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南财学子三下乡:走进独秀大别山,汇青春力量赋能将军镇发展

来源:南京财经大学人力资源管理 作者:红旅助振兴

为发扬建党精神,赓续红色血脉,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重要指示,南京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红旅助振兴”社会实践团队于6月21日前往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独山镇进行实地调研,采用问卷调查与实地走访的形式,深入了解当地红色旅游与产业发展的现状,寻找讲好红色故事、推动当地红旅高质量发展的对策。

独山镇是中国革命重要策源地之一,独山镇人民为中国革命和民族解放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也付出了极大牺牲,因而享有“一镇十六将,独秀大别山”之美誉,成为拥有丰富红色文化资源的著名革命老区。在前往独山镇前,实践团队通过网络搜索与相关人士咨询,整理出相关资料,制作了关于独山红色文化与产业振兴的问卷,做好了充足准备。

6月21日上午,实践团队抵达独山镇,成功地与当地文旅局进行对接,随后前往六霍起义纪念馆进行参观调研。六霍起义纪念馆内分为《暗夜曙光》、《六霍烈焰》、《赤土风云》三个展厅,通过相应的展品陈设,生动还原了当年震撼人心的战争风云。馆内游客不多,每个人神情庄重,认真聆听讲解员的介绍,如同置身于那段历史中。在征取同意之后,实践队员在纪念馆内对游客进行采访,一名党员老爷爷说,身为一名共产党员是他的骄傲,他更需要牢记历史,坚守初心,多来红色景区看看,回顾那段革命岁月,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即使老爷爷两鬓斑白,当与队员们谈到红色历史时却依然精神矍铄,说话中气十足,铿锵有力,实践队员们不由得生出了敬佩之情!

在参观完纪念馆后,实践团队对纪念馆的工作人员进行了采访,了解到纪念馆的观访人员主要由热爱红色文化的旅游团、六安市内中小学生和党校政府单位人员构成,往日游客量较可观。但最近由于疫情、天气炎热等原因,游客数量减少,如当日纪念馆仅有两拨游客前来参观。工作人员称,虽然独山镇人民都在为讲好独山故事而努力,但目前外界对独山文化的了解程度还有待提高,队员们提出将独山红色故事与短视频创作相结合,同时从参观者角度讲好独山故事,创作独山将军小传等方法,以更生动的形式来宣扬红色精神,得到了工作人员的赞同,工作人员们也表达了他们真诚的期待:“我们希望独山红色故事能被更多的人知道,希望整个将军镇共有108个将军,家家有烈士的事迹能长久流传。”

独山镇既是红色圣地,也是茶谷核心,通过以宣扬独山文化为基石,以建设裕安环境基础设施为纽带,以发展绿色茶园、景观生态园为辅助,独山镇形成了红绿相辅的经济循环产业。为了解疫情下独山镇的商铺经营状况,实践团队深入当地的商业街,店主们都十分热情地介绍了他们的特产,并向队员们展示其制作过程,在交谈中,队员们了解到,当地开展红色文化助推旅游业发展后,游客明显增多,店铺销量也更加可观,销售额大幅增长。但最近因疫情消费开始疲软,商业街部分店铺被迫关闭,后在旅游公司的邀请和带动下,采取提成制度,经营情况有了些许回转。而旅游公司也依托独山镇丰富的农产品,组织当地农民开始“一村一品”业务,分工负责种植和采购销售,有效地提高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在走访调研中,旅游公司在独山镇红色文化宣传与经济推动两方面的作用被大家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为了解旅游公司视角下的独山镇红旅发展路径与难题,实践团队来到其公司进行采访。旅游公司工作人员称,红色资源是独山镇的发展优势,是当地实现振兴的重要支柱之一。在疫情前,公司接待游客数量也较大,能够较好地带动当地产业发展。而现在因为疫情,游客数量大幅减少,公司收入减少,其经济辐射发动作用也减弱,公司感到很无奈,正在积极寻求良好解决措施,同时希望疫情能够早日结束,这样他们不仅可以以红色文化带动就业,与小镇居民们合作共赢,还能够大力宣传、推广独山的红色文化。

通过本次调研,实践团队走进大别山的峥嵘岁月,了解独山镇“红色旅游助推旅游业发展,带动全行业提升”的政策,并且感受到当地红色文化与产业之间的有效联动;深刻意识到红色文化是红色基因传承的重要载体,也是发展经济建设的助推力,独山镇需要发挥红色资源优势,携手人民、企业共同实现经济高质发展,建设美好家园。同时,队员们发现了现有不足,积极加入寻找优化方案的队伍中,并努力利用专业知识,提出更有建设性的问题与措施,让红色精神注入青春力量,助推将军镇全面发展。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1195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2022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团支部赴福州市侯官村开展侯官“古街焕新”大地美

在闽江之畔的千年古村侯官,一场由青春力量主导的环保行动正悄然展开。近日,我院2022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团支部联合闽侯县青年志愿者协会,在省级历史文化名村侯官村开展“古街焕新”大…… 22级人城团支部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支部团员寒假投身志愿服务,青春担当助力家乡发展

