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情系襄渝线,缅怀铁道兵

来源: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作者: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情系襄渝线,缅怀铁道兵。6月19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赤色铁兵魂”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十堰市武当山老营烈士陵园举办了缅怀先烈的活动。为了更加深刻的知道襄渝铁路的国家意义、社会意义,了解那些为建设襄渝铁路流血牺牲的铁道兵。襄渝铁路的修建成功,源于铁道兵的辛勤付出,他们以“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战胜了襄渝铁路所经过的艰难险阻,他们用血肉之躯铸造了着钢铁长城,他们是值得敬佩的人,传承与发展铁道兵文化正当时。

缅怀先烈活动在庄严的氛围中开始了,全体成员为烈士默哀一分钟,向烈士纪念碑敬献花篮并且绕走一圈,瞻仰纪念碑。缅怀先烈,表达对襄渝铁路建造者崇高的敬意。在刘明辉老师引领下,全体成员在纪念碑前专注的朗诵了诗词《赞英雄军队铁道兵》,向沉眠于老营烈士陵园的铁道兵致敬。随后全体成员唱响红歌《铁道兵志在四方》,歌颂铁道兵不怕流血牺牲,为国家建设贡献自己力量的奉献精神。

老营烈士陵园陈太燕主任发表讲话,在烈士陵园里安息着196位为修建襄渝铁路所牺牲的铁道兵,他们为国家建设奉献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彰显着“一不怕苦,二不怕累,三不怕死”的精神。陵园原本安息着197位铁道兵,但其中的一名铁道兵却因坟墓中的一句无声的留言,而被运回到原籍安葬。这名铁道兵叫张明,在修建襄渝铁路十堰市鲍峡段铺设钢轨时,为保护战友被三吨重的钢轨压住胸部而壮烈牺牲,遗体最先安葬于郧县鲍峡镇附近的山坡上。当建设完毕收敛散葬的烈士遗骸时,发现张明烈士遗体衣服上有一条写有“请送我回家安葬”的白纸。遗体按要求火化,先葬于老营烈士陵园,并把张明烈士请求回家安葬的诉求上报,铁道兵领导机关不仅同意了这个要求,而且积极协调。最终张明烈士回到了家乡,安葬在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烈士陵园“昭忠祠”。

然后,黄永昌老师讲述了自己的经历和襄渝铁路建设的重要意义。黄永昌老师的父亲是黄冈民兵师的一员,参与修建襄渝铁路,在五十年前来过十堰修建铁路,但不幸的是在今年初离开了。襄渝铁路是国家的重大工程,是三线建设中极其重要的一环,在中国历史版图上独无仅有。当时国际环境非常紧张,珍宝岛事件使中苏关系恶劣,苏联陈兵在中国边境,大战一触即发。在国家生死存亡的关头,为了国家的发展,国家领导人决定开启三线建设,而襄渝铁路就是其标志性的建设。襄渝铁路不仅改变了四川与外界不通的现实困境,而且成为中国经济动脉的重要助力。所以把襄渝铁路修建成功的铁道兵功不可没,需要中国历史永远的铭记他们对中国、对人民、对党的忠诚,他们用鲜血铸就钢铁长廊,没有他们的付出就没有襄渝铁路。

赤色铁兵魂队的队员在陈太燕主任的带领下,瞻仰烈士陵园。赤色铁兵魂队的队员用随身携带的纸和笔,抄录每位烈士的信息,了解沉眠与此的铁道兵来自于那些地方,家在何处,为还没有寻找到铁道兵墓址的家属提供自己的微薄之力,也是义不容辞的义务。之后开展了签字仪式,赤色铁兵魂队队员郑重的在横幅上书写了自己的名字,表达着对铁道兵无穷的敬意,他们为国家建设挥洒热血,是那个年代最可爱的人。赤色铁兵魂队队员在老营烈士陵园的办公室里与陈太燕主任进行了座谈会,了解大量的有关于铁道兵的信息。这些信息大多源于健在的铁道兵回来缅怀战友,这对于参与本次活动的队员来说是一个重大收获。

每当回忆起老营烈士陵园的烈士纪念碑上所雕刻“为人民而死”的五个大字,无不深刻地感受到铁道兵对党的忠诚。襄渝铁路在中国历史上有着不可磨没的记忆,他真正的接通了中原与四川的联系,让“蜀道难”成为历史,而且联通了中国的经济大动脉,成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助力。继承并发扬铁道兵精神,成为中国发展新一代的“铁道兵”。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0793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行2025年河南省优秀应届毕业生评选大会

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优秀毕业生的示范引领作用,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行2025年河南省优秀应届毕业生评选大会。院党委副书记缑星、团委书记杨艺卓,…… 教科院新闻部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办“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为深化青年价值引领,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办2025年“校园明星”评选活动,此次评选由教育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缑星、团委书记杨艺卓,专职…… 教科院新闻部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信阳师范大学“五四传薪火,青年勇担当”|我院与校团委联合举行升国旗仪

为弘扬五四精神,厚植广大师生爱国主义情怀,传承红色基因,凝聚奋进力量,4月28日,教育科学学院和校团委联合于明德广场举行升旗仪式。校团委学生干部和教育科学学院学生参与此次升旗仪…… 教科院新闻部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办“一生一技”之 第二十二届教师风采大赛决赛

