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华水学子三下乡:以乡村条件为基础,铸特色,谋振兴

来源: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 作者:发展成就实践队

乡村振兴,自己富起来才是关键,而其中铸就特色产业尤为重要,为了提高华水学子对国家乡村产业振兴发展现状的了解,加强对中国国情的认识;感受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发展实力;展现华水学子对国家乡村振兴工作落实情况调研的热情,践行华水学子增强社会责任感。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乡村振兴新征程,抗疫成果更稳固”暑期社会实践队开展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队队员张静前往三门峡市渑池县不召寨村进行实地调研采访,调研对象主要为村里的花椒专业合作社代表、村干部及村民等,以此来了解当地花椒产业目前的发展现状并对采访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同时实践队队员马向前、陈家和进行了线上调研及宣传。

实地调研听民意,花椒产业助振兴

实践队成员张静采访的是渑池县不召寨村花椒专业合作社的法人代表、该村种植花椒的村民以及村干部代表,通过实地调研当地花椒种植产地、线上搜集相关资料以及和交流访谈了解到花椒产业作为当地的特色产业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的大产业。首先通过与花椒合作社法人代表史明朝的交谈中了解到不召寨村的花椒合作社建立于2012年,主要为群众提供技术指导、苗圃供应,后期帮助群众进行加工销售。在苗圃供应方面,合作社为群众提供质量好、价格更优的椒苗;在销售方面,帮助花椒的销售,如为销售到外省商议更合理的价格,保证群众的利益。其次通过与村干部史留芳的交谈中了解到不召寨从2003年开始大面积种植花椒,相较于之前所种植的大豆、玉米等农作物,从最初的一亩地收入一二百元,到慢慢的二三千元,极大地提升了农民的收入。最后在问及种植花椒多年的感受时,村民胡磨拴再次表达了对党领导的感谢,正是花椒产业的发展,改变了自己的生活。

探访花椒种植地,特色产业助发展

实践队队员张静以严谨细致的态度参与到当地花椒产业当中,详细地了解到不召寨村已经采取“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扩大花椒种植规模,目前已有3200亩耕地已经全部种上了花椒树,盛果期花椒地每亩收入1万元以上,同时带动花椒育苗、加工、销售等产业链条。在前往调研的过程中,有幸结识到了党支部书记史明朝先生,这位年近70的老先生从2002年带领全村村民种植花椒,到2016年不召寨村率先实现全村脱贫,并顺利通过国家验收。在他的介绍下我们得到采访到当地的村民和村干部们,村里农户们纷纷表示花椒种植以来经济迅速发展,尤其是集体模式的发展使得大家都团结一心,悉心钻研花椒种植技术,互相分享种植经验,共同助力花椒产业蓬勃发展。同时实践队队员在采访后对椒农们的花椒产业表示衷心祝愿,希望椒农们能守住自己的初心,继续耕耘花椒种植产业,响应国家号召,共同向着乡村振兴的号角声中前进。

疫情期间阻销路,电商直播助销售

在和村民胡磨拴交谈中当问及疫情发生后在花椒种植方面发生的变化时,他告诉我们疫情期间的椒农们不再雇佣他人共同进行田地的劳作而是响应国家卫生防控要求,各自在各自的田间劳作,花椒产量一如既往获得高产量;而在问及村干部关于花椒产业实现乡村振兴的感悟和展望的问题时,他明确表示疫情的到来使得当地的花椒销路受阻,各大商户频频压价,椒农们辛苦一年的劳作成果即将付诸东流,为开拓了新的销售渠道,他们将网络直播带货放到了田间地头,以此直接实现产地与商家的对接,产地与消费者的直接供销,从而形成了产、运、销的有机整合、整体运作。当地的花椒专业合作社法人史明朝同志在谈到发展电商销售的变化时也说道,自从开展网络直播销售后,当地的花椒已被全国人所熟知,销量从开始的一斤半斤的购买到后来大客户主动联系,创立了自己的品牌,从而扩大了当地知名度。

倡议乡村振兴行,网络渠道助宣传

在后续宣传工作中,将本次的社会实践进行了线上宣传,本次实践团队在线上宣传工作中借助了多方平台如QQ空间、微信公众号和B站等进行了推文和视频的投稿工作。在QQ空间中,主要宣传对于不召寨所调查的基本情况,以及村干部对于未来的展望;在微信公众号上,主要宣传采访内容,做出总结;在B站上,主要投稿不召寨村花椒产业发展以来取得的巨大成果,其中包含我们的实地调研采访视频。最后,小组借助腾讯会议平台进行线上的汇报工作,主要总结实践工作内容,共同讨论彼此在此次活动中的感悟,并反思此次过程中的不足之处。通过对不召寨的此次调研,我们认为不召寨的特色花椒产业想要实现恒有而勃发的生命力,就需要再次实现创新。在如今互联网普及的情况下,商业的竞争也愈演愈烈,我们要始终以产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中心,不断改革创新,紧跟时代的步伐,大力推动花椒产业不断壮大。

