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崭新清流风貌,文旅成功模范

来源:集美大学 作者:戴秀莲 杨艳 杨婷婷

2023年6月27日中午,“寻访三线,逐梦今朝”实践队来到了福建红军中央根据地“红旗小镇”。红旗小镇以“毛泽东旧居——诒燕第”为中心,占地16666平方米,以红色文旅为特点,打造全方位的红色研学之旅。

图为毛泽东旧居——诒燕第。董煊圻摄

在文旅局干部的带领下,实践队参观了毛泽东旧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毛泽东铜像。该铜像高8.4米,象征毛主席享年84岁。去年,基于红四军对闽西革命史的重要意义,以及国内尚无专门纪念红四军的纪念馆的考虑,在政府的牵头带领下,毛泽东旧居扩建成红四军纪念馆。整个建筑采用“修旧如旧”的保护方式,力图还原最原始的伟人生活痕迹,保存当年记忆。旧居共有四十六个房间,五个展区,分别讲述了毛泽东在清流县居住时发生的重要战役和经历,让实践队深入了解了当时的历史,体验革命先辈“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精神。除展览、保存旧址之外,旧址还通过展现毛主席的字帖重现毛主席挥洒方遒、意气风发的形象。

围绕“红色宣教+旅游休闲”的发展思路,通过盘活闲置土地资源,清流县以“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合作方式,打造了总投资1.5亿的“红旗小镇”项目,开创了红色旅游新方式,带动乡村经济发展,实现脱贫致富,为福建红色基地开发红色资源提供了典型范例。

图为毛泽东铜像。董煊圻摄

图为坐落于红旗小镇的毛泽东旧居介绍。董煊圻摄

接下来,在清流团县委副书记雷一声的带领下,实践队参观了闽西清流花卉包装分拣中心,由清流县创业青年官福荣为我们详细介绍。官福荣是十一届“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2006年从三明市农业学校园林花卉专业毕业后,他开始在泉州的花卉盆栽公司上班,后来回乡种植花卉、成立合作社,带领近百户农民种花致富,获得极大成功。

闽西清流花卉包装分拣中心总共种植花卉一万多亩,是品种、农户、大棚面积数量最大的中心。2020年投入使用,占地面积六千多平方,镇上六个合作社成立联合社(百分之九十的花农来自三明永安、明溪、江西石城县等地),负责花卉包装,主要品种有非洲菊、菊花、玫瑰、郁金香、康乃馨、玫瑰等等,其中非洲菊颜色品种多样,种植面积最大,占全国百分之十五。这种联合社的方式不仅极大程度上减少了恶性竞争,也统一了质量标准,提高了清流县花卉产业的发展效益。

图为恒温间保存的鲜切花。董煊圻摄

闽西清流花卉包装分拣中心的运行模式主要是借助合作社,以“基地+农户”的模式生产。花卉种植分配给个体农户,公司为农户统一采购花卉种苗、化肥等生产物资以及提供免费的技术支持,保证农户的种植效益,实现生产环节质量与产量的双丰收。花卉的分拣销售主要由公司负责,以“实用”为主,讲求数量优势。2021年分拣中心销售鲜切花12.57亿支,兰花等盐栽花卉101.2万盘,实现销售收入7.8亿元(其中鲜切花5.8亿元,盐栽花卉1.2亿元,食药用花卉0.8亿元),花卉从业人员年均收入达2.75万元以上。

清流花卉分拣包装中心是2003年兴起的农产业,花亩一亩两万多元,毛利一亩八千到一万。如今,花卉已成为清流县的一张靓丽的名片,销售至全国大部分地区,甚至出口到日本韩国。另外,清流县积极引导辖区内花卉企业参加“中国花卉博览会”“海峡两岸花卉博览会”“海峡两岸林业博览会”和“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等展会。在历届“中国花卉博览会”“海峡两岸花卉博览会”“海峡两岸林业博览会”“北京世园会”等重大展会上,清流花卉先后获得300多次特等奖及金、银、铜奖等。清流如花,花看清流,花卉是清流的重要元素,清流亦能成为花卉的代名词。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以林畲乡的花卉产业为突破口,清流县探索出一种既保留地域特色,满足面貌提升,又促进产业发展,且适应现代生活的产业发展方式,成为当代乡村振兴产业创新发展的典范。

农文旅结合、红色文化与乡村振兴共振,清流县走在乡村发展的前列。红旗小镇的兴起,花卉产业的壮大,实践队期待着多元产业融合发展的清流县,期待农文旅结合更加密切的清流县!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6120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走进榆林乡村,看沙漠治理的产业化之路

大漠驼迹绝,塞上柳色新。70载治沙造林,榆林沙化土地治理率已达93.24%,意味着毛乌素沙漠即将从陕西版图“消失”。生态环境不仅得到了改善,也加快沙区绿色产业发展,实现治沙增绿和脱贫致…… 李世冲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誓把沙海变绿洲

