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盐城师范学院历史与公共管理学院大学生志愿者开展“讲述红色故事,探忆峥嵘岁月”活动

来源:盐城师范学院 作者:孙凌洋

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实践中逐步形成的革命文化,引领了我们砥砺前行的强大动力,丰富的红色资源,真实的记录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艰苦困苦和丰功伟绩,蕴含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坚定信念,高尚品格和优良作风。为新时代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蕴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夯实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青年大学生需要做出自己的努力与贡献。

作为新时代青少年大学生,我们有使命去将中国红色资源、红色故事口口相传,将过去的精神财富传承下去。为此,我组成员分别在不同领域、时间用不同方式进行红色故事讲述,像不同年龄段的人群,讲述红色故事,探忆峥嵘岁月。

12月底,我组成员通过向中老年人群介绍红色故事,探讨往事,了解到许许多多我们所不熟悉的红色故事。

同时由于疫情困扰,我组同样进行线上宣传活动教育,在各个软件上进行宣传,鼓励各个年龄段领域人群来了解不同红色故事,观看影片。

党的百年历史是由一个又一个红色地标串联起来,在祖国的广袤大地上,红色资源星罗起步,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每一寸鲜血竟然的红色热土。每一段感人至深的红色往事都集中体现了党的坚定信念。

作为新时代青少年大学生的我们,更需要去向我们的后代、下一代去讲述红色故事,探忆峥嵘岁月。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4424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走进榆林乡村,看沙漠治理的产业化之路

大漠驼迹绝,塞上柳色新。70载治沙造林,榆林沙化土地治理率已达93.24%,意味着毛乌素沙漠即将从陕西版图“消失”。生态环境不仅得到了改善,也加快沙区绿色产业发展,实现治沙增绿和脱贫致…… 李世冲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誓把沙海变绿洲

45年,她们用青春染绿荒漠,学习治沙精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高质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7月22日上午10时,西安工业大学“绿野寻踪”赴榆林防风治沙实践队来到了位于毛乌苏沙漠…… 李世冲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走进靖边林业和草原局 ——开拓土地沙化防治新思路

人类只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永远不会顺从人类。——题记2021年7月21日上午9时,西安工业大学“绿野寻踪”赴榆林防风治沙实践队来到榆林市靖边县林业与草原局开展对当地防风治沙工程的社…… 刘状状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走进榆林乡村,揭秘治沙致富密码

在榆林,有一种绿,叫榆林绿,绿的妩媚;有一种蓝,叫榆林蓝,蓝的醉人;——《榆林民歌》昔日沙窝窝,今日变绿洲。榆林市坐落于陕西北部,临近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连续多年被国家林业和…… 李世冲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用生命铸就绿色丰碑——走近造林治沙“老黄牛”牛玉琴”

黄沙漫漫到绿意葱茏,从“茫茫沙海”到“绿色长城”。几十年持之以恒搏击荒漠,毛乌素沙漠治理实践书写的绿色传奇,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树起一面旗,也为世界荒漠化治理蹚出一条路。2021年…… 王梦旭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探访金鸡沙,走进沙漠上崛起的森林绿洲

不是说黄土高坡吗?黄土呢?”去年上映的电影《我和我的家乡》中,这句经典台词让很多观众印象深刻。片中,邓超饰演的乔树林带领乡亲们在沙地里植树造林、培育沙地苹果,将不毛之地变成…… 王梦旭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绿野寻踪”赴榆林防风治沙实践队来到毛乌素,探寻沙漠“前世今生”

毛乌素沙漠,中国四大沙漠之一,位于陕西省榆林地区和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之间,面积达4.22万平方公里。昔日黄沙漫漫,今日生机盎然。一代代治沙人用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和坚守毅力,锁…… 李世冲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当前,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老年人口…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行2025年河南省优秀应届毕业生评选大会

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优秀毕业生的示范引领作用,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行2025年河南省…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办“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为深化青年价值引领,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办2025年“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青春力量赋能老旧社区焕新,青年提案绘就治理新蓝图

我国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社区占比超35%,普遍存在设施老化、空间不足、居民疏离等问题。以某典型社区为例,60%的小区楼龄超20年,…

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开展调研工作

(通讯员陈思然周曼琳石宇)4月29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面向长沙市第一中学部分高中学生开展调研工作…

最新发布

邢达 万物生长实践队寒假调研活动心得
万物生长实践队寒假调研活动心得£邢达(生命科学学院2101班)中国青年网沈阳1月14日电(通讯员邢达)这是大学生涯的第二个寒假,我满怀激情地参加了大学生活的第一次寒假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学校教育向课堂外…
推进农村“煤改气”工程建设
煤炭取暖会排放了大量废气以及煤尘等颗粒物,因此依靠煤炭作为冬季供热的主要燃料的供热方式被认为是加重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其中,农村地区使用煤炭取暖的情况更为常见。煤炭采暖是传统的冬季采暖方式,给…
邢达 关于黄石居民对生物安全了解情况的调查分析
关于黄石居民对生物安全了解情况的调查分析□邢达(生命科学学院2101班)【摘要】选择“对生物安全了解情况”作为课题是因为野生动植物是重要的自然资源环境要素,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和发展经济具有重要作用。…
助力乡村振兴,展望乡村未来
通讯员:安徽财经大学李琳瑄在寒假期间,我们进行有关乡村振兴的社会实践,走访安徽宣城市宣州区向阳镇殷村,杨村,沙子头村,三个村落相邻,收获颇多,受益匪浅。我们身为祖国的栋梁,身负国家的重任,为乡…
推动文化发展 唤醒乡村活力
近年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时代课题对“三农”宣传思想工作和乡村文化事业提出更高要求,而中国百年来农村发展的轨迹以及农村社会尤其是在精神文化领域所遇到的种种问题,更加突出了实现农村文化复兴的重要…
除去往日烟尘气,乡村旧貌换新颜。
中国青年网淄博1月11日电(通讯员徐浩炜)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与国家政策,深刻学习党的20大精神。立足当下农村煤改天政策的现状与问题进行分析探究。聚焦农村煤改气,发挥当代大学生在乡村振兴与双碳战略中的…
守住文化遗产 助力文化振兴
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农村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生产生活实践的一种历史记忆,它对巩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民族文化自信、彰显乡土文化个性、强化乡村文化活力起着重要作用。基于此,曲阜师范大学管理…
返家乡社会实践——对一个高三学生的课业辅导
从2019年年底开始,新冠肺炎已经持续了三年之久,在这期间对不同的群体而言有机遇也有挑战。就对我们学生而言,核酸,网课,已经成了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2022年年底随着全国各地疫情加重,各地高校也相继发…
“活力社区,喜迎新年”系列活动3
兔年将至,春节的年味在大街小巷慢慢升腾。体味传统节日氛围,体验传统新年活动,与社区居民一同传递新年的欢愉与喜庆,曲阜师范大学“不啻微芒,造炬成阳”实践队成员于1月16日参加成都市青羊区商业街社区举…
深入乡村地区调查,考察农业旅游的知名度
12月24日上午,数创桑梓实践团员在居住地展开了采访。开始实践活动前,实践团员对农业旅游进行了充分了解,并准备了与农业旅游有关的问题。实践团员对当地的特色农业地点进行了调查,对当地居民与商家进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