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河海大学海洋学子深入吕四渔港,探求绿色发展

来源:河海大学海洋学院 作者:车嘉仪

观察吕四港在新时代下的建设成果,探求“产能向绿,产业向海”生态优先,环保先行,绿色发展的吕四港经验。8月24日至8月27日,河海大学海洋学院 “南通市吕四港生态观察调研团”前往江苏省南通市吕四港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图为团队合照

实践团队初到吕四渔港后,对渔港基本状况进行了解,据吕四港渔业局蒋凌俊、王德峰介绍,吕四渔港是国家中心渔港,也是国家一类开放口岸,是国内最大的人工渔港。在对吕四渔港南岛实地勘察时,实践成员观察到在港口当中有个闸室,蒋凌俊向团队成员解释到,出于对水深、防风、生态环保、航行安全等因素的考虑,吕四渔港建设了环抱式的港池,采取封闭式的管理,有了船闸,即使是在落潮时,也可以保持港池内的安全水位。通过控制两道船闸的开合,渔船得以安全平稳进出,降低了由于渔港每天潮差很大造成的部分渔船在内港出现搁浅的风险。

图为渔业局负责人向队员介绍吕四船闸管理所情况

在对渔港架构和运营流程进行初步了解后,实践成员秉持着实践出真知的态度深入码头,与渔民近距离接触交流,实地考察码头环境与治理、渔民作业与日常生活。实践团队了解到渔港渔船出海,运输船可以一天一个来回,流刺网的话要一汛或者两汛可能才回来,作业船则需一直在海上不停地生产作业。实践成员切实感受到渔民的辛苦。在码头上,实践队员看着渔民们将一筐筐肥美的梭子蟹从船舱顺着滑轨“奔”向岸,渔民们脸上洋溢的笑容又深深地感染着每一位团队成员。实践队员在与渔民们深入交流后发现,当地海洋产业发展势态良好,每年渔业也为当地居民带来可观收益。

在码头上,实践队员对渔港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等方面进行考察。据吕四港渔业渔港局毛卫华主任介绍,吕四港均通过了近些年的省环保督察,而吕四港的油污处理方式也为国家海洋局所认可,且渔港的生态环境保持良好并日益向好发展,吕四港已成为优秀的渔港生态治理与建设模板。对此,实践队员秉着学习的态度向毛卫华主任请教吕四港采取的较为完备的环境管控方案。对于渔民们产生的生活垃圾与生活污水,由于渔民大多来自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普遍素质不高,环保意识不强,且生产作业辛苦,缺少垃圾和污水处理的时间,一方面渔政部门为减少渔民乱扔垃圾,给每艘船都配备了生活垃圾桶以及柴油燃油相关补贴。此外,吕四港人民政府也与福建东飞环保集团有限公司签订合约,由该公司保洁人员进行专业的保洁,做好垃圾收集与清运、水环境整治等工作;另一方面渔业渔港局采用宣传教育的方式逐级管理,通过教育船东再下达至船员。同时,政府通过补贴处理费用,奖励渔民日用品来鼓励渔民主动规范处理污水。

图为组员观察渔民作业情况

实践队员队员对吕四渔港采取的环境保护举措高度认可,但实践队员在码头考察时也发现了渔港在环境管控上仍存在不足。实践队员发现码头上存在渔民将船舱中用于冷冻海产品的废水直接排入码头岸边的情况;装卸货物的渔业从业人员丢弃的矿泉水瓶以及各种塑料垃圾没有专门的收集与处理;码头配备的垃圾桶有限:一个人工岛的20多个码头所配置的垃圾桶数量保持在1-2个。对此,吕四港渔业局王德峰表示让渔民养成规范丢弃生活垃圾的习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慢慢去磨。实践队员认为,渔民环保意识和素质水平的提高则有赖于个人、社会团体与政府的密切配合,个人自律自觉;社会团体诸如大学生实践团倡议宣传引起社会各界的投资与关注;政府加大宣传教育,在提供便利的同时采取必要的强制措施,惩奖分明,监察到位非常重要。

团队成员在调研采访过程向渔民科普环保知识,传播保护海洋生态系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与吕四港渔业局蒋凌俊、王德峰就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进行深入沟通并交换看法。实践后,团队成员与吕四港渔业局蒋凌俊、王德峰及码头渔民友好道别并合影留念。团队成员通过此次实践表示,作为海洋学子将在海洋强国战略中体悟海洋学子的初心,在实践中将专业知识融会贯通,担当海洋学子的使命,明确研究方向,发挥青年的力量。

图为组员采访渔业渔港局负责人

此次三下乡实践活动收获颇丰,同学们深入渔港,深入码头,走进海洋,见微知著了解吕四渔港和渔港生态环境保护情况,坚定了海洋环境保护与渔业相关政策下坚持绿色发展,用青春的能动力和创造力,守护这片深蓝的信念,见证了海鲜的肥美、海水的温柔、渔民的热情、海风的腥咸,同时也锻炼了团队的协作能力,为此次渔港之行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1435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开展社区调研,探索革命文化发展新方向

为创新性继承、弘扬红色革命文化,在暑假期间,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烁日队队员去往山东省各红色纪念馆,在参观游览的同时,通过录制讲解视频并在各平台投放的形式,开启“云旅游红色革命…… 田悦 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烁日队查看全文 >>

