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有关保护长江社会实践活动的相关分析

来源:江苏师范大学敬文书院 作者:陆柯羽

基于对收集问卷的数据分析,我们团队出了四个对策建议。首先我们应该从人的角度加强与文化保护引导性措施,重视退捕渔民的生活保障等民生问题与相关专业人才培养。其次,强化系统研究,重视文化发掘,如有计划的建立相关档案及数据库。接着,加强整体保护,助力产业振兴。例如谋求渔民文化保护与文创产业融合发展。最后,开拓宣传途径,创新宣传思路。可以文化教育与文化体验两方面为抓手,使得群众更加了解渔文化保护的迫切性和必要性。我们团队的调研日程安排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前期工作准备以及对参与队员进行筛选。我们于2022年5月至6月进行了挑战杯工作的选题以及对有关人员的挑选。第二个部分,进行实地调研及问卷采访。团队成员于2022年7月至8月展开实地调研,收集相关数据,为期共两周。第三个部分,数据整理分析、PPT制作和讲稿的写作。团队成员于2022年9月至2023年1月进行了相关数据的汇总分析PPT制作和讲稿写作,参加敬文书院本院的项目选拔活动并成功入选。2023年1月至今,正在参加关于校赛的选拔活动。至于团队成员的分工,我们也分为了实地调研与后期准备两个部分。在进行实地调研时,对成员分为两组,第一组成员为:黄嵘、许计懿、陈钰涵、钱添逸、姚依瑭、陆柯羽,主要对长江沿江苏段地区进行走访调研。第二组成员为:周轶群、李璐、吴紫昀,主要对环太湖地区进行走访调研。在进行后期准备时,黄嵘主要负责项目的统筹安排以及资料写作,周轶群、李璐、吴紫昀三位同学主要负责对收集问卷的数据整理及分析,许计懿、陈钰涵同学主要负责相关讲稿的写作,钱添逸、姚依瑭、陆柯羽同学主要负责PPT的相关制作。此项目的选择是紧紧依托时代背景进行的,当前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愈发上升。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之一,对其生态环境及其周边生态环境的保护是国家的重要议题。国务院宣布从2020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长江十年禁渔计划。而在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也明确要求要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长江文化,对加强禁渔过程中的鱼文化保护做出了重要指示。在此时代背景下,本项目展开对长江文化保护现状及路径的探索,贴合了国家对传统渔文化的保护以及环境政策的落实。我们项目的亮点主要有:首先,此研究选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是目前备受关注的环境保护问题,长江禁渔效用如何,对于后续如何加强保护也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其次,我们调研案例的选择符合长江十年禁渔的流域性特征。选择沿江多个城市各地之间情况进行相互印证,增强了调研信息的准确性以及研究价值。最后,我们项目在进行长江禁渔与文化调研的同时,还展开了关于鱼文化保护的宣传活动,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影响,同时增强了相关调研的群众基础。该项目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首先,我们对长江渔文化内涵的采集以及内容提炼还不够充分,特别是对长江沿线与文化保护以及彰显的典型案例的分析还有待加强。其次,我们对十年禁渔与长江鱼文化之间的两者关系分析还显不足。最后,我们虽然详细分析了其他国家渔文化保护的案例,但是这些分析深度有待加强。同时,有关我国如何对这些案例加以借鉴,我们还没有进行十分完善的分析。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5248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环保同心,分类同行

青春助力三服务的活动,关于进社区已经告一段落了。这一天我们大家早早的集合在一起活动室,讨论关于这次活动的后续、准备工作以及对前段时间来进社区的工作。通过一个总结,大家罗列了…… 潘鑫怡 湖州师范学院工学院查看全文 >>

思考人生,感受活动真谛

随着各种关于垃圾分类的活动逐步开展,暑期实践团队的任务即将接近尾声,接下来的工作就是继续问卷调查的归纳,以及对这段时间工作的总结。总之,这次活动让我受益颇深。这次活动,不仅…… 徐显卓 湖州师范学院工学院查看全文 >>

志愿到区,服务为民

工学院“青春助力三服务,科技环保万家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已经宣告结束。回顾此次活动,我们收获了太多感动。活动第一天,当我们到达仁北小区后,天正好开始下雨了,有一个成员没有带…… 杨琪琪 湖州师范学院工学院查看全文 >>

垃圾分类人人知

今天我们来到了红丰新村社区,为了让他们认识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明确如何进行垃圾分类,我们给社区里的老人带来了一场有关垃圾分类的宣讲会。在进入社区时,我们已经可以看到一些地方…… 何世佳 湖州师范学院工学院查看全文 >>

文明建设,我们越来越近

今天志愿者们来到红丰新村一个老年食堂,为该社区老年大学三十多位老年人代表,开了一个有关垃圾精准分类的宣讲会。日复一日的磨练,志愿者们热情饱满,积极向上,在服务社区居民、服务…… 邱雪影 湖州师范学院工学院查看全文 >>

