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平顶山学院“三下乡”:享圈李风光 见最美风情

来源:平顶山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作者:贾续辉 崔明鑫

(通讯员 崔明鑫)蝉鸣声声夏同行,枝藤引光攀盛夏。于此生机盎然之七月,平顶山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学子投身于平顶山市郏县堂街镇圈李村,他们追光而遇,沐光而行,奔赴基层听民意,扎根乡村聚民力,调查研究解民情,集中所智促民生。在乡村中绘出时代青年的奋斗光谱,用青春与乡村共赴一场振兴盛会!

图为圈李村村委会门前党政文化碑建筑 崔明鑫/摄

(一)圈李小百科

圈李村位于县城东南15千米处,距堂街镇政府驻地东北3.89千米。东邻任庄、刘庄地界,南邻前窑、北邻郭庄、西临北汝河,北汝河自南向北流经该村地域1.5千米,辖圈李、沈庄2个自然村,5个村民小组。面积1.6543平方千米。村民户数337户,人口1677人。年人均收入12000元。主要经济来源以农作物种植和外出打工为主,主要种植小麦、辣椒、烟叶、花生。耕地面积1392亩。

图为圈李村扶贫纪念碑 崔明鑫/摄

辖区内有1处村部和文化大院、1处文化广场、1所小学、1所村级卫生室、3个超市。该村地域有白象山1座、白象山座落有白象寺(亦称阴山寺)、山北麓遗存有汝阳江码头1处(也称兰桥头),该村山中有数个20世纪70年代建造的军用防空洞)。村南建有全镇唯一大型现代化轧油厂1处,总投资350万元,光伏发电厂1座。

图为白象寺远景 崔明鑫/摄

图为油厂生产车间内部 崔明鑫/摄

(二)圈李旧宅情

圈李村上,景致雅趣,蕴乡土浓情;绿幽小径,吹圈李独韵。布满青苔的老建筑与成排的向日葵,构成了一幅宁静而淡雅的田园图。

图为圈李村标志性旧宅 崔明鑫/摄

流光七月,听蝉鸣夏。常生喜悦,自在欢喜。午后阳光透过树叶,洒下斑驳光影,映照在屋顶“镇宅兽”之上。微风轻拂,轻枝摇曳,尽是沙沙作响声。

图为旧宅屋顶“镇宅兽” 崔明鑫/摄

(三)圈李民风传

这里山明水秀,稼穑蓬勃,庄稼是绿的,河流是绿的,村庄是绿的,人的精神也是绿的,自然淳朴,不含杂陈,古老风情在圈李代代传承。

图为圈李村习语文化墙 崔明鑫/摄

前山急雨携风来,尽洗却,人间暑气。雨后圈李村的天空,洁净而宽广,云峦层叠,令人陶醉。在晴朗的日子里,蔚蓝的天空上漂浮着一朵朵洁白如棉花糖的云彩,它们轻盈而柔软,宛如天空中的绵羊。它们飘忽不定,伴随着微风的轻拂,在天空中悠然自得地舒展着身体。太阳的光芒穿透云层,投下斑斓的光影,如同一幅幅绚丽的画卷,给人们带来一份宁静与舒适。

图为村民在田间喷洒农药 崔明鑫/摄

图为村民在田间除草松土 吴源童/摄

图为圈李村雨后云景 崔明鑫/摄

(四)圈李动植展

田野间,一朵朵绚丽多彩的野花点缀着大地,如同一幅绚烂的画卷。乡间小路两旁种满了各式各样的花草,当我们走近它时,一阵淡淡的花香扑面而来,令人心旷神怡。

图为圈李村路旁用于美化道路所种花卉 崔明鑫/摄

图为圈李村村民家门口所种花卉 崔明鑫/摄

图为圈李村田间野花 崔明鑫/摄

图为圈李村村民家门口所种花卉 崔明鑫/摄

傍晚,牧羊人赶着羊群归来,羊妈妈不时回头“咩咩”叫,提醒羊宝宝不要贪玩掉队。接近家门,只见狗狗站在屋顶露天平台,正翘首欢迎主人回家,场景温馨又别具格调。

图为狗狗欢迎主人回家 吴源童/摄

图为牧羊人赶羊群归来 吴源童/摄

(五)圈李美食享

褪去一天的疲惫,接过家人早已准备好的一碗饸饹面,倍感满足。华灯初上,照亮门前小路。放下碗筷,瞥一眼黄昏的“孩子”,此刻心间澄澈,烦恼一去而空。

图为郏县圈李村特色美食饸饹面 崔明鑫/摄

图为圈李村傍晚风景 崔明鑫/摄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黄昏讲述着我们的故事,落日的告别带来一场绚烂的盛典。晚霞锦旗簇拥,那是一场关于我们的依依送行……

图为圈李村火烧云晚霞 崔明鑫/摄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1031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走进榆林乡村,看沙漠治理的产业化之路

大漠驼迹绝,塞上柳色新。70载治沙造林,榆林沙化土地治理率已达93.24%,意味着毛乌素沙漠即将从陕西版图“消失”。生态环境不仅得到了改善,也加快沙区绿色产业发展,实现治沙增绿和脱贫致…… 李世冲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誓把沙海变绿洲

45年,她们用青春染绿荒漠,学习治沙精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高质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7月22日上午10时,西安工业大学“绿野寻踪”赴榆林防风治沙实践队来到了位于毛乌苏沙漠…… 李世冲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走进靖边林业和草原局 ——开拓土地沙化防治新思路

