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传承文化精神,做新时代“手艺人“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作者:ㅤ宋雨蒙ㅤ

中华传统文化以其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鲜明特色而屹立于民族文化之林,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之根和文化之魂。为传承传统文化,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寻梦逐根传统文化队于2月2日于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同区学习制作汉族传统小吃——冰糖葫芦,旨在学习、宣传、贯彻二十大精神,弘扬传统文化。

冰糖葫芦起源

南宋光宗皇帝名赵惇,年号为“绍熙”。绍熙年间,宋光宗最宠爱的黄贵妃生病了。她面黄肌瘦,不思饮食。御医用了许多贵重药品,皆不见什么效果,最后无奈只好张榜求医。一位江湖郎中揭榜进宫,为黄贵妃诊脉后说:“只要用冰糖与红果(即山楂)煎熬,每顿饭前吃五至十枚,不出半月病准见好。”开始大家还将信将疑,好在这种吃法还合贵妃口味,贵妃按此办法服后,果然如期病愈了。后来这种做法传到民间,老百姓又把它串起来卖,就成了冰糖葫芦。

冰糖葫芦的现状

冰糖葫芦又叫糖葫芦,在天津又称糖墩儿,在安徽凤阳叫作糖球。冰糖葫芦除了传统的山楂冰糖葫芦外,根据制作原料的不同还有草莓冰糖葫芦、香蕉冰糖葫芦、桔子冰糖葫芦、蜜枣冰糖葫芦等

实践队员亲手制作糖葫芦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队员查阅资料并研究了网上的教程视频之后得知糖葫芦整体制作方法简单,但熬糖一步最难,为验证此事,实践队员决定亲自动手尝试。说干就干,由于制作糖葫芦时山楂在本地已经不再售卖,实践队员便决定用橘子,葡萄代替。实践队员先将葡萄洗净,并把橘子扒好摆在盘子里,洗好竹签子后,便开始串了,一颗葡萄一瓣橘子,如此重复,串起来好看极了。

图为实践队员宋雨蒙在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同区清洗葡萄的照片。宋雨蒙供图

图为实践队员宋雨蒙准备的橘子瓣图片。宋雨蒙供图

接下来就是熬糖了,将糖与水按照2:1的量倒入,用猛火熬二十分钟左右,其间可以搅拌,20分钟之后水已经很少了,沸腾得非常厉害,并且,糖已经冒出了细小密集的泡沫,就像浅金黄色啤酒。可用筷子蘸一下糖浆,如果能微微拉出丝来,那就表示糖已经熬好了,可以开始蘸糖了。蘸糖时要将锅倾斜才能让葡萄和橘子全部蘸到糖。将串好葡萄和橘子贴着熬好的热糖泛起的泡沫上轻轻转动,裹上薄薄一层即可。蘸糖环节看似简单,但很需要技巧。如果糖裹得太厚,吃下去一口咬不着果,是比较失败的。糖要蘸上薄薄而均匀的一层,即算成功。正所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糖葫芦也一样。做好的糖葫芦不能马上就吃,要放到提前刷过橄榄油的盘子里冷却三到五分钟,刷油则是为了防粘。成功的冰糖葫芦,出锅后外面的裹糖会迅速冷却,咬起来是咯嘣脆,完全不粘牙

图为实践队员宋雨蒙做好的糖葫芦图片。宋雨蒙供图

要达到这种效果,熬糖是最关键的。事后实践队员反思了一下:熬糖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火候,火候不到容易发粘,吃的时候会粘牙;而火候太大,不仅颜色重且吃起来发苦。熬好的糖稀,稠了蘸不起来,稀了挂不住。泛淡黄色,用筷子挑起可见拉丝,将筷子放入冷水中,糖稀可迅速凝固,咬一下是硬的,才是正合适。糖稀有轻微拉丝时就要立刻关火,否则糖稀就会变得又干又硬,无法继续制作。千万不能图省力把糖葫芦扔锅里,不然果子就酥了失去了大众所喜爱的口感。

糖葫芦的食用禁忌

糖葫芦虽好,但也不是所有人都适合长期食用的。首先因其含冰糖,故糖尿病患者要慎用。另外《本草备要》载:“(山楂)多食令人嘈烦易饥,反伐脾胃生发之气。”故脾胃虚弱、泛酸烧心之人,不宜过多食用山楂糖葫芦。

实践队员了解到,如今不少人对于糖葫芦都有深深的情怀,一提到糖葫芦,都会想起寒风中推着小车沿街叫卖的爷爷的声音“糖葫芦嘞糖葫芦“,每每此时,总是忍不住流下了口水。如今,沿街叫卖的小车大多被商铺门前的小摊所取代,沿街叫卖的声音也许久未见了,想到传统文化的现状,实践队员更坚定了要学习并弘扬传统文化的决心。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4766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行2025年河南省优秀应届毕业生评选大会

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优秀毕业生的示范引领作用,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行2025年河南省优秀应届毕业生评选大会。院党委副书记缑星、团委书记杨艺卓,…… 教科院新闻部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办“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为深化青年价值引领,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办2025年“校园明星”评选活动,此次评选由教育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缑星、团委书记杨艺卓,专职…… 教科院新闻部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信阳师范大学“五四传薪火,青年勇担当”|我院与校团委联合举行升国旗仪

