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踏知逐真澄曲解,寻梦之路仍未完

来源:北京科技大学 作者:北京科技大学SPQ踏知寻梦实践团

暖夏带来实践的种子,我们呵护它,让它生根发芽。当我们不断彼此了解,当我们更加精益求精,当我们会对彼此说明天会更好,我们就与实践一同成长。社会实践的路很短,社会实践的路又很长。或许在时间的维度上,实践已经结果;但在更广阔的世界里,实践永远不会结束。

我们的初志

北京科技大学SPQ踏知寻梦实践团,隶属于2018年成立的北京科技大学金奖团队——SPQ科普实践团。从2018年到2021年,SPQ科普实践团历届优秀的学姐学长们受物理化学实验的启发,在北京、河北、福建、浙江等多地都留下了传播知识的足迹。实践团参与中科院物理所举办的公众科学日活动,讲解“海尔贝克阵列”、“静电感应起电机”等,受到广泛关注。

2022年,我们踏知寻梦小队继续扬帆起航!我们将延续历年科普教育,助力乡村振兴;同时展开素质教育与红色教育,培养青少年的综合素质能力与爱国精神,努力做到知识与素养并重,理论和实践同行。我们以科普之名,传播科普知识,致力于与孩子们一同探索奇妙的世界,共同领略大自然的奇妙,激发孩子们对大自然的兴趣;致力于分享安全、简单、有趣的科学实验,并追根溯源,阐明背后的科学原理。

我们的足迹

虽然由于疫情,我们小队的科普专场主要在线上进行,然而这却阻挡不了我们似火的热情,阻挡不了来自五湖四海的小朋友们汲取知识的渴望以及积极互动、认真听讲的课堂表现。

知识虽然多种多样,但是却有着清晰的逻辑与架构。七天的线上课程,三位主讲人带着招募到的近150名同学踏入物理化学的奇妙世界,共同领略光学、热学、电磁学以及化学物质的魅力。我们从实验入手,由点到面,通俗易懂,却又干货满满,短短一方书桌,小小一台电脑,就是我们与学员心灵相通的桥梁,我们投之以知识,他们回报以鼓励。

(北京科技大学SPQ踏知寻梦实践团成员认真备课郑蕊 李博伟 姜宇星 赵凌 周一凡 崔闻哲孙一嘉 张雅露供)

然而,一方的力量终究微薄,我们能够传播的范围有限,无法让更多的孩子共享我们的课程。我们要将科学的种子带往山区,用丰沛的知识填充心灵的泉水。山高路远,不能抵挡科普的脚步;云通众生,可以无视空间的限制。万物有灵,众生有心;心之所向,科普所往。

(北京科技大学SPQ踏知寻梦实践团、徒水实践团、薪火实践团合作课堂徐尚毅供)

(北京科技大学SPQ踏知寻梦实践团、甘露实践团合作课堂李泊宁供)

在经历一段时间的科普之后,我们深谙真正的知识教学是经得住考验的。我们同徒水实践团一起策划了线下答题活动,面对面与孩子们交流,手把手与他们做实验。我们欣慰于他们举起的小手,他们快乐于收到的礼物。实践的旅途中,播撒科普的种子,只待那春风再来,姹紫嫣红。

(北京科技大学SPQ踏知寻梦实践团和徒水实践团线下答题活动合影留念 徐尚毅供)

(北京科技大学SPQ踏知寻梦实践团和徒水实践团线下答题同学们踊跃回答徐尚毅供)

我们的双向奔赴

双向奔赴,各自努力,彼此成就大概是一段关系最好的状态吧。我们收到了来自小朋友们的感谢信与手抄报,稚嫩的笔触,鲜艳的颜色,让我们感受到孩子们的用心。我们也为孩子们精心准备了礼物—科普周边(包括书签、海报、明信片、实验实体书等等),我们真切的希望他们能够记住本次科普,我们真心的期待他们能与书为友,真心希望能带领孩子们走进奇妙的科学世界。我们想要告诉他们:“外面的世界真的很精彩,在这个充满物理与化学的世界,在这个充满瑰宝与神秘的时间,怀揣好奇心,就这样继续前进吧!”

