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广州新华学院学子三下乡:世外“陶”源社会实践队:寻迹中山菊城非遗文化,助力陶塑瓦脊创

来源:广州新华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 作者:林烨 林杨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是最古老而又最生动的历史见证。为了弘扬优秀非遗文化,助力古建筑陶塑瓦脊制作技艺的传承与发展,7月9日至7月15日,广州新华学院世外“陶”源社会实践队(以下简称“实践队”)前往中山市小榄镇开展以“探究中山小榄非遗陶塑瓦脊的保护与传承”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深入了解古建筑陶塑瓦脊制作技艺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探讨有效的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策略,以期弘扬岭南地区的优秀传统文化技艺。

听传承故事,晓陶塑古今

古建筑陶塑瓦脊制作技艺源于唐代,盛于清代,至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它以泥土为原料,经过炼泥、陈腐、塑形、修坯、素烧、制釉、施釉、龙窑烧制等多道工序,制成各种造型生动、色彩艳丽的陶塑瓦脊,主要用于装饰寺庙、祠堂等建筑的屋顶。

古建筑陶塑瓦脊制作技艺是中山市小榄镇的地方特色技艺,也是广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岭南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反映了岭南地区的历史变迁和民俗风情,也展示了岭南地区特有的建筑装饰风格和审美情趣,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研究价值和美学价值,对其进行保护与传承机制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为进一步了解这项非遗技艺,团队成员先后拜访了广东省首届传统建筑名匠、古建筑陶塑瓦脊制作技艺传承人何湛泉和古建筑陶塑瓦脊制作技艺第四代传承人何大智,在交流中对该项技艺形成了更全面的认识,也从二位传承人的工作室展品中欣赏了大量精巧的陶艺品,领略了陶塑瓦脊制作技艺的高超与陶塑瓦脊的独特魅力。

“无论做何事,都不能忘记谦卑,只有怀着谦卑的心才能继续深入挖掘”,何湛泉如是说到。第一次接触到这种古老的工艺时,他感到一种难言的震撼和激动,从那以后,他便与陶塑瓦脊结下了深厚的缘分,决心要用一生去研究和传承好这项技艺。何湛泉以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为动力,以对工艺的执着追求为标准,创作出了一系列既精美又富有文化内涵的陶塑瓦脊作品。在创作的同时,他也投身于文物修复的事业,遵守着“修旧如旧”的原则,让无数陶塑瓦脊重现光彩,不让它们埋没在历史的洪流里。

屋脊文化是一个综合体,它是一粒泥的变化,是人的技术、艺术的结晶,是用泥塑成的一幅中国手卷画,展开后包含了丰富的故事内容、情节、背景……“传播非遗不仅仅是传播手艺,更重要的是传播我们祖先的精神品质。”何湛泉说。他希望青年一代能够多了解和学习非遗文化,继承和发扬非遗文化背后所蕴含的精神,用自己的创新和实践,让非遗文化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古建筑陶塑瓦脊制作技艺传承人何湛泉向队员讲解作品含义

在家庭氛围的熏陶下,何湛泉之子何大智也加入到古建筑陶塑瓦脊制作技艺的传承行列中。作为菊城陶屋的接班人,他在继承古建筑陶塑瓦脊制作技艺的基础上,融入了更多作为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思考与见解,对陶塑瓦脊的发展进行了创新性探索。

何大智在保持传统配方和传统技艺不变的情况下,运用与年轻一代更容易产生连接的符号、载体制作出一系列玩偶形象、球鞋形象等具有现代元素的创新性陶艺品。他将陶塑瓦脊形象地比喻为“岭南的乐高”,在他看来,陶塑瓦脊是由多个板块拼接而成的大型装置艺术。

如今,何大智仍在不断尝试,为古建筑陶塑瓦脊技艺的发展寻找创新性的方向。他认为,传统非遗也可以很“潮”,并尝试着与时尚界、餐饮界、教育界等领域进行“跨界”合作,在新时代下创造出一些既不失传统文化底蕴,又具有国际视野和现代气息的陶塑瓦脊作品,让人们看到它的变化与活力。

古建筑陶塑瓦脊制作技艺第四代传承人何大智向队员介绍陶塑作品

体陶塑制作,悟匠心不易

为了更深入地体验陶塑瓦脊工艺的魅力,实践队队员亲自参与到手工制作陶塑中。何湛泉与其女何晓桦亲临现场指导,并与队员分享制作陶塑的经验与陶塑故事。在陶塑过程中,队员们需要不断地调整形状和位置,才能让手中的泥土捏塑成型。从中实践队员深切感受到,创意固然重要,但要想制作出优秀的陶艺品,更需要有耐心、细心与敬畏心。只有保持不断学习探索、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才能创作出独具特色的陶塑作品。