45年,她们用青春染绿荒漠,学习治沙精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高质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7月22日上午10时,西安工业大学“绿野寻踪”赴榆林防风治沙实践队来到了位于毛乌苏沙漠…… 李世冲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走进靖边林业和草原局 ——开拓土地沙化防治新思路

人类只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永远不会顺从人类。——题记2021年7月21日上午9时,西安工业大学“绿野寻踪”赴榆林防风治沙实践队来到榆林市靖边县林业与草原局开展对当地防风治沙工程的社…… 刘状状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走进榆林乡村,揭秘治沙致富密码

在榆林,有一种绿,叫榆林绿,绿的妩媚;有一种蓝,叫榆林蓝,蓝的醉人;——《榆林民歌》昔日沙窝窝,今日变绿洲。榆林市坐落于陕西北部,临近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连续多年被国家林业和…… 李世冲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用生命铸就绿色丰碑——走近造林治沙“老黄牛”牛玉琴”

黄沙漫漫到绿意葱茏,从“茫茫沙海”到“绿色长城”。几十年持之以恒搏击荒漠,毛乌素沙漠治理实践书写的绿色传奇,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树起一面旗,也为世界荒漠化治理蹚出一条路。2021年…… 王梦旭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探访金鸡沙,走进沙漠上崛起的森林绿洲

不是说黄土高坡吗?黄土呢?”去年上映的电影《我和我的家乡》中,这句经典台词让很多观众印象深刻。片中,邓超饰演的乔树林带领乡亲们在沙地里植树造林、培育沙地苹果,将不毛之地变成…… 王梦旭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绿野寻踪”赴榆林防风治沙实践队来到毛乌素,探寻沙漠“前世今生”

毛乌素沙漠,中国四大沙漠之一,位于陕西省榆林地区和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之间,面积达4.22万平方公里。昔日黄沙漫漫,今日生机盎然。一代代治沙人用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和坚守毅力,锁…… 李世冲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当前,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老年人口…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行2025年河南省优秀应届毕业生评选大会

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优秀毕业生的示范引领作用,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行2025年河南省…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办“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为深化青年价值引领,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办2025年“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青春力量赋能老旧社区焕新,青年提案绘就治理新蓝图

我国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社区占比超35%,普遍存在设施老化、空间不足、居民疏离等问题。以某典型社区为例,60%的小区楼龄超20年,…

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开展调研工作

(通讯员陈思然周曼琳石宇)4月29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面向长沙市第一中学部分高中学生开展调研工作…

最新发布

五福呈祥,老人之上!
面对近年来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的现实问题,我国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化孤寡老人服务,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全力守护最美“夕阳红”。为贯彻落实国家…
倾听儿童,相伴成长
好的教育应当充满自由、平等、关爱和尊重,只有在这样的氛围和环境中,青少年才能养成健全的人格,才能最大限度地释放自己的潜能,才能发展得更主动、更和谐、更快乐,才能面对未来充满变化的生活。曲阜师范…
寻访革命老区,助力乡村振兴
7月4日,江西农业大学园林与艺术学院三湾改编寻访团来到“三湾改编”所在地——江西省永新县,在寻访红色足迹的同时助力当地农村发展,关爱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上午八点,一行人乘…
春砂仁的“奥秘”——金花坑春砂仁博物馆探索之旅
7月1日,岭南师范学院“岭先行”实践队去往阳春市金花坑春砂仁博物馆,探寻春砂仁的“奥秘”。春砂仁的“奥秘”何在?跟随“岭先行”实践队的脚步,一起去揭开春砂仁神秘的面纱。大道至简,行为干要。没有纸…
大学生防诈反诈宣传调研活动来了
为了提高人们都防诈骗意识和自我安全防护能力,2023年7月1日西南石油大学公益服务志愿者团队赴成都市新都区退役军人战旗红志愿服务中心暑期社会实践队的同学们在成都市新都区退役军人战旗红志愿服务中心附近开…
青春之力 丈量祖国大地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子上好“大思政课”。在“学习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主题的引领下,…
湖南工学院三下乡走进东洲岛义务劳动
湖南工学院三下乡•走进东洲岛义务劳动2023年7月5日,今天是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第三天;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在全社会弘扬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勤俭节约精神”。其…
江农学子三下乡:阳光下操场,支教助力农村教育发展
6月27日,一支由江西农业大学的学生组成的支教团队走进了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社树村,为当地的学生进行了为期一天的支教活动。该支教团队由2名老师和13名学生组成,通过课堂教学和乡村实践等多种形式,向农村学…
湖南工学院|安全“童”行,不做孤“泳”者——防溺水安全教育新模式守护青少年健康成长
安全“童”行,不做孤“泳”者——防溺水安全教育新模式守护青少年健康成长“小朋友们切记不要私自下水游泳或到水边玩耍嬉戏,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6月29日至30日,湖南工学院安全与管理工程学院赴湖南…
湘农学子三下乡:一堂特色英语课走进建炉村
。导语:2023年7月4日,湖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植梦建炉”社会实践团队在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建炉村村委会为建炉村儿童开展了一堂创意英语课。课程教学内容包括了英语几何学习、英语歌曲与舞蹈学习等多项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