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青岛科技大学赴吉林省“追溯吉林记忆,赓续红色血脉”发展成就观察团:传承红色基因,汇聚

来源:青岛科技大学化工学院 作者:鲁雨桐

青岛科技大学赴吉林省“追溯吉林记忆,赓续红色血脉”发展成就观察团:传承红色基因,汇聚前进力量

为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8月14日至15日, 青岛科技大学赴吉林省“追溯吉林记忆,赓续红色血脉”发展成就观察团先后参观了吉林青年运动史馆,长影旧址博物馆及东北沦陷史陈列馆。在参观寻访红色遗址的过程中,实践队员们在回首中铭记红色记忆,在缅怀中传承红色基因,在学习中弘扬红色文化。

追溯红色历史,体悟红色文化

8月14日下午,实践团队来到了吉林青年运动史馆。一进入场馆,印在正中间的十个金灿灿的大字——“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便映入眼帘。

展厅以时间为序,以时代为章,通过展出大量的纪实图片与先辈使用过的物品实物,生动展现了吉林青年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努力奋斗的感人事迹与革命精神。

实践队员们认真参观了革命篇、建设篇、改革篇、新时代篇四个不同主题的展厅,通过馆内多样化的展示方法,回顾了当年的吉林青年在共产党领导下投身革命和建设浪潮的生动实践,让实践队员们在感悟历史中体会到了胜利来之不易,增强了为中国梦奋斗的信心和勇气。

回顾百年光影,铭记红色记忆

8月15日上午,实践团队来到了长影旧址博物馆。光影岁月中的长影旧址博物馆向实践队员们娓娓道来了一段新中国电影发展史。

作为一种文化呈现方式,电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历史情况与社会环境。长影旧址博物馆以新中国电影发展史为主线,以其独特的视角,向实践队员们讲述了吉林长春对于共和国历史的独家记忆。

在这里,实践队员们在被完整保留的1937年原“满映”建筑的旧址中,以历年来的电影票、剧照、服装、道具以及当时电影制作的各种工具和设备等展品为媒介,窥探着新中国第一家电影制片厂——长春电影制片厂的建立、发展、繁荣以及变迁,切实地感受着新中国电影摇篮的前世今生,感受着中国电影工业的历史魅力。从“株式会社满洲映画协会”到“东北电影公司”,从一枝独秀到百花齐放,长春电影制片厂的发展史与新中国的发展史交织重叠,这里既是一扇窗户,让实践队员们走进历史、了解历史,也是一粒种子,让实践队员们在内心激发红色认同、产生情感共鸣。只有了解才能理解,只有“通情”才能“达理”,从而在实践溯源中,把红色基因的根基扎深扎牢。

缅怀革命烈士,传承红色基因

8月15日下午,实践队员们怀着沉重的心情来到了东北沦陷史陈列馆。

“长春是一座见证了东北沦陷沉重历史和抗战胜利光辉历史的城市。”伪满皇宫博物院院长王志强说,“我们希望更多的观众能够走进陈列馆,铭记历史,缅怀先烈。”

实践队员们先后参观了“艰苦卓绝十四年——东北人民抗战史实陈列”“侵华日军第一〇〇部队细菌战罪证陈列”“天地英雄气 千秋尚凛然——缅怀东北抗战英烈和英雄群体”三个专题展览。沉浸式的党史学习体验,让实践队员们在参观过程中直观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团结精神,也深刻体会到了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那段可歌可泣的岁月,那些感人至深的故事,深深触动了实践队员们的心灵,纷纷拿起手机,记录下那些尘封于历史的瞬间。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而记录历史的经典是我们获得历史知识、激活红色基因的最佳途径。

参观结束后,实践队员们意识到了红色教育的重要性和必然性,他们在实践感悟中写道:每一次对革命先烈的缅怀,都是精神的洗礼;每一次对红色故事的回眸,都是信念的传承。铭记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勇毅前行;对革命历史最好的致敬,就是让红色精神薪火相传。

本次实践活动中,实践队员们通过回溯家乡前辈们的奋斗历程,进一步了解了家乡吉林,深刻体悟了前辈们的红色精神与“团结自强、艰苦奋斗、敢为人先、开拓创新”的科大精神。如今,历史的接力棒传到我们手上,未来,青科学子们将继续树立“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的坚定信念,带着青科人的底气、雅气与志气,沿着先辈们的足迹,推动中华民族复兴崛起。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3034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走进榆林乡村,看沙漠治理的产业化之路

大漠驼迹绝,塞上柳色新。70载治沙造林,榆林沙化土地治理率已达93.24%,意味着毛乌素沙漠即将从陕西版图“消失”。生态环境不仅得到了改善,也加快沙区绿色产业发展,实现治沙增绿和脱贫致…… 李世冲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誓把沙海变绿洲

45年,她们用青春染绿荒漠,学习治沙精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高质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7月22日上午10时,西安工业大学“绿野寻踪”赴榆林防风治沙实践队来到了位于毛乌苏沙漠…… 李世冲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走进靖边林业和草原局 ——开拓土地沙化防治新思路

