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盛世辉煌千古流传 千人千面秦兵马俑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 作者:张新颜

【物理工程学院】兵马俑(即秦始皇兵马俑,简称秦兵马俑、秦俑)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内,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世界十大古墓稀世珍宝之一,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古代辉煌文明的一张金字名片。 秦始皇兵马俑陪葬坑坐西向东,三坑呈品字形排列。总面积达19120平方米,足有50多个篮球场那么大。俑坑内有8千多个兵马俑。为了亲眼目睹这一盛世风采,曲阜师范大学清凉一夏实践队员张新颜于八月六日前往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进行参观。

实践队员张新颜于8月6日上午九点抵达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匾额上的字体引人注目,为叶剑英元帅所题写,字体为小篆,深含着叶帅对这座古代军事博物馆的感情和期盼。

图为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匾额 拍摄人员张新颜

按照参观顺序,实践队员最先进入一号俑坑,一号俑坑是最早发现的,也是最大的,呈长方形,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深约5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坑里有8000多个兵马俑。右侧为一个巨大的方阵,左前方为一个大型疏阵,左后方则是指挥部。那数千名手执兵器的武士,数百匹曳车的战马,一列列、一行行,构成规模宏伟、气势磅礴的阵容,十分的壮观,再现2000年前的秦军“奋击百万”气吞山河的磅礴气势。

图为秦始皇兵马俑一号坑 拍摄人员张新颜

一号俑坑中最多的是武士俑,平均身高1.80米左右,最高的1.90米以上,陶马高1.72米,长2.03米,战车与实用车的大小 一样。秦俑大部分手执青铜兵器,有弓、弩、箭镞、铍、矛、戈、殳、剑、弯刀和钺。军吏头戴长冠,数量比武将多。秦俑的脸型、身材、表情、眉毛、眼睛和年龄都有不同之处。

参观完一号俑坑之后,实践队员沿着一号永康左面的斜坡门道进入二号俑坑 ,坑内建筑与一号坑相同,但布阵更为复杂,兵种更为齐全,是3个坑中最为壮观的军阵。它是由骑兵、战车和步兵(包括弩兵)组成的多兵种特殊部队,其中出土的铜车马使世人耳目为之一新。其工艺之复杂,制作之精巧,技艺之卓越无不令人惊叹。

图为二号坑出土文物铜车马 拍摄人员张新颜

这组铜车马是秦始皇帝陵中出土的最有分量的文物之一,被誉为“青铜之冠”。车身除了彩绘外,还有着大量的纹路,这些纹路多种多样,包括夔龙纹、流云纹等。如此多样的装饰,处处都在彰显着这组铜车马的非凡。根据出土的顺序,分别将两辆马车命名为“一号车”和“二号车”。其中一号车为“立车”,上有一名兵佣和一顶巨伞,还配有铜制弓弩和盾牌,二号车为“安车”,因为在它的轡绳上有“安车第一”的字样。

最后,实践队员参观三号俑坑,三号俑坑面积较小,很快便参观结束。总体来说,所有俑坑布局合理,结构奇特,在深5米左右的坑底,每隔3米架起一道东西向的承重墙,兵马俑排列在过洞中。

通过这次参观实践队员终于体会到了许清泉在《题秦始皇兵马俑》写的“六国烽烟一扫平, 人间无可再相争。幽冥闻有称王者, 未死先屯十万兵”。千人千面秦兵马俑的震撼无法言喻,它反映了秦代文化秦国强盛,秦人发奋进取始统中华,建纲立政,开创世纪的壮丽诗篇,中国是文明古国的又一见证。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2680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走进榆林乡村,看沙漠治理的产业化之路

大漠驼迹绝,塞上柳色新。70载治沙造林,榆林沙化土地治理率已达93.24%,意味着毛乌素沙漠即将从陕西版图“消失”。生态环境不仅得到了改善,也加快沙区绿色产业发展,实现治沙增绿和脱贫致…… 李世冲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誓把沙海变绿洲

45年,她们用青春染绿荒漠,学习治沙精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高质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7月22日上午10时,西安工业大学“绿野寻踪”赴榆林防风治沙实践队来到了位于毛乌苏沙漠…… 李世冲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走进靖边林业和草原局 ——开拓土地沙化防治新思路

人类只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永远不会顺从人类。——题记2021年7月21日上午9时,西安工业大学“绿野寻踪”赴榆林防风治沙实践队来到榆林市靖边县林业与草原局开展对当地防风治沙工程的社…… 刘状状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走进榆林乡村,揭秘治沙致富密码

在榆林,有一种绿,叫榆林绿,绿的妩媚;有一种蓝,叫榆林蓝,蓝的醉人;——《榆林民歌》昔日沙窝窝,今日变绿洲。榆林市坐落于陕西北部,临近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连续多年被国家林业和…… 李世冲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用生命铸就绿色丰碑——走近造林治沙“老黄牛”牛玉琴”

