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南京学子深入侗寨开展实践调研

来源:南京财经大学法学院 作者:STAiN

自2009年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与财政部实施少数民族特色民族村寨保护与发展项目至今,各少数民族村寨积极寻求特色发展模式,极大地带动了当地文化经济、文化产业等的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着文化产业发展过分依赖社会融资、产业链停滞不前的问题。协调和规划好村寨的发展可以极大推动少数民族发展、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特色文化传承。 为了探寻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状况,普及知识产权知识,助力乡村振兴,7月20日,南京财经大学法学院“黔渝携手,共探民乡”暑期实践队来到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肇兴侗寨,围绕“特色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普及知识产权”的主题,开展为期5天的调研活动。 图1为肇兴侗寨特色木质建筑 田茂艳 摄 侗族手艺有传承,农业合作社促发展 “黔渝携手,共探民乡”暑期实践队根据事先拟好的访谈提纲针对当地村民、商户、中小企业负责人以及村委会干部进行访谈。受访者陆勇妹为蓝靛染省级传承人,从小接触靛染工艺,2012年左右成立“侗品源”合作社,这也是侗寨内最大的合作社。平时会做手工艺品进行售卖,还会到乡下去收购村民的手工艺品进行售卖。合作社会根据不同人群安排不同工作(织布、染布、绣花、种草药),每年能收大概收百幅到千幅左右。此举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当地村民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也展现出侗族的年轻人积极的带领着村民开拓致富新途径,形成了较完善的文化产业链,助力乡村振兴。 图2为侗族手艺人正在制作民族服饰 涂佳雨 摄 特色模式振侗寨,立足教育推法制 为了更加深入了解肇兴侗寨近几年的民族特色旅游发展情况以及少数民族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团队王林鑫、田雨、张健维、杨月垚四名成员来到肇兴村村委会,与陆主任进行访谈,陆主任向队员详细介绍了肇兴侗寨近几年的旅游发展状况:从景区设立以来寨子就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到2018年侗寨成为春晚的分会场,可以说是达到了一个发展的顶峰,但是好景不长,随后而来的疫情又使当地的旅游发展陷入瓶颈。但村寨近些年也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的模式——“传统工艺体验馆+手艺合作社”,这种形式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能传承好民族工艺,特色旅游协同“乡村振兴”稳步推进,取得了良好成效,村寨风貌与村民生活都得到改善。 谈及民族知识产权保护问题,陆主任表示:“法制相对落后是当前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寨中村民对知识产权相关知识缺少基本的了解,大多数村民对少数民族特色文化的认识仅停留在做生意上,只有极少数人在从事民族品牌的工作;县、乡政府联合村委会也做过相关宣传,但都收效甚微,主要原因还是在于村民文化程度相对较低,特别是大多数上了年纪的人难以理解,部分年轻人对此也缺失关注。”值得一提的是,村寨法官工作站的相继设立,让我们看到了未来知识产权宣传和普及的可能性。陆主任继续表示:“现在所采取的依旧是以保护传承好民族手艺为主,在此基础上尽可能地鼓励和引导更多的村民打造民族品牌,但是,要想解决好村民法律意识这个问题,根本还是得落在教育上,未来相关工作任重道远。” 图3为团队成员王林鑫、田雨在村委会对村委会主任进行访谈 杨月垚 摄 普及知识产权,我们在路上 “黔渝携手,共探民乡”暑期实践队经访谈了解到,侗寨内的村民大多文化水平较低,以务农为主业,对知识产权的认识较为薄弱。团队成员制作了知识产权宣传传单,在为村民发放的同时向他们普及知识产权知识,引导侗族文化产业发展。“相较于工业化,传统手艺更多的作用体现在民族传承上,意义不同。比起保护知识产权,更希望能将侗族手艺宣传到世界。”当地村民曾对我们介绍说。 图4为团队成员杜心语正在为当地村民普及知识产权知识 田茂艳 摄 从群众来,还应回到群众中去。 “黔渝携手,共探民乡”暑期实践团队成员在多方走访基本了解居民和商户对于民族“版权”的认识后,选择再次回到当地村民中进行宣传普及少数民族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知识。团队成员们向村民耐心讲解侗族大歌、侗戏、侗绣、侗族乐器、侗寨鼓楼花桥等属于侗族的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一代又一代侗寨村民群体作为这些作品的创造者应当共同享有其著作权,在传承好的同时,也要保护好它的独创性与民族性,对于那些不正当利用和损害侗寨同胞的利益的行为要坚决抵制。 为了让侗寨村民更加形象地认识了解知识产权,团队成员悉心向其一一列举相关案例,例如:有人将侗寨的大歌舞蹈等表演拍摄制成光盘等自行售卖营利、有的人非侗族却打着“侗药”的牌子开办制药企业、有的非民族的酒楼饭店利用少数民族表演招徕客人……通过一个个具体的举例和解释,在侗寨村民间取得积极回应,纷纷表示未来会多多关注民族“版权”的内容,也会考虑尝试打造属于自己的民族品牌。 图5为团队成员杨月垚正在对当地商户宣传知识产权知识 田雨 摄 高校合作共聚力,少年盈风齐奔趣 在实践途中南京财经大学“黔渝携手,共探民乡”暑期实践队与贵州理工学院三下乡暑期实践队偶遇联合,丰富实践访谈内容。针对实践调研中出现的问题、访谈内容等进行深入的经验交流分享。贵理工实践团队重点在侗绣、蜡染等宣传工作上,为南财“黔渝携手,共探民乡”暑期实践队提供了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外宣的资源与平台。而南财“黔渝携手,共探民乡”暑期实践队则着重整体的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状况,并提供知识产权的普及工作,向贵理工实践队提供了非遗手工艺视频资料。在本次高校合作中,南京财经大学法学院与贵州理工学院实践队互帮互助,双方充分发挥合作优势,实现资源共享,丰富了本次暑期实践的内涵,促进了高校间的友好交流,发挥更强大的青年力量。 图6为本暑期实践队与贵州理工学院“三下乡“团队合作联动、分享经验 通讯员 王林鑫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9064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2022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团支部赴福州市侯官村开展侯官“古街焕新”大地美

