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问卷调研揭示文化风貌,笃行不怠传承校史记忆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作者:朱全森

探究一所学校的教师文化传承完整状况如何,必不可少的便是该校的校史馆建设。为更好的了解曲阜师范大学教学历史发展状况,2024年寒假,我作为“躬耕教坛铸师魂,强师筑基赋新能”团队的一员,于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师范大学校史馆进行考察探究,探求曲阜师范大学教师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行稳致远,未雨绸缪

作为“躬耕教坛铸师魂,强师筑基赋新能”团队成员,我跟随团队有组织有纪律的实践安排,在实践之前,集中学习新时代思想,深入了解曲阜师范大学周边地区文化底蕴,经过此次学习,我再次明确了本次社会实践的理念与目标。在开展实地实践前,我们借助互联网进行线上问卷调查,在进行问卷结果整合总结后,我搜集了有关本地教师文化发展的资料,将两者有机结合,制定出一份采访稿。随后,根据自身对于当地的了解以及实地考研,选择于曲阜师范大学校史馆及周边地区进行随机采访与问卷调研。在搜集资料时,我了解到曲阜师范大学校史馆的发展历程,馆内不仅有历代教师照片,也有曲师大发展进步过程中有重要意义的物件,我对此产生了较大的好奇心,于是我准备了参观活动计划。希望通过此次参观活动,我可以看到曲阜师范大学多年来教师文化的保存与发展历程,感受本校教师文化发展的魅力。

图为实践队员进行当地问卷采访。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瑞珉 供图

行远自迩,事必躬亲

最开始在校史馆周边进行随机采访时,有成功也有失败。通过与众人的交谈,我了解到本校师生对于近年来曲阜师范大学教师文化留存现状的看法,感受到了本校师生对于家乡红色记忆的充实感与自豪感。但是,仍有大部分人对于本校的教师文化故事、学校发展历程处于了解较少甚至是不了解的状态。随后,我跟随朋友进入到了曲阜师范大学校史馆内进行参观,实地感受到曲阜师范大学教师文化的保存现状。在此次参观中,我不仅见到许多从未了解过的记忆故事,也亲身感受到了先辈曾经呕心沥血、辛勤工作。通过此次参观,大大激发了我对于深入探求曲阜师范大学教师故事的好奇心。

图为实践队员来到曲阜师范大学校史馆实地感悟当地红色记忆。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朱全森供图

初心如磐,矢志不渝

在采访以及参观结束后,我整理了此次线下实地调研结果。调研结果显示,80%的师生都清楚的认识到自己应该更加重视本校教师文化的发展,提及曲阜师范大学校史馆,采访对象均呈现出积极的参观意愿。时代正在飞速发展,然而曾经记载着历代师生为曲阜师范大学而奋斗的记忆不能被遗忘,教师文化进一步与当地融合传承才能更好的助力当地各方发展。通过调研结果,我更加看到当今时代进一步加大教师文化保存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借此次实践活动,我进一步领悟到传承教师文化对于本校师生的积极影响及作用,感受到作为曲阜师范大学一员的自豪感。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在教师文化传承方面,我们要积极作为,自身努力学习教师文化。行远自迩,笃行不怠,助力教师文化发展要从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起。初心如磐,奋楫笃行,助力教师文化发展要坚守初心、扎实工作。且行且思,且悟且进,在教师文化留存发展之路,我们也应该时刻反思,助力其正确前行。(通讯员 朱全森)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6712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走进榆林乡村,看沙漠治理的产业化之路

大漠驼迹绝,塞上柳色新。70载治沙造林,榆林沙化土地治理率已达93.24%,意味着毛乌素沙漠即将从陕西版图“消失”。生态环境不仅得到了改善,也加快沙区绿色产业发展,实现治沙增绿和脱贫致…… 李世冲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誓把沙海变绿洲

45年,她们用青春染绿荒漠,学习治沙精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高质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7月22日上午10时,西安工业大学“绿野寻踪”赴榆林防风治沙实践队来到了位于毛乌苏沙漠…… 李世冲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走进靖边林业和草原局 ——开拓土地沙化防治新思路

人类只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永远不会顺从人类。——题记2021年7月21日上午9时,西安工业大学“绿野寻踪”赴榆林防风治沙实践队来到榆林市靖边县林业与草原局开展对当地防风治沙工程的社…… 刘状状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走进榆林乡村,揭秘治沙致富密码

