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山师学子三下乡:根植厚土,感念党恩

来源:山东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作者:田冰玉

8月2日至4日,为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三下乡”、“返家乡”的号召,山东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聚焦黄河产业发展,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社会实践队,回到了宁夏,来到了红寺堡区弘德村,调研当地乡村农特产品产业发展,同时向当地的孩子们进行安全教育宣传。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收获了很多。

首当其冲的,是乡愁。山东距离宁夏有一千一百多公里,我们五个人在宁夏生,在宁夏长,十几载寒窗苦读,走到了山东师范大学。可以说在这之前,我们并没有很多机会去了解家乡,父母为了让我们专心学习,为了让我们走出去看看世界,几乎承担了一切。他们用单薄的双肩为我们撑起了一片天,那些我们披星戴月、挑灯夜读的岁月里,我们的父辈离土地越来越近,我们却离土壤越来越远。这次社会实践活动是一个亲近故土的机会,也是一节生动的课堂,老师不是单单一个人,而是所有的父老乡亲们,这一定程度上也是填补了我们生命的空缺。

实践进行的过程中,我们深入了蔬果大棚,和村民们一起采摘小番茄,忙忙碌碌中,我们用乡音和他们对话,那是与在外地求学时,使用普通话交流完全不同的感觉,亲切又自然。我们涨了很多见识。比如,原来一株小番茄树可以生长很多茬小番茄,两茬间隔仅需五天,而且新鲜摘下的小番茄唇齿留香,回味悠长;原来惠及万家的“引黄灌溉”工程,是使用管道运输的,现在地里普遍埋管使用滴灌,只需要去村部登记排队,接着等待开闸放水,省时省力。我们还了解了一个新的名词——“土地流转费”,即农户保留土地的承包权,转让使用权而获得的一定经济补贴。之前只听家里的一些亲戚提过,现在总算知道了来龙去脉。土壤上留下的脚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脚踏着实地,心灵便也有了归属。

宁夏南部地区的土壤条件并不肥沃,过去干旱少雨的气候条件使得很多作物都难以生长,可在如今弘德村的种植大棚里,我们看到了红润的小番茄、甘甜少籽的酒葡萄,还有各式各样的青椒……产量都很高。我们脚下的田垄,是作物生长的地方,也是祖祖辈辈走过的地方,风霜雨雪、天朗气清,一代代人走出去,也走回来。我们向负责人了解到,现在每年蔬菜产量完全足够供给吴忠市,甚至可以向外地输送。

那年回老家看望爷爷奶奶,进厨房一看,除了一麻袋土豆就是几根黄瓜,父亲当时就急了,忙问是不是钱不够花,爷爷奶奶却笑着摆摆手,说他们吃了一辈子土豆了,就是个“土豆肚子”,吃不惯其他的蔬菜,令人心酸,也记忆犹新。

一年年、一代代,从改革开放到乡村振兴,百姓生活越来越滋润、日子越来越红火,从饿肚子到吃饱饭,再到餐桌上的食物种类都丰富了起来,这一切都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坚定不移、矢志奋斗而改变的。

“无论走出多远,无论离家多久,最想听到的是乡音乡韵,最难割舍的是故乡情怀,最想做到的是为家乡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们回到家乡,既是了解认知乡村,也是反哺养育之恩;向“童心”乐园的孩子们进行安全知识的科普,是希望他们平安幸福地长大,也是希望能够将这份红色的精神赓续传承下去。根植厚土,感念党恩,自强不息,矢志不渝!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1888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走进榆林乡村,看沙漠治理的产业化之路

大漠驼迹绝,塞上柳色新。70载治沙造林,榆林沙化土地治理率已达93.24%,意味着毛乌素沙漠即将从陕西版图“消失”。生态环境不仅得到了改善,也加快沙区绿色产业发展,实现治沙增绿和脱贫致…… 李世冲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誓把沙海变绿洲

45年,她们用青春染绿荒漠,学习治沙精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高质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7月22日上午10时,西安工业大学“绿野寻踪”赴榆林防风治沙实践队来到了位于毛乌苏沙漠…… 李世冲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走进靖边林业和草原局 ——开拓土地沙化防治新思路

人类只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永远不会顺从人类。——题记2021年7月21日上午9时,西安工业大学“绿野寻踪”赴榆林防风治沙实践队来到榆林市靖边县林业与草原局开展对当地防风治沙工程的社…… 刘状状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走进榆林乡村,揭秘治沙致富密码

在榆林,有一种绿,叫榆林绿,绿的妩媚;有一种蓝,叫榆林蓝,蓝的醉人;——《榆林民歌》昔日沙窝窝,今日变绿洲。榆林市坐落于陕西北部,临近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连续多年被国家林业和…… 李世冲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用生命铸就绿色丰碑——走近造林治沙“老黄牛”牛玉琴”

