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河科大学子三下乡:走进红十字会,学习急救知识

来源:河南科技大学基础医学院 作者:程前

公众急救知识普及对降低突发事件和灾难发生时的伤残率起到重要作用,能让公众得到有效及时的救助,为患者提供宝贵的抢救时机。为了响应国家号召,为公众普及急救知识,7月11日,河南科技大学基础医学院“备”豫不虞,“救”在身边社区与乡村应急救护知识宣传实践团来到了河南省红十字会进行应急救护知识的学习。在风马旗救援队队员的讲解下,团队成员不仅掌握了很多救护知识,也对红十字会的前世今生有了更深的了解。

探寻历史故事,感悟急救传承

红色的爱心 ,点燃了阑珊的希望。红十字会一直帮助千千万万的人们,他们最能体会人民疾苦,也最能反应人民心声,是正真真正正的为人民服务。实践团成员在讲解员的带领下了解了红十字会的起源和发展。自1863年由亨利•杜南创立以来,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一直在为武装冲突和暴力局势受难者提供保护和援助。它起源于战争,但它却在成立以后将人道、和平带向了那些因战争而深受折磨的人们。1904年沈敦和创办中国红十字会,建会以后为减轻遭受战乱和自然灾害侵袭的民众的痛苦而积极工作。中国红十字会作为中国人民共和国统一的红十字组织和国际红十字运动的重要成员,认真履行法定职责,充分发挥其在人道领域的政府助手作用,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成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精神文明建设的生力军和民间外交的重要渠道。

讲解员为实践团成员们讲述了红十字会在7.20事件中的救助活动,成员们感受到红十字的贡献精神。红十字会坚守初心使命,在郑州7.20事件中河南省红十字会派遣救援队援助受灾地区,开展救护行动,保护群众生命安全。各地红十字会都拨付款物、组织志愿者驰援河南。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红十字会用行动诠释了这句话。他们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积极履职尽责,努力践行“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迅速组织志愿救援队急赴灾区开展救援,并在第一时间发出捐款倡议书,自筹采购救灾物资,为灾区群众献上爱心,他们的真情温暖着灾区人民的心。

学习急救知识,提高互救能力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实践团成员进一步了解了常用的急救方法。海姆利克发明的海姆利克急救法,可以用来救助急性呼吸道异物堵塞。通过用力冲击腹部和膈肌下的软组织而压迫到人体肺部,从而在气管和肺部之间的空气形成气流,从而达到利用气流将气管或者咽喉处异物成功排除的目的。现场心肺复苏可以救助心脏和呼吸骤停,恢复患者的自主呼吸和自主循环。从判断现场安全、判断伤病员意识呼吸到启动急救程序,进行人工呼吸、开放气道和胸外心脏按压,实践团成员们在讲解员一对一教导下练习了心肺复苏操作,同时学习了除颤仪的使用方法。

实践团成员们学到的不仅仅是理论知识,而是与实践结合起来的一种升华,是能够被直接拿来用的知识,大家真真正正学习到了宝贵的知识。

在我国,每年大约有54万人发生心脏骤停,平均约每分钟发生一例,然而心脏骤停的救活概率却不足百分之一。如果在五分钟的黄金救援时间内能进行正确的抢救可大大提高生存率。大家学习急救知识,就能在他人危机时伸出援手。作为一名普通公民,每一个人都有必要懂得急救,身边的一切都来不及预料,也许某天就可以帮助到那些需要的人,为病人延长寿命,给他们的生命再创一次机会,这是每个人力所能及的事情。同时也可以将自己所学的急救知识教给身边的人,让急救知识能得到传播、普及,给每个人多一次再生的机会。

通过这次寻访红十字会之旅,实践团的成员们更加明白急救的重要性和普及急救知识的急迫性。无论是对于医护人员还是我们每个人来说,了解和学习它意义重大。伴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们对提高生存质量的关注,学习并掌握一些卫生保健、疾病防治与急救护理知识成为现代社会的新时尚。面对近年来自然灾害的肆虐,工业交通事故的频发,电击、溺水、中毒病例的剧增,一个呼唤“为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健康与安全多一份保险——让救护知识走进千家万户”的声音正从医务界响彻全社会。学习一点有关家庭急救护理方面的知识,就有可能挽救家人的生命和减少伤残。不要因急救知识的缺乏,使得遇到意外伤害,往往时无从下手。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0053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社会实践】海阔天空,梦萦碧波:参观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博物馆

