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小众文化2

来源:山东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 作者:我才没害羞 •᷄ࡇ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让传统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为深入贯彻落实这一精神,山东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文化侦察小组”社会实践队赴山西、四川、重庆、福建开展“侦察文化与文化保护”的社会实践活动

一、山西

古都遗庙出河濆,万代千秋仰圣君。作为五帝之一的舜,被后世一直称为德孝典范。为了更好的了解舜所倡导的孝德文化,队员以此次实践活动为契机来到舜帝陵进行参观侦察。

思:参观后不禁感叹,舜帝陵之行,感知先贤故事的同时,更多的是被其精神所感动。不禁让人想起舜帝那首《南风歌》:

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

寥寥只数字,尽尽显真情。他那以孝和家、以德治国的精神品质自古便深入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传遍神州大地。

二、四川

川南胜景远声名,火海人山映月城。这是四川彝族的传统习俗节日——“火把节“。队员回到家乡通过询问家里长辈、到访文化习俗馆等方式积极收集了解相关习俗信息,感悟火把节的文化内涵。人们穿着彝族的传统服装,高擎火把笃虔诚,烈焰熊熊映碧空。避鬼驱邪心愿寄,祈求五谷稔丰登。祭火以驱虫、传火表相思、送火亦狂欢,无不是当地人们对好生活的向往期盼,亦无不是对好未来的自信乐观。之后小组成员走进教室课堂,为孩子们讲述彝族的优秀文化习俗,知此之所以然,惜此之何以为,希望这些优秀传统文化代代流传永久不散。

三、重庆

在重庆的文化里,有着棒棒军的身影。队员先在网上查到了棒棒军的历史经历和被赋予的精神意义。后为了更好的了解到当下棒棒军的真实情况,来到在街边寻找棒棒军进行询问。通过与棒棒军的交流深层次了解到棒棒军逐渐消失的原因(由于近十年来快递和物流产业的蓬勃发展便化了运输渠道,且大多数较年轻棒棒军如今都转型成为了固定单位的搬运工人,所以棒棒军越来越少了)。

思:当将实践所得信息列在一起,便深知棒棒军或将离开大众视野,但它不会消失,就如同那些早已散去的历史事迹仍能随着记载陪伴在我们的身边。在那重重叠叠山中负重前行、爬坡越坎的棒棒军敢于担当、不负重托的伟岸身影也将成为我们的精神支柱厚实底蕴支撑着我们继续向前。

四、福建

建瓯在古代曾多次成为八闽地区的政治文化中心。为加强人们对福建小众文化的了解,增强人们文化保护意识,提升建瓯人民内心的自豪感,队员围绕风俗习惯、民间建筑、方言土语等主题开展走访调研。

思:人们应该多多参加民俗活动,积极学习特色美食的制作,不能纸上谈兵,而应积极参与实践,从而推动文化的宣传与传承。人们还应该积极到文化馆,博物馆等地方参观,感受建瓯文化的魅力所在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0541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走进榆林乡村,看沙漠治理的产业化之路

大漠驼迹绝,塞上柳色新。70载治沙造林,榆林沙化土地治理率已达93.24%,意味着毛乌素沙漠即将从陕西版图“消失”。生态环境不仅得到了改善,也加快沙区绿色产业发展,实现治沙增绿和脱贫致…… 李世冲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誓把沙海变绿洲

45年,她们用青春染绿荒漠,学习治沙精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高质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7月22日上午10时,西安工业大学“绿野寻踪”赴榆林防风治沙实践队来到了位于毛乌苏沙漠…… 李世冲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走进靖边林业和草原局 ——开拓土地沙化防治新思路

人类只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永远不会顺从人类。——题记2021年7月21日上午9时,西安工业大学“绿野寻踪”赴榆林防风治沙实践队来到榆林市靖边县林业与草原局开展对当地防风治沙工程的社…… 刘状状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走进榆林乡村,揭秘治沙致富密码

在榆林,有一种绿,叫榆林绿,绿的妩媚;有一种蓝,叫榆林蓝,蓝的醉人;——《榆林民歌》昔日沙窝窝,今日变绿洲。榆林市坐落于陕西北部,临近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连续多年被国家林业和…… 李世冲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用生命铸就绿色丰碑——走近造林治沙“老黄牛”牛玉琴”

