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走进宣纸之乡,传承千年文化(皖南医学院)

来源:皖南医学院口腔医学 作者:赵扬 叶杨瑞

8月16日,我们皖南医学院临床医学院“繁星”志愿服务队泾县分队来到这个泉水环绕、青檀树茂密的泾县宣纸文化博物馆,从文房四宝宣纸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无边魅力,从大国工匠毛胜利的事迹来感悟大国工匠精神。通过依次参观中国宣纸博物馆、“三丈三”大国工匠作坊、宣纸古作坊、宣纸古籍印刷等,我体会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博大精深。在中国宣纸博物馆,我们看到了各种各样的宣纸,有的用于书画,有的用于印刷,有的用于装裱。在“三丈三”大国工匠作坊,我们见证了周东红大师的精湛技艺,他用一双巧手将普通的纸张变成了精美绝伦的艺术品。在宣纸古作坊,我们亲身体验了宣纸的制作过程,感受到了制作一张宣纸所需的艰辛与汗水。在宣纸古籍印刷处,我们看到了古代印刷技术的发展历程,感慨万分。这次参观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并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更深的敬意。

宣纸是一种独特的物品,它一直洞察着中国,书画家的内心世界。它源自安徽省宣城市泾县,那里青檀树皮与沙田稻草相遇,在杨桃藤汁与山泉水的见证下,形成了一段奇妙的缘分。宣纸就是这段缘分的结晶。它轻如蝉翼,白如雪,抖动时像细绸一样没有声音。千百年来,它一直彰显着书画家们的内心所想,渲染着他们的意念所及。宣纸是大自然对泾县的馈赠,也是这里奉献给人类的礼物。它的制作技艺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郭沫若曾评价说:“宣纸是中国劳动人民所发明的艺术创造,中国的书法和绘画离开了它,便无从表达艺术的妙味。”走进宣纸博物馆,我看到了一幅幅精美的画作,它们都是用宣纸作为画布创作的。这些画作色彩鲜艳,线条流畅,构图精巧,表现出了画家们高超的技艺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这里,我看到了山水、花鸟、人物、动物等各种题材的作品,每一幅都让人赏心悦目。除了画作之外,宣纸博物馆还展示了许多珍贵的书法作品。这些书法作品字体清秀、笔力遒劲,蕴含着书法家们对文字之美的独到见解和深刻理解。在这里,我看到了楷书、行书、草书、隶书等各种不同的字体,一种都有其独特的韵味和魅力。总之,走进宣纸博物馆,我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感受到了书画家们对大自然和人类文明的热爱。这里不仅展示了宣纸的制作工艺,还收藏了许多珍贵的书画作品。在这里,我深入了解了宣纸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感受到了它所蕴含的深厚底蕴。

图为团队成员了解宣纸文化。实践队员 赵扬 摄

进入三丈三展厅,映入眼帘的就是令人惊叹的宣纸捞纸槽的规模,还有后面的巨型三丈三宣纸画作。2015年11月,中国宣纸股份有限公司向宣纸抄制极限发起挑战,精选近百名技艺精湛的捞纸、晒纸、剪纸工人共同生产,成功完成“三丈三”宣纸巨制。“三丈三”宣纸是一次在中华传统文化上成功的创新,它告诉我们,传统文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可以不断创新和发展的。三丈三宣纸的诞生,就是对传统手工技艺的一次创新和突破。三丈三宣纸的成功抄制,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去看待传统文化。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平台去创作和欣赏巨幅书画艺术作品,让我们能够更好地欣赏和理解传统文化。而且,三丈三宣纸的诞生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机会去思考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它让我们看到了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中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机会去思考如何更好地保护和发展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三丈三宣纸这种对传统文化的创新,它让我们看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活力,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机会去思考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发展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

