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拥抱数字浪潮,焕发旅游新生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作者:康思琪

如今,数字技术已成为产业创新的重要引擎,文旅产业、文旅公共服务向数字化转型也成为必然。《“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指出,我国将继续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实现数字化、智慧化与文化全面融合的高质量发展。为进一步了解我国旅游产业发展的新形势,探究疫情背景下数字技术在旅游业的应用,2023年1月11日,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数字赋能旅游发展”实践队前往泰安市美术博物馆,进行实地探访。

泰安市美术博物馆地处泰安市的枢纽地带,是泰安市唯一一家国有公益性美术博物馆。馆内基础设施基本完善,服务功能齐全,配备展览区、书吧等功能区,致力于传承泰山文化,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公益性的艺术欣赏。走进泰安市美术博物馆展厅,映入眼帘的是载有泰山彩绘的创意电子屏,倡导游客追求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普及预防新冠病毒的小方法。一楼展厅以创意电子屏为中心,分区展览国画、油画、山水画、书法等画作,众多画作种类齐全、惟妙惟肖,实现了数字科技和艺术创造的交互融合。高主任说,这些画作主要来自专业人士或业余爱好者,以公益的形式进行展览,引发了广大游客的积极反响。

进入第二层,伴着工作人员的介绍,实践队员们参观了各类艺术藏品与文物。展览厅一角的书吧为游客提供了一定的的交流场所,使游客可以免费阅读各类艺术期刊,既在理念、艺术性上更加前卫,还保证了空间的实用性与功能性,打造吃、喝、玩、乐一体化发展。令实践队员们特别注意的是“筑梦艺术空间”这一板块,据高主任介绍,这里是馆内的网红打卡地,泰安市美术博物馆每年会结合当下艺术热点话题,对热爱美术的少年、儿童进行培训,扎染、剪纸、面塑等活动应有尽有,游客只需通过公众号上的链接进行报名,便可在这里大展艺术巧思,实时了解如冬奥会吉祥物、十二生肖卡通人物等艺术设计,既播下了艺术的“种子”,也赓续了非遗血脉。对此,实践队员们表示赞同,在消费升级大环境下,旅游承载了人们对生活的美好向往。旅游不应该仅仅是简单的观光游览,更应该是来自兴趣驱动和个性化的诉求。

实践队员从展馆负责人高主任了解到,自2018年开馆至2019年年底,美术博物馆客流量较大,不时开展各类公益展览、艺术培训,单日客流量高达一万人次,吸引了不少游客拍照纪念。同时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开展“第五种”边缘意识交流活动,艺术工作者奔赴我国边远山区,进行教学、写生等艺术交流活动。而疫情期间,来馆旅客数量有所减少,展馆工作人员便会充分利用网络工具,加大对馆内艺术作品的宣传,培养人们对美的认识。据介绍,2022年,泰安市美术博物馆延续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传统,线下开展美术公共教育活动26次,培训美术爱好者400余人次,同时借助各大媒体和公众号平台,推出24节气系列传统文化、线上馆藏精品鉴赏等栏目,采取录播或实时直播的形式进行线上公教及展览,共录制6节线上公教课程,陆续举办18期线上作品展览会。临近2023年春节,博物馆线上推出了以“传承·创新,共创美好未来”为主题的泰山画院老中青书画家迎春作品展,向大众介绍每位艺术家的作品,营造出具有文化味儿的节日氛围。游客们只需动动手指,便可直观地了解到艺术家的作品,足不出户地感知美、欣赏美、领悟美,享受一场有关美学的视觉盛宴。同时,博物馆也不断将数字技术融入馆文化的宣传工作中,引入VR、AR、3D渲染等虚拟技术,努力打造数字化博物馆,让艺术作品“活起来”、“乐起来”,帮助年轻人从艺术作品中得到一些启迪。未来,游客只需通过扫描背景墙上二维码,便可倾听艺术作品背后的人文故事,实现与展项之间的云端互动。

通过此次泰安市美术博物馆的数字文旅,“数字赋能旅游发展”实践队员们深刻感受到当前数字产业与旅游业的高度融合,体会到数字化发展为旅游行业带来的深刻变化。受疫情影响,周边短程旅行成为旅游市场的重要支柱。数字产业凭借其虚实共生的特点与旅游业的现状形成明显的互补,受到国内外旅游业的关注与追捧。目前已有多家美术博物馆推出线上VR展厅、“博物馆云春游”和“在家云游博物馆”的活动,线上直播对于文物的采集、存储、展示操作,模拟实景参观,让游客足不出户就可以在线游览。但通过对泰安市美术博物馆的走访,实践队员们却有了新的认识。队员们认为,数字产业与旅游业的结合,绝不仅限于利用VR、AR等3D渲染设备实现旅游项目的宣传和推广,而需利用多维的数字虚拟环境、开放式的文创生态、独一无二的数字资源,构建一个可广泛存在并自由发展的虚拟旅游世界。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4006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青春力量赋能老旧社区焕新,青年提案绘就治理新蓝图

