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西安学子三下乡:农业发展提高经济收益,可爱小橡改换乡村容颜

来源: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 作者:石芳 宋治錡

为贯彻落实“五个振兴”,了解农村产业链的发展情况,从实地中考察学习并积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凝聚青春力量,共筑美丽家园”乡村振兴调研团7月13日-14日赴陕西省商洛市洛南县巡检镇石墙村开展“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活动。

激活特色新产业,绘就乡村实景图

7月13日上午,调研团乘坐大巴到达石墙村,驻村干部及村委会工作人员热情地接待调研团。石墙村地处秦岭山麓,洛水谷地。自2016年以来,为落实“乡村振兴”工作,村委党员干部带领村民攻坚克难,合理利用当地资源,创建了新模式、新标准的生产车间和农产品实验大棚,大大提高了石墙村村民的经济收入。

图为调研团参观橡子淀粉生产车间 通讯员 訾鹏飞 摄

石墙村处于洛河峡谷地带,气候宜人,水气丰润,适合淡水鱼生长,石墙村抓住环境优势,凭借得天独厚的天然条件,开拓了冷水鱼养殖项目。驻村干部带领调研团前往冷水养殖场参观了冷水鱼养殖基地。调研团了解到该项目是2016年脱贫攻坚期间引进村落,通过村干部的带领以及村民团结协作下逐渐成长为村支柱产业之一,目前渔场占地20亩,年产冷水鱼20余万尾,主要养殖中华鲟、金鳟、红鳟等品种,为村上创建了特色集体产业,解决了村民的就业问题并提升了经济收入。

图为调研团参观冷水鱼养殖场 通讯员 王海全 摄

调研团了解到石墙村里创建了就业帮扶基地,其中橡子产业的发展尤为突出,该产业主要制作橡子凉粉,村民在村里建立专业的加工厂完成浸泡打浆、分离过滤、洗粉包装一体化地操作,橡子凉粉的不断发展,使得橡子产业日益壮大,目前主打橡子凉粉、橡子淀粉和橡子挂面三种产品。据负责人介绍:“当地橡子产量丰富,品质优良,下一步我们将从橡子酒出发继续打造橡子新型产品,从而使得可爱小橡子变成致富大产业。”将原本的小作坊经济集体整合为橡子酒厂,酒厂整体化、统一化的全面建设,目前酒厂建设已初具规模,酒厂投产后橡子将在当地实现原材料的深加工,节省了产业成本,提高了纯利润。

传统与创新齐飞,文化共时代一色

石墙村村委会积极领导改革,紧跟时代步伐,做出一系列推动石墙村发展的有效措施。驻村干部表示:“近年来石墙村不断加强村内基础设施建设,修理路面、治理河道,促进了石墙村旅游业发展。”村内集体开展的农业项目结合沿着山谷留下的潺潺流水,形成了石墙村独有的特色农家乐。同时调研团还参观了农产品实验生产大棚,村干部通过考察当地环境,选择了甜瓜及七彩番茄的产品实验,目前效果较好,为产业振兴,创业致富提供新思路,探索新可能。

图为调研团参观实验大棚 通讯员 王嘉豪 摄

石墙村还抓住文化产业发展,打造“仓颉造字”文化基地。7月14日上午,调研团跟随驻村干部来到了村文化艺术展馆。该馆为非盈利性书画文物展览馆,馆内汇集了当地书画爱好者和文物雕塑作品,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村民受到了文化馆的熏陶,越来越多的人在闲暇时间进入文化馆练习书法,提升文化素养。通过文化+艺术理念,打造石墙村写生基地,与农旅产业形成有效互补。

走村入户体民情,乡村振兴赋新能

7月14日下午,调研团在村内入户走访,深入村民家中,感受到当地淳朴的民俗文化。在考察过程中,调研团发现了许多农民群众已经开始尝试尝试主动创业,而这些成功的案例表明:“乡村振兴不能只靠政府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更需要农民群众的全力参与和拼搏努力,从各方面共同推进乡村振兴。”经过调研,团队成员清晰地认识到通过振兴乡村可以保护和传承农耕文化,提升经济收入,更大一方面是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具有重要意义。