黄沙漫漫到绿意葱茏,从“茫茫沙海”到“绿色长城”。几十年持之以恒搏击荒漠,毛乌素沙漠治理实践书写的绿色传奇,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树起一面旗,也为世界荒漠化治理蹚出一条路。2021年…… 王梦旭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探访金鸡沙,走进沙漠上崛起的森林绿洲

不是说黄土高坡吗?黄土呢?”去年上映的电影《我和我的家乡》中,这句经典台词让很多观众印象深刻。片中,邓超饰演的乔树林带领乡亲们在沙地里植树造林、培育沙地苹果,将不毛之地变成…… 王梦旭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绿野寻踪”赴榆林防风治沙实践队来到毛乌素,探寻沙漠“前世今生”

毛乌素沙漠,中国四大沙漠之一,位于陕西省榆林地区和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之间,面积达4.22万平方公里。昔日黄沙漫漫,今日生机盎然。一代代治沙人用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和坚守毅力,锁…… 李世冲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当前,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老年人口…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行2025年河南省优秀应届毕业生评选大会

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优秀毕业生的示范引领作用,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行2025年河南省…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办“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为深化青年价值引领,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办2025年“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青春力量赋能老旧社区焕新,青年提案绘就治理新蓝图

我国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社区占比超35%,普遍存在设施老化、空间不足、居民疏离等问题。以某典型社区为例,60%的小区楼龄超20年,…

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开展调研工作

(通讯员陈思然周曼琳石宇)4月29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面向长沙市第一中学部分高中学生开展调研工作…

最新发布

奏响青春之歌,情寄空巢老人——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开展关爱空巢老人活动
为进一步弘扬尊老、爱老、助老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积极倡导互助友爱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河南城建学院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牵手帮扶,爱心永驻”服务队于6月19日深入邓州市当地…
实地考察探寻,助力产品推广
为响应乡村振兴、创新发展建设,2022年8月17日河南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无机及复材专业党支部20级无机专业预备党员来到河北省长安区“侯帐桃”果园基地,实地考察果园的发展现状,助力河北省长安区产业振…
西藏美食
高原之上,白雪之下,牛羊成群,湖泊印蓝,西藏,拥有属于自己独特的魅力。葳蕤苍瑕草木,亮丽芳妍花海,在西藏,似乎是永远是天淡云闲,空气里都弥漫着安逸自在,但西藏,并不是只有这些美好,她的独特美食…
陕西美食
塞下味道领风骚——黄土高原寻美食纵有沧海桑田,风起云落,对于平凡日子里的一日三餐,一切变化终不着痕迹。恒久的乡味镌刻于味蕾之上,舌尖上的家乡成为不可磨灭的记忆,形成了传统美食文化的世界。在传统…
河南城建学院学子三下乡:远离危险水源,珍惜渺小生命——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开展防溺水宣
进入暑期,天气炎热,为防止未成年人通过擅自下水洗澡玩耍,出现意外,造成令人痛心的结果,保护未成年人的生命安全。河南城建学院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牵手帮扶,爱心永驻”服务…
小众文化
常言道,一方水土一方人,一方人有一方魂,这一方魂就是文化底蕴。人人牵挂处,无非是故乡。故乡蕴意里,亦含有文化。文化多有繁华,但随着人们的生活发生巨大变化,总有一些经典文化被时间磨灭痕迹、消散殆…
河南城建学院学子三下乡:百善孝为先,走近农村老人——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开展关爱空巢老
百善孝为先,尊敬和爱护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继承关爱老年群体的传统,宣传共创幸福家园的理念,河南城建学院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牵手帮扶,爱心永驻”服务队于7月23日深…
贵阳美食肠旺面
山林有路,有问通之南北。发展向前,勿舍昔之珍盈。在历史上,除却人,文化也算是往来寻常客。时间静静的走,会拂去一些曾经的文化,其中不乏辉煌。历史涛涛的流,又是盖尽了多少文化苦涩的泪。特别是如今,…
河南城建学院学子三下乡:人人懂防火,家家齐欢乐
俗话说“击石乃有火,不击元无烟”自然是如此美好,生活是如此安宁。然而,躲在和平、文明背后的火魔,正窥视着我们,预防火灾就尤为重要。2022年6月20日河南城建学院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牵手帮扶,爱心永驻…
河南城建学院学子三下乡:“消防安全教育,从小孩子抓起”——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开展消防
为了进一步强化幼儿对突发事故的灵活应变能力,使幼儿掌握消防安全知识,从小培养消防意识。河南城建学院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牵手帮扶,爱心永驻”服务队于6月20日联合开封市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