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触非遗脉络,探文化根基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作者:承嬗济文实践队

中国青年网日照7月5日电(通讯员 成智语)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2023年6月25日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承嬗济文”实践队成员走进日照市博物馆,借着文博“新国潮”这股东风,与馆内人员交流,探寻展品藏品数字化发展现状,体验博物馆里的“国潮范”。在实地实践过后,各队员分别在河北省邯郸市、山东省济南市、山东省烟台市等地线下发放调查问卷,多维角度深入探索传统文化的新兴发展之路。6月27日到7月4日,“承嬗济文”实践队成员自行在家乡进行走访研究,探究推进文化创新发展的新方法新路子,展望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扬之路的光明前景。

准备+访问:探访发展新形势

2023年6月25日,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承嬗济文”实践队成员在完成了提前设计访问内容,商定实践要点等准备下,走进日照市博物馆,针对博物馆文化发展实际情况,向博物馆工作人员展开相应访问。工作人员表示,数字化时代,云宇宙,数字藏品,数字档案等成为非遗文化发展新的创新点。发展需要在保持“非遗”特色的前提下,围绕生产性保护,对“非遗”进行一定程度的市场性开发,加速建立和发展具有地域性特色的非遗文化产业集群,也是非遗保护的一个创新性举措。同时,在对非遗进行数字化保护的同时,放弃枯燥的说教,因势利导,扩大非遗的受众,让非遗成为新的文化经济增长点。如制作以非遗为核心的影视作品,或者制作“非遗”动漫宣传片的衍生品,开发“非遗”文创产品等。利用与时俱进的创新思维和发展方式,将传统技艺与现代的工艺设计、品牌设计进行无缝对接,用现代设计思路对非遗进行多元重构,利用多媒体网页、手机移动端APP应用等媒介进行多渠道传播,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找寻平衡点,创造性地转化、保护、传承和发展非遗的视觉形象,同时为传播受众提供一个综合性、交叉性的文化体验。

实地+分析:共探文化新路径

12月6日至12月30日,实践队队员分别在河北省邯郸市、山东省济南市、山东省烟台市等地线下向居民发放调查问卷,并仔细询问认真填写。在居民积极答卷的同时,还及时向居民宣穿Z时代下非遗创新发展的知识,并倾听居民对当前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意见和建议。问卷数据显示,当非遗产品发展主要存在国际知名度低、价格不合理和过度销售等问题,民众更加关心非遗产品的收藏价值与审美价值,对于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结合形式的未来发展持乐观态度。新生代群体热衷与互联网时代相关联的文创产品等。

总结+展望:共迎美好新时代

非遗传承的核心要素是经验、知识、技艺等,而人正是这些要素的承载者和传承者,所以非遗是以人为主要载体进行世代相传,活态传承,以此延续其鲜活的生命力。其次,非遗是在不断适应与调试周围环境及相互关系中产生出新的文化表现形式,以此体现出动态性和活态性的特点。再次,非遗是在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被不断地再创造。再创造概念要关注的是“再”字,它不是凭空创造,而是在原有文化或遗存的文化基础上进行一种新的创造,赋予新的生命。所以非遗保护不是一成不变,不是一味地推崇“原汁原味”。此外,非遗保护并不是越古老、越稀少的就越好,而是那些古老传统的遗产要与当下社会和人们的生活产生关联,顺应当代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让非遗如源头活水融入到当代社会生活,满足社区、群体和个人之间相互尊重和顺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这样的遗产才值得保护、传承和弘扬。

在结束访问与调查后,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承嬗济文”实践队队长李文轲主持线上会议,实践队全体成员参与,重点分析实践过程,并总结实践所得。通过实践,实践队成员梳理了非遗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发展的成果与不足,对互联网新时代下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的要点有了清晰的认识,并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2112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山东大学“京溪渡泉”调研团赴济南JN150文创园展开调研

2022年7月24日,山东大学“京溪渡泉”社会实践调研团的两名队员王雨佳与孙瑞泽来到济南JN150文化创意产业园,在此展开了关于济南文化资源开发的实地调研活动。JN150文化创意产业园园区位于位于…… 白洋颍翔 王雨佳 山东大学“京溪渡泉”调研团查看全文 >>

山东大学文学院“京溪渡泉”调研团社会实践调研活动圆满结束

7月9日至8月19日,山东大学文学院“京溪渡泉”社会实践调研团顺应建成文化强国的时代要求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使命,遵循“加快转变文化发展方式”、“着力建设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罗雅轩 李昕澎 山东大学“京溪渡泉”调研团查看全文 >>

调研日记 | 张天洋:咏园运营的挑战与启示

7月27日,我所在的山东大学“京溪渡泉”社会实践调研团来到北京市“咏园”非遗文创园开展关于北京文化资源开发经验的分析调研。咏园地处二环内核心位置,临近天坛,是首创非遗创新发展平…… 张天洋 山东大学“京溪渡泉”调研团查看全文 >>

调研日记 | 高明翔:走访咏园文化产业园

“以诗和歌,咏以为园”。7月27日,我与张天洋同学代表“京溪渡泉”社会实践调研团对咏园文化产业园进行了走访调研。咏园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幸福大街永生巷4号院,原址为北京市三露厂。上世…… 高明翔 山东大学“京溪渡泉”调研团查看全文 >>

