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亚运文化进儿童课堂,接通五千年前的良渚信号

来源: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作者:林炜珞

中华文明,满天星斗,良渚作为群星的焦点,历史的轴心,屹立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巅。文明之美看东方,五千年文明看良渚,礼制玉器的出土使良渚成为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为了活化古老悠久的良渚文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第三个“杭州良渚日”到来之际,杭州师范大学耕远文化公益团队携手杭州图书馆,在良渚文明发源地杭州开启了“最忆是杭州”文化探秘小课堂系列讲授,以杭州亚运会为切入点,带领孩子们搭乘时光列车,追溯良渚玉器的历史文脉,搭建良渚文明与亚运盛会的时代桥梁,为孩子们送上别具一格的良渚文化大礼包。

叮咚,五千年前的良渚信号已接通——

历史长河,“琮”何而来

“琮琮,琮琮,你为什么叫琮琮呀?”

“因为我来自良渚,良渚文化中最有代表性的器物是玉琮,所以我叫琮琮。”

授课老师与小朋友们进行课堂互动

孩子们一问一答,一颦一笑,在老师的带领下,寻访了亚运会吉祥物琮琮的前世今生,以情景对话的形式生动展现亚运文化与杭州乡土的密切联系。“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在朗朗书声中,人文融入自然,乡土点亮文化,奏响了诗与歌的新篇章。

“原来,可爱的亚运吉祥琮琮与良渚玉琮有关呀!”

“琮琮居然已经有4000多岁了!”

课堂上,孩子们化身“小小考古家”,跟随亚运伙伴琮琮一同回溯源远流长的玉琮文化。“君子无故,玉不去身”,作为谦谦君子和美好品德的象征,玉器在古人日常生活中至关重要,而良渚玉琮,因造型奇特精巧、寓意神秘而著称于世。“玉琮多由玉石所制,“琮”字的偏旁也化用斜玉的写法,蕴含了古人对高尚操守的追寻。”授课老师从“琮”的字形结构入手,引领小朋友们寻找良渚玉琮的奥妙,孩子们纷纷伸出小手,在空中仔细比划“琮”字的写法,一横一竖、一点一折,感悟精巧严谨的中华汉字之美。

紧接着,黄褐、青绿的各式玉琮展现在孩子们眼前,从玉琮的颜色、大小、形状、图案等多个方面进行细致地观察后,孩子们迅速归纳出玉琮的外形特点:三色为主,多以节数三作为高矮的分界线,形状内圆外方意蕴着中国古代“天圆地方”的哲学思考。随着一张全国玉琮分布图的展示,小朋友们见识到玉琮分布的广泛性,其中占有两个“之最”的良渚玉琮更是其中翘楚。在这一过程中,同学们真切感受到了玉琮之美,也更深入感悟到了亚运会吉祥物背后承载的中华文化之美。

古玉脊梁,半壁“玉璜”

为了进一步讲好孩子们喜闻乐见的良渚故事,激发孩子们对良渚文化的探索热情,耕远文化公益团队“琮”新起“杭”,于7月24日开启亚运良渚篇的下一站——神奇的玉项链主题专场,此次课程以玉琮为前情导引,带领小朋友们穿越千年,感受杭州亚运会二级标志的设计灵感“玉璜”的魅力,加深对本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

课程伊始,授课老师放映出杭州亚运会会徽的七个二级标志——“可持续”“公众赛”“测试赛”“智能”“火炬传递”“文化活动”和“志愿者”,指出这七个标志的设计灵感皆来自良渚的另一个标志性玉器“玉璜”,弧成半圆,左实右虚,体现良渚古文明与现代亚运精神的完美融合。

小朋友们踊跃举手回答课堂问题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下,玉璜与上节课所讲的玉琮有什么区别呢?”带着这一问题,小朋友们认真比较了两种玉器的外在特征,大到形状颜色,小到纹路色泽,一一阐述玉璜的独特之处。“老师,我还发现玉璜上的图案和玉琮是一样的,上面是巫师,下面是神兽,好像神人骑在神兽上呢!”一位三年级的小男孩激动地举起小手,指出两大玉器的共通之处,作为“最忆是杭州·文化探秘小课堂”的忠实粉丝,他还表示,在前一堂守护国宝“玉琮”课程结束后,他特地和家人一同参观了良渚文化遗址,学到了许多有趣的良渚文化小知识。