实践队队员体验陶塑制作

访红色故地,感历史温度

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激励人民奋进的强大精神力量,非遗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调研过程中,实践队队员了解到孙中山故居纪念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区内陈列着以“少年孙中山故事”为主题的陶塑瓦脊,为探究红色文化与非遗文化的创新性结合,实践队队员们前往孙中山故居纪念馆进行实地调研。

据了解,该陶塑瓦脊由何湛泉先生亲自主持制作,历时两年精心打造而成,表达了后人对孙中山先生的崇高敬意,以及爱国爱党之情。该陶塑瓦脊创新地将传统技艺与少年孙中山故事相结合,既反映出孙中山积极进取、敢为人先的革命精神,又让游客直观地感受广东传统建筑陶塑瓦脊的精湛技艺和历史文化价值。何湛泉说:“非遗融入景区,有助于推动非遗的活态传承,形成发展新优势。”通过这种创新融合,既赓续了红色血脉,厚植爱国情怀,又激发了非遗文化的内生动力,吸引着更多人关注和保护广东乃至全国的非遗技艺和文化遗产。

做宣传推广,献青年力量

在调研过程中,实践队以古建筑陶塑瓦脊为创作灵感,设计了一款IP形象,并将其运用于宣传推文的制作中,以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向更多人科普古建筑陶塑瓦脊制作技艺。此外,队员在中山市博物馆、孙中山故居向当地居民、游客派发了以陶塑瓦脊为元素原创制作的一批明信片,旨在增加大众对于该项非遗的认识和关注,助力陶塑瓦脊制作技艺的传承与保护。

实践队队员派发以陶塑瓦脊为元素原创制作的明信片

古建筑陶塑瓦脊制作技艺是一种技艺,更是一种文化。它凝聚了岭南地区汉族民间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祈祷,以及对祖国历史和民族文化的认同和自豪。团队现已制作出多篇相关原创推文与多组视频,结合校媒自身特色,助推古建筑陶塑瓦脊技艺的宣传工作。团队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考察、专家访谈等多种方式,发现了该项非遗目前正面临市场需求下降、大众认知度不高、传承人数量减少、保护机制不健全等问题。结合调研资料,团队以青年视角提出解决措施,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古建筑陶塑瓦脊制作技艺的创新性转化和发展,为助力中华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贡献青年力量。(供图:陈嘉聪 陈佳琳 陈晓叶 古路宁)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3587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开展“‘硕’果在望 一’研’为定”考研爱心大礼包发

为助力考研学子坚定信念,缓解备考压力,进一步营造积极向上的考研氛围,12月21日,传媒技术学院于11#A401开展了“‘硕’果在望,一’研’为定”考研爱心大礼包发放活动。传媒技术学院党委副…… 荆煜轩 张雅淇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开展“多元活动维度 深度育人蓝图”系列教育活动

为切实推进资助育人工作,进一步完善学院资助育人体系,增进学生对资助政策的了解,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传媒技术学院在院范围内开展了2024年资助育人主题系列教育活动。义捐义卖…… 荆煜轩 张雅淇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潍坊学院副校长任立春一行莅临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指导工作

为促进学科间的交流与合作,加强教育教学经验的分享,进一步促进传媒领域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12月2日,潍坊学院副校长任立春一行到访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聊城大学副校长白金山及传媒…… 姜雨涵 刘玺诺 张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举办“弘扬宪法精神 共建法治校园”普法宣讲实践活动

为增强学生法治观念,推进校园法治建设,进一步弘扬宪法精神,12月1日,传媒技术学院于11#C404举办了“弘扬宪法精神,共建法治校园”普法宣讲实践活动。传媒技术学院部分学生参与了此次活动…… 荆煜轩 张雅淇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教育技术系开展教育实习动员会

为使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教学中,加深学生对教育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帮助学生提前适应教育工作环境并且为学生就业做好准备,9月13日,传媒技术学院教育技术系召开2021级教育实习动…… 王靖芳 荆煜轩 张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开展“大学体育课与运动健康”主题宣讲活动