黄沙漫漫到绿意葱茏,从“茫茫沙海”到“绿色长城”。几十年持之以恒搏击荒漠,毛乌素沙漠治理实践书写的绿色传奇,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树起一面旗,也为世界荒漠化治理蹚出一条路。2021年…… 王梦旭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探访金鸡沙,走进沙漠上崛起的森林绿洲

不是说黄土高坡吗?黄土呢?”去年上映的电影《我和我的家乡》中,这句经典台词让很多观众印象深刻。片中,邓超饰演的乔树林带领乡亲们在沙地里植树造林、培育沙地苹果,将不毛之地变成…… 王梦旭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绿野寻踪”赴榆林防风治沙实践队来到毛乌素,探寻沙漠“前世今生”

毛乌素沙漠,中国四大沙漠之一,位于陕西省榆林地区和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之间,面积达4.22万平方公里。昔日黄沙漫漫,今日生机盎然。一代代治沙人用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和坚守毅力,锁…… 李世冲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当前,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老年人口…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行2025年河南省优秀应届毕业生评选大会

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优秀毕业生的示范引领作用,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行2025年河南省…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办“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为深化青年价值引领,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办2025年“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青春力量赋能老旧社区焕新,青年提案绘就治理新蓝图

我国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社区占比超35%,普遍存在设施老化、空间不足、居民疏离等问题。以某典型社区为例,60%的小区楼龄超20年,…

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开展调研工作

(通讯员陈思然周曼琳石宇)4月29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面向长沙市第一中学部分高中学生开展调研工作…

最新发布

走进孤山船说,深刻了解脱贫故事
为响应国家号召,积极投身乡村振兴建设,以优异姿态迎接党的二十大的顺利召开。7月6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仲夏村镇行,文化梦之旅”社会实践团队前往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涧池乡孤山村对当地的乡村振兴工作进…
山师学子三下乡:深入探索弘德村发展内核,赓续红色基因再奋斗
8月3日,山东师范大学实践队来到了宁夏红寺堡区弘德村,以调研当地乡村农特产品产业发展为特色内容开展了一系列活动。我们在积极了解当地乡村产业发展的同时,也在“童心”乐园向弘德村的孩子们进行了防溺水…
深入美丽下营村,研究振兴模式
参观生产车间后,实践团队对湖北七夕茶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华建进行了采访。提及回乡创业初心,王华建先生答到,他原身在外地谋生,在2017年,下营村被阿里巴巴誉为“淘宝村”,此时又恰逢国家乡村振…
深入美丽村庄,探究振兴模式
为响应国家号召,投身乡村振兴实践活动,7月2日-7月4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仲夏村镇行,文化梦之旅”实践团队前往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涧池乡下营村对当地的文化产业进行调查研究,旨在了解下营村当地文化产业…
阳光课堂,你我共享
6月29日,今天是我们进行义务支教的第四天,随着我们支教队员和孩子们的熟悉程度不断增加,我们的支教工作也逐步进入正轨。所有工作都在井然有序,有条不紊的进行。支教团队特意开设了培养孩子课外兴趣的阳光…
制作地理模具,享受兴趣课堂
因安阳下大到暴雨,接学校通知,学生停课。孩子们没有来学校上课,支教队员们也并没有闲着,在办公室内写教案、家访记录、备课、准备活动。为丰富同学们的课外学习生活文化,以赛促学,以赛促训,进一步激发…
学党史,跟党走新闻稿
通过深刻领会党史的内在要求和深刻内涵,坚定了理想信念,肩负起了原始使命,达到了学习党史、了解思想、办实事的工作要求,开创了新局面。要不断把党史研究成果转化为办实事的动力。中华民族走过烽火连天的…
山师学子三下乡:聚焦黄河产业发展,教育助力乡村振兴
8月2日至4日,山东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聚焦黄河产业发展,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社会实践队来到了吴忠市红寺堡区弘德村开展了对当地依托黄河水发展的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业的调研,同时向弘德村的孩子们进…
合肥工业大学爱老助老志愿团赴合肥市芙蓉社区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
为深入了解养老政策落实情况以及各类老人居家养老需求,7月中旬,合肥工业大学“情暖夕阳,爱在社区”爱老敬老志愿团在芙蓉社区开展“爱心入户,需求出户”的调研活动。本次活动中,实践团队分成两组分别前…
宣讲低碳生活,共建美好家园
为了让孩子以及老人更深刻的理解低碳环保理念,安师童行义务支教团队队员于六月下旬在当地开展了以“青春‘碳’路,‘豫’来‘豫’美”为主题的校园宣讲和街道宣讲活动。在学校,队员张清华用精美的PPT、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