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西域丝都之“艾特莱斯绸”

来源:中青网 作者:“体悟非遗之美,助力非遗传承”社会实践团

西域丝都之“艾特莱斯绸”

中国青年网伊犁8月10日电(通讯员张耀辉)非遗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是中华民族的血脉。在当今时代背景下,非遗的保护和传承也要与时俱进,将非遗融入现代生活,走进大众的日常生活。7月15日上午,塔里木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体悟非遗之美,助力非遗传承”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赴喀什古城艾特莱斯馆,参观精美的艾特莱斯服饰,了解艾特莱斯的的故事以及制作过程并体验相关技艺,学习和领略艾特莱斯发展历史与传统文化,揭开艾特莱斯的神秘面纱,探寻艾特莱斯文化历史,感受艾特莱斯技艺中丰富多彩的民族魅力,深入到宣传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中。

实践团队首先参观了艾特莱斯馆,馆内陈列着民间收集的作品和各种艾特莱斯技艺制作的产品,并且有着陈列创作的艾特莱斯艺术品的展厅。初进场馆实践团队便被墙壁上挂满的琳琅满目的展品所吸引,团队一行人走在馆中细细观察着,感受一件件艾特莱斯服饰,在参观的过程中那一缕缕丝绸仿佛拥有了生命,变得鲜活起来。艾特莱斯馆馆长为实践团成员讲解,并与成员们一起讨论艾特莱斯故事和文化,成员们受益匪浅。实践团队了解到艾特莱丝绸基本为四大类型,按色彩分为黑艾特莱斯、红艾特莱斯、黄艾特莱斯,另外还有多色调艾特莱斯。各种绸的基色为一种,但又恰到好处地搭配其他色彩,以凸线图案、纹格,艳丽中不失端庄,飘逸中不是稳重。艾特莱斯服饰具有浓郁的民族色彩与多彩的生活气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地人民的文化生活和民间习俗。

图片发自中青校园App

图为艾特莱斯绸服饰。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耀辉 摄

本次采访的是艾特莱斯馆馆长,她表示:“当前刺绣研究所有着一整套传统、严谨并不断创新的制作流程。手工艾德莱斯绸制作工艺达28道,经过蚕茧煮沸抽丝、并丝、卷线、扎染、图案设计、捆扎、分线、上机、织绸等,所有工序全部由匠人手工制作每个步骤都精益求。染色过程中图案因受染液的渗润,有自然形成的色晕,参差错落,疏散而不杂乱,既增加了图案的层次感和色彩的过渡面,又形成了艾特莱丝绸纹样富有变化的特点。”

图片发自中青校园App

图为艾特莱斯馆馆长为实践团介绍艾特莱斯绸制作工艺。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耀辉 摄

实践团在馆长的指导下学习体验了艾特莱斯绸的制作过程,只有体验过的人才能明白想要织出一匹柔软飘逸的艾特莱斯绸是多么繁杂,制作艾特莱斯绸技艺便在实践团心中生根发芽。采访中馆长详实具体详尽讲解了艾特莱斯绸相关的制作工艺和历史故事,这些丰富多彩的图案是维吾尔族人艺术概括和乡土情结的升华。在与她更深的交流中,实践团了解到艾特莱斯的颜色绚丽而自然,展示着维吾尔族姑娘美丽的外貌和纯洁的心灵,穿着艾特莱斯,戴着花帽,留着麻花辫子的姑娘是很多新疆男生的梦中情人,艾特莱斯在很多爱情民歌里被提到。实践队员深刻的体会到艾特莱斯不仅是一种丰富多彩的工艺,更是人们长期形成的对美好生活的祝愿。从每一件作品里都能感受到其中独一无二的故事,它并不单单只是作品,它更承载着当时每一段记忆。

艾特莱斯馆长对实践团队的到来表示欢迎,她认为对艾特莱斯的宣传范围可以涉及的更广泛,影响更大。艾特莱斯馆内人员十分热情地向实践成员介绍工艺过程和相关的历史故事。实践成员不断为一件件精美的作品所惊叹,感受到艾特莱斯绸背后所蕴含的伟大民族精神。不仅仅惊叹技艺的精湛,也是对是对这项技艺流传至今的感叹,任何一种流传下来的文化都经历了岁月的洗礼和历史的沉淀,其中宝贵的文化底蕴都承载了一代又一代传承人的智慧和结晶。