为进一步强化学生体质,普及公共体育课相关政策,营造校园体育文化氛围,9月24日,传媒技术学院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于演播厅及11#A404、A407开展了“大学体育课与运动健康”主题宣讲活…… 魏振飞 张雅淇 刘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开展本科生第一党支部换届选举大会

为确保学院学生党建工作的持续推进,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力度,进一步提升学生党员队伍的凝聚力,9月19日,传媒技术学院于11#A404开展本科生第一党支部换届选举大会。传媒技术学院本科生第…… 荆煜轩 刘玺诺 张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开展“筑牢网络安全防线 共筑青春安全网”新生网络安

为提高新生的网络安全意识,普及网络安全知识,进一步增强新生在网络环境中的自我保护能力,9月20日,聊城大学实验与网络信息中心的工作人员来到传媒技术学院,分别于11#A404、A407、A410开展…… 荆煜轩 张雅淇 刘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天佑关注 | 校党委书记狄生奎与青年学生代表开展午餐恳谈活动

4月30日午间,在五一劳动节、五四青年节双节来临之际,校党委书记狄生奎深入朝阳餐厅开展恳谈活动,与青年学生代表共进午餐,…

童心守护,安全启航——公管院开展“童心向阳”志愿活动

(通讯员彭淑荧王君青)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以下简称公管院)于4月26日在岳麓区润龙社区主办开展这学期的第四期“童心…

青年力量注入老旧社区改造,开启社区治理新篇章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当下,老旧社区改造成为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居民生活的关键任务。华北电力大学(保定)一群充满活力与…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当前,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老年人口…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行2025年河南省优秀应届毕业生评选大会

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优秀毕业生的示范引领作用,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行2025年河南省…

最新发布

安徽工业大学电气学子参观学习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探索暑期实践
安徽工业大学电气学子参观学习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探索暑期实践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路,面对高速高质量发展的社会,当代大学生应当完善人格,全方面发展,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以应对环境的变化,肩负着民…
华中农业大学赴南昌暑期实践队于凤凰村开展红色宣讲会
【牧医行迹】追寻红色足迹,传承红色精神——华中农业大学赴南昌暑期实践队于凤凰村开展红色宣讲会(通讯员:吴佳莉孙喆)7月12日上午,华中农业大学赴南昌暑期实践队在凤凰村村委会三楼会议室召开了红色精神…
【信息学院】实地参观企业 感悟联系专业
【信息学院】实地参观企业感悟联系专业武科大网讯(通讯员王圣博)为给学生提供与专业相关的实践机会,加深对行业的了解,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7月13日,武汉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智行筑梦”…
科创点亮童年 陪伴传递温暖——武科大学子三下乡支教活动
科创点亮童年陪伴传递温暖——武科大学子三下乡支教活动本网讯(通讯员王圣博)科技筑梦,童心向前。为助力乡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激发留守儿童科创兴趣,7月12日至7月18日,武汉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信息学院】举行“智行筑梦”暑期实践出征仪式
【信息学院】举行“智行筑梦”暑期实践出征仪式武科大网讯(通讯员王圣博)为明确暑期实践相关事宜,确保“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合理安排并有序推进,7月5日,我院于12108教室举行了“智行筑梦”暑期社会实践…
【信息学院】共览黄梅博物馆感受文化深底蕴
【信息学院】共览黄梅博物馆感受文化深底蕴武科大网讯(通讯员王圣博)7月16日,武汉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智行筑梦”暑期社会实践团来到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参观黄梅县博物馆的…
武汉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智行筑梦”暑期社会实践团慰问古塔社区老党员
武汉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智行筑梦”暑期社会实践团慰问古塔社区老党员武科大网讯(通讯员王圣博)为了进一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红色基因,近日,武汉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智行筑…
传承红色基因 弘扬爱国精神
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爱国精神武科大网讯(通讯员王圣博)7月15日,武汉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智行筑梦”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暑期社会实践中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深入乡村开展国防教育课程。这一举措旨在通过…
【信息学院】便捷快递进社区 共建美好新黄梅
【信息学院】便捷快递进社区共建美好新黄梅武科大网讯(通讯员王圣博)为帮助解决社区快递分发压力大的问题,7月16日,武汉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智行筑梦”暑期社会实践团在黄冈市黄梅县开展了一次帮…
【信息学院】保密问题同注意 为国为家共努力
【信息学院】保密问题同注意为国为家共努力武科大网讯(通讯员王圣博)7月17日,武汉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智行筑梦”暑期社会实践团在黄冈市黄梅县西河桥社区举行了一场国家安全宣讲活动。该活动旨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