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燃火树银花,守中华传承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 作者:杜中驭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专属于中华儿女的传统节日——春节,是中华儿女的象征,而春节自然离不开爆竹。无论是过年过节,还是结婚嫁娶,进学升迁,以至大厦落成、商店开张等等,只要为了表示喜庆,人们都习惯放鞭炮来庆祝。代表着喜庆,热闹与祥和,和对新一年的祝福。在古代,鞭炮则是来驱退鬼神保平安的,而每到过年时,爆竹则被赋予了驱赶年兽这种特有的神话色彩。当人们除夕夜在自己的家门口燃放鞭炮的时候,意味着过春节正式拉开序幕。2023年1月22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欢岁迎春调研队成员来到山东省德州市禹城市进行了实地调研与走访实践。

春节燃放烟花爆竹这个习俗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荆楚岁时记》曾经这样记载,正月初一,鸡叫头一遍时,大家就纷纷起床,在自家院子里放爆竹,来逐退瘟神恶鬼。

当时没有火药,没有纸张,人们便用火烧竹子,使之爆裂发声,以驱逐瘟神,虽然这只是迷信,但却反映出了古代人民渴求安泰的美好愿望。

爆竹亦称“爆仗”、“炮仗”、“鞭炮”,为中国特产,其起源很早。如果我们追溯爆竹的起源,就会了解古代人燃放爆竹的本意及其衍变的历史。据《神异经》说,古时候,人们途经深山露宿,晚上要点篝火,一为煮食取暖,二为防止野兽侵袭。然山中有一种动物既不怕人又不怕火,经常趁人不备偷食东西。人们为了对付这种动物,就想起在火中燃爆竹,用竹子的爆裂声使其远遁的办法。这里所说的动物,名叫“山臊”。古人说其可令人寒热,是使人得寒热病的鬼魅,吓跑山臊,即驱逐瘟邪,才可得吉利平安。到了唐初,瘟疫四起,有个叫李畋的人,把硝石装在竹筒里,点燃后使其发出更大的声响和更浓烈的烟雾,结果驱散了山岚瘴气,制止了疫病流行。这便是装硝爆竹的最早雏形。以后火药出现,人们将硝石、硫黄和木炭等填充在竹筒内燃烧,产生了“爆仗”。到了宋代,民间开始普遍用纸筒和麻茎裹火药编成串做成“编炮”(即鞭炮)。关于爆竹的演变过程,《通俗编排优》记载道:“古时爆竹。皆以真竹着火爆之,故唐人诗亦称爆竿。后人卷纸为之。称曰“爆竹”。

实践队员在社区内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居民们就春节传统文化之一的燃放烟花爆竹进行调研。通过对居民们问卷调查以及实地走访,实践队员了解到绝大多数居民对燃放烟花爆竹都非常感兴趣,几乎每位被调研者都表示放烟花是春节中难以替代的习俗之一。在调研的过程中,我们也与当地居民讨论了在当下社会,是否应该允许人们燃放烟花爆竹。一位社区工作人员提出了令我们印象深刻的看法,“虽然燃放烟花爆竹会引起短时间的空气污染,也有可能因为操作不当导致受伤,但不管是从抗疫结束,对人们恢复正常生活信心的激励,还是保护中国传统文化角度出发,都应该在政府监管下允许人们燃放烟花爆竹“。

在进行大致问卷调查后,实践队员深入社区,与居民进行面对面交流。此次实践活动聚焦春节传统文化之一的烟花爆竹,不仅让实践队员对与烟花爆竹的含义,来历以及烟花爆竹作为春节传统文化的载体在当下社会中的作用有了更深的认识,更让我们看到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喜爱,鼓舞了我们弘扬传统文化,绘时代风采的信心。

作者:杜中驭

2023年1月22日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4391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走进榆林乡村,看沙漠治理的产业化之路

大漠驼迹绝,塞上柳色新。70载治沙造林,榆林沙化土地治理率已达93.24%,意味着毛乌素沙漠即将从陕西版图“消失”。生态环境不仅得到了改善,也加快沙区绿色产业发展,实现治沙增绿和脱贫致…… 李世冲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誓把沙海变绿洲

45年,她们用青春染绿荒漠,学习治沙精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高质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7月22日上午10时,西安工业大学“绿野寻踪”赴榆林防风治沙实践队来到了位于毛乌苏沙漠…… 李世冲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走进靖边林业和草原局 ——开拓土地沙化防治新思路