在闽江之畔的千年古村侯官,一场由青春力量主导的环保行动正悄然展开。近日,我院2022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团支部联合闽侯县青年志愿者协会,在省级历史文化名村侯官村开展“古街焕新”大…… 22级人城团支部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支部团员寒假投身志愿服务,青春担当助力家乡发展

近日,福建师范大学2022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团支部的团员们积极响应青年挺膺担当的号召,利用寒假时间,投身于各类志愿服务活动中,为建设更加美好的家乡贡献自己的力量。此次活动不仅增…… 22级人城团支部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二十大精神沃心田,青年力量谱新篇

二十大精神沃心田,青年力量谱新篇——地理科学学院、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2022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团支部会议2024年12月5日,地理科学学院、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2022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团支…… 22级人城团支部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跨越地理界线、成就榜样力量

12月10日,地理科学学院、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2022级地理信息科学团支部和2022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团支部于科研楼16号楼608室联合开展以“跨越地理界线、成就榜样力量”为主题的团立项活动,为…… 22级人城团支部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天佑关注 | 校党委书记狄生奎与青年学生代表开展午餐恳谈活动

4月30日午间,在五一劳动节、五四青年节双节来临之际,校党委书记狄生奎深入朝阳餐厅开展恳谈活动,与青年学生代表共进午餐,…

童心守护,安全启航——公管院开展“童心向阳”志愿活动

(通讯员彭淑荧王君青)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以下简称公管院)于4月26日在岳麓区润龙社区主办开展这学期的第四期“童心…

青年力量注入老旧社区改造,开启社区治理新篇章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当下,老旧社区改造成为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居民生活的关键任务。华北电力大学(保定)一群充满活力与…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当前,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老年人口…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行2025年河南省优秀应届毕业生评选大会

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优秀毕业生的示范引领作用,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行2025年河南省…

最新发布

下乡支教行,课间趣味多
下乡支教行,课间趣味多为响应国家鼓励广大青年投身三下乡的号召,近日,岭南师范学院商学院“飞跃鹰隼”社会实践队前往湛江市遂溪县杨柑镇布政村布政小学开展为期十天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布政村布政小学的时…
【暑期“三下乡”】赴宿州历史文化宣讲会
为弘扬宿州文化,滁州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赴宿州市文化宣传小分队于2022暑期与中移铁通宿州分公司对接,联合开展了关于当地文化宣传工作在本次宿州历史文化宣讲暑期实践活动中,前期小组组内商讨,做好…
苦尽磨难,终会花开
为了调研疫情对于小商户的影响,深入了解疫情期间小商户的营业方式,7月2日到7月10日期间,河南工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亿心医疫”团队银川分队成员吴凡走进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永宁县步行街的店铺,采访…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暑假社会实践—— 开启一场洗涤心灵的红色之旅
镌刻历史记忆的博物馆,是党和国家的红色基因库。走访博物馆,是赓续红色记忆,是传承红色基因,亦是开启红色之旅。2022年7月18日以来,河北科技师范学院“青春之声”——党史宣讲团跟随红色印记,分别前往多…
青科大学子三下乡:“情系梨城”,让库尔勒香梨走出库尔勒
库尔勒香梨在汉唐时期就通过“丝绸之路”传入印度,被誉为“西域圣果”。清西征将领张曜的幕僚萧雄在《新疆杂述诗》中赞扬库尔勒香梨“果树成林万颗垂,瑶池分种最相宜;焉耆城外梨千树,不让哀家独擅奇”。…
夏日志愿行,乘风踏归途
如今已是七月的尾巴,夏日的炙热没有一丝退减之意。不知不觉,我跟随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星野志愿服务队”来到鄂州已是16天,而我即将结束这段值得细细品味的支教时光,踏上归途。坐在火车上,我翻开回忆录,…
河南工业大学三下乡——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
为深入了解疫情对郑州市实体经济的冲击与影响,切身感受疫情之下实体经济经营百姓们的从业生活,河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建筑学院)“亿衣医疫”暑期实践团队郑州分队成员陈勇康走入街道中的餐馆饭店进行随机…
忆往昔峥嵘岁月,悟时代使命担当
忆往昔峥嵘岁月,悟时代使命担当为深入感受老一辈的革命精神、学真悟透爱国主义精神,自7月8日起,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实践团赶赴湖北武汉红色教育基地,开展为期一周的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暑期实践活…
夏日寻师意,无悔志愿行
7月,不知不觉中我已跟随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星野志愿服务队”来到鄂州这座小城市,开展了近一周的“希望家园”暑期支教活动。在这一周中,欢声笑语不绝于耳,我们与孩子一同学习,一同成长,时间不经意间从…
感谢相遇,温暖同行
时间就如流水一般,从我们指尖轻淌而过,转眼间已经到了要告别的日子。纵有万般不舍,我们也要挥手说再见啦。回想自己在学校去参加支教的面试,到现在完美结束了这趟旅程,感觉一切都还发生在昨天。今年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