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传承红色精神,感悟红旗渠奇迹

来源:河南工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 作者:牛明涛

传承红色精神,感悟红旗渠奇迹

为深入了解红旗渠的历史、传承红色精神,河南工业大学星火聚力暑期社会实践团于2023年7月10日到达安阳林州,开启了他们参观红旗渠的实践之旅。实践团通过参观红旗渠纪念馆、重走红旗渠、采访修渠老人,感受到了红旗渠背后的奋斗历史,以此弘扬红色精神,激励中华儿女面对挑战时坚定前行,勇往直前。

感受红旗渠精神,感悟自强不息的力量

7月11日上午,实践团队来到林州市红旗渠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团队中每一个成员都被展厅内的图片、文字、视频和实物所感染,脑海中不由得回想起红旗渠建设者们的艰难奋斗,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进入纪念馆,映入实践团队成员眼中的是修渠建设者齐心协移石的雕塑,雕塑上的每一个人都拼劲全力,展现的是一种不可动摇的信念,一种不畏困难的勇气,一种不懈奋斗的毅力。再向里面继续游览,还能看到红旗渠建设者们的是照片与事迹,透过这些影像与文字,实践队员们不仅了解到了他们的创造奇迹,更能感受到他们为改变家乡面貌、为造福子孙后代而自强不息、艰苦创业的精神与品格,他们在水利建设中不怕牺牲、敢于创新、团结协作、无私奉献,为了人民的幸福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付出了巨大的劳动和智慧。他们的自强不息精神和创造奇迹事迹,表现出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勇气 。

经过一上午的参观学习,实践团队成员深刻地领悟到了红旗渠建设者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优秀品质。在崎岖的太行山上,红旗渠建设者们那种敢于挑战与坚持不懈的英雄气概令我们敬佩。红旗渠建设者们的这次水利工程是一次自强不息的伟大实践与忠实践行,红旗渠的成功,是自强不息精神的成功,在风吹雨打的太行山上,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激励和指引着他们一路向前。

图为实践队员参观红旗渠纪念馆。 李祎供图

重走红旗渠之路,感悟自强不息的力量

7月11日下午,实践团队经过重走一段红旗渠之路之后来到了红旗渠总干渠主要工程之一的青年洞。在实践团队重走的红旗渠路途之中,山路崎岖陡峭,其中令人影响深刻的是小“一线天”,在近乎垂直的崖面上上开凿出一道狭窄的通道。而在水渠旁边的路面上每个数十米也都写有修建者的名字,经过实践团队的了解之后,知道这是当初修渠时防止出现问题所采取的措施。攀登过程中,实践团队成员也不时停下脚步,回望身后的景色。从高处俯瞰,可以看到纵横交错的水渠,如同一道道红色的丝线,穿越在群山之间。这些水渠是工人们智慧的结晶,他们利用水力,经过精心设计,将水源引入农田,为干旱的土地带来了生机。在探索红旗渠之路的过程中,实践团队深刻领略到了这段伟大工程背后蕴藏的智慧和勇气。无论是攀登陡峭的山岭,还是清理坚硬的石头,每一个步骤都需要工人们顶着风雨前行。正是他们的不屈不挠,铺就了红旗渠的道路,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建设过程中,红旗渠建设者们开山凿岩,穿越沟壑,克服了一个又一个难题,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奋斗。除此之外,红旗渠建设者们所具有的红旗渠精神也正在不断激励着后辈们求知探索的热情,引领着后进者上下求索、与时俱进的豪情,勉励着中华儿女发扬艰苦奋斗、玉汝于成的精神,引导在前进道路上攻破一道道难关,铸下一座座胜利的丰碑。

图为实践队员在重走红旗渠。 禹冰洁供图

采访修渠老人,致敬革命英雄

为了更加深入的了解红旗渠的建设历程和精神内涵,实践团队在附近村庄对修渠老人进行采访。在采访过程中,老人详细地讲述了他们当年修建红旗渠的艰辛经历和难忘故事,如何在没有机械设备和专业技术的情况下,凭借着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开凿出一条长达1500多公里的人造天河,为林县带来了生机和希望。当实践成员询问修渠过程的艰辛时,老人湿了眼眶,说那时没有足够的食物和衣物,没有安全保障和医疗保障,只有一把锄头、一把镐头、一把锤子和一根铁钎。他们每天要在高山峡谷中攀爬、挖掘、爆破、运土,面对着风吹日晒、饥寒交迫、疾病困扰、塌方危险等种种困难和危险。他们有时候为了节省时间和体力,就在山上过夜,用树叶遮风挡雨,用石头当枕头,用土当被子。他们有时候为了节省粮食和水源,就只吃一顿饭,喝一口水,这中艰辛是常人所体会不到的。采访结束后,实践团队向修渠老人表示了深深的敬意和感谢,表达了对他们的敬佩和祝福。同时修渠老人也对实践团队表示了肯定和鼓励,并希望他们能够继承和发扬红旗渠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实践团队成员深受感动和启发,表示以他们为榜样,学习他们的崇高品格和伟大精神,将红旗渠精神融入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而不懈努力。

图为实践团队对修渠老人进行采访。李嘉朔供图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1533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环保同心,分类同行

青春助力三服务的活动,关于进社区已经告一段落了。这一天我们大家早早的集合在一起活动室,讨论关于这次活动的后续、准备工作以及对前段时间来进社区的工作。通过一个总结,大家罗列了…… 潘鑫怡 湖州师范学院工学院查看全文 >>