我国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社区占比超35%,普遍存在设施老化、空间不足、居民疏离等问题。以某典型社区为例,60%的小区楼龄超20年,老年人口占比近30%,长期面临停车难、环境差、文化活动匮乏等…… 社区热心青年小队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陕西锣鼓

陕西锣鼓,起源于隋唐时期,是中国境内保存最为完好的大型民间乐种之一,广泛流传于西安城区及终南山周边的周至、长安、铜川等地。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传统文化…… “星星之火”实践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智能共享赋能社区发展 打造便捷高效的现代生活

在当前时代,随着共享经济和智能服务的快速发展,田野社区积极响应并融入这一趋势,通过多项创新措施大力提升社区便捷性与共享性,进一步推动社区生活方式的转型。共享家服务打造便捷生…… 青力青为助基层实践团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智慧共享引领社区创新 提升生活便捷与资源利用

在当前时代,随着共享经济和智能服务的快速发展,田野社区积极响应并融入这一趋势,通过多项创新措施大力提升社区便捷性与共享性,进一步推动社区生活方式的转型。共享家服务打造便捷生…… 华北电力大学青力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智慧党建赋能社区发展:打造创新高效的田野服务模式

党建引领与智慧物业:打造高效、智能与共建的田野社区服务在新时代背景下,田野社区积极践行党建工作,推动党建与智慧社区建设深度融合,探索出了一条创新发展的新路径。通过全方位打造…… 青力青为助基层实践团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田野社区数字化转型:智能设施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田野社区数字化转型助力居民生活质量提升智能设施引领便捷安全新生活随着数字化转型的不断推进,田野社区在智能设施的引入和整合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极大提升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和日常便…… 青力青为助基层实践团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田野社区数字化转型中,如何打造“智慧社区”?

当前,保定市正在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多个街道和社区正在积极推动“智慧社区”建设,逐步提升精准治理能力。在这一过程中,田野社区的老旧小区智慧建设,…… 华北电力大学青力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当前,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老年人口…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行2025年河南省优秀应届毕业生评选大会

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优秀毕业生的示范引领作用,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行2025年河南省…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办“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为深化青年价值引领,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办2025年“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青春力量赋能老旧社区焕新,青年提案绘就治理新蓝图

我国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社区占比超35%,普遍存在设施老化、空间不足、居民疏离等问题。以某典型社区为例,60%的小区楼龄超20年,…

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开展调研工作

(通讯员陈思然周曼琳石宇)4月29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面向长沙市第一中学部分高中学生开展调研工作…

最新发布

康养赋能生态游,黄河流域迎新生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要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着力加强生态保护治理、保障黄河长治久安、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改善人民群众生活、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让黄河成为造…
推动黄河永续发展,造就“幸福河”
黄河重大的战略的提出,是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将成为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的重要驱动力。为实现“黄河宁,天下平”,了解黄河治理情况,深入学习领会座谈会重要精神,为黄河生态治理提供生动的…
传不灭火种,承永存信念——重庆大学“薪火赓续,再起征程”实践团开展寒假社会实践
为赓续革命精神,向为祖国事业奋斗一生的先辈们致以崇高的敬意,重庆大学“薪火赓续,再起征程”实践团成员们分别于1月11日至1月13日期间前往各自家乡所在地的红色文化景点开展学习教育实践活动,深入了解先辈…
文旅产业与数字化融合发展 焕发生机
为进一步了解在疫情背景下文旅产业发展的新形势,深入探索文旅产业与数字化结合发展的具体措施,2023年1月11日,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数字赋能旅游发展”实践队赴泰安市美术馆进行实地参观与访谈,探…
把握数字浪潮机遇,推动文旅产业革新
为了解当地文旅产业的发展政策,进一步探索产业依托数字化实现发展的具体措施,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数字赋能旅游发展实践队于2023年1月11日前往泰安市艺术馆进行参观和访谈,了解艺术馆依托数字平台蓬…
医路同行,伴你前行 —全球首个“临床路径”式儿童重病及慢病网络管理平台
一、项目背景儿童慢性病管理已经成为全球广泛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慢性病不仅对儿童自身生理和心理造成极大的影响,而且还会影响家庭功能的正常运转。近些年来,我国儿童慢性疾病患病率显著提升,目前有10~20%…
数字赋能文旅发展,探索当今旅游新方式
为调查了解疫情前后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情况,2023年1月11日,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数字赋能旅游发展”实践队赴泰安市美术馆开展数字赋能旅游发展调研实践活动,了解旅游产业发展现状,探究数字技术在旅…
加强农业建设,推进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同志2017年10月18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战略。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
数字强助力,文旅面貌新:“数字赋能旅游发展”实践队开展数字旅游实践
2023年1月11日,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数字赋能旅游发展”实践队赴泰安市泰山区泰安市美术馆(泰山画院)展开数字旅游调研实践活动,深入了解当地文旅产业现状与数字化技术应用情况。在实践过程中领略…
年味究竟为什么会变得越来越淡?
2022即将过去,2023“兔”如其来。但网络数据却显示,61%的民众选择不回家过年,而接近四成的父母对孩子回家过年这件事有着极大的期望。岁末将至,为什么会出现不回家过年的情况呢?问题是复杂的,既有社会深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