图为团队成员参观“三丈三”宣纸制作车间。 实践队员 杨睿 摄

在旁边巨大的晒纸烘璧旁的是大国工匠毛胜利的海报与介绍,大国工匠毛胜利在晒纸行业工作了30多年,经他之手晒出的宣纸有600多万张,产品成品率超过98%。他用韧性和匠心诠释着中国传统手工艺人的可贵品质。毛胜利对工作的专注和执着令人钦佩。他在晒纸行业一做就是35年,每天要在钢板蒸汽焙面前走来走去,步行距离超过了十公里,反反复复地从事同样的工作,整套动作要重复上千遍。尽管晒纸是一项枯燥、艰苦的工作,但毛胜利始终坚持不懈,用精益求精的态度做好每一张宣纸。毛胜利具有的创新精神和勇于挑战的勇气更值得我们学习。2015年,宣纸股份公司应海内外知名书画家的要求和建议,向宣纸制造规格的极限发起了史无前例的挑战,上百名工人齐心协力攻关“三丈三巨宣”项目。毛胜利勇挑重担,成为了三丈三晒纸攻关的“头刷”“突击手”。在他的组织和带领下,成功地完成了十几米长的“三丈三”宣纸生产,做出了这项前无古人的壮举。在他身上我们可以学到大国工匠精神:坚持不懈、精益求精、勇于创新、勇于挑战。这些品质不仅仅是对个人成长有益,也是对社会发展有益。毛胜利说:“宣纸代表了我国的传统文化,我要立足岗位,做好本职工作,把制作宣纸这项传统技艺一代代传承下去,还要让宣纸文化走向全界。”传统文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可以不断创新和发展的。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创新,我们可以让它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更好地服务于人民。

图为“大国工匠”毛胜利。实践队员汪昀蔚 摄

生命在于创造,宣纸在创造中不断延伸着她生命的长度和宽度,让文化典籍源远流长,让书画作品也有了穿越时间的能量。我们通过三下乡的活动,去更深入了解家乡的传统文化,去宣扬这种“无双、虔诚、无垠、坚贞、清白、传承、不凡”的精神。我想这些词不仅仅是代表宣纸的品格,更是宣纸人的品性。由于西方文化的冲击和学习制作的不易,很多年轻人不愿意花时间去了解和学习。我们来到这里也是为了保护和发扬传统文化,让它能够一代代传承下去。这不仅仅是为了保护我们的文化遗产,更是让我们的后代能够更好地了解到中国文化的根源。最后,我们应该让更多青年人了解民族文化,激起他们的责任感,共同去推广中国宣纸,让它走出中国,面向世界。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中国文化的魅力。

图为实践活动结束后全体队员合影。 实践队员叶杨瑞 摄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4201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走进榆林乡村,看沙漠治理的产业化之路

大漠驼迹绝,塞上柳色新。70载治沙造林,榆林沙化土地治理率已达93.24%,意味着毛乌素沙漠即将从陕西版图“消失”。生态环境不仅得到了改善,也加快沙区绿色产业发展,实现治沙增绿和脱贫致…… 李世冲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誓把沙海变绿洲

45年,她们用青春染绿荒漠,学习治沙精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高质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7月22日上午10时,西安工业大学“绿野寻踪”赴榆林防风治沙实践队来到了位于毛乌苏沙漠…… 李世冲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走进靖边林业和草原局 ——开拓土地沙化防治新思路

人类只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永远不会顺从人类。——题记2021年7月21日上午9时,西安工业大学“绿野寻踪”赴榆林防风治沙实践队来到榆林市靖边县林业与草原局开展对当地防风治沙工程的社…… 刘状状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走进榆林乡村,揭秘治沙致富密码

在榆林,有一种绿,叫榆林绿,绿的妩媚;有一种蓝,叫榆林蓝,蓝的醉人;——《榆林民歌》昔日沙窝窝,今日变绿洲。榆林市坐落于陕西北部,临近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连续多年被国家林业和…… 李世冲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用生命铸就绿色丰碑——走近造林治沙“老黄牛”牛玉琴”

黄沙漫漫到绿意葱茏,从“茫茫沙海”到“绿色长城”。几十年持之以恒搏击荒漠,毛乌素沙漠治理实践书写的绿色传奇,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树起一面旗,也为世界荒漠化治理蹚出一条路。2021年…… 王梦旭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探访金鸡沙,走进沙漠上崛起的森林绿洲

不是说黄土高坡吗?黄土呢?”去年上映的电影《我和我的家乡》中,这句经典台词让很多观众印象深刻。片中,邓超饰演的乔树林带领乡亲们在沙地里植树造林、培育沙地苹果,将不毛之地变成…… 王梦旭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绿野寻踪”赴榆林防风治沙实践队来到毛乌素,探寻沙漠“前世今生”