在榆林,有一种绿,叫榆林绿,绿的妩媚;有一种蓝,叫榆林蓝,蓝的醉人;——《榆林民歌》昔日沙窝窝,今日变绿洲。榆林市坐落于陕西北部,临近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连续多年被国家林业和…… 李世冲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用生命铸就绿色丰碑——走近造林治沙“老黄牛”牛玉琴”

黄沙漫漫到绿意葱茏,从“茫茫沙海”到“绿色长城”。几十年持之以恒搏击荒漠,毛乌素沙漠治理实践书写的绿色传奇,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树起一面旗,也为世界荒漠化治理蹚出一条路。2021年…… 王梦旭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探访金鸡沙,走进沙漠上崛起的森林绿洲

不是说黄土高坡吗?黄土呢?”去年上映的电影《我和我的家乡》中,这句经典台词让很多观众印象深刻。片中,邓超饰演的乔树林带领乡亲们在沙地里植树造林、培育沙地苹果,将不毛之地变成…… 王梦旭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绿野寻踪”赴榆林防风治沙实践队来到毛乌素,探寻沙漠“前世今生”

毛乌素沙漠,中国四大沙漠之一,位于陕西省榆林地区和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之间,面积达4.22万平方公里。昔日黄沙漫漫,今日生机盎然。一代代治沙人用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和坚守毅力,锁…… 李世冲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当前,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老年人口…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行2025年河南省优秀应届毕业生评选大会

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优秀毕业生的示范引领作用,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行2025年河南省…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办“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为深化青年价值引领,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办2025年“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青春力量赋能老旧社区焕新,青年提案绘就治理新蓝图

我国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社区占比超35%,普遍存在设施老化、空间不足、居民疏离等问题。以某典型社区为例,60%的小区楼龄超20年,…

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开展调研工作

(通讯员陈思然周曼琳石宇)4月29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面向长沙市第一中学部分高中学生开展调研工作…

最新发布

一扇“门”的历史
在古老的中华文明中,门成为了连接过去与现在、内与外、人与自然的纽带,它的艺术呈现饱含哲学思考的深沉和文化传承的底蕴。中国古典建筑是门的艺术,更好地了解与传播中华门文化,为响应赓续中华文脉、传承…
支教传递温暖,云端爱心行
支教传递温暖,云端携手同行中国大学生网恩施2月16日电(通讯员袁东祺)为了深入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落实团中央书记处有关工作部署,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开展“一…
寒假社会实践团队剪影||积极投入社会,助力家乡发展
随着春节的脚步渐近,2024年的寒假也迎来了大学生们返回家乡的时刻。不同于往年的是,这群充满朝气的青年们并没有选择沉浸在家庭的温馨中,而是纷纷投身于家乡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用青春的热情和实际行动为家…
“筑梦医心·护佑三农”深入西安市人民医院开展眼科调研,科普宣讲守护明亮双眸
眼睛是人类感官中最关键的器官之一,大约80%的知识和记忆是通过眼睛获取的。良好的眼健康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帮助人们更好地看清世界,从而更好地工作、学习和生活。目前,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已经制定了…
寒假社会实践团队剪影||访红色之路,践革命精神
为了深入学习宣传红色革命精神、革命先烈事迹,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星火接力,梦在不息”小队于2024年1月底2月初分别前往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张太雷纪念馆…
“点燃阅读激情:与小朋友的温馨共读时光“
1月28日年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以“传承优秀文化,赓续中华文脉”为主题的一起云支教专项活动活动正式开启,在一起快乐阅读中,1月29日,我们共同迎来了一项令人心潮澎湃的阅读计划。伴随着新年的钟声,第二…
浓浓母校情,悠悠学子心
中国青年网烟台1月24日电(通讯员刘奕瑶)“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一个人能够超过老师和前辈,是因为老师和前辈的养育和培养,老师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中一…
淮北师范大学创青春“返家乡”社会实践工作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实发挥共青团作为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作用,切实提升共青团实践育人质量,本实践团队深…
赓续红色血脉,唱响爱国精神
寻访红色足迹,赓续红色血脉中国青年网泰安2月16日电(通讯员周怡君)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2024年2月1日曲阜师范大学学子自发组建名为“秉承时代精…
跨越屏幕传递爱:一起云支教的故事
1月28日年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以“传承优秀文化,赓续中华文脉”为主题的一起云支教专项活动活动正式开启,为期二十几天的一起云支教活动渐渐就要落下帷幕了,回想起这段时间以来的点点滴滴,我感悟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