调研团还与石墙村建立暑期社会实践基地,在石墙村党群服务中心进行了授牌仪式。鼓励大学生深入基层,体察民情,为石墙村乡村振兴提供青春赋能。同时通过实践让大学生深刻体会当下乡村发展新状况,体会作为当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图为调研团和村干部授牌合影 通讯员 王海全 摄

稳住乡村基本盘,开创振兴新局面

如今的石墙村美丽乡村提质建设大幕已拉开,橡子产业、冷水鱼、香菇、松子、蜂蜜、核桃、菜籽油等特色农产品已逐步商品化。形成已橡子系列产业和冷水鱼产业为支柱,多品类“遍地开花”的局面。石墙村打造“特色农产品+特色乡村旅游+春夏秋养老度假体验”乡村振兴的建设目标。调研团深入基层、走向百姓,针对乡村建设、产业发展和基层社会治理等方面进行调研,当地群众对于石墙村近年来治理改善的成果表示满意,对石墙村未来发展表示期许,相信村干部能够带领当地村民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0859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山东大学“京溪渡泉”调研团赴济南JN150文创园展开调研

2022年7月24日,山东大学“京溪渡泉”社会实践调研团的两名队员王雨佳与孙瑞泽来到济南JN150文化创意产业园,在此展开了关于济南文化资源开发的实地调研活动。JN150文化创意产业园园区位于位于…… 白洋颍翔 王雨佳 山东大学“京溪渡泉”调研团查看全文 >>

山东大学文学院“京溪渡泉”调研团社会实践调研活动圆满结束

7月9日至8月19日,山东大学文学院“京溪渡泉”社会实践调研团顺应建成文化强国的时代要求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使命,遵循“加快转变文化发展方式”、“着力建设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罗雅轩 李昕澎 山东大学“京溪渡泉”调研团查看全文 >>

调研日记 | 张天洋:咏园运营的挑战与启示

7月27日,我所在的山东大学“京溪渡泉”社会实践调研团来到北京市“咏园”非遗文创园开展关于北京文化资源开发经验的分析调研。咏园地处二环内核心位置,临近天坛,是首创非遗创新发展平…… 张天洋 山东大学“京溪渡泉”调研团查看全文 >>

调研日记 | 高明翔:走访咏园文化产业园

“以诗和歌,咏以为园”。7月27日,我与张天洋同学代表“京溪渡泉”社会实践调研团对咏园文化产业园进行了走访调研。咏园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幸福大街永生巷4号院,原址为北京市三露厂。上世…… 高明翔 山东大学“京溪渡泉”调研团查看全文 >>

“京溪渡泉”调研团对话文化产业专家

8月19日,为获取文化创意产业园相关的行业与专业意见,把握文化创意产业园发展的整体趋势,了解文化创意产业园管理模式和发展状况,从而提升社会实践报告写作的科学性、具体建议的可行性…… 李昕澎 山东大学“京溪渡泉”调研团查看全文 >>

山东大学“京溪渡泉”调研团赴北京市“咏园”调查

7月27日,山东大学“京溪渡泉”社会实践调研团成员张天洋和高明翔前往北京市“咏园”非遗文创园开展调查。咏园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幸福大街永生巷4号院,地处二环内核心位置,临近天坛。类似…… 张天洋 高明翔 彭 山东大学“京溪渡泉”调研团查看全文 >>

调研日记 | 孙瑞泽:探访JN150文化创意产业园感悟

本周,我所在的“京溪渡泉”社会实践调研团小队来到了济南的JN150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济南建设路85号,是原重汽离合器厂,1960年中国第一辆重型汽车—黄河牌JN150型卡车就在这里诞生。半个多世…… 孙瑞泽 山东大学“京溪渡泉”调研团查看全文 >>

调研日记 | 王雨佳:寻访济南JN150文化创意产业园

今天,我所在的山东大学“京溪渡泉”社会实践调研团小队来到了济南JN150文化创意产业园,开始了我们在济南的第二次文化资源实地调研活动。JN150文化创意产业园园区位于位于济南市市中区建设…… 王雨佳 山东大学“京溪渡泉”调研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天佑关注 | 校党委书记狄生奎与青年学生代表开展午餐恳谈活动

