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剪之韵艺,红韵延安—拾遗谱新(剪纸文化)实践队探寻延安文化

来源: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作者:赵雅宁

为进一步了解延安剪纸优秀传统文化,感受非遗文化魅力,传承弘扬延安精神,拾遗谱新(剪纸文化)实践队于8月3日前往陕西延安学习剪纸技艺。

延安剪纸被誉为“群芳母亲”,有“地上文物”和“文化活化石”之称,堪称北方农耕社会生活的缩影和民俗生活的大观园,是农耕社会基础上产生的以妇女为主体的民间艺术,源起于祈福驱祸的民间风俗,与民族图腾文化、生殖崇拜息息相关。

实践队成员来到杨家岭革命旧址李福爱的铺子,在这里见识到了许多民间手工艺品,如:虎头娃娃、团扇、旗袍,布制手环等等。非遗传承人李福爱是延安市第一届政协委员,中华文化促进会剪纸艺术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工艺美术协会会员,入选《中国民间名人录》。独特的地域环境和古老的民间艺术沃土,赋予了她灵性和智慧,使成为安塞乃至陕北出类拔萃的艺术家。李福爱不仅精通剪纸、农民画、陕北民歌,而且擅长民间舞蹈、秧歌、刺绣、面花、泥塑等,2015年被授于延安市农民画传承人。在采访中,李福爱老师一直再强调非遗的传承,强调青年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与热爱是非遗可以传承下去的重要因素,呼吁年轻一辈人要扛起文化传承,文化创新,文化传播的大旗,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奉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随后,实践队成员前往延安枣园革命旧址采访非遗传承人高志琴,高老师给实践队成员教授剪纸并亲自做了示范。期间,高老师结合自己的剪纸作品,介绍了安塞剪纸的基本特点,比如刀法细腻、线条流畅、主题鲜明等。剪纸既是艺术,也是生活,取材全部来源于生活,蕴含着丰富的延安精神,希望大家在观赏剪纸的同时,认真思考其背后的深刻含义,比如奋斗精神、爱国精神等。同时高老师现场教学,给实践队成员分发纸模,讲解剪纸的基本方法,引导大家以剪刀为画笔,结合生活见闻,将复杂的剪纸图样变得简单,体验剪纸技艺,感受剪纸独特文化魅力。成员们学到了许多东西,高老师传授的不仅是剪纸的技法还有为人处事的人生道理,而成员们学到的也不单单是技法,更多的是高老师对非遗传承的信念,人生的态度,这些便是延安之行的宝贵财富。更坚定了成员们对于传承非遗的决心,带着高老师的谆谆教诲继续走进非遗,传承非遗。

在延安,剪纸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生活、一种精神,承载着创作者对大千世界美好万物的认知,传递着作者的良好祝愿和思想情感表达。保护非遗,传承非遗是连接中华民族情感的纽带,是精诚民族团结和维护全球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发展的重要前提之一,年轻一辈也要同样记得没有先辈的浴血牺牲,何来今日太平盛世,要牢记使命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真正地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3362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走进榆林乡村,看沙漠治理的产业化之路

大漠驼迹绝,塞上柳色新。70载治沙造林,榆林沙化土地治理率已达93.24%,意味着毛乌素沙漠即将从陕西版图“消失”。生态环境不仅得到了改善,也加快沙区绿色产业发展,实现治沙增绿和脱贫致…… 李世冲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誓把沙海变绿洲

45年,她们用青春染绿荒漠,学习治沙精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高质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7月22日上午10时,西安工业大学“绿野寻踪”赴榆林防风治沙实践队来到了位于毛乌苏沙漠…… 李世冲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走进靖边林业和草原局 ——开拓土地沙化防治新思路

人类只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永远不会顺从人类。——题记2021年7月21日上午9时,西安工业大学“绿野寻踪”赴榆林防风治沙实践队来到榆林市靖边县林业与草原局开展对当地防风治沙工程的社…… 刘状状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走进榆林乡村,揭秘治沙致富密码

在榆林,有一种绿,叫榆林绿,绿的妩媚;有一种蓝,叫榆林蓝,蓝的醉人;——《榆林民歌》昔日沙窝窝,今日变绿洲。榆林市坐落于陕西北部,临近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连续多年被国家林业和…… 李世冲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用生命铸就绿色丰碑——走近造林治沙“老黄牛”牛玉琴”

