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汽院学子三下乡:红安将军县调研红安大布非遗文化有感

来源: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系 作者:邓良鹏

引言:习近平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中国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推动创造性转化发展,不断增强中华民族深化文明交流互鉴,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2023年7月15日,来自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的追光者志愿服务实践团前往黄冈红安县七里坪长胜街,对红安特色非遗文化进行调研。开展以“调研红安非遗文化,学习红安红色精神”为主题的调研学习活动。

在抵达七里坪长胜街,看着门口石砌的大门,大门正中心毅然刻着“长胜街“三字,看不尽头古香古色的街道,不禁让团队的成员感受那份浓郁的红安特色文化,而那红安非遗文化也像 “酒香不怕巷子深”似的,向着我们追光者志愿服务实践团招手欢迎。

图为追光者团队在长胜街门口合影留念。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罗希 供图

迈入长胜街的大门,街道上尽是古香古色的特产,终于我们抵达第一个红安非遗文化——红安大布。我们团队来到红安大布非遗传承人黄珍兰女士所在地,进入大门,映入眼帘的是“红安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基地”的大牌匾,随后我们进入室内,正式开始采访非遗传承人黄珍兰女士。

在访谈之中,我们得知红安大布制作工艺繁多,共有72道工序,对熟练掌握制作红安大布的手艺人来说,每日也最多织十来米布。另外,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红安大布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除了线下的售卖方式之外,红安大布非遗传承人黄珍兰女士还采用淘宝、抖音的方式线上宣传和售卖红安大布,年利润姨一年最低可达两三百万。

关于红安大布的历史,可和抗战时期的红军战士相联系,饱含浓厚的红色精神。当时还有 “最后一粒米,留给红军来充饥。最后一史布,留给战士做衣服”这一佳话,而这饱含着满满的红色精神也促使着红安大布得以在历史长河中一代代继续传承下来。当谈及红安大布的传承,黄珍兰女士饱含热情,她激情地说道:“这是祖祖辈辈传承下来地,我从母亲传承下来,又传承给我儿子,这门手艺不能失传。”听着黄珍兰女士地话语,不禁让我们对非遗传承人地传承深深打动。

图为志愿者采访非遗传承人黄珍兰女士。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罗希 供图

而后,非遗传承人女士黄珍兰女士又邀请我们团队的一个人上手体验红安大布的制作过程,她给我们挑选了红安大布的单色织布机,织布机分为上下两个脚踏板,每踏一侧脚,则需要将梭伦丢到一侧,并用挂布器挂一次布面,在反复的替换中,就可以织出一匹红安大布。在相互交替的步伐,如妙曼的舞姿,不禁想到上下五千年绣娘们辛勤劳作的样子“男将打仗,女将送饭“,在抗战年代,红安大布也为红军战士们做下一件件厚实的衣服,甚至当时也是最时尚受欢迎的衣服。

图为非遗传承人黄珍兰女士为志愿者展示红安大布原料。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罗希 供图

在后续的采访中,非遗传承人黄珍兰女士为我们演示了更为复杂的双色交替的织布机,相比单色的织布机,双色织布机的脚踏板由两个变成了四个,看着木制的织布机在非遗传承人的舞步下,织布像翩翩起舞的舞者似的,一匹一匹的织成,不禁由衷感叹古人的智慧,在没有机器的时代,仅凭几块木板,几条布线就将一匹匹养家糊口的布料做出。

图为追光者志愿服务实践团同非遗产传承人黄珍兰女士合影留念。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罗希 供图

总结:中国非物质遗文化遗产是中国历史长河中留下的专属中国的智慧结晶,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各族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体现着中华文明5000多年的继往开来,需要进行系统性保护、传承与发展,我们应学习传承和发展它们,好好保护好它们。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0513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2022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团支部赴福州市侯官村开展侯官“古街焕新”大地美

在闽江之畔的千年古村侯官,一场由青春力量主导的环保行动正悄然展开。近日,我院2022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团支部联合闽侯县青年志愿者协会,在省级历史文化名村侯官村开展“古街焕新”大…… 22级人城团支部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支部团员寒假投身志愿服务,青春担当助力家乡发展

近日,福建师范大学2022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团支部的团员们积极响应青年挺膺担当的号召,利用寒假时间,投身于各类志愿服务活动中,为建设更加美好的家乡贡献自己的力量。此次活动不仅增…… 22级人城团支部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二十大精神沃心田,青年力量谱新篇