人类只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永远不会顺从人类。——题记2021年7月21日上午9时,西安工业大学“绿野寻踪”赴榆林防风治沙实践队来到榆林市靖边县林业与草原局开展对当地防风治沙工程的社…… 刘状状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走进榆林乡村,揭秘治沙致富密码

在榆林,有一种绿,叫榆林绿,绿的妩媚;有一种蓝,叫榆林蓝,蓝的醉人;——《榆林民歌》昔日沙窝窝,今日变绿洲。榆林市坐落于陕西北部,临近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连续多年被国家林业和…… 李世冲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用生命铸就绿色丰碑——走近造林治沙“老黄牛”牛玉琴”

黄沙漫漫到绿意葱茏,从“茫茫沙海”到“绿色长城”。几十年持之以恒搏击荒漠,毛乌素沙漠治理实践书写的绿色传奇,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树起一面旗,也为世界荒漠化治理蹚出一条路。2021年…… 王梦旭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探访金鸡沙,走进沙漠上崛起的森林绿洲

不是说黄土高坡吗?黄土呢?”去年上映的电影《我和我的家乡》中,这句经典台词让很多观众印象深刻。片中,邓超饰演的乔树林带领乡亲们在沙地里植树造林、培育沙地苹果,将不毛之地变成…… 王梦旭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绿野寻踪”赴榆林防风治沙实践队来到毛乌素,探寻沙漠“前世今生”

毛乌素沙漠,中国四大沙漠之一,位于陕西省榆林地区和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之间,面积达4.22万平方公里。昔日黄沙漫漫,今日生机盎然。一代代治沙人用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和坚守毅力,锁…… 李世冲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当前,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老年人口…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行2025年河南省优秀应届毕业生评选大会

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优秀毕业生的示范引领作用,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行2025年河南省…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办“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为深化青年价值引领,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办2025年“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青春力量赋能老旧社区焕新,青年提案绘就治理新蓝图

我国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社区占比超35%,普遍存在设施老化、空间不足、居民疏离等问题。以某典型社区为例,60%的小区楼龄超20年,…

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开展调研工作

(通讯员陈思然周曼琳石宇)4月29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面向长沙市第一中学部分高中学生开展调研工作…

最新发布

行予社区,化于生活
化学是自然科学的一种,是人类用以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之一。日常生活中处处存在着化学知识,我们身边无时无刻不存在化学反应。为响应党的号召、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优势、组织大学生走进基层向…
“在线诉讼”调研团前往湖南洞口县桔城律师事务所开展调研活动
为深入了解在线诉讼制度的实践情况,研究在线诉讼存在的现实问题和解决路径,1月16日,“在线诉讼”调研团成员廖沐阳前往湖南省洞口县桔城律师事务所开展调研活动,律师杨美球接受采访。本次访谈主要围绕在线…
青春之羽献乡村,振兴之翼望未来
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乡村发展的快慢是影响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而乡村旅游则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大一步。12月19日至12月25日,曲阜师范大学管理…
争做有为青年,厚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底蕴
争做有为青年,厚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底蕴“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
探访特色产业,助推县域经济
习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县域经济可以为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协同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而县域内的特色产业则是推动县域经济发…
牢记青春使命,坚持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牢记青春使命,坚持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全面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增强村民爱党爱国意识,增强青年队员责任意识,曲阜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泛海共进,踏冰而行”实践队在2023.1.16于山东省济南市…
学习二十大 体悟价值观
通过学习二十大精神,为更好体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泛海共进,踏冰而行”实践团于1月8日至河北省保定市莲池区和平里街道双彩街社区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及宣讲志愿服务。图为实践队在倾听讲话。…
开启法律明灯,照亮人生前程 ——曲阜师范大学“普法专业团队”实践纪实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强新时代普法工作,在全社会形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不断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提高全社会法治意识。曲阜师范大学法学院“普法专业团队”在寒假开展了关于普法宣传的社会…
法以民为本,民以法为天。 ——曲阜师范大学“普法专业团队”实践纪实
法以民为本,民以法为天,法与民相表里,法安则政和。中国的法治历史源远流长,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绵延至今,正是因为它在维护和保障人权、保护合法权益、惩治犯罪行为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随着经济社会…
“威仪棣棣,不可选也”。 ——“普法专业团队”普法实践纪实
在本次普法实践中,实践队队员走上街头,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的部分亮点作出介绍与解释,以下为亮点详细内容。亮点1:生育手术须经妇女本人同意生活中,一些医院在实施生育手术或其他与妇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