随后,孩子们穿越千年时空,以玉璜为线索,展开了一场今人与古人的历史对话,在玉璜的使用与佩戴场景中体悟人的生活状态与思想倾向。从祭祀祖先、殷切求雨再到项链配饰,玉璜在中国古代传统生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孩子们满怀好奇地跟随古人的步伐,沉浸式感受古玉脊梁“玉璜”的前世今生。

以文化人,守护童心

巧手迎亚运,乐享新“视界”。在文化探秘小课堂的最后,耕远文化公益团队设置了“金牌设计师”的创新环节,邀请小朋友们结合精美的良渚玉器和丰富的亚运项目,绘制自己心目中的亚运标志。孩子们开动自己的小脑筋,发挥奇思妙想,兴奋地挥舞手中的彩色画笔,笃定执着地勾勒出内心的期许,以儿童化视角解码良渚文明,解读亚运文化,创作出可爱别致的亚运专属图标。绘画是最优美的语言,是孩子们最童真的心声。在一颗颗热忱澄澈的黑色瞳孔下,倒映着一幅幅五彩斑斓的绚丽图画,那是荡漾在蓝色大海的玉琮传说,飘荡在五 星红旗上的玉璜之星,以及辽阔草原中和谐相处的神人与神兽……亚运盛会敲响良渚文明的悠悠钟声,炽热童心回荡中华文化的袅袅余音。

孩子们认真绘制亚运图标

“我们不仅要把熟知的亚运故事讲给孩子们听,也要通过我们的课程使此前尘封在书本和遗址中的文化重新焕发生机。同时,坚持‘由点到面’的原则,发挥孩子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守护每一颗纯真稚嫩的童心,共建乡土文化教育之‘面’。”课后,耕远文化授课团队如是说。

灿烂星河里,雄浑天地间,站在历史与未来的交界点上,耕远文化公益团队带领杭城学子穿越千年迎亚运,以亚运盛会为天线,接通五千年前的良渚信号,看到了一段不曾断裂的、连绵相续的中华文明发展史,“心心相融,@未来”,不仅是当代的亚运精神,也是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期许,由点到面,从零到亿,一路走来,奔腾不息。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8585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环保同心,分类同行

青春助力三服务的活动,关于进社区已经告一段落了。这一天我们大家早早的集合在一起活动室,讨论关于这次活动的后续、准备工作以及对前段时间来进社区的工作。通过一个总结,大家罗列了…… 潘鑫怡 湖州师范学院工学院查看全文 >>

思考人生,感受活动真谛

随着各种关于垃圾分类的活动逐步开展,暑期实践团队的任务即将接近尾声,接下来的工作就是继续问卷调查的归纳,以及对这段时间工作的总结。总之,这次活动让我受益颇深。这次活动,不仅…… 徐显卓 湖州师范学院工学院查看全文 >>

志愿到区,服务为民

工学院“青春助力三服务,科技环保万家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已经宣告结束。回顾此次活动,我们收获了太多感动。活动第一天,当我们到达仁北小区后,天正好开始下雨了,有一个成员没有带…… 杨琪琪 湖州师范学院工学院查看全文 >>

垃圾分类人人知

今天我们来到了红丰新村社区,为了让他们认识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明确如何进行垃圾分类,我们给社区里的老人带来了一场有关垃圾分类的宣讲会。在进入社区时,我们已经可以看到一些地方…… 何世佳 湖州师范学院工学院查看全文 >>

文明建设,我们越来越近

今天志愿者们来到红丰新村一个老年食堂,为该社区老年大学三十多位老年人代表,开了一个有关垃圾精准分类的宣讲会。日复一日的磨练,志愿者们热情饱满,积极向上,在服务社区居民、服务…… 邱雪影 湖州师范学院工学院查看全文 >>

绿色环保进万家

今天是2019年7月19日,是我们最后一次的小区垃圾分类宣讲会。外面小雨淅淅,志愿者们带着热情高昂的心、迈着坚定的步伐走进了红丰新村的老年中心。有了前几次的经验,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把…… 匡洁 湖州师范学院工学院查看全文 >>