黄沙漫漫到绿意葱茏,从“茫茫沙海”到“绿色长城”。几十年持之以恒搏击荒漠,毛乌素沙漠治理实践书写的绿色传奇,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树起一面旗,也为世界荒漠化治理蹚出一条路。2021年…… 王梦旭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探访金鸡沙,走进沙漠上崛起的森林绿洲

不是说黄土高坡吗?黄土呢?”去年上映的电影《我和我的家乡》中,这句经典台词让很多观众印象深刻。片中,邓超饰演的乔树林带领乡亲们在沙地里植树造林、培育沙地苹果,将不毛之地变成…… 王梦旭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绿野寻踪”赴榆林防风治沙实践队来到毛乌素,探寻沙漠“前世今生”

毛乌素沙漠,中国四大沙漠之一,位于陕西省榆林地区和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之间,面积达4.22万平方公里。昔日黄沙漫漫,今日生机盎然。一代代治沙人用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和坚守毅力,锁…… 李世冲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当前,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老年人口…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行2025年河南省优秀应届毕业生评选大会

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优秀毕业生的示范引领作用,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行2025年河南省…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办“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为深化青年价值引领,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办2025年“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青春力量赋能老旧社区焕新,青年提案绘就治理新蓝图

我国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社区占比超35%,普遍存在设施老化、空间不足、居民疏离等问题。以某典型社区为例,60%的小区楼龄超20年,…

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开展调研工作

(通讯员陈思然周曼琳石宇)4月29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面向长沙市第一中学部分高中学生开展调研工作…

最新发布

寻访红色足迹,探忆峥嵘岁月
任何一处有很高美誉度的风景名胜,总是与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无论是一座山、一条河,还是一座楼,没有文化底蕴,便少了灵气;有了文化内涵,便有了灵魂,有了悠长的韵味。景以文显、文以景名,互为映衬,…
乡村振兴步步走,青年力量不可缺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为解决好新时代“三农”问题而提出的重大战略和重大举措,为探究“三农”问题所在,进一步了解百姓所思所想,助力进一步的乡村振兴战略实施,2023年7月15日曲阜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固…
安外学子三下乡:寻找红色记忆,谱写青春华章
为深化党史学习教育,缅怀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弘扬伟大革命精神,锤炼自身品格。安徽外国语学院星火燎原党史学习教育团于7月6日走进安徽省郎溪县党性教育馆开展学习活动,强化政治信念,培养高尚情操,争做…
山东大学唐社筑梦南国之翼小队顺利开展资助政策宣讲会与 “向阳有花开”榜样交流会
2023年8月18日,为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资助政策,助力新生顺利入学,山东大学唐社筑梦南国之翼小队在贵州省贵阳市成功开展线下资助政策宣讲会,以及线上“向阳有花开”榜样交流会。本次线下资助政策宣讲会由队…
忆革命先烈,走红色之旅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好地赓续红色精神,学习红色文化,7月17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筑梦成长,青年先行”大学生社会实践专项行动团队前往参观重庆开州刘伯承纪念馆…
青岛农业大学农学院三下乡:产业兴旺铺就乡村振兴路
7月4日至10日,由青岛农业大学8名师生组成的暑期社会实践团在山东省平邑县卞桥镇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先在卞桥镇开展座谈会,后参观走访平邑银河航天循环农业产业示范园、滩汪湖高效农业产业园…
乡村振兴步步走,青年之力不可缺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为解决好新时代“三农”问题而提出的重大战略和重大举措,为探究“三农”问题所在,进一步了解百姓所思所想,助力进一步的乡村振兴战略实施,2023年7月15日曲阜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固…
争当青年先锋 践行时代责任心得
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是民族的梦,也是包括广大青年在内的每个中国人的梦。筑梦新时代,奋斗正青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青年既生逢其时,又重任在肩。青年学生既是追梦者,又是圆梦人。对于实现第…
品笔墨文化,传非遗余香-拾遗谱新(笔墨文化)实践队探寻莱州底蕴
为增加对笔墨文化的了解,传承和弘扬非遗文化,增强文化自信,让非遗文化走进大众,8月18日,拾遗谱新实践队笔墨文化分队队员们前往山东省莱州面塑博物馆,毛笔小镇以及市民之家进行实地调研。8月18日下午,实…
体悟乡村振兴精神,奋进和美乡村建设
7月4日到10日,青岛农业大学农学院社会实践团——“聚力青春,服务三农”来到了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卞桥镇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几天下来的,实践团深刻把和美乡村建设的灵魂深刻把握住——厚植乡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