在参观展馆、学习技艺的基础上,实践团队与艾特莱斯馆馆长展开交流,就当前以艾特莱斯绸为代表的丝绸技艺如何更好地发展以及存在的困境进行了沟通与交流,“通过学习电商知识,学以致用,把制作的的艾德莱斯产品通过线上进行销售,同时利用电商直播平台作为一个艾德莱斯文化的展示窗口,让更多人了解艾德莱斯的文化,喜欢艾德莱斯的产品,让艾德莱斯绸在传承中焕发生机。通过线上与线下多种形式的传播,进一步地提升广大群众的文化涵养,走进非遗文化的故事,感受一代代传承人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让这些文化发光发热。”实践团队表示真心希望艾特莱斯的非遗文化能真正地走进人们地心中,让传统文化获得新的生命源泉,让文化更加长远的传承下去。

在实践的具体阶段,实践团成员为了更进一步对艾特莱斯的了解,采访了馆内游客和周边的群众,以问答的方式调查了人们对于艾特莱斯的了解程度并对艾特莱斯进行推广宣传。在本次实践中,实践团队了解学习到了很多,既了解了艾特莱斯相关的古老故事,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通过此次实践,实践团队深知身上担负着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和任务,虽然仅仅靠实践团去宣传的力量很微弱,但涓涓细流亦可汇聚成海,身为中华民族的儿女,身上始终肩负着铭刻着文化传承与保护的责任。青年一代应当提升对非遗文化的认识,多了解接触相关知识,在学习的过程中做好宣传工作,让非遗文化被更多的人了解传播。

图片发自中青校园App

图为实践结束后实践团与艾特莱斯馆馆长和讲解员合照。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昊 摄

一审编辑:王欣雨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1122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志愿硒行,不虚此行

大学生网报9月5日电(通讯员丁琪)不知不觉硒行的活动已经结束大半个月了,我也即将回到学校,而当我回想起长达九个月的“宅家生活”,最令我印象深刻还是暑期参加的硒行志愿活动。由于学…… 丁琪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硒行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三下乡感悟:凝聚青春力量,砥砺支教之行

大学生网报9月5日电(通讯员向贝迪)相遇:故事的开始与硒行的初遇还是在大一刚开学,有一位学姐向我介绍硒行,回忆她的支教时光。夏日的绿荫下,她的脸上满是骄傲与怀念,她的笑容在阳光…… 向贝迪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硒行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三下乡感悟:付出辛勤汗水,收获爱与感动

夏日炎炎,野三关那连绵不绝的山也挡不住那骄阳似火的热浪。我们硒行人肩负着不同的任务来到了巴东县野三关镇,开始了我们的支教服务工作。不知不觉,已经来到了支教生活的第三天。我与…… 文天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硒行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再续前缘三下乡——他活成了光束,照亮世界了的犄角旮旯

大学生网报9月5日电(通讯员何蕊)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硒行志愿服务队于8月1日正式开始在线云支教——情暖恩施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五期队员杨帅选择坚守岗位再入六期硒行。寻常说到“坚守”…… 何蕊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硒行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武汉大学生三下乡: 有幸加入,感恩相遇

大学生网报9月5日电(通讯员张仁杰)硒行,我们下次再见犹记得去年就想加入到我们学校的硒行三下乡团队,但是由于当时想要加入硒行的优秀的人太多,而平平无奇的我自然面试失败了心里一阵…… 张仁杰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硒行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三下乡感悟:硒行有爱,你我同行

与硒行的相遇:终于等到你大一刚开学,我和一位同专业的学姐在学校的一片香樟树下聊天,那时夏日炎炎,绿荫在道路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温热的夏风徐徐穿过我们身旁。记得我兴致盎然,问起…… 向贝迪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硒行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云支教:走进恩施民族文化,领略别样风情

大学生网报9月4日电(通讯员向贝迪)8月5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硒行志愿服务队的队员们以“引导学生深入地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民间艺术,增强对祖国优秀文化的理解”为宗旨,在线上为湖北…… 向贝迪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硒行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兴趣课堂,筑梦成长

