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文化,代代相传

来源:潍坊学院政法学院 作者:寻旧队

优秀文化,代代相传

2023年1月3到1月30日,为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潍坊学院政法学院的寻旧队在德州市禹城市伦镇举行了“三下乡”活动,了解了当地的传统文化并进行了宣传,明白了传承传统文化的意义。由于活动正处春节期间,以春节的传统文化为点,探究文化的奥秘。

人文关怀:庆贺拜年人伦关系传统

拜年是自古就传承下来的春节文化传统,是春节辞旧迎新活动必不可少的内容。过年期间,人们盛装出门,亲戚互访,朋友相会,邻里同贺,祝颂新年。民间拜年讲求先拜天地神帙,次拜祖先真影,再拜高堂尊长,最后全家按长幼互拜。晚辈对尊长行大礼,孩童礼拜后长辈要给压岁钱,平辈之间多拱手致礼。拜年也讲究次序:初一本家拜,初二、初三拜岳父、母舅、姑丈等。民间的“先看丈人再看舅,姑父姨父排在后”的拜年程序,反映出乡土中国亲疏远近的伦理关系传统。拜年是亲朋邻里之间交流感情、增进亲密关系的重要途径。传统农耕社会是宗族乡里熟人社会,地缘是血缘的投影,每个人生来就有自己的伦理定位。春节的祭祀拜年重复强调了乡土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关系,人们缅怀先祖恩德,感念亲邻之间的友情,重温个人担负的社会责任。经过数千年的绵延传承,成为一种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由此得到加强。节日交流问候传递着中华民族的乡里亲情伦理,它是春节得以持存发展的第一要义。但是,随着中国社会进入工业化社会转型期,节日中亲情交往关系日渐淡漠。短信微信拜年虽然热闹异常,但是随之而来的却是人际间走动的减少。利用春节假期出国游等,更是消解了节日放假的初衷,一定程度上解构了中华民族年节传统的伦理关怀和亲情聚义。所以,有识之士呼唤:守护春节,回家过年!

以食为天:饮食犒赏礼俗文化传统

中国人向来重视年节饮食,“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过去民间百姓平日里省吃俭用,但每逢春节,会把一年里勤俭节约的积蓄,尽数花在过年的吃穿上。过年饭菜的质量是家人一年收获的体现,也是犒赏自家和亲朋的礼俗文化。北方除夕夜多包饺子吃,取谐音“更岁交子”的意思。南方除夕一般是吃汤圆和年糕,汤圆中间包糖,取全家团圆美满甜蜜之意;年糕由糯米做成,取谐音“年年高”之意。中国人看重人与自然的关系,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讲究进食与自然节律相协调。依据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对应二十四节气耕作生活,寒热温凉,适时调整。故《礼记·郊特牲》载:“凡饮,养阳气也;凡食,养阴气也。”中国人春节的饮食,就是“和而不同”的大境界,丰富而和谐,多样而统一。所有饮食中都蕴藉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礼仪、犒赏精神,可谓天人合一,亲邻黏附,心心相印。

精神狂欢:人与自然游艺象征传统

中华民族一直与自然保持良性循环的生态关系,二十四节气把人对自然的认识等分为农耕生活时令,内化为一种作息的指南,尊为节日般的仪式。春节正值“立春”前后,人们举行迎春仪式,祈愿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充分体现出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除了祭祀所表达的人与天地神灵(祖先)的敬重与协调关系,元宵节前后民间组织的游艺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诗意地栖居于大地的美好情怀。各种民间艺术争奇斗艳,展示人们的精巧技艺,表达祈福迎祥的美好心愿。春节是中华民族抒发对幸福和自由向往的狂欢节日。狂欢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无尊卑、性别之分,民众集体宴饮、歌舞、游行。各种游艺展演会上,城乡民众与游客汇集,人们相拥成伴,驻足观赏,放声叫好,慷慨助演,心中流溢着和谐、向善、祈福的意愿。娱神娱人的游艺狂欢是一种舒展身心、追逐生命自由感受的精神性活动。民间游艺广场倾情的表演和观赏形成了一种民众投身其中所建构起来的信仰性心理场,一种充满感性生命力、向往自由自在生活的场。民众置身其中,忘却了日常生活中辛苦、单调劳作的忧烦,充分释放了俗世生活久被压抑的心理郁积,感受到了生命的畅快。

百节年为首。在这一次的活动中,寻旧队又更深刻的了解了春节的传统,心里有了很多的感触,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它不仅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思想信仰、理想愿望、生活娱乐和文化心理,而且还是祈福、饮食和游戏娱乐活动的狂欢式展示。春节的文化系统有四个子系统,它们分立又同构,统一在“辞旧迎新”的“过关”礼仪中。希望春节的传统能一代代的相传下去。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4791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走进榆林乡村,看沙漠治理的产业化之路

大漠驼迹绝,塞上柳色新。70载治沙造林,榆林沙化土地治理率已达93.24%,意味着毛乌素沙漠即将从陕西版图“消失”。生态环境不仅得到了改善,也加快沙区绿色产业发展,实现治沙增绿和脱贫致…… 李世冲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誓把沙海变绿洲