为弘扬五四精神,厚植广大师生爱国主义情怀,传承红色基因,凝聚奋进力量,4月28日,教育科学学院和校团委联合于明德广场举行升旗仪式。校团委学生干部和教育科学学院学生参与此次升旗仪…… 教科院新闻部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办“一生一技”之 第二十二届教师风采大赛决赛

4月29日,教育科学学院于逸夫楼报告厅举办“一生一技”之第二十二届教师风采大赛决赛。教育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缑星、副院长郭勇出席比赛现场指导。宣传部尚弦老师、团委张焕然老师、教务…… 教科院新闻部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行2025年“青马工程”暨大学生骨干培训班开班典

4月23日,教育科学学院2025年“青马工程”暨大学生骨干培训班开班典礼于教科楼301会议室举行,院党委副书记缑星,专职辅导员刘然然,2023级、2024级班长、团支书,院学生会学生骨干出席,典礼…… 教科院新闻部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召开第三届心理委员培训会

为进一步加强心理委员队伍建设,提升心理委员专业素养与工作能力,4月22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召开第三届心理委员培训会。院党委副书记缑星、专职辅导员刘然然、2023级及2024级心…… 教科院新闻部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25年春季运动会表彰大会暨运动会总结会议圆满结

4月23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301会议室召开2025年春季运动会表彰大会暨运动会总结会议。教育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缑星、全体专职辅导员、学生会主要工作人员、全体运动员、方阵队员、志愿者…… 教科院新闻部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行“守诚信之本,怀感恩之心”主题征文比赛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健全学生资助制度,强化资助育人功能”的政策要求,引导学生深刻思考诚信的价值内涵,挖掘身边的诚信榜样与感人故事,激发情感共鸣,教育科学学院于4月11日在线上举…… 教科院新闻部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行2025年河南省优秀应届毕业生评选大会

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优秀毕业生的示范引领作用,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行2025年河南省…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办“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为深化青年价值引领,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办2025年“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青春力量赋能老旧社区焕新,青年提案绘就治理新蓝图

我国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社区占比超35%,普遍存在设施老化、空间不足、居民疏离等问题。以某典型社区为例,60%的小区楼龄超20年,…

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开展调研工作

(通讯员陈思然周曼琳石宇)4月29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面向长沙市第一中学部分高中学生开展调研工作…

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开展集体评课活动

(通讯员陈思然向宇白玛卓玛)4月29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开展集体评课活动。会议由实习队队长刘芊芊…

最新发布

好运来实践队走进社区,宣传二十大主要精神
为了进一步加强实践队员对二十大精神的理解,同时为社区营造出学习二十大的良好氛围,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好运来实践队在经过数天的讨论和总结后于2023年2月10日在线下进行了宣传活动。党的二十大会议涉及了…
好运来实践队参访红色旧址,感受先辈红色精神
为了加深实践队员对红色精神的理解,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好运来实践队成员于2023年2月5日上午在线下参访了李之龙革命活动旧址。李之龙革命活动旧址位于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区,自中国共产党1921年成立以来,李之…
山东大学“大数据+AI”社会学应用调研实践团队开展社会稳定领域的研究
2023年2月3日至2月8日,山东大学“大数据+AI”社会学应用调研实践团队开展社会稳定领域的研究。团队以社会学理论为基础,结合数据科学和人工智能技术,围绕社会体系、社会稳定性展开研究。团队聚焦全球二百余个…
“大数据+AI”社会学应用调研实践团队开展传染病领域的研究
2023年1月28日至2月3日,山东大学“大数据+AI”社会学应用调研实践团队针对传染病领域进行研究。团队结合传染病的影响因素,建立传染病EIRD、SEIRD的流行病学分析数学模型,构建传染病-社会治理的综合评价数学模型…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基于新时代下家风传承的可持续化研究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基于新时代下家风传承的可持续化研究“处事无私仇,治家无私法”,南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朱熹便写出了《朱子家训》这一著作。直到几百年后的今天,家风家训仍然对于国家发展…
重温红色记忆,争当时代青年
重温红色记忆,争当时代青年为进一步传承弘扬“红色文化”,以实际行动深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引领青青年,大力宏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民族精神。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外…
安徽大学生走进“大美霍山”,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中共中央在《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明确表示要坚持和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扎实有序做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重点工作,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如何贯彻乡村振兴…
“循汲知新语,寻迹思非遗“——基于乡村振兴战略下对旌德漆画的现代传承性研究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灵魂所在,乡村文化建设是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而历经漫长岁月发展形成的乡村特色文化更是乡村振兴的主要发展方向,要结合新时代的发展趋势,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充分挖掘乡…
学习百年党史,宣传红色教育
1月30日至2月5日,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根正苗红好青年”小队成员参观了临泉县大别山纪念馆,并展开了一系列调研活动。此次调研旨在了解党史教育的重要性,探究如何更好的宣传党史学习教育。本次社会实践采用…
分享乡村振兴结果,总结社会实践经验
——“下乡裕农联盟”小分队寒假社会实践为了更好地交流社会实践经验,分享、总结社会实践成果,1月11日晚七点,“下乡裕农联盟”社会实践调研小队举行线上总结会议,对此次社会实践调研成果进行了分享、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