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薪火传承——探寻中医药发展和文化传播】橘井泉香小队专访南京中医药大学沈双博士

来源: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作者:橘井泉香小队

沈双,医学博士,南京中医药大学讲师,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抗衰老专业委员会会员。

薪火实践团橘井泉香小队于7月12日上午在南京市中医院采访了沈双博士(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学院),本次采访主要针对中医络病学前沿研究展开,沈老师为团队成员讲解了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心脑血管疾病的优势,同时沈老师也鼓励我们青年中医学子扎根经典,勇于创新,多观察,早临床,多实践。

背景介绍:经络学说作为中医的瑰宝,源于远古,服务当今,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一直为人类健康发挥着重要作用。公元前400-300年,《黄帝内经》首次提出“经脉”“经络”“血脉”“络脉”“络病”概念及络病治疗;东汉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首次提出“脉络”,并创立通络治疗方药,自此开辟了络病治疗的先河。

直至清代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提出了“久病入络”“久痛入络”之说,并创辛味通络等冶法,发展了络病治疗方药,才对后世医学产生了极大影响。

问题一:由微血管病变导致心、脑、肾出现临床重大疾病,如果以“络”论治,相比于西医治疗有何独特优势?

沈老师:从络论治,并不是单指治疗,而是系统研究了络病发病、病机、辨证与治疗,概括其“久病入络”、“久痛入络”和“久瘀入络”的发病特征,提出“易滞易瘀”、“易入难出”、“易积成形”的病机特点,阐述络病八大基本病机变化,创立络病辨证八要,提出“络以通为用”的治疗原则,总结古人通络用药特点,按功能规范通络药物,同时提出络病证候及五脏络病证候辨证论治,因而建立“络病证治”体系。关于从络论治的优势,首先举个例子,比如冠心病患者心脏植入支架后,胸闷、胸痛的症状缓解不明显,这是为什么?因为解决了大血管的闭塞,但是小血管的血供和营养并未恢复,而人体的微小血管和我们的孙络有着相似性。

问题二:中医络病学科的发展,吸引了一大批专家学者的加入,形成了不同以往的研究模式。这些探索和创新实践,既丰富了传统中医药理论体系,也推动了中药产业化的发展。对于当今中医药科研发展有何启示?

沈老师:首先络病学说的发展是医和药结合,有了理论的创新,并在理论指导下研制系列药物,用药物来证实理论,这是成功的经验,需要特别提出的是中医药的发展离不开中医理论的创新;第二是以络病理论指导研制的每个药物,上市后都进行了严格的循证医学研究,评价方法严谨,结果令人信服;第三个启示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多学科的合作和交叉,推动了络病研究的深入发展、壮大。

问题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于中医药的发展应遵循其发展的客观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加快中医药的现代化,产业化的发展。作为中医药科研工作者应该如何平衡“守正”于“创新”?

沈老师:中医药发展守正是基础,即学习中医理论体系,用中医理论指导中医临床。创新并不是简单地中医加西医,或者中医与某个现代科技项目的生硬结合,而是在中医固有的理论体系,发展规律上的创新性认识,是围绕中医本身特点的创新。中医药的创新除了基础研究,还总结几千年来的理论经验及实践经验,通过提炼,创新出一些新的方药、新的治法,再到临床去实践,确认有效再回到基础研究,或者做一些有效成分研究。

问题四:受到现代科学思维和西方医学理论的冲击,许多青年中医学子对于中医理论不自信甚至产生怀疑。对此,我们应该如何面对这种情况?

沈老师:首先,一些中医院校的新生或者青年人对于中医药基础理论有所怀疑是很正常的情况,因为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模式是偏西方的,比如数理化、生物等,主要是受还原论这一哲学思维的影响。而我们中医的理论体系是完全不同的,主要是整体思维,因为刚开始学习的时候,中医基础理论相对来说是晦涩难懂的。那么中医的文化自信首先要充分认知,建立在全面学习、客观观察、实践验证基础上产生的充分认知,因此好好学习中医基础理论,形成中医思维是中医文化自信的第一步,也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必须指出的是中医文化自信并不是盲目迷信的尊经崇古,更不是夜郎自大的自卖自夸。中医是治疗疾病的,那么疗效就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此学习之余要多观察,早临床,去看到中医的疗效,以及去探索和思考是如何起效的。

组内成员采访后感悟:

在与沈双老师的交谈中,我们深刻领悟到中医的发展离不开中医理论的创新,这并不是中医与现代科技的简单结合,应该是基于中医经典感悟后利用现代技术挖掘其科学内涵。当然在此之前,我们作为中医专业学生,应当全面学习课本知识,多思考,早临床。提升专业能力,厚植文化自信。好好发掘中医药宝库,将中医发扬光大。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2884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山东大学“京溪渡泉”调研团赴济南JN150文创园展开调研

2022年7月24日,山东大学“京溪渡泉”社会实践调研团的两名队员王雨佳与孙瑞泽来到济南JN150文化创意产业园,在此展开了关于济南文化资源开发的实地调研活动。JN150文化创意产业园园区位于位于…… 白洋颍翔 王雨佳 山东大学“京溪渡泉”调研团查看全文 >>

山东大学文学院“京溪渡泉”调研团社会实践调研活动圆满结束

7月9日至8月19日,山东大学文学院“京溪渡泉”社会实践调研团顺应建成文化强国的时代要求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使命,遵循“加快转变文化发展方式”、“着力建设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罗雅轩 李昕澎 山东大学“京溪渡泉”调研团查看全文 >>