学习垃圾分类,保护地球母亲

在7月18日这一天,跟随着暑期实践团队的步伐,今天的任务是对湖州科技创业园的马经理进行采访,他是负责于环保服务与回收垃圾的处理这一方面。在我们的充分准备下,我们精心选择了几个问…… 徐显卓 湖州师范学院工学院查看全文 >>

垃圾随手分类,资源不再浪费

今天和往常一样,大家很早就集合在一起,为今天的活动做准备。今天的活动安排又照旧分成了两组,一组是应“路长制巡逻”活动需要,在学士路全段负责志愿者工作,路长制以“全路实名”“…… 潘鑫怡 湖州师范学院工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当前,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老年人口…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行2025年河南省优秀应届毕业生评选大会

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优秀毕业生的示范引领作用,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行2025年河南省…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办“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为深化青年价值引领,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办2025年“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青春力量赋能老旧社区焕新,青年提案绘就治理新蓝图

我国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社区占比超35%,普遍存在设施老化、空间不足、居民疏离等问题。以某典型社区为例,60%的小区楼龄超20年,…

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开展调研工作

(通讯员陈思然周曼琳石宇)4月29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面向长沙市第一中学部分高中学生开展调研工作…

最新发布

做好农村的精神扶贫,打赢脱贫攻坚战
中国青年网泰安7月7日电(通讯员卢晨)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在扶贫措施的落实过程中,部分农村出现了部分群众“扶不起”,“不愿脱…
宁波大学学生走进宁波市档案馆,唱响宁大学子“我在窗口写青春”的响亮口号
为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建设,坚定理想信念,自觉当好红色基因的传承者、实践者,6月30日,宁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革命老区,寻红村新路”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前往宁波市档案馆开…
寻找校园老师,了解课后服务
自从2021年“双减”政策推行后,不少学校都已经落实“双减”行动,特别是课后服务已经慢慢得到完善。经过走访家乡所在城市的学校,团队成员了解到大部分城市学校已经基本开展校内课后服务,其中甚至包括了魔…
战贫困扶志气 提振农民“精气神”
中国青年网临沂7月5日电(通讯员侯盈宇)农民贫困问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短板,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阻碍。长期以来,人们过分强调物质扶贫的重要性,却忽视了精神扶贫的作用,对贫困的认识有…
言响山海调研团实践活动之苏州企业篇
为推进“即兴说”软件的完善及上市,提升高校学子即兴表达的能力,山东大学(威海)言响山海调研团走访苏州相关企业和机构,最终签订三家企业或机构的合作意向签订两家上市企业的投资意向,累计300万;同时获…
传统文化托底色,亚运有礼耀光华——杭师大耕远文化团队携手“悦读快车”开展亚运文化小课
时光拥有解答一切的超能力,一件衣裳,一式花纹,浓缩了时间,跨越了空间,记载了穿越千年的人间百态与历史兴替,小小的人儿得以从中洞见大大的世界。7月19日,杭州师范大学耕远文化团队联合杭州图书馆少儿分…
南药科技志愿服务社会实践队——湖光岩植物
粤西地区的人抓到田鸡后,都喜欢用蛤蒌叶作为调料来煮或炒,香味独特,农村这种常见的蛤蒌叶除了可以调味还可以治牙痛。蛤蒌学名:假蒌,别名:蛤蒌、假蒟、臭蒌、山蒌、大柄蒌等。在两广一带,很多人用它的…
幸福之源,双向奔赴
2022年7月26日,星期二。是安阳师范学院“温暖春芽”七彩梦想支教队为安阳市汤阴县五陵镇大宋村中心小学进行线上支教活动的第23天。第四周的支教生活开始啦。上午八点,支教队队员们在支教QQ群中汇报了自己的身…
校园“双减”落地行,课后服务进行时
“双减”在一定程度上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减负、提质、增效、赋能的作用。同时,自从“双减”走进校园后,各种课后服务活动也变得多姿多彩。为了扩展中小学开展的课后服务活动类型,感受“双减”的实施效…
探究后扶贫时代农村精神贫困脱贫路径
中国青年网烟台7月4日电(通讯员王子豪)在成功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胜利后,我国脱贫攻坚的任务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但是在乡村物质生活水平得到巨大提高的同时却出现了精神贫困的现象。精神贫困已经成为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