45年,她们用青春染绿荒漠,学习治沙精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高质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7月22日上午10时,西安工业大学“绿野寻踪”赴榆林防风治沙实践队来到了位于毛乌苏沙漠…… 李世冲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走进靖边林业和草原局 ——开拓土地沙化防治新思路

人类只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永远不会顺从人类。——题记2021年7月21日上午9时,西安工业大学“绿野寻踪”赴榆林防风治沙实践队来到榆林市靖边县林业与草原局开展对当地防风治沙工程的社…… 刘状状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走进榆林乡村,揭秘治沙致富密码

在榆林,有一种绿,叫榆林绿,绿的妩媚;有一种蓝,叫榆林蓝,蓝的醉人;——《榆林民歌》昔日沙窝窝,今日变绿洲。榆林市坐落于陕西北部,临近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连续多年被国家林业和…… 李世冲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用生命铸就绿色丰碑——走近造林治沙“老黄牛”牛玉琴”

黄沙漫漫到绿意葱茏,从“茫茫沙海”到“绿色长城”。几十年持之以恒搏击荒漠,毛乌素沙漠治理实践书写的绿色传奇,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树起一面旗,也为世界荒漠化治理蹚出一条路。2021年…… 王梦旭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探访金鸡沙,走进沙漠上崛起的森林绿洲

不是说黄土高坡吗?黄土呢?”去年上映的电影《我和我的家乡》中,这句经典台词让很多观众印象深刻。片中,邓超饰演的乔树林带领乡亲们在沙地里植树造林、培育沙地苹果,将不毛之地变成…… 王梦旭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绿野寻踪”赴榆林防风治沙实践队来到毛乌素,探寻沙漠“前世今生”

毛乌素沙漠,中国四大沙漠之一,位于陕西省榆林地区和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之间,面积达4.22万平方公里。昔日黄沙漫漫,今日生机盎然。一代代治沙人用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和坚守毅力,锁…… 李世冲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当前,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老年人口…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行2025年河南省优秀应届毕业生评选大会

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优秀毕业生的示范引领作用,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行2025年河南省…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办“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为深化青年价值引领,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办2025年“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青春力量赋能老旧社区焕新,青年提案绘就治理新蓝图

我国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社区占比超35%,普遍存在设施老化、空间不足、居民疏离等问题。以某典型社区为例,60%的小区楼龄超20年,…

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开展调研工作

(通讯员陈思然周曼琳石宇)4月29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面向长沙市第一中学部分高中学生开展调研工作…

最新发布

返家乡实践心得体会
为加强党史学习教育,传承革命精神,喜迎党的二十大,进一步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2022年寒假期间我参加了“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于12月底在甘肃省会宁县进行参观学习,并展开实地调研,深刻感悟到革…
我的社会实践故事
我体会到“劳动是苦中带甜”的句话时,是因为我响应学校号召组织的“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参加志愿者后所领略到这句话的精髓。春节及将来临,在这个举国同庆的时刻,家家户户也迎来一年最忙的时刻,我帮助的…
将大数据蕴于新一代粮仓制造,粮食存储保鲜不再是难题
粮食浪费让人担忧近年来我国粮食储存一直致力于减少粮食产后的损失和浪费,提高粮食保质保鲜能力,保障粮食的安全与品质,但随着科技的发展,现有的粮食存储保鲜技术已经不能满足当代市场需求。冷链物流保鲜…
“返家乡”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大学生思想政治的重要环节,是组织时间最长,参加人数最多,内容丰富,活动集中的社会实践活动。为了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领会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
三下乡社会实践|学习入基层,宣传二十大
2023年寒假期间,党的二十大召开以来,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帮助人民群众了解到新时代发展在现一阶段取得的重大阶段性成果,潍坊学院政法学院二十大精神宣讲志愿小队成员李佳蕊、王星宇两位成员展…
三下乡社会实践|落实乡村振兴,服务基层建设
2023年寒假期间,潍坊学院政法学院学生张嘉轩、赵珂瑶、孔怡佳、刘恒4名学生在队长张嘉轩的带领下,组成寒假“三下乡”队伍——最佳员工组,回到各自的家乡,分别在河北省廊坊市文安县、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
铭记红色历史,传承党的精神
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青年大学生要肩负起历史使命,抱有远大理想,以实际行动努力奋斗。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中国共产党百年的奋斗历…
三下乡社会实践|凝聚你我之力,共建美丽乡村
2023年寒假,在二十大顺利召开的背景下,为积极响应建设富强文明美丽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助力乡村振兴,潍坊学院守护者队冉漩参加潍坊学院“三下乡”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在贵州省平塘县塘边镇新店村村委会进…
三下乡社会实践|青年返家乡,实践助发展
为了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的时代希望寄托,赓续时代精神,展现青春力量助力乡村振兴事业的发展,潍坊学院政法学院响应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号召,组建多支实践队伍,深入各地走访调研,贡献精神…
三下乡社会实践|实践深入基层,助力乡村振兴
“三农”问题一直是党中央和国务院重点关注的问题。为了促进实现乡村振兴的伟大工程,国务院教育局抓紧衔接知识人才和贫困农村,鼓励大学生下乡,以解决农村人才缺乏所导致的农村地区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