发展乡村振兴,助力产业振兴不可盲目跟风,搞“千村一面”,要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找到既顺应时代大势,又突出地区特色,更调动各方积极因素的产业发展之路。正所谓,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蹄,希望未来的花椒产业能够做大做强,助推乡村振兴!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0960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社会实践】海阔天空,梦萦碧波:参观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博物馆

【社会实践】海阔天空,梦萦碧波:参观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博物馆8月25日,我们有幸参观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博物馆。博物馆位于青岛市,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的重要基地,也是展示海军历…… 锦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社会实践】红色血脉,永续流淌:参观青岛地区博物馆

【社会实践】红色血脉,永续流淌:参观青岛地区博物馆近年来,红色文化在中国大地上重新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作为中国重要的文化遗产,红色文化在当代中国的传承与延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锦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天佑关注 | 校党委书记狄生奎与青年学生代表开展午餐恳谈活动

4月30日午间,在五一劳动节、五四青年节双节来临之际,校党委书记狄生奎深入朝阳餐厅开展恳谈活动,与青年学生代表共进午餐,…

童心守护,安全启航——公管院开展“童心向阳”志愿活动

(通讯员彭淑荧王君青)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以下简称公管院)于4月26日在岳麓区润龙社区主办开展这学期的第四期“童心…

青年力量注入老旧社区改造,开启社区治理新篇章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当下,老旧社区改造成为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居民生活的关键任务。华北电力大学(保定)一群充满活力与…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当前,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老年人口…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行2025年河南省优秀应届毕业生评选大会

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优秀毕业生的示范引领作用,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行2025年河南省…

最新发布

愿世界没有诈骗
“愿世界没有诈骗”,这应该是每一个努力生活的人的心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上诈骗事件也层出不穷,诈骗团伙日益猖獗,诈骗形式也日趋多样,人们对此防不胜防,财产安全受到极大…
河科大学子三下乡:急救知识入乡村
经实践团调查,塔水磨村当地村民急救意识较差,应急救护技能水平较低,因此,为解决群众急救意识较差、对急救知识匮乏的问题,河南科技大学基础医学院领队的实践团成员于7月14号上午九点来到了登封市塔水磨村…
南医学子三下乡:党团携手,造福乡村
为了将医学生的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为家乡的养老健康建设出一份力,南京医科大学南丁格尔养老照护志愿服务队常州分队结合党团力量,走进老人家庭,在当地开展了一系列的健康调查实践行动,于7月27日先后走访…
寻百年前徐家花屋革命精神,访新时代共富路上引路人
8月6日至11日,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食物经济与营养健康研究生党支部赴湖北省枝江市开展以《新时代引路人——党员在枝江淘宝村转型中的角色和作用》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本次社会实践通过企业走访、座谈、…
湛江学子三下乡:普及急救知识,助力儿童急救
为向儿童普及急救知识和急救方法,提高儿童自我保护能力。7月10日,广东医科大学“知行青春”工作室星影志愿服务队(以下简称“服务队”)于湛江市麻章区太平镇陈渔村,在当地开展了生动有趣的儿童急救技能课…
炎阳暑期实践团走进靖港古镇学习参观
(通讯员陈彦羽南子怡)为追寻红色记忆,了解靖港镇当地文化,湖南师范大学炎阳暑期实践团成员在前榜村村书记的带领下,于7月16日下午4时,来到长沙市靖港镇靖港古镇参观学习。炎阳实践团的队员首先来到中共…
访汉师杰出校友,获教育精彩心得
感谢2022年暑假的这个机会,让我们汉师“访校友”小分队采访到了往届的优秀学长学姐,品味了许许多多的精彩人生,也获得了很多颇让我们受益的教育经验,我有幸采访到了2005届的优秀学姐——周凤霞老师,周老师…
厕改电暖热民心,乡村振兴实为民
中国青年网威海7月25日电(通讯员王绚)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正式提出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进入实现第二个百年…
河科大学子三下乡:让星星不在沉睡
有一群孩子,像遥远的天空中闪烁的星星,这样的孩子被叫做“星星的孩子”,他们内心丰富却很难和你交流,耳聪目明却不与世界交流……“星星的孩子”就像天上的星星,遥远而孤独,一个人在自己的世界闪烁,他…
西农学子:开展教育调研 掌握教育实情
走访调研不是一番风顺的,需要经历许多挫折和坎坷。历时八天的奔波,食品学院赴合阳县教育情况调研团从南沟村学生、家长、学校、村委会等多层面开展实地考察和走访调研,并且对西农研究生助力团、支教团、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