大学生网报9月4日电(通讯员向贝迪)自8月1日起,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硒行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已经陪伴孩子们走过了两个星期的时光。团队志愿者们在辅导孩子课业之余,以前期进行的学生兴趣…… 向贝迪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硒行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天佑关注 | 校党委书记狄生奎与青年学生代表开展午餐恳谈活动

4月30日午间,在五一劳动节、五四青年节双节来临之际,校党委书记狄生奎深入朝阳餐厅开展恳谈活动,与青年学生代表共进午餐,…

童心守护,安全启航——公管院开展“童心向阳”志愿活动

(通讯员彭淑荧王君青)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以下简称公管院)于4月26日在岳麓区润龙社区主办开展这学期的第四期“童心…

青年力量注入老旧社区改造,开启社区治理新篇章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当下,老旧社区改造成为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居民生活的关键任务。华北电力大学(保定)一群充满活力与…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当前,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老年人口…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行2025年河南省优秀应届毕业生评选大会

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优秀毕业生的示范引领作用,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行2025年河南省…

最新发布

践行“两山”理论,河海学子探寻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之路
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北依秦岭,南枕巴山,汉江穿境而过,是国家南水北调的重要水源涵养地。8月16日至18日,河海大学商学院“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暑期实践调研团赴石泉县考察学习,通过座谈会、访谈、实地走访…
践行青年使命谱写青春华章——大学生核酸志愿者实践活动
7月15、17日、20日,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土木工程学院“我爱劳动”实践团成员在成都市七里社区开展为期三天的全员核酸志愿者实践活动,组织小区居民进行核酸检测,维持现场秩序,解决各种问题,为居民提供帮助…
访谈最美乡村教师
炎炎夏日的到来也就意味着暑期的来临,长达两个月的暑假正是一个开展暑期实践活动的绝佳好时机。今年暑假有一项名为“访谈最美乡村教师”的实践活动,作为学校师范生勤敏训练营的一名营员,我当然是积极参加…
以大学生鲜活之精神,助力乡村之振兴
(通讯员张升鹤)为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深入农,将社会实践与所学知识所结合,为社会发展尽青年之责任,同时以青年鲜活之精神承担乡村振兴的重担,体会乡村振兴第一线的实施情况。8月20日,江苏科技大学伯藜学社…
走进麦西来甫,拜访古丽的家|塔大学子三下乡,学习宣传麦西来甫
走进麦西来甫,拜访古丽的家|塔大学子三下乡,学习宣传麦西来甫中国青年网阿克苏8月8日电(通讯员乔小凤)“维吾尔族能歌善舞,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麦西来甫是维吾尔族一种传统艺术形式,融会了…
河海学子三下乡:爱心支教前行,助力乡镇扶贫
爱心支教前行,助力乡镇扶贫。为进一步响应学校号召,投身暑期实践,在支教实践中振兴乡村教育和提高自身能力,早日成为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的时代新人,河海大学“梦企航”支教团深入安徽省亳州市涡阳…
“乡村振兴”——走出巫山的致富路
(通讯员刘昱铭)8月22日,重庆巫山暑期调研小队访问了巫山县曲尺乡乡政府。当天,队员们通过采访曲尺乡政府党委委员、人大主席谭兵,进而深入地了解曲尺乡当地的“脆李”的相关事宜。在会议室里,谭主席热情…
塔里木大学学子三下乡∶达瓦孜初体验,走进新疆非遗
塔里木大学学子三下乡∶达瓦孜初体验,走进新疆非遗中国青年网伊犁8月11日电(通讯员张耀辉)7月1日,塔里木大学在综合楼门前举行2022年“万名师生下基层”暨社会实践活动出征仪式。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
探寻红色记忆,学习前辈精神——大学生社会实践
为学习党史,重温革命先烈浴血奋战的光荣历史,回顾党的初心之路。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土木工程学院“我爱劳动”实践团成员分别于徐州市淮海战役纪念馆、济南战役纪念馆、九一八博物馆开展为期一天的社会实践…
大学生走进巫山 了解乡村振兴下的农产品发展现状
(通讯员张成芳),江苏科技大学伯藜学社重庆调研小队成员张成芳走进重庆市巫山县,了解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巫山脆李以及纽荷尔的生产以及销售过程。巫山县位于重庆市东部,处三峡库区腹心,素有“渝东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