4月29日,教育科学学院于逸夫楼报告厅举办“一生一技”之第二十二届教师风采大赛决赛。教育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缑星、副院长郭勇出席比赛现场指导。宣传部尚弦老师、团委张焕然老师、教务…… 教科院新闻部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行2025年“青马工程”暨大学生骨干培训班开班典

4月23日,教育科学学院2025年“青马工程”暨大学生骨干培训班开班典礼于教科楼301会议室举行,院党委副书记缑星,专职辅导员刘然然,2023级、2024级班长、团支书,院学生会学生骨干出席,典礼…… 教科院新闻部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召开第三届心理委员培训会

为进一步加强心理委员队伍建设,提升心理委员专业素养与工作能力,4月22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召开第三届心理委员培训会。院党委副书记缑星、专职辅导员刘然然、2023级及2024级心…… 教科院新闻部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25年春季运动会表彰大会暨运动会总结会议圆满结

4月23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301会议室召开2025年春季运动会表彰大会暨运动会总结会议。教育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缑星、全体专职辅导员、学生会主要工作人员、全体运动员、方阵队员、志愿者…… 教科院新闻部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行“守诚信之本,怀感恩之心”主题征文比赛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健全学生资助制度,强化资助育人功能”的政策要求,引导学生深刻思考诚信的价值内涵,挖掘身边的诚信榜样与感人故事,激发情感共鸣,教育科学学院于4月11日在线上举…… 教科院新闻部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行2025年河南省优秀应届毕业生评选大会

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优秀毕业生的示范引领作用,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行2025年河南省…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办“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为深化青年价值引领,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办2025年“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青春力量赋能老旧社区焕新,青年提案绘就治理新蓝图

我国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社区占比超35%,普遍存在设施老化、空间不足、居民疏离等问题。以某典型社区为例,60%的小区楼龄超20年,…

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开展调研工作

(通讯员陈思然周曼琳石宇)4月29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面向长沙市第一中学部分高中学生开展调研工作…

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开展集体评课活动

(通讯员陈思然向宇白玛卓玛)4月29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开展集体评课活动。会议由实习队队长刘芊芊…

最新发布

暑期支教感悟
这个夏天,湖北师范大学电气学院风之彩实践队的旗帜悦动在蔚蓝的天空,我们带着惬意、喜悦、青春的气息来到金海开发区屋边小学。开始了我们十五天的旅程。时光荏苒,开始还仿佛还在昨日,而没想到,这就已经…
繁花似锦,有幸遇见
这个暑期我们的实践开展在七月,天气炎热,真可谓流金铄石。在这个炎炎夏日之下,我很有幸成为湖北汽车工业学院“赤色铁兵魂队”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中的一员,去调研襄渝铁路铁道兵文化的历史,能一起和志趣相…
从安博点滴,窥文化底蕴 ——南京审计大学“征澄”团队线上调研安徽博物院
安徽地跨长江、淮河,文化兼容南北,青铜文明、运河流转、徽商传奇,安徽记录下了历史长河中的浓墨重彩。南京审计大学澄园书院“征澄”社会实践团队拟于7月11日前往安徽博物院,受疫情影响,团队在线上通过安…
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为了更好的缅怀先烈,学习先烈们的…
牢记历史血债,传承红色基因
2022年7月3号,曲阜师范大学漫卷红旗队举办了参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的活动。虽然只有短短的两个多小时的时间,但馆内一幅幅照片、一件件文物和一处处复原景观真切的复原出当时战争的艰苦惨烈,丰富的史料…
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一段岁月,波澜壮阔,刻骨铭心。一种精神,穿越历史,辉映未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正是无数抗日先烈的爱国奉献精神凝聚起了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可以说,没有数不清的仁人志士为国奉献的…
回望来时路,奋进新征程 ——南京审计大学“征澄”团队线上调研小岗村
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到小岗村考察时感叹:“当年贴着身家性命干的事,变成中国改革的一声惊雷,成为中国改革的标志。”1978年11月24日,小岗村的农民为解决温饱、摆脱贫穷而在“大包干”字据上按下的红手印,拉开…
文化短视频的传播策略之我见(二)
讲好“中国故事”的第二点在于“传播民族文化精髓,选择适当表达方式”。中国民族文化精髓,应当成为中国对外传播的最主要部分。中国民族文化精髓体现在中国色彩、语言、音乐各个方面,中国文化意涵的色彩和…
领改革之先,筑幸福之城 ——南京审计大学“征澄”团队寻访温州龙港市
龙港是中国新型城镇化综合改革的“试验田”。如今,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下,龙港已经实现了从中国第一座“农民城”到全国首个“镇改市”的历史性跨越,并坚定扛起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改革探路的使命担当。2022…
二师学子三下乡:走进社区万家,服务家乡万户
中国青年网荆州8月10日电(通讯员何雪妍)6月17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管理学院赴荆州市沙市区武德路社区服务队怀着为民服务的态度来到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武德路社区服务中心进行为期十天的社区服务活动。当志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