(参与北京科技大学SPQ踏知寻梦实践团课堂的孩子们送来手抄报和手写信周一凡供)

(北京科技大学SPQ踏知寻梦实践团为孩子们精心准备的科普周边 杨明昊 崔闻哲 李博伟 赵凌 杨钧翔 孙一嘉 姜宇星供)

我们的终章

凡是终章,皆为序曲。

助力乡村教育,弥补知识空缺。培养青少年科学兴趣,科学思维;提升青少年创新能力,科学能力。我们团队12人齐心协力。这是属于我们的长路纪行,这是属于我们的珍珠之歌。

对于社会实践,我们初来都是一张白纸,剪辑的第一个微课,制作的第一篇推送,组织的第一场会议,讲授的第一堂课程,我们曾张口欲言而声却止,我们曾起笔欲写而身不动。那是青涩的我们,但我们都知道,实践已经开始了。

社会实践永远都是双箭头。每一点点,每一滴滴,都会化作我们双方的养料。过程有过艰辛,心情有过低谷,但是我们都在成长。学生们因吸收知识而茁壮,而我们收获了技能与经验。

我们真的结束了吗?其实并没有,实践只是在用另一种形式告知我们它的存在。我们与学员相处的经历不会忘记,我们讲课的经历不会消失,我们做过的一切事情,在世间都会留下痕迹。也许我们短暂的旅程已然结束,但踏知寻梦,追逐真理的道路永无终点。

(北京科技大学SPQ踏知寻梦实践团团队合照杨钧翔供)

科教兴乡,薪火相传。我们惟愿将扶贫支教与科普教育相融合,为振兴农村教育,传播科普教育尽己所能,为祖国教育事业添一份力!在这片广阔而肥沃的土地上,科学的新芽正沐浴阳光而生。(通讯员 郑蕊 张雅露)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1369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走进榆林乡村,看沙漠治理的产业化之路

大漠驼迹绝,塞上柳色新。70载治沙造林,榆林沙化土地治理率已达93.24%,意味着毛乌素沙漠即将从陕西版图“消失”。生态环境不仅得到了改善,也加快沙区绿色产业发展,实现治沙增绿和脱贫致…… 李世冲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誓把沙海变绿洲

45年,她们用青春染绿荒漠,学习治沙精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高质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7月22日上午10时,西安工业大学“绿野寻踪”赴榆林防风治沙实践队来到了位于毛乌苏沙漠…… 李世冲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走进靖边林业和草原局 ——开拓土地沙化防治新思路

人类只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永远不会顺从人类。——题记2021年7月21日上午9时,西安工业大学“绿野寻踪”赴榆林防风治沙实践队来到榆林市靖边县林业与草原局开展对当地防风治沙工程的社…… 刘状状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走进榆林乡村,揭秘治沙致富密码

在榆林,有一种绿,叫榆林绿,绿的妩媚;有一种蓝,叫榆林蓝,蓝的醉人;——《榆林民歌》昔日沙窝窝,今日变绿洲。榆林市坐落于陕西北部,临近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连续多年被国家林业和…… 李世冲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用生命铸就绿色丰碑——走近造林治沙“老黄牛”牛玉琴”

黄沙漫漫到绿意葱茏,从“茫茫沙海”到“绿色长城”。几十年持之以恒搏击荒漠,毛乌素沙漠治理实践书写的绿色传奇,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树起一面旗,也为世界荒漠化治理蹚出一条路。2021年…… 王梦旭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探访金鸡沙,走进沙漠上崛起的森林绿洲

不是说黄土高坡吗?黄土呢?”去年上映的电影《我和我的家乡》中,这句经典台词让很多观众印象深刻。片中,邓超饰演的乔树林带领乡亲们在沙地里植树造林、培育沙地苹果,将不毛之地变成…… 王梦旭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绿野寻踪”赴榆林防风治沙实践队来到毛乌素,探寻沙漠“前世今生”

