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到纪念馆前的广场上排队时还在出汗,进入纪念馆内部的一瞬间,由内而外的感到一阵凉意。迎面而来的是“肃穆”两个大字,排队进馆时熙熙攘攘的感觉不知在何时已经完全消失,所有人都不由自主的沉默了下来。

后面是石雕《家破人亡》:一位被凌辱后的母亲悲痛至极,无力的手托蒙难的孩子,麻木的向苍天呼号,欲哭无泪,在他身后时被活埋的丈夫露出地面的手脚。再向前走是《屠杀之门》,又叫《冤魂的呐喊》,一座被劈开的山,左半边高达12米,山顶是直指苍穹的手,似乎在发出冤魂的呐喊;另半边高6米,是无辜百姓被屠杀的场面,被绳索捆绑着的百姓群情激愤,如波浪一样涌动,却被四周的刺刀围的严严实实。

接下来是遇难者纪念墙,上面用11种语言书写了“遇难者300000”的字体,向全世界控诉日本侵略者曾经犯下的罪行!走过遇难者之墙左拐是“历史证人的脚印”铜板路,铜板路长40米,宽1.6米,铸有南京大屠杀部分幸存者等222位历史证人的脚印,为期留下永久的记忆。

遇难者纪念碑,说是碑,其实是很长的一堵墙,长到每个人都不忍直视,因为墙上写满了我们同胞的名字!即使如此,30万遇难者中,好多人的姓名已经找不到,只留下某某父亲、某某邻居的字样,作为他们曾经在这个世界上存在过得唯一痕迹。而有的人,因为实在无从得知其姓名,连这点痕迹都没有留下。走过纪念碑到达“万人坑”遗址,此处万人坑遗址只挖掘出一部分,在170平米表层掘面内布满了208具遇难者骸骨。骸骨分布凌乱,有的严重扭曲变形,有的伴有弹穿刀刺痕迹,男女老幼群葬,并阶梯状交错重叠掩埋达7层,呈现出非正常死亡后仓促集体掩埋的特点。

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整体色调为灰白色,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而这些,可能是整个纪念馆里唯一带有色彩的东西了。国际友人送来的千纸鹤,突兀的颜色对比,更衬托一种悲痛的氛围,看到这些千纸鹤时,我总有一种想要呐喊但喉咙却被堵住的感觉。

出了“万人坑”遗址,这是纪念馆最后的一件雕塑,名为《和平女神》。不同于日本右翼分子,我们遭受了太多苦难,但我们依然热爱和平,我们尘封仇恨,但我们会铭记历史。如今我们的祖国已经强大起来,但我们依然希望世界和平。部分日本人不承认他们先人曾犯下的罪行,然而在这铁的罪证面前,任何罪恶都逃不过世人的法眼!从一进馆时的沉默,到后来的震惊,再到悲痛、仇恨,最后看到和平女神雕像时又缓和下来。摧毁对手不等于战胜对手,战胜对手的最好办法就是强化自身,让对手畏惧自己,一时的胜利不算胜利,自身的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6554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为助力考研学子坚定信念,缓解备考压力,进一步营造积极向上的考研氛围,12月21日,传媒技术学院于11#A401开展了“‘硕’果在望,一’研’为定”考研爱心大礼包发放活动。传媒技术学院党委副……
荆煜轩 张雅淇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为切实推进资助育人工作,进一步完善学院资助育人体系,增进学生对资助政策的了解,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传媒技术学院在院范围内开展了2024年资助育人主题系列教育活动。义捐义卖……
荆煜轩 张雅淇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为促进学科间的交流与合作,加强教育教学经验的分享,进一步促进传媒领域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12月2日,潍坊学院副校长任立春一行到访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聊城大学副校长白金山及传媒……
姜雨涵 刘玺诺 张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为增强学生法治观念,推进校园法治建设,进一步弘扬宪法精神,12月1日,传媒技术学院于11#C404举办了“弘扬宪法精神,共建法治校园”普法宣讲实践活动。传媒技术学院部分学生参与了此次活动……
荆煜轩 张雅淇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为使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教学中,加深学生对教育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帮助学生提前适应教育工作环境并且为学生就业做好准备,9月13日,传媒技术学院教育技术系召开2021级教育实习动……
王靖芳 荆煜轩 张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为进一步强化学生体质,普及公共体育课相关政策,营造校园体育文化氛围,9月24日,传媒技术学院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于演播厅及11#A404、A407开展了“大学体育课与运动健康”主题宣讲活……
魏振飞 张雅淇 刘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为确保学院学生党建工作的持续推进,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力度,进一步提升学生党员队伍的凝聚力,9月19日,传媒技术学院于11#A404开展本科生第一党支部换届选举大会。传媒技术学院本科生第……
荆煜轩 刘玺诺 张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为提高新生的网络安全意识,普及网络安全知识,进一步增强新生在网络环境中的自我保护能力,9月20日,聊城大学实验与网络信息中心的工作人员来到传媒技术学院,分别于11#A404、A407、A410开展……
荆煜轩 张雅淇 刘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