黄沙漫漫到绿意葱茏,从“茫茫沙海”到“绿色长城”。几十年持之以恒搏击荒漠,毛乌素沙漠治理实践书写的绿色传奇,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树起一面旗,也为世界荒漠化治理蹚出一条路。2021年…… 王梦旭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探访金鸡沙,走进沙漠上崛起的森林绿洲

不是说黄土高坡吗?黄土呢?”去年上映的电影《我和我的家乡》中,这句经典台词让很多观众印象深刻。片中,邓超饰演的乔树林带领乡亲们在沙地里植树造林、培育沙地苹果,将不毛之地变成…… 王梦旭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绿野寻踪”赴榆林防风治沙实践队来到毛乌素,探寻沙漠“前世今生”

毛乌素沙漠,中国四大沙漠之一,位于陕西省榆林地区和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之间,面积达4.22万平方公里。昔日黄沙漫漫,今日生机盎然。一代代治沙人用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和坚守毅力,锁…… 李世冲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当前,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老年人口…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行2025年河南省优秀应届毕业生评选大会

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优秀毕业生的示范引领作用,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行2025年河南省…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办“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为深化青年价值引领,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办2025年“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青春力量赋能老旧社区焕新,青年提案绘就治理新蓝图

我国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社区占比超35%,普遍存在设施老化、空间不足、居民疏离等问题。以某典型社区为例,60%的小区楼龄超20年,…

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开展调研工作

(通讯员陈思然周曼琳石宇)4月29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面向长沙市第一中学部分高中学生开展调研工作…

最新发布

法制宣传进社区,曲园学子在行动
志愿服务是社会治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填补了政府社会治理的空白部分,志愿服务在参与基层社会治理过程中通过发挥其社会功能,推动了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能力的创新发展。新时代中国青年始终站在时代前沿,…
手作童趣,拼出快乐
为丰富学生们的文化生活,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健康向上的兴趣爱好,锻炼儿童的动手、动脑能力,激发孩子们的手工创作灵感和创作热情,激发其创造力、想象力,促进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感受苗绣文化,传承非遗精神
岁月失语,惟石能言。俯仰中华上下五千年,千古文脉养我以浩然正气,大美华裳暖我以浩荡胸心,但文化的旅程是苦,是涩,在这千年的叹息中,多少余烬顿灭而不复燃,多少先辈声声诉求而失意。“在衰落遗失的边…
媒好乡村实践感悟
在乡村振兴与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乡村生产力水平显著提升,农民的幸福指数不断攀高。在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伴着炎炎夏日,骄阳似火,每位队员都怀着激动和兴奋地心情聚集在这里,整和调查问卷,深入社会…
以苗绣之针,绣非遗之梦
大学生网报重庆电(通讯员陈柯宇)“在衰落遗失的边缘坚守,在快捷功利的繁荣里坚持。”2023年7月18日至19日,为深入苗绣贴非遗技艺的深厚魅力,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扎根稻田旅,寻觅非遗寻”暑期社会实践队赴重…
安徽学子三下乡:风雨七十年,初心始不变
安徽学子三下乡:风雨七十年,初心始不变中国青年网合肥7月1日电(通讯员杜一凡)7月1日上午,安徽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返家乡寻找老党员社会实践队为进一步学习老党员与二十大精神返回家乡对家乡老党员进行…
扬州大学广陵学院“守护连四纸,非遗传古今”社会实践团队2023暑期实践报告(节选三)
团队实践感悟在实地调研中,感悟之一便是手工造纸之繁复与坚守之可贵。连四纸向来以工序繁复,纸质上乘著称,素有“片纸不易得,措手七十二”一说。陈坊手工纸坊坚持全过程的手工生产,我们看着工人们生产的…
【青春“三下乡”】牢记党史,步向未来
本网讯(生科院高芙瑶)为了宣传党史知识,铭记先辈艰苦奋斗的伟大举措,提升青少年历史自信和国家荣誉感,“文化趣味入课堂,架构儿童兴桥梁”志愿活动团队,于2023年7月1日赴芜湖清水街道举行知识宣讲活动。…
三下乡|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暑期实践团前往渭南市澄城县开展非遗刺绣调研
针尖国粹,穿梭古今。刺绣以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呈现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深度。为刺绣文化延续,推动非遗传承与发展,了解渭南市澄城县非遗发展现状。8月11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管理学院赴…
扬州大学广陵学院“守护连四纸,非遗传古今”社会实践团队2023暑期实践报告(节选二)
实践过程(实地与宣传部分)实地走访与亲身体验在调研期间,我们实地亲身体验了连四纸的生产工序。从原材料准备、煮浆、漂洗、捣浆等。每一个步骤需要的不仅是技术,更需要长时间的耐心。五日虽短,但我们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