二十大精神沃心田,青年力量谱新篇——地理科学学院、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2022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团支部会议2024年12月5日,地理科学学院、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2022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团支…… 22级人城团支部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跨越地理界线、成就榜样力量

12月10日,地理科学学院、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2022级地理信息科学团支部和2022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团支部于科研楼16号楼608室联合开展以“跨越地理界线、成就榜样力量”为主题的团立项活动,为…… 22级人城团支部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天佑关注 | 校党委书记狄生奎与青年学生代表开展午餐恳谈活动

4月30日午间,在五一劳动节、五四青年节双节来临之际,校党委书记狄生奎深入朝阳餐厅开展恳谈活动,与青年学生代表共进午餐,…

童心守护,安全启航——公管院开展“童心向阳”志愿活动

(通讯员彭淑荧王君青)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以下简称公管院)于4月26日在岳麓区润龙社区主办开展这学期的第四期“童心…

青年力量注入老旧社区改造,开启社区治理新篇章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当下,老旧社区改造成为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居民生活的关键任务。华北电力大学(保定)一群充满活力与…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当前,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老年人口…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行2025年河南省优秀应届毕业生评选大会

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优秀毕业生的示范引领作用,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行2025年河南省…

最新发布

青岛科技大学赴青岛革命烈士纪念馆历史观察团:崇敬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7月13日-7月15日,青岛科技大学赴革命烈士纪念馆历史观察团去往青岛市革命烈士纪念馆,走进革命烈士的故事,参观并领悟革命先辈的伟大精神,以青科方式赓续红色血脉,续写时代华章。(一)抗战馆——英雄不朽…
模拟法庭进校园,让青春与法同行
为充分发挥高校大学生普法作用,进一步提高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识,切实抓好未成年人法治宣传教育,扎实推进平安和谐校园建设,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品质教育和法治教育。2023年7月17日下午,河北科技师范学…
寻访先进村镇,擎画振新蓝图
安徽学子三下乡:寻访先进村镇,擎画振新蓝图为感受先进乡村的魅力,寻找先进乡村的特点,发扬先进乡村的成功之路,进一步扩大先进乡村的数量。6.25日,安徽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来到了安徽…
湖北学子三下乡:“音”舞飞扬,“乐”享课堂
大学生网报京山7月28日电(通讯员夏予婷)我国著名音乐家冼星海说:“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陶冶性情的熔炉。”音乐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塑造美好心灵具有重要作用。7…
暑期社会实践|情系校友,“芯”火相传—刘冰老师
暑期社会实践|情系校友,“芯”火相传—刘冰老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集成电路学院“情系校友、‘芯’火相传”团队寻访优秀校友,重温南航故事。校友刘冰接受了团队采访,向大家分享了许多成长…
武汉学子三下乡:趣味英语教学课:三下乡走进农村儿童的英语世界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28日电随着社会的发展,学习英语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由于资源和环境的限制,许多农村儿童很难接触到优质的英语教育。近日,一场名为“三下乡教小朋友趣味英语”的活…
下乡回忆之家访
岭南师范学院“曦望”社会实践队(通讯员李舒敏)之前在下乡养成了很好的生物钟,现在每天早上7点左右就会起床了,感觉这14天对一个人的影响还是蛮大的。今天在家里的沙发上吃龙眼的时候,不由得联想起了饭堂…
河北工业大学2023暑期社会实践系列奋梦续航第二站:感草原风情,探冰雪魅力
位于张家口张北县的中都是元代与大都(北京)、上都(开平)齐名的三都之一,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与气候条件成为了皇室宗族巡幸避暑胜地。中都原始草原是至现在保存最完整的原始草原,许多游客慕名而来。为…
探索传统村落 了解文化底蕴
我们延路人社会实践队到达了青州市井塘古村,这是一个有着5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是山东省内保存比较完好的一处古村落。整个村落被古城墙所包围,城墙用青石砌成,是目前保存比较完整的明代建筑风格的村落,村…
系统谋划乡村建设,谱写振兴崭新篇章
7月15日下午,合肥工业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砥砺黔兴,一路砼行”三下乡团队赴贵州省册亨县乡村振兴局,围绕如何“系统谋划乡村建设,谱写振兴崭新篇章”开展座谈交流活动。在座谈会上,合肥工业大学土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