调研日记 | 张天洋:咏园运营的挑战与启示

7月27日,我所在的山东大学“京溪渡泉”社会实践调研团来到北京市“咏园”非遗文创园开展关于北京文化资源开发经验的分析调研。咏园地处二环内核心位置,临近天坛,是首创非遗创新发展平…… 张天洋 山东大学“京溪渡泉”调研团查看全文 >>

调研日记 | 高明翔:走访咏园文化产业园

“以诗和歌,咏以为园”。7月27日,我与张天洋同学代表“京溪渡泉”社会实践调研团对咏园文化产业园进行了走访调研。咏园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幸福大街永生巷4号院,原址为北京市三露厂。上世…… 高明翔 山东大学“京溪渡泉”调研团查看全文 >>

“京溪渡泉”调研团对话文化产业专家

8月19日,为获取文化创意产业园相关的行业与专业意见,把握文化创意产业园发展的整体趋势,了解文化创意产业园管理模式和发展状况,从而提升社会实践报告写作的科学性、具体建议的可行性…… 李昕澎 山东大学“京溪渡泉”调研团查看全文 >>

山东大学“京溪渡泉”调研团赴北京市“咏园”调查

7月27日,山东大学“京溪渡泉”社会实践调研团成员张天洋和高明翔前往北京市“咏园”非遗文创园开展调查。咏园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幸福大街永生巷4号院,地处二环内核心位置,临近天坛。类似…… 张天洋 高明翔 彭 山东大学“京溪渡泉”调研团查看全文 >>

调研日记 | 孙瑞泽:探访JN150文化创意产业园感悟

本周,我所在的“京溪渡泉”社会实践调研团小队来到了济南的JN150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济南建设路85号,是原重汽离合器厂,1960年中国第一辆重型汽车—黄河牌JN150型卡车就在这里诞生。半个多世…… 孙瑞泽 山东大学“京溪渡泉”调研团查看全文 >>

调研日记 | 王雨佳:寻访济南JN150文化创意产业园

今天,我所在的山东大学“京溪渡泉”社会实践调研团小队来到了济南JN150文化创意产业园,开始了我们在济南的第二次文化资源实地调研活动。JN150文化创意产业园园区位于位于济南市市中区建设…… 王雨佳 山东大学“京溪渡泉”调研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天佑关注 | 校党委书记狄生奎与青年学生代表开展午餐恳谈活动

4月30日午间,在五一劳动节、五四青年节双节来临之际,校党委书记狄生奎深入朝阳餐厅开展恳谈活动,与青年学生代表共进午餐,…

童心守护,安全启航——公管院开展“童心向阳”志愿活动

(通讯员彭淑荧王君青)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以下简称公管院)于4月26日在岳麓区润龙社区主办开展这学期的第四期“童心…

青年力量注入老旧社区改造,开启社区治理新篇章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当下,老旧社区改造成为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居民生活的关键任务。华北电力大学(保定)一群充满活力与…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当前,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老年人口…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行2025年河南省优秀应届毕业生评选大会

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优秀毕业生的示范引领作用,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行2025年河南省…

最新发布

走门串访家家户户,牢记一切为人民服务 ——关于社区居民对于青年志愿服务调查问卷分析
走门串访家家户户,牢记一切为人民服务——关于社区居民对于青年志愿服务调查问卷分析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落实激发老龄社会活力每一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提倡尊敬老人、关爱老人…
影有乾坤,心手传承
目前,皮影戏的发展现状不容乐观。其制作和表演艺人如今都已年事甚高,这门精湛的技艺已经面临失传的危机,且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影、电视等越来越多娱乐休闲活动的出现,皮影戏渐渐被人们淡忘。为进一步探寻…
【薪火传承——探寻中医药发展和文化传播】橘井泉香小队专访南京中医药大学沈卫星教授
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留美高级访问学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医验方评价与转化重点研究室副主任,江苏省抗肿瘤验方研究与产业化工程实验室副主任,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免疫分会理事。…
展青春之光,显志愿所能 ——关于社区居民对于青年志愿服务调查问卷分析
展青春之光,显志愿所能——关于社区居民对于青年志愿服务调查问卷分析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志愿服务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强调“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广大志愿者奉献爱心的重要渠道”,…
青春砥砺行·共筑振兴梦
为推动我国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解决好“三农”问题,加快我国实现成为农业强国的步伐。7月13日,长安大学赴陕西安康“山水绘锦绣·青春助振兴”暑期社会实践队于安康市瀛湖镇王岩村开…
政府与农民:携手共进,振兴乡村
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此现象在农村方面表现最为突出。为推动农村均衡发展,更加深入了解近些年来在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推进下乡…
苏科大学子三下乡:聚焦残疾人就业,探索共同富裕之路
7月20日上午,苏州科技大学商学院“携晨助残”社会实践团队成员奔赴无锡市新吴区残疾人联合会就业基地与助残之家进行实地访谈,围绕新发展格局下高质量就业,尤其是残疾人就业展开调研,为推动残疾人就业、实…
安徽学子三下乡:秦淮灯火灿,红色精神承
中国青年网马鞍山7月25日电(通讯员杨雨欣)6月26日,安徽工业大学微电子与数据科学学院社会实践调研队来到总书记考察路线上的一站——江苏省南京市,开展历史、文化等多方面学习调研活动。旨在通过对古建筑的…
池州学院学子暑期“三下乡”:追忆峥嵘岁月,延续革命火种
池州学院学子暑期“三下乡”:红色文化袭相承,革命精神永流传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池州学院开展以“学习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
科学攻坚西仇村,乡村振兴焕新彩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培养青年以强农兴农为己任的意识;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认识和社会实践能力,同时更多的为基层群众服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环学院赴山西省绛县乡村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