4月30日午间,在五一劳动节、五四青年节双节来临之际,校党委书记狄生奎深入朝阳餐厅开展恳谈活动,与青年学生代表共进午餐,…

童心守护,安全启航——公管院开展“童心向阳”志愿活动

(通讯员彭淑荧王君青)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以下简称公管院)于4月26日在岳麓区润龙社区主办开展这学期的第四期“童心…

青年力量注入老旧社区改造,开启社区治理新篇章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当下,老旧社区改造成为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居民生活的关键任务。华北电力大学(保定)一群充满活力与…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当前,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老年人口…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行2025年河南省优秀应届毕业生评选大会

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优秀毕业生的示范引领作用,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行2025年河南省…

最新发布

美丽的剪纸画
在探索神奇的剪纸的过程中,剪纸使人身临其境,我们意识到这真是巧夺天工的点睛之笔。左侧一幅“恭贺新春”贴画,背景用橙色打底,认人感觉暖暖春意,中间则是马年吉祥物——一匹小白马和小黄马紧拥一起,在…
“保护红色遗产,宣传党史教育”暑期实践新闻稿23
学习党的过往,发扬红色精神——数学与统计学院“保护红色遗产,宣传党史教育”暑期实践队发扬红色精神,我们进入革命历史博物馆,重燃当时那慷慨激昂的历史岁月。我们来到了农运所、红四方面军总部旧址、辛…
地理与旅游学院:垃圾分类下乡治,建设农村新面貌
中国青年网日照7月9日电(通讯员严辰昀)7月8日,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隐入尘烟”社会实践队在日照市涛雒镇开展以“垃圾分类下乡治,建设农村新面貌”为主题的实践活动,主要目的是进村了解当地的垃…
湖北学子三下乡:情系听障儿童,我们在行动
中国青年网十堰6月27日电(通讯员李强)近年来,为了帮助残疾人更好的融入社会,关爱,帮助残疾人的氛围愈加浓厚,同时为了响应“国家助残日”,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扶弱助残的传统美德,2023年6月27日上午8点,…
“保护红色遗产,宣传党史教育”暑期实践新闻稿22
浏览红色遗产,铭记党的过往——数学与统计学院“保护红色遗产,宣传党史教育”暑期实践队走进革命纪念馆,重温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来到烈士陵园,缅怀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探访红色遗址,寻找历史留下的印…
蒋庄村:传承红色基因,助力乡村振兴——三下乡活动
蒋庄村:传承红色基因,助力乡村振兴——三下乡活动理论是实践的眼睛,实践是思想的真理。为响应校团委关于开展“三下乡”工作的号召,丰富乡村文化生活,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
人科学子三下乡|感受摆手舞之魅力,体验民族情之真切
7月9日下午,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勇担青春新使命,民族团结我践行”实践团来到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龙潭社区文化体验广场开展摆手舞体验活动。活动期间,实践团成员跟随老师学习土家族传统“摆手舞”,…
朴素且神奇的剪纸艺术
采访的阿姨专心地盯着剪纸,认真地剪着。满屋子都是清清爽爽的刷刷声,似河水哗哗地流淌,在我的耳中,那简直就是天籁之音。最后只剩下剪尾巴了。只见阿姨拿起剪刀,“刷刷”:两下,一个毛茸茸的球球出现了…
湖北学子三下乡:支教时间固短暂,师生情谊留心间
不会忘记稚嫩的脸颊在委屈时的泪痕,不会忘记悄悄放在办公桌上的手写信,不会忘记离别时孩子们的不舍。纵然欢乐时光短暂,正是因为有了离别,彼此才更加珍惜这次遇见。图为孩子们用心写下的他们对爱的理解。…
寻迹三杰“溯”红脉,非遗剪纸“话”毗陵
文化自信是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为挖掘革命文化的育人内涵,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7月20日-7月30日,常州工学院航空与机械工程学院/飞行学院“探索常州文化底蕴”实践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