“京溪渡泉”调研团对话文化产业专家

8月19日,为获取文化创意产业园相关的行业与专业意见,把握文化创意产业园发展的整体趋势,了解文化创意产业园管理模式和发展状况,从而提升社会实践报告写作的科学性、具体建议的可行性…… 李昕澎 山东大学“京溪渡泉”调研团查看全文 >>

山东大学“京溪渡泉”调研团赴北京市“咏园”调查

7月27日,山东大学“京溪渡泉”社会实践调研团成员张天洋和高明翔前往北京市“咏园”非遗文创园开展调查。咏园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幸福大街永生巷4号院,地处二环内核心位置,临近天坛。类似…… 张天洋 高明翔 彭 山东大学“京溪渡泉”调研团查看全文 >>

调研日记 | 孙瑞泽:探访JN150文化创意产业园感悟

本周,我所在的“京溪渡泉”社会实践调研团小队来到了济南的JN150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济南建设路85号,是原重汽离合器厂,1960年中国第一辆重型汽车—黄河牌JN150型卡车就在这里诞生。半个多世…… 孙瑞泽 山东大学“京溪渡泉”调研团查看全文 >>

调研日记 | 王雨佳:寻访济南JN150文化创意产业园

今天,我所在的山东大学“京溪渡泉”社会实践调研团小队来到了济南JN150文化创意产业园,开始了我们在济南的第二次文化资源实地调研活动。JN150文化创意产业园园区位于位于济南市市中区建设…… 王雨佳 山东大学“京溪渡泉”调研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天佑关注 | 校党委书记狄生奎与青年学生代表开展午餐恳谈活动

4月30日午间,在五一劳动节、五四青年节双节来临之际,校党委书记狄生奎深入朝阳餐厅开展恳谈活动,与青年学生代表共进午餐,…

童心守护,安全启航——公管院开展“童心向阳”志愿活动

(通讯员彭淑荧王君青)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以下简称公管院)于4月26日在岳麓区润龙社区主办开展这学期的第四期“童心…

青年力量注入老旧社区改造,开启社区治理新篇章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当下,老旧社区改造成为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居民生活的关键任务。华北电力大学(保定)一群充满活力与…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当前,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老年人口…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行2025年河南省优秀应届毕业生评选大会

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优秀毕业生的示范引领作用,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行2025年河南省…

最新发布

学习英语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助梦者—爱之舟志愿服务队于8月2日前往十堰市金色未来托管中心开展和小孩子学英语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活动我们志愿者们一共有十名,我们带着满满的热情和爱心来到了金…
玉师学子走进云南甘庄,推普助力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离不开语言相通。普通话是人们扩大对外交流的有力途径,也是乡村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载体。普通话的推广,势在必行,迫在眉睫,这是基本的认识。但青年,绝不能只坐而论道,夸夸其谈,当怀丹心,立启…
东华理工大学 | “推普”社会实践活动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注入新动能
东华理工大学|“推普”社会实践活动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注入新动能近日,东华理工大学“普惠乡村”赴新疆社会实践队前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陶县开展以“推普”为主要内容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践行“三…
三下乡感悟:时光似流水,再见未来可期
(通讯员雷海燕刘诗桐刘可)三下乡活动已经结束了一段时间了,但这段经历依然让我念念不忘。这段时光不仅仅让我感受到“老师”这个身份的意义,也让我感受到孩子们的纯真与美好。这是我第一次参加三下乡社会…
非遗星火传,科技绽新颜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人类活动中创造的具有文化内涵的各种非物质性文化遗产,如口头传统、表演艺术、社会实践、知识与实践技能等。随着数字经济和网络媒体的快速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也面临了新的…
安徽工业大学电气学子三下乡:阅读滋润心灵,书香传递温暖
安徽工业大学电气学子三下乡:阅读滋润心灵,书香传递温暖为引导大学生在阅读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志愿服务中感受书香文化的魅力。2023年7月—8月,安徽工业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返家乡社会实践队队员在各自家…
走进社区看发展,攻克老旧小区改造难题
安徽学子三下乡:老旧小区改造,共创美好家园中国青年网马鞍山7月11日电(通讯员杨宇健)根据国家老旧小区改造政策,坚持以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区为宗旨,以改善老旧小区面貌、提升小区居民品味、提高居民生…
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暑期实践劳动教育&结营仪式圆满完成
2023年7月14日下午,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情满童心”实践团队在建邺区沙洲街道莲花嘉园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二楼小剧场开展了本次暑期实践的最后一次志愿活动和结营仪式。莲花嘉园社区内的儿童及工作人员、南…
悉心育人,为梦导航
大学生网报8月9日电(通讯员龚雨琦)炎炎烈日,七月酷暑,萤火之行团队的小老师们徒步前往社区给小朋友上课,从早上八点至下午四点四十,书声琅琅,欢声笑语。七月底,本次由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教师教育学…
广财学子走进粤港澳大湾区佛山市三水区:以文促农,以旅促兴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共同富裕队”为深入了解三水新农文旅产业的发展现状,于2023年7月11号至14号,三次下乡调研佛山市三水区代表性村落,通过线上+线下的模式,采取实地考察法、问卷调查法、访谈调查法、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