人类只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永远不会顺从人类。——题记2021年7月21日上午9时,西安工业大学“绿野寻踪”赴榆林防风治沙实践队来到榆林市靖边县林业与草原局开展对当地防风治沙工程的社…… 刘状状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走进榆林乡村,揭秘治沙致富密码

在榆林,有一种绿,叫榆林绿,绿的妩媚;有一种蓝,叫榆林蓝,蓝的醉人;——《榆林民歌》昔日沙窝窝,今日变绿洲。榆林市坐落于陕西北部,临近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连续多年被国家林业和…… 李世冲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用生命铸就绿色丰碑——走近造林治沙“老黄牛”牛玉琴”

黄沙漫漫到绿意葱茏,从“茫茫沙海”到“绿色长城”。几十年持之以恒搏击荒漠,毛乌素沙漠治理实践书写的绿色传奇,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树起一面旗,也为世界荒漠化治理蹚出一条路。2021年…… 王梦旭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探访金鸡沙,走进沙漠上崛起的森林绿洲

不是说黄土高坡吗?黄土呢?”去年上映的电影《我和我的家乡》中,这句经典台词让很多观众印象深刻。片中,邓超饰演的乔树林带领乡亲们在沙地里植树造林、培育沙地苹果,将不毛之地变成…… 王梦旭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绿野寻踪”赴榆林防风治沙实践队来到毛乌素,探寻沙漠“前世今生”

毛乌素沙漠,中国四大沙漠之一,位于陕西省榆林地区和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之间,面积达4.22万平方公里。昔日黄沙漫漫,今日生机盎然。一代代治沙人用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和坚守毅力,锁…… 李世冲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当前,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老年人口…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行2025年河南省优秀应届毕业生评选大会

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优秀毕业生的示范引领作用,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行2025年河南省…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办“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为深化青年价值引领,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办2025年“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青春力量赋能老旧社区焕新,青年提案绘就治理新蓝图

我国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社区占比超35%,普遍存在设施老化、空间不足、居民疏离等问题。以某典型社区为例,60%的小区楼龄超20年,…

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开展调研工作

(通讯员陈思然周曼琳石宇)4月29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面向长沙市第一中学部分高中学生开展调研工作…

最新发布

岭南师范学院“自强之心”社会实践队:夏天的味道
又是一年盛夏,但已经不是那年心情。闷热的天气,屋外的蝉鸣,风扇在嗡嗡的转着。谭北小学的风景与我家乡颇为相似,让我感觉记忆浮上心头。在年幼的印象里,夏天是冰箱里的冰棍,是小伙伴们的嬉笑。但现在已…
岭南师范学院“自强之心”社会实践队:政策宣传下乡行
为进一步宣传国家资助和助学贷款政策,2023年7月11日,岭南师范学院“自强之心”社会实践队来到湛江市硇洲岛的镇上,在镇上的党群服务中心设立站点,开展政策的宣传工作。7月11日、7月12日连续两天,“自强之心…
聚焦冶父山中,建设美丽中国
中国青年网合肥7月8日电(通讯员杨凡骅)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始终存在。有许多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青年学子作为中华民族的儿女,青年学子理应肩负起环境保护与治理的责任。党对青…
寻绿色轨迹, 倡低碳出行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我们都习惯了方便快捷的出行方式,然而,这些出行方式也在无形中加重了环境负担。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严峻,我们的出行方式也需要进行深刻的反思和改变。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如何…
安徽学子三下乡:感悟家乡发展 领略风土人情
安徽学子三下乡:感悟家乡发展领略风土人情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家乡的社会文化、历史背景、发展状况和问题面临的挑战增强对家乡的认同感和责任感,深入体悟中国式现代化与绿色发展的时代内涵,以实际行动践行社…
近代婚姻道德嬗变下婚恋自由转向
【摘要】:中国近代社会在西学东渐背景下,由于西方平等、自由等观念传入过程中,人们思想得到解放,传统婚姻道德发生嬗变,其中婚姻自由是婚姻道德嬗变的重要内容。婚姻自由包括婚恋自由、离婚自由、独身自…
青岛科技大学赴吉林省“追溯吉林记忆,赓续红色血脉”发展成就观察团
纪念历史,缅怀先烈文:李文卉/图:杨浉茁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好党史是每一个人坚定理想信念、放飞青春梦想的必修课。一百多年的历史长河里,蕴藏着一个又一个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铸就了一座又一座永不…
个体自由与群体
摘要:千百年来,古今中外,人们渴望自由、追求自由,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对自由产生了不同认知,对阻碍自由的因素以及如何实现自由进行研究。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出发,自由的前提是人的独立性。那随着市民社…
筑梦乡村”理论宣讲团暑期实践活动于8月8日在镇江市圆满结
中国青年网镇江8月8日电(通讯员裴昊杰)为增强大众爱党爱国爱人民理念,学习党的文化和思想,认知习近平新时代重要理论知识,江苏科技大学“筑梦乡村”暑期实践理论团深入镇江市街道与乡村,于8月1日开展了…
回忆苏格拉底读书笔记
本书是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之作,对我们了解苏格拉底有帮助。苏格拉底未有著述传世,我们对其了解主要是通过其弟子柏拉图和色诺芬的回忆。与柏拉图的《理想国》不同,这本书没有建立起一个体系,而是以对苏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