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襄理燃梦队的第一站来到位于襄阳城西南一公里处的岘山,追慕古人遗风,团队成员用行动诠释探寻岘山的变化发展,探寻古人笔下的“仙境”,欣赏变换的山川风景。走入孟浩然、李白笔下的岘山,感受岘山的前世与今生,汇诗入兴,记录襄阳的历史发展。
图为岘山脚下的岘山文化广场
岘山,地处城市南郊,东临汉水,西至万山,北望襄阳古城,由羊祜山、扁山、虎头山、真武山等20多座山组成,属荆山余脉。原本“小而高”的山,都可称之为岘山。如今,襄阳岘山独擅“岘”名,是因其厚重的历史文化。岘山山不奇而险峻,岭不高而秀雅。《三郡合志》“岘山”下所纪之岘岩、栖霞洞、涌月亭诸迹皆在岘石寺旁,寺去此山一里许。
图为团队成员与护林员韦宗涛在岘山矿厂遗址的合影留恋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穿越千年的诗作,如今,我们跟随孟浩然留下的足迹登临岘山,开启诗风话岘山的篇章。岘山作为襄阳一座人文荟萃的文化名山,对于登高必赋的唐人来说,岘山既可怀古,又可览胜,还可饯别,这便提供了绰有余裕的驰骋诗思的空间,使这里成了一张孕育唐诗的温床。襄阳市坚持绿化先行与人文历史相融合,“襄”见岘山脚下廉洁文化长廊,长廊采用“一线”“两亭”“三廊”“二十景”的空间布局,围绕“廉洁从政”主题,利用诗词书画、篆刻雕塑、诗歌楹联等形式,将爱莲说、襄阳歌、诫子书、羊祜传、杜预传等廉洁故事设计成20余处景观,融“廉”于景,独具特色,加强了廉洁文化阵地的建设。此外,对岘山实施矿山复绿工程,利用 “断崖条件”和捕捉到的文化实质,建设孟浩然摩崖石刻雕像,将人文景观融入大自然,维护汉江流域生态安全的同时守护了岘山文化的根脉。(通讯员 严晓曼)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3696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大漠驼迹绝,塞上柳色新。70载治沙造林,榆林沙化土地治理率已达93.24%,意味着毛乌素沙漠即将从陕西版图“消失”。生态环境不仅得到了改善,也加快沙区绿色产业发展,实现治沙增绿和脱贫致……
李世冲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45年,她们用青春染绿荒漠,学习治沙精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高质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7月22日上午10时,西安工业大学“绿野寻踪”赴榆林防风治沙实践队来到了位于毛乌苏沙漠……
李世冲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人类只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永远不会顺从人类。——题记2021年7月21日上午9时,西安工业大学“绿野寻踪”赴榆林防风治沙实践队来到榆林市靖边县林业与草原局开展对当地防风治沙工程的社……
刘状状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在榆林,有一种绿,叫榆林绿,绿的妩媚;有一种蓝,叫榆林蓝,蓝的醉人;——《榆林民歌》昔日沙窝窝,今日变绿洲。榆林市坐落于陕西北部,临近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连续多年被国家林业和……
李世冲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黄沙漫漫到绿意葱茏,从“茫茫沙海”到“绿色长城”。几十年持之以恒搏击荒漠,毛乌素沙漠治理实践书写的绿色传奇,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树起一面旗,也为世界荒漠化治理蹚出一条路。2021年……
王梦旭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不是说黄土高坡吗?黄土呢?”去年上映的电影《我和我的家乡》中,这句经典台词让很多观众印象深刻。片中,邓超饰演的乔树林带领乡亲们在沙地里植树造林、培育沙地苹果,将不毛之地变成……
王梦旭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毛乌素沙漠,中国四大沙漠之一,位于陕西省榆林地区和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之间,面积达4.22万平方公里。昔日黄沙漫漫,今日生机盎然。一代代治沙人用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和坚守毅力,锁……
李世冲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