思考人生,感受活动真谛

随着各种关于垃圾分类的活动逐步开展,暑期实践团队的任务即将接近尾声,接下来的工作就是继续问卷调查的归纳,以及对这段时间工作的总结。总之,这次活动让我受益颇深。这次活动,不仅…… 徐显卓 湖州师范学院工学院查看全文 >>

志愿到区,服务为民

工学院“青春助力三服务,科技环保万家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已经宣告结束。回顾此次活动,我们收获了太多感动。活动第一天,当我们到达仁北小区后,天正好开始下雨了,有一个成员没有带…… 杨琪琪 湖州师范学院工学院查看全文 >>

垃圾分类人人知

今天我们来到了红丰新村社区,为了让他们认识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明确如何进行垃圾分类,我们给社区里的老人带来了一场有关垃圾分类的宣讲会。在进入社区时,我们已经可以看到一些地方…… 何世佳 湖州师范学院工学院查看全文 >>

文明建设,我们越来越近

今天志愿者们来到红丰新村一个老年食堂,为该社区老年大学三十多位老年人代表,开了一个有关垃圾精准分类的宣讲会。日复一日的磨练,志愿者们热情饱满,积极向上,在服务社区居民、服务…… 邱雪影 湖州师范学院工学院查看全文 >>

绿色环保进万家

今天是2019年7月19日,是我们最后一次的小区垃圾分类宣讲会。外面小雨淅淅,志愿者们带着热情高昂的心、迈着坚定的步伐走进了红丰新村的老年中心。有了前几次的经验,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把…… 匡洁 湖州师范学院工学院查看全文 >>

学习垃圾分类,保护地球母亲

在7月18日这一天,跟随着暑期实践团队的步伐,今天的任务是对湖州科技创业园的马经理进行采访,他是负责于环保服务与回收垃圾的处理这一方面。在我们的充分准备下,我们精心选择了几个问…… 徐显卓 湖州师范学院工学院查看全文 >>

垃圾随手分类,资源不再浪费

今天和往常一样,大家很早就集合在一起,为今天的活动做准备。今天的活动安排又照旧分成了两组,一组是应“路长制巡逻”活动需要,在学士路全段负责志愿者工作,路长制以“全路实名”“…… 潘鑫怡 湖州师范学院工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当前,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老年人口…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行2025年河南省优秀应届毕业生评选大会

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优秀毕业生的示范引领作用,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行2025年河南省…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办“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为深化青年价值引领,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办2025年“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青春力量赋能老旧社区焕新,青年提案绘就治理新蓝图

我国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社区占比超35%,普遍存在设施老化、空间不足、居民疏离等问题。以某典型社区为例,60%的小区楼龄超20年,…

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开展调研工作

(通讯员陈思然周曼琳石宇)4月29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面向长沙市第一中学部分高中学生开展调研工作…

最新发布

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木槿服务队召开夏令营“趣味运动会”
7月下旬,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木槿服务队在高要区金渡镇褚国昌中心小学组织开展“趣味运动会”。木槿服务队以体育游戏的方式激发小朋友们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引导同学们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提升身体健…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三下乡|访乡村医生,奔走山乡践行仁心
2023年7月16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发展茶旅融合,促进乡村振兴”促进团前往重庆市巫溪县红池坝镇茶山村开展三下乡实践活动。重庆市巫溪县红池坝镇茶山村2020年8月26日,入选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
惠工学子三下乡:探寻黄山洞的神秘与奇妙!
为探寻黄山洞村的历史记忆,助力美丽乡村数字化,惠州工程职业学院“数商兴农”实践团来到了山峦叠翠,山清水秀的黄山洞村,开展“讲村史、展村史、传村史”为主题的的三下乡社会实践…
四渡赤水纪念馆红色教育
一、背景介绍红色文化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时期所形成的先进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红色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历史文化内涵,对于弘扬民族精神、推动中…
情满山南,相遇相知卓玉
8月2日下午,由中国农业大学峰云社人文科考队举办的2023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开营仪式暨“夏令营第一课”在山南市扎囊县吉汝乡卓玉村村委会议室成功举办。中国农业大学校团委汪子钧、山南市吾龙村第一支部书记把…
走近古韵滁城,弘扬传统文化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优秀的文化可以丰富人们的…
舌尖上的非遗——柳州螺蛳粉的烟火气息
导语:美食是一座城市的名片,而螺蛳粉作为柳州的传统特色小吃,一直以来都吸引着众多游客和美食爱好者。最近,我有幸前往柳州品尝地道的螺蛳粉,以泰州学院“文化守望·非遗传承“暑假实践活动调查员的身份…
湖北学子三下乡:小朋友有什么坏心思呢
变成成年人之后,我们感到开心的阈值在慢慢变高,渐渐的,我们变得很难露出一个恣肆的笑容。但是在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椽承社会实践队支教队的整个过程中,我们无数次被小朋友们的笑容吸引。在小朋友的世界中,…
参加三下乡实践,发现新世界的窗口
参加三下乡实践,发现新世界的窗口作为一名大学生,最近参与了一次三下乡活动,深刻体验到了它带给我的益处和价值。在这里,我想与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经历和感受。所谓的三下乡活动,简而言之就是大学生下乡参…
文明实践,携手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