绿色环保进万家

今天是2019年7月19日,是我们最后一次的小区垃圾分类宣讲会。外面小雨淅淅,志愿者们带着热情高昂的心、迈着坚定的步伐走进了红丰新村的老年中心。有了前几次的经验,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把…… 匡洁 湖州师范学院工学院查看全文 >>

学习垃圾分类,保护地球母亲

在7月18日这一天,跟随着暑期实践团队的步伐,今天的任务是对湖州科技创业园的马经理进行采访,他是负责于环保服务与回收垃圾的处理这一方面。在我们的充分准备下,我们精心选择了几个问…… 徐显卓 湖州师范学院工学院查看全文 >>

垃圾随手分类,资源不再浪费

今天和往常一样,大家很早就集合在一起,为今天的活动做准备。今天的活动安排又照旧分成了两组,一组是应“路长制巡逻”活动需要,在学士路全段负责志愿者工作,路长制以“全路实名”“…… 潘鑫怡 湖州师范学院工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当前,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老年人口…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行2025年河南省优秀应届毕业生评选大会

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优秀毕业生的示范引领作用,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行2025年河南省…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办“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为深化青年价值引领,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办2025年“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青春力量赋能老旧社区焕新,青年提案绘就治理新蓝图

我国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社区占比超35%,普遍存在设施老化、空间不足、居民疏离等问题。以某典型社区为例,60%的小区楼龄超20年,…

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开展调研工作

(通讯员陈思然周曼琳石宇)4月29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面向长沙市第一中学部分高中学生开展调研工作…

最新发布

环境设计专业苑蕾主任带领专业教师以及学生到公司进行了企业参观和座谈交流
为进一步加强高校与企业的联系,拓展实习就业资源,强化校企合作,环境设计专业积极实施产教融合教育方式,与企业共同培养高质量人才为社会经济发展注入更多“新鲜血液”,进而实现合作共赢。近期,智能与工…
“学习二十大,运动向未来”第十届大学生三走活动圆满落幕
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入脑入心,切实将学生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深入推进阳光体育运动。3月22日,闽南科技学院于康美校区田径场开展“学习二…
乌镇之忆
高考结束后的那一个暑假,风过林梢,蝉鸣依旧。当那备考的沉重担子从我的身上卸下,眼前的景色似乎没有丝毫变化,而我的心境却不同了。历经了三年的苦熬,终于可以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了。“妈,咱们去哪儿…
与爱“童”行,佑“理”成长——武汉理工大学能源类2205团支部赴武汉市儿童医院开展志愿服务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充分发挥团员青年的能动力,4月3日下午,武汉理工大学船海与能源动力工程学院能源类2205团支部前往武汉市儿童…
“我想告诉‘她’”--致最美女生的信主题活动
恰逢庆祝国际妇女节节点,为致敬最美女性,传递爱与美好,促进闽南科技学院学生和师生的交流,给闽南科技学院学生提供一个给自己心中最美女生写信的机会,将想要表达的感情进行传达。3月20日,闽南科技学院分…
武汉理工大学船海与能源动力工程学院2022级能源类团学骨干赴向警予烈士墓开展纪念活动
4月5日上午,2022级能源类20余名团学骨干赴向警予烈士墓开展纪念活动,重温红色历史,赓续英烈精神,厚植爱国情怀,汲取奋进力量。团学骨干们在向警予烈士纪念碑前通过集体默哀、鞠躬致敬、敬献鲜花、重温入团…
闽南科技学院开展2022-2023学年校艺术团交流会
为加强闽南科技学院大学生艺术团的交流学习,提高工作能力,增添工作氛围,3月19日晚,闽南科技学院于康美校区明德楼二楼团学研讨室举办2022-2023学年校大学生艺术团工作交流会。校团委华清老师、校学生会主席团…
华中师范大学数统学院:妙笔显意 翰墨抒怀:数统学院书写技能大赛顺利举办
(通讯员徐思涵)4月7日下午,数学与统计学学院(以下简称“数统学院”)“妙笔显意,翰墨抒怀”书写技能大赛在六号楼举办。本次比赛共有93名同学参加粉笔字大赛,134名同学参加钢笔字大赛。数统学院党委副书…
电气院顺利开展“清风明月,志愿随行”社区服务活动
[常熟理工学院电气与自动化工程校园2023年4月讯](通讯员:陈涛)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社区部在湖畔现代城社区中心成功举办开展了“清风明月,志愿随行”社区志愿服务活动,让学生参与到社区…
三向共触,多元接轨,探索文化软实力的行进路 ——以“茶”为引
古话有云:“柴米油盐酱醋茶。”之于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茶”,自古以来一直是最具代表性的中国传统文化要素之一,不仅潜移默化地渗透进中国人的文化基因,更是成为中国面向世界的一种身份认同和形象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