毛乌素沙漠,中国四大沙漠之一,位于陕西省榆林地区和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之间,面积达4.22万平方公里。昔日黄沙漫漫,今日生机盎然。一代代治沙人用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和坚守毅力,锁…… 李世冲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当前,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老年人口…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行2025年河南省优秀应届毕业生评选大会

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优秀毕业生的示范引领作用,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行2025年河南省…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办“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为深化青年价值引领,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办2025年“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青春力量赋能老旧社区焕新,青年提案绘就治理新蓝图

我国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社区占比超35%,普遍存在设施老化、空间不足、居民疏离等问题。以某典型社区为例,60%的小区楼龄超20年,…

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开展调研工作

(通讯员陈思然周曼琳石宇)4月29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面向长沙市第一中学部分高中学生开展调研工作…

最新发布

3300亩花卉开出“致富花”
百花吐艳,春意盎然。近日,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泸西县3300亩花卉含苞欲放,为乡村振兴、农民增收带来了致富好“钱景”。走进白水镇益谷村委会花卉大棚,艳丽的玫瑰花、怒放的百合花、娇嫩的康乃馨等…
凝聚青春力量,绘就振兴画卷
为响应国家全力提升农村居民医疗健康质量的号召,助力乡村振兴和健康中国两大战略的有效衔接,促进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引导青年学生扎根中国大地砥砺奋斗,推动校内思想政治教育与校…
萤火点点丰富孩子假期
大学生网报泰州电(通讯员蒋婷)七月盛夏,炽热的阳光照耀着大地,树上蝉鸣阵阵,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萤萤之火,灼华凤城”暑期公益社会实践团队犹如七月里的微风,徐徐地略过每位孩子的心。自暑假开始,…
滁州学院:五育并举,教育育人
劳动,促使能力提升。劳动教育是幼儿全面发展的一项重要教育活动,它不仅能够培养幼儿的劳动能力和实践能力,还可以提高幼儿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培养幼儿的团队意识和创新意识。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具…
赴滁州市实验创业分幼儿园“劳动教育实践现状及质量提升策略研究”实践小分队
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为深入了解幼儿园劳动教育实践现状,贯彻劳动教育实践理念,2023年6月10日,滁州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赴滁州市实验创业分幼儿园“劳动教育实践现状及质量提升策略研究”实践小分队一行6人…
杭电机械学院青春下三乡|数字技术赋能绍兴水域生态治理暑假实践调研
https://www.navo.top/wx_msgs/spview/8298041/3985871(可预览效果)青春三下乡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开展典型地区利用数字技术、无人船等现代技术进行水域生态治理模式研究,服务乡村经济发展…
辽医药护理学子三下乡:践行使命,在实践中成长
一股干劲,催生一段旅程,来自辽宁医药职业学院的南丁格尔爱心服务团队在前往乡村的路途中,队员们兴奋地跃跃欲试,怀揣着关爱和帮助老人的心情。到达目的地之后,大家都全身心地投入到村里的日常生活中,忍…
#巢湖学院赴夏阁镇柳南村开展爱心支教实践团队进行课业辅导活动#
携手支教助学,真情播种希望。正值暑期农忙时节,孩童课业疑难亟待解决。巢湖学院赴夏阁镇柳南村开展爱心支教实践团队于7月5日抵达夏阁镇柳南村,开展课业辅导活动。团队负责人刘阿龙向村委会负责人林书记表…
#巢湖学院工商管理学院赴夏阁镇柳南村大学生教育关爱服务团开展劳动教育活动#
劳动创造价值,奋斗拥抱幸福。在新时代教育改革大背景下,大中小学教育与劳动相结合,践行劳动教育和训练,绝对不是可有可无的小事情。强化学生的劳动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劳动素质,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意义深…
赴滁州博物馆暑期社会实践(滁州学院)
为了让同学们更好的感悟历史,了解滁州市博物馆现阶段的发展情况,促进博物馆更好的服务大众,扩大其社会效益,发挥博物馆功能,加深同学们对博物馆的了解,提升队员们对博物馆文化的兴趣,并增强保护文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