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3日,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关于语言文化的重要指示,入选2023年“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团队——绵阳师范学院文学与历史学院“闰土声声”实践团队赴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县开展推广普通话的活动。
张和琼,2012年被评为省级羌族服饰手工技艺传承人。致力于羌族服饰传承与创新,曾经参加过上海美术学院学习交流会,也曾莅临四川美术学院进行指导教学。不仅如此,他还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羌族服饰手工传承人。实践团队在张和琼老师的带领和讲解下,参观了羌族传统服饰的制作工艺,她说:“我们就是不太会说普通话,和外地人交流、宣传、介绍我们的羌族服饰文化时,感觉还是很吃力,语言还是有隔阂。”羌绣发展的不易与普通话普及程度有着极大的关系,传统羌绣“走出去”更是离不开普通话的普及。

杨维强,茂县凤仪镇人。1992年跟随父亲学习羌族银饰锻制技艺。他技艺精湛、大胆创新,将民族技艺与时代相结合,博采众长,让羌族银饰锻制技艺焕发新的艺术光芒。2012年,杨维强被评为四川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羌族银饰锻制技艺州级代表性传承人。在他个人羌族银饰民俗博物馆,杨维强老师向我们介绍了普通话普及对羌族文化传承的推动作用。他说:“非遗的传承,离不开文化的输出,我们要以热情洋溢、开阔的理念,用国家通用语言——普通话,更好地讲好羌族故事,让非遗更好地走进大众生活。”

作为一个古老的民族,繁衍至今,历数千年而生生不息,离不开语言对文化的保存与传播功能。在与居民的交流中,我们得知:羌族是一个没有自己文字的民族,许多汉语的意思难以用羌语进行表达。因此,推广普通话,有利于消除语言隔阂,促进社会交往,对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普通话的推广宣传,调动了各民族学习普通话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普通话成为推广民族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6828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大学生网报9月5日电(通讯员丁琪)不知不觉硒行的活动已经结束大半个月了,我也即将回到学校,而当我回想起长达九个月的“宅家生活”,最令我印象深刻还是暑期参加的硒行志愿活动。由于学……
丁琪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硒行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大学生网报9月5日电(通讯员向贝迪)相遇:故事的开始与硒行的初遇还是在大一刚开学,有一位学姐向我介绍硒行,回忆她的支教时光。夏日的绿荫下,她的脸上满是骄傲与怀念,她的笑容在阳光……
向贝迪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硒行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夏日炎炎,野三关那连绵不绝的山也挡不住那骄阳似火的热浪。我们硒行人肩负着不同的任务来到了巴东县野三关镇,开始了我们的支教服务工作。不知不觉,已经来到了支教生活的第三天。我与……
文天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硒行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大学生网报9月5日电(通讯员何蕊)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硒行志愿服务队于8月1日正式开始在线云支教——情暖恩施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五期队员杨帅选择坚守岗位再入六期硒行。寻常说到“坚守”……
何蕊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硒行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大学生网报9月5日电(通讯员张仁杰)硒行,我们下次再见犹记得去年就想加入到我们学校的硒行三下乡团队,但是由于当时想要加入硒行的优秀的人太多,而平平无奇的我自然面试失败了心里一阵……
张仁杰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硒行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与硒行的相遇:终于等到你大一刚开学,我和一位同专业的学姐在学校的一片香樟树下聊天,那时夏日炎炎,绿荫在道路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温热的夏风徐徐穿过我们身旁。记得我兴致盎然,问起……
向贝迪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硒行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大学生网报9月4日电(通讯员向贝迪)8月5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硒行志愿服务队的队员们以“引导学生深入地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民间艺术,增强对祖国优秀文化的理解”为宗旨,在线上为湖北……
向贝迪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硒行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大学生网报9月4日电(通讯员向贝迪)自8月1日起,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硒行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已经陪伴孩子们走过了两个星期的时光。团队志愿者们在辅导孩子课业之余,以前期进行的学生兴趣……
向贝迪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硒行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