线上观光新模式,红色基因永传续

为创新性继承、弘扬红色革命文化,在暑假期间,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烁日队队员去往山东省各红色纪念馆,在参观游览的同时,通过录制讲解视频并在各平台投放的形式,开启“云旅游红色革命…… 田悦 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烁日队查看全文 >>

重温红色历史,开辟创新之路

为创新性继承、弘扬红色革命文化,在暑假期间,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烁日队队员去往山东省各红色纪念馆,在参观游览的同时,通过录制讲解视频并在各平台投放的形式,开启“云旅游红色革命…… 田悦 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烁日队查看全文 >>

多样手段助推普 文化振兴在路上

为推广普通话,促进乡村振兴,2022年7月4日,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正音筑梦”实践队来到济宁市汶上县军屯乡,首先从教育方面入手,以低年龄段儿童为主要目标人群,以课堂授课、趣味游戏、…… 田悦 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正音筑梦”实践队查看全文 >>

蒙山高沂水长,红色历史永难忘

蒙山绵延东西,岿然挺拔;沂水奔流南北,横无际涯。2022年7月23日,我随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烁日队来到革命老区临沂,走进沂蒙革命纪念馆,和团队成员共同学习波澜壮阔的沂蒙革命史,感受沂…… 田悦 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开展户外推普小课堂 深入了解农村新风貌

为进一步提高推广普通话的效率,深入了解乡村建设新面貌,7月9日晚,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正音筑梦”实践队在军屯乡广场开展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户外推普课,得到了家长们的一致好评。同时,…… 靳雯茜 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乡村推普,苦并快乐

2022年暑假期间,我有幸作为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正音筑梦”实践队的一员,为在乡村推广普通话,助力乡村文化教育振兴,我跟随实践队来到山东省济宁市汶上县军屯乡军屯村进行推广普通话集…… 刘书辰 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推普助力儿童成长 公益活动放飞梦想

为进一步提高普通话推广效率,促进全年龄段普通话普及,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正音筑梦”实践队队员靳雯茜在7月初来到河南省汝阳县三屯镇中心小学进行乡村支教活动,以推普小课堂的形式为…… 田悦 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童心守护,安全启航——公管院开展“童心向阳”志愿活动

(通讯员彭淑荧王君青)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以下简称公管院)于4月26日在岳麓区润龙社区主办开展这学期的第四期“童心…

青年力量注入老旧社区改造,开启社区治理新篇章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当下,老旧社区改造成为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居民生活的关键任务。华北电力大学(保定)一群充满活力与…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当前,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老年人口…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行2025年河南省优秀应届毕业生评选大会

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优秀毕业生的示范引领作用,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行2025年河南省…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办“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为深化青年价值引领,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办2025年“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最新发布

寻访三花故里,传承红色精神
为迎接和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二大,认真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持之以恒推进党史学习、宣传、教育、总结,宣讲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所述山东发展…
浅予深深,长乐未央——我的“七彩假期”感悟
合肥学院“放飞梦想合我童行”志愿服务团队于2022年8月18日在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临湖社区组织开展了“七彩假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为社区及周边的孩子们带来了为期10天的暑期公益托管班。支教的日子很缓慢…
周礼文化与其传承发展意义调研报告
学校: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团队:理学院“溯周礼文化,促文化传承”暑期三下乡实践团队作者:张祎豪,徐浩天,刘艺涵,张飞燕,张鑫,摘要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文化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彰显了新时…
三下乡|皮影展神韵,老腔传深情
为了深入了解非遗文化,助力文化传承。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机电工程“百名团员下乡村,科技赋能非遗+”实践团前往陕西省华阴市,于8月15开展为期3天的实践调研活动。华阴老腔和皮影雕刻,都是华阴市宝贵的文化遗…
南航学子走进南京,追寻历史记忆
红色之旅:追寻历史,重温记忆。团队介绍:江苏省南京市留存着许多遗址遗迹,拥有宝贵的红色文化资源。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红色之旅”实践团队走进雨花台烈士陵园以及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追寻…
湘潭市红旗村:党建引领助力乡村振兴(二)
(指导老师:罗立,文学与新闻学院通讯员:谢瑞)2022年7月7日上午,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赴湖南省湘潭市雨湖区长城乡红旗村乡村振兴专项实践团的五位成员在村民的带领下,开启了为期10天的调研活动。队员们下…
《听!理论宣讲的青声来到了白石厦社区》 ——华师化院青马暑实服务队深圳实践活动记录
2022年8月13日上午9点半,虽是休息日的上午,但白石厦社区工作站大楼501活动室已经热闹起来。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响应团中央“返家乡”的号召,华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青马暑实服务队深莞分队带着精心设计…
湘大赴红旗村实践团,总结回顾调研成果
(指导老师:罗立,文学与新闻学院通讯员:文艺霖)8月25日,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赴湖南省湘潭市雨湖区长城乡红旗村乡村振兴专项实践团以线上会议的形式,回顾调研之旅,对本次调研成果进行总结。团队深入研…
百年薪火永赓续青风逐梦聚瓷都 ——暨华师化院青马暑实服务队在庵埠小学开展返家乡社会实践
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现已成为共青团实践育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深入学习和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投身乡村振兴伟大实践。本次…
宿院学子三下乡:走进乡村,助力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要坚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坚持走中国特色乡村振兴之路。为了贯彻党对乡村振兴的实施,探索十九大以来乡村振兴战略对农业农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