【社会实践】海阔天空,梦萦碧波:参观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博物馆8月25日,我们有幸参观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博物馆。博物馆位于青岛市,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的重要基地,也是展示海军历…… 锦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社会实践】红色血脉,永续流淌:参观青岛地区博物馆

【社会实践】红色血脉,永续流淌:参观青岛地区博物馆近年来,红色文化在中国大地上重新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作为中国重要的文化遗产,红色文化在当代中国的传承与延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锦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天佑关注 | 校党委书记狄生奎与青年学生代表开展午餐恳谈活动

4月30日午间,在五一劳动节、五四青年节双节来临之际,校党委书记狄生奎深入朝阳餐厅开展恳谈活动,与青年学生代表共进午餐,…

童心守护,安全启航——公管院开展“童心向阳”志愿活动

(通讯员彭淑荧王君青)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以下简称公管院)于4月26日在岳麓区润龙社区主办开展这学期的第四期“童心…

青年力量注入老旧社区改造,开启社区治理新篇章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当下,老旧社区改造成为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居民生活的关键任务。华北电力大学(保定)一群充满活力与…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当前,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老年人口…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行2025年河南省优秀应届毕业生评选大会

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优秀毕业生的示范引领作用,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行2025年河南省…

最新发布

河科大学子三下乡:关爱星星的孩子,走进他们的世界
有一群孩子,像遥远的天空中闪烁的星星,这样的孩子被叫做“星星的孩子”,他们内心丰富却很难和你交流,耳聪目明却不与世界交流……“星星的孩子”就像天上的星星,遥远而孤独,一个人在自己的世界闪烁,他…
防溺水教育先行 ,为美丽乡村护航
2022年7月8日下午,湘潭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赴湘潭市江畲镇易建河村暑期社会实践团在易建河村开展一个防溺水主题讲座,易建河村党总支委员、村委妇联主席许春玲,村委委员张锡炎协助本次活动开展。易建河村…
河科大学子三下乡:身临其境体验,从体验中学习
为深入了解应急救护知识提高应急安全意识,以便于更有效的向公众普及应急救护知识和如何有效处理一些突发事件,提高群众互救、自救的能力,避免错过最佳的抢救时机,增强群众的安全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提高…
乡村设计——屋场与人
导语:易建河村建设美丽屋场以来,居民幸福感显著提升,“绿树村边和,青山郭外斜”易建河村的景色与诗中的意境十分贴切,易建河村正是这种田园乡村,家庭屋场与当地生态环境紧密融合,相得益彰。近日,湘潭…
书记沟通交流,述深厚情谊,解实践团惑疑
为响应国家大学生三下乡活动号召,积极发挥大学生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湘潭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赴雨湖区姜畲镇易建河村暑假实践团在“湖南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易建河村,进行美丽乡…
公益我先行
如今便有人问:“做公益的意义又在哪里呢?”我认为这个问题,很简单,当然是帮助别人。可有一部人思想和境界好像到达不了这个地步,他们会追问:“我说的是对于自己有什么意义?帮助别人有什么意义?公益是…
绿色农业齐发展,乡村振兴惠万民
正值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深入阶段,为助力绿色生产技术普及,促进绿色乡村农业振兴建设,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河北省秦皇岛市调研队在经管学院李桦老师的带领下于8.6日前往秦皇岛市海港区柳条庄村、苇子…
爱老我先行
暑假,我回到了我的家乡,在家乡敬⽼院进⾏了为期7天的个⼈社会实践活动,在和敬⽼院的⽼⼈们进⾏交流和帮助后,我意识到这群特殊的社会弱势群体正迫切期待社会的更多关怀。在志愿服务同时,我实际调查了邻…
实地走访大豆种植强县,探访大豆种植效益-活动意义
我们了解到了东平县的大豆种植主要集中在旧县乡,商老庄乡等五个乡镇,考虑到东平县的经济发展状况和大豆种植情况,我们进行此次社会实践的目的主要是调查了解大豆种植给本地村民带来的经济效益,锻炼自身的…
社会实践|“鄃城缘起,初心赓续”二十大青春宣讲团中期总结
7月21日,山东大学“鄃城缘起,初心赓续”二十大青春宣讲团通过线上会议的方式召开中期总结会议。会议旨在回顾总结中期成果,并部署下一部分宣讲任务。队长沙俊成首先回顾了团队前一阶段的成果。前一阶段,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