毛乌素沙漠,中国四大沙漠之一,位于陕西省榆林地区和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之间,面积达4.22万平方公里。昔日黄沙漫漫,今日生机盎然。一代代治沙人用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和坚守毅力,锁…… 李世冲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当前,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老年人口…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行2025年河南省优秀应届毕业生评选大会

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优秀毕业生的示范引领作用,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行2025年河南省…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办“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为深化青年价值引领,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办2025年“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青春力量赋能老旧社区焕新,青年提案绘就治理新蓝图

我国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社区占比超35%,普遍存在设施老化、空间不足、居民疏离等问题。以某典型社区为例,60%的小区楼龄超20年,…

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开展调研工作

(通讯员陈思然周曼琳石宇)4月29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面向长沙市第一中学部分高中学生开展调研工作…

最新发布

波澜壮阔欣回首,敢为人先又继征
广州新华学院法学院“扬法远航”三下乡社会实践队前往广东省清远市开展一系列学习党史的红色文化活动。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第101周年,为继承优良的革命传统、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以及促使当代青年担当…
大力发展文化振兴,助力居民美好生活
为了响应大力发展乡村文化,丰富村民的文化娱乐活动,让村民感受乡村振兴带来的美好生活变化,更好的助力乡村文化振兴,2022年7月6日新乡学院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豫”见青年力量,赋能乡村振兴——关于城乡规…
融法之氛围,汲法之知识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奋斗成就辉煌。穿越于历史之烟云,回眸百年之风云,宪法可谓是风华绝代。而民法贴近我们的生活,如坚实的城墙保护着每一个公民。为了在之后的普法中深入贯彻宪法精神和民法精神,广州…
茶旅融合,振兴霍山生态产业
8月22日,合肥工业大学数学学院赴霍山县茶文化调研团队前往了霍山县汉唐清茗茶文化公司。在公司,我们详细了解了霍山黄芽茶叶的具体生产流程和销售渠道。在汉唐清茗,王经理接待了我们,向我们详细介绍了霍山…
与茶叶的一次美丽邂逅
8月21日,合肥工业大学数学学院赴霍山县茶文化调研团队团队赶赴了大化坪镇,大化坪镇有230.9平方公里,其中茶叶3.1万亩,户均大约有1.2亩,龙头企业(不包括小作坊、合作社、家庭农场)有五家,全镇精英户(包括…
志存韶华高远,脚踏沂蒙实地
习近平总书记曾勉励广大青少年要“心系祖国,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在奋斗中创造精彩人生,为祖国和人民贡献青春和力量”。新时代是追梦者的时代,也是广大青少年成就梦想的时代,作为新时代的一份子,尤其是…
为品茶香,初至霍山
在美丽的大别山脚下,有这样一座地域,其风景秀丽,景色宜人;在美丽的大别山脚下,有这样一众群体,其朴朴无华,热情好客;在美丽的大别山脚下,有这样一种(茶)文化,其端庄典雅、超脱俗尘。而无论是这样…
“青年学‘紫’,‘苏’写青春”——浙江农林大学现代农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赴双溪、彭水调
紫苏作为餐桌上一道美味的食材,是一种药食同源的作物,浑身上下都是宝,叶、梗、籽均可入药,具有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理气安胎等功效。为弘扬紫苏文化,响应双百双进活动号召,助力乡镇企业,实现乡村振兴…
电商模式赋霍山县茶产业新活力
为深入了解霍山县茶叶的产销模式,以及霍山县电子商务的发展状况,8月22日,合肥工业大学数学学院赴霍山县茶文化调研团队前往大别山电商产业园进行实地调研,与工作人员交流探讨当地的电子商务模式及线上宣传…
追忆烽火岁月—渠县红色文化调研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为了解四川渠县的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指示,2022年8月23日,四川农业大学想吃橘子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