,捍卫盛世之中华,捍卫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