人类只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永远不会顺从人类。——题记2021年7月21日上午9时,西安工业大学“绿野寻踪”赴榆林防风治沙实践队来到榆林市靖边县林业与草原局开展对当地防风治沙工程的社…… 刘状状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走进榆林乡村,揭秘治沙致富密码

在榆林,有一种绿,叫榆林绿,绿的妩媚;有一种蓝,叫榆林蓝,蓝的醉人;——《榆林民歌》昔日沙窝窝,今日变绿洲。榆林市坐落于陕西北部,临近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连续多年被国家林业和…… 李世冲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用生命铸就绿色丰碑——走近造林治沙“老黄牛”牛玉琴”

黄沙漫漫到绿意葱茏,从“茫茫沙海”到“绿色长城”。几十年持之以恒搏击荒漠,毛乌素沙漠治理实践书写的绿色传奇,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树起一面旗,也为世界荒漠化治理蹚出一条路。2021年…… 王梦旭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探访金鸡沙,走进沙漠上崛起的森林绿洲

不是说黄土高坡吗?黄土呢?”去年上映的电影《我和我的家乡》中,这句经典台词让很多观众印象深刻。片中,邓超饰演的乔树林带领乡亲们在沙地里植树造林、培育沙地苹果,将不毛之地变成…… 王梦旭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绿野寻踪”赴榆林防风治沙实践队来到毛乌素,探寻沙漠“前世今生”

毛乌素沙漠,中国四大沙漠之一,位于陕西省榆林地区和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之间,面积达4.22万平方公里。昔日黄沙漫漫,今日生机盎然。一代代治沙人用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和坚守毅力,锁…… 李世冲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当前,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老年人口…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行2025年河南省优秀应届毕业生评选大会

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优秀毕业生的示范引领作用,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行2025年河南省…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办“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为深化青年价值引领,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办2025年“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青春力量赋能老旧社区焕新,青年提案绘就治理新蓝图

我国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社区占比超35%,普遍存在设施老化、空间不足、居民疏离等问题。以某典型社区为例,60%的小区楼龄超20年,…

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开展调研工作

(通讯员陈思然周曼琳石宇)4月29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面向长沙市第一中学部分高中学生开展调研工作…

最新发布

大学生三下乡:牵手夕阳红,温暖老人心
安徽学子三下乡:牵手夕阳红,温暖老人心中国青年网安徽7月31日电(通讯员:周毅辉)7月31日,安徽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土225班实践队员周毅辉在家乡的敬老院开展了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这是一次独特而又意义非凡…
淮师大学子三下乡:种子农药微小企业调研,从创新到成长的路上
种子农药微小企业调研:从创新到成长的路上近日,针对我国种子农药微小企业发展现状,应学校要求,我在2023/7/18日采访了当地的从事了种子农业贩卖销售的危先生,他大致讲述了以下内容(片段)记者:请问,您是…
广卫职院学子三下乡“医路乡伴,青力青为”团队急救知识宣讲
广卫职院学子三下乡“医路乡伴,青力青为”团队急救知识宣讲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推动口腔医学院党支部“立德弘博济红土育春芽”的党建…
访红色社树,忆革命星火——江西农业大学人文与公共管理学院开展2023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
探访红色足迹,追溯革命记忆。近日,江西农业大学人文与公共管理学院同心圆梦支教队走进宜春红色名村,彬江镇社树村,参观红一方面军革命活动旧址“赵氏宗祠”,感悟红色精神,传承革命基因,汲取奋进力量。…
石大学子“三下乡”| “爱心传递真情,书籍成就梦想”捐书活动
石大学子“三下乡”|“爱心传递真情,书籍成就梦想”捐书活动——石河子大学法学院赴第十四师二二四团三连普法宣讲社会实践服务队开展“爱心捐书”活动用书籍传递爱心,让阅读点亮希望!为进一步丰富三连孩…
学子三下乡:奉献爱心5
大学生网报网十堰6月27日电(通讯员卿瑞阳)扶残助残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关心残疾人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可能常会接触到残疾人,我们有义务对这部分群体进行关心,关爱。而关爱…
学子三下乡:奉献爱心4
大学生网报网十堰6月27日电(通讯员卿瑞阳)扶残助残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关心残疾人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可能常会接触到残疾人,我们有义务对这部分群体进行关心,关爱。而关爱…
乡村振兴龙头企业袜子厂调研感悟:携手共进,助力乡村振兴
(通讯员李肃阳)作为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小火柴“星火燎援”暑期实践团队的成员,我们前往郧阳区南化塘镇龙头乡进行了乡村振兴企业袜子厂的调研。这段调研经历让我深刻意识到城乡发展的差距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性…
北京科技大学孟子居湘寻故里实践团:实践绘就最美青春
磨练是青年最好的“成长礼”,实践是青年最好的“墩苗田”。北京科技大学孟子居湘寻故里实践团响应国家号召,回到家乡深入群众,在实践中增长意志、磨炼才干、不忘初心,在广袤的社会田野中求真知、阔视野、…
学子三下乡:奉献爱心3
大学生网报网十堰6月27日电(通讯员卿瑞阳)扶残助残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关心残疾人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可能常会接触到残疾人,我们有义务对这部分群体进行关心,关爱。而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