近日,福建师范大学2022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团支部的团员们积极响应青年挺膺担当的号召,利用寒假时间,投身于各类志愿服务活动中,为建设更加美好的家乡贡献自己的力量。此次活动不仅增…… 22级人城团支部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二十大精神沃心田,青年力量谱新篇

二十大精神沃心田,青年力量谱新篇——地理科学学院、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2022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团支部会议2024年12月5日,地理科学学院、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2022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团支…… 22级人城团支部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跨越地理界线、成就榜样力量

12月10日,地理科学学院、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2022级地理信息科学团支部和2022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团支部于科研楼16号楼608室联合开展以“跨越地理界线、成就榜样力量”为主题的团立项活动,为…… 22级人城团支部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天佑关注 | 校党委书记狄生奎与青年学生代表开展午餐恳谈活动

4月30日午间,在五一劳动节、五四青年节双节来临之际,校党委书记狄生奎深入朝阳餐厅开展恳谈活动,与青年学生代表共进午餐,…

童心守护,安全启航——公管院开展“童心向阳”志愿活动

(通讯员彭淑荧王君青)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以下简称公管院)于4月26日在岳麓区润龙社区主办开展这学期的第四期“童心…

青年力量注入老旧社区改造,开启社区治理新篇章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当下,老旧社区改造成为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居民生活的关键任务。华北电力大学(保定)一群充满活力与…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当前,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老年人口…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行2025年河南省优秀应届毕业生评选大会

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优秀毕业生的示范引领作用,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行2025年河南省…

最新发布

曲园学子三下乡:深入乡村守护儿童健康成长
中国青年网聊城7月31日电(通讯员张龙雨)孩子的安全决定了一个家庭的命运,暑假来临,溺水,诈骗,如同一枚枚炸弹投掷在安宁的生活中,无数温暖的笑容在夏天里被淹没,毁了生命,毁了家庭。为更好的帮助孩子…
安徽学子三下乡:烈士陵园缅先烈,重温峥嵘抗战史
7月8日,为提高党员的党性,重温党史,增强党的凝聚力,传递革命精神。安徽工业大学返家乡社会实践队回到家乡安徽省广德市,参观学习了当地的烈士陵园。在此期间,实践队成员采访了当地陵园工作者,在与老党…
追色红色记忆,体悟红色文化
社会实践简报由团队成员孔祥瑞去参观当地的八路军驻洛办事处纪念馆,李乐乐去参观吉鸿昌将军纪念馆,重走红色遗迹,追溯红色记忆。团队中的其他成员通过书籍,网络,家乡的长者等多种途径去了解红色故事,体…
三下乡实践活动建大学子慰问留守儿童
三下乡实践活动建大学子慰问留守儿童7月20日至24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草堂校区信控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在蓝田开展了为期5天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活动是该校信控学院深入开展“关爱留守儿童…
山东大学护理与康复学院‘乡知’同行社会实践队王亚琳
在精准脱贫之后,为促进乡村的进一步发展,党中央推进乡村振兴全面开展,对此,“乡”知社会实践团队队员回到各自家乡,对当地村民进行采访,了解村民对精准脱贫的感触,对乡村振兴的了解度、关注点,初步为…
科院学子:关爱听障儿童,叩响无声世界
为了呼吁更多爱心人士关注到听障儿童,让他们感受到更多人间温情,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让爱发生”天使之翼服务队于6月23日前往十堰市艺萌听力语言康复中心开展了关爱听障儿童志愿服务活动。康复老师交…
宁大学子三下乡:天一旧迹贮藏城市文脉,书香古阁畅思时代新语
宁大学子三下乡:天一旧迹贮藏城市文脉,书香古阁畅思时代新语7月1日-5日期间,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甬城文乡,与宁同享”社会实践团队前赴天一阁博物院展开社会实践活动。团队成员戮力同心,各司其职,…
科院学子三下乡:关爱听障儿童,用爱唤醒心灵
笑声、歌声、蝉鸣声……各种各样的声音构成了五彩缤纷的世界,而听障儿童却没有办法去感受,为了向听障儿童传递关爱与真情,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让爱发生”天使之翼服务队于6月23日前往十堰市艺萌听力…
科院学子三下乡:用心倾听声音,传递人间真情
为了进一步促进十堰市听障儿童身心健康成长,营造全社会共同关爱听障儿童的良好氛围,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让爱发生”天使之翼服务队于6月24日前往十堰市艺萌听力语言康复中心开展了关爱听障儿童志愿服…
寻乡村教育之路,承烛火育人之业 (心得)
寻找乡村最美教师心得在我国1500多万教师队伍中,有这样一个特殊群体,他们长期工作在山高谷深、闭塞落后的地方,默默坚守着为人师表的信念和职责,撑起了乡村教育的蓝天。他们有一个朴素的名字———乡村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