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探寻闽台文化,共携家园梦

来源:福建农林大学海洋学院 作者:叶子豪 吴端阳 郑

为了深入贯彻“探寻海峡两岸文化的交流形式,思考以文旅交流为纽带,不断增进两岸人民福祉,共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要义”,近日,福建农林大学海洋学院新中特水产小分队前往福建省福州市闽台文化交流研究所进行调研。

2020年11月18日,闽台历史文化研究院在福建福州成立,坐落于三坊七巷塔巷30号王麒故居(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院落占地1600平方米。福建与台湾历史文化与民俗信仰在历史发展中有着悠久而密切的渊源关系,研究院将充分利用福建丰富的闽台历史文化资源,致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挖掘闽台历史文化共性,通过“引进来”“走出去”等多种方式,常态化开展民间信仰、闽台宗教、闽台同名村、宗亲宗祠、传统艺术、涉台文物、闽台方志等“根、亲”祖地文化交流,开展闽台历史文化相关课题合作研究与交流。国台办和国家文物局指导支持闽台历史文化研究院开展工作,致力于打造两岸文化交流与研究的综合平台和闽台文物交流与展示的重要窗口,搭建两岸同胞民心相通和心灵契合的文化桥梁,共同弘扬中华文化。研究院将着力打造两岸智库开放合作平台,成为两岸文化交流与研究、文物交流与展示的主要窗口。

族谱是记录家族迁徙、发展的轨迹和家族人物的世系、传记的史书,与国史、方志构成我国三大文献。北宋蔡襄、南宋朱熹称之为“家宝”。家谱从先秦起源,到魏晋南北朝进入世家,唐宋日臻完善,宋代以后走进寻常百姓家,数千年来卷帙浩繁,承载着连绵不尽的家国印记,从家族的视角,记载着生生不息的中华历史,是其他文献典籍无法比拟的。

福建族谱兴于唐盛于宋明,台湾族谱兴于明盛于清。福建省有2300多个姓氏,台湾有近1900个姓氏,合湾各姓氏主要是明清时期由福建迁入。清代,闽台宗亲就形成共修族谱的习俗,在日据合湾时期一度中断,抗战胜利后逐步恢复,至今长盛不衰。闽台族谱存量十分丰富,从闽台两地谱牒调查来看,福建的可知族谱达到五万部以上台湾族谱也有两万部左右,是研究闽台历史文化非常难得的文献。

在福建设立闽台历史文化研究院,是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切实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关于“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重要要求的具体举措。闽台历史文化研究院旨在发挥福建独特对台历史文化渊源,充分挖掘闽台历史文化共性,着力打造两岸文化交流与研究、闽台文物交流与展示的重要窗口和两岸智库开放合作平台,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两岸各领域交流往来,引导更多两岸青年增进认同、累积共识,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闽台历史文化研究院由福建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管,国台办和国家文物局支持指导,吸收大陆和台湾知名人士共同组成理事会,聘请台湾文化名人为特约研究员。同期,还举办了“两岸家书展”等系列闽台文化交流活动,吸引两岸100多名业内专家学者、台湾青年等参加。

姓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部分,是连接海峡两岸的“桥”。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姓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台湾与福建之间天然的地理联系,形成了福建的姓氏与台湾的姓氏之间深厚的历史渊源关系。春秋至秦汉时期,就有福建境内的闽越族人跨越台湾海峡,成为台湾早期住民的祖先。先民们不但带去了闽地的生活文化习俗,同时也保留了原来的姓氏,代代相传。闽台姓氏间的联系及特点直接印证了闽台人民血脉相连的紧密关系。两岸同胞心连心,我们有着共同的血脉、共同的文化、共同的愿景。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无论文化的形式如何变换,族谱依然有其强大的生命力和不书的魅力。发黄的书页,带着油躁芳香的方块字里典藏着闽合祖先的密码,透过族谱,我们得以知道祖先曾经饱受中原战乱之苦,一路南下,扎根闽地,为了生存,他们中又有人跨越海峡,还有的去往更远的异国他乡。因为族谱,今天海内外游子“我从哪里来”的永恒之问便有了答案。

树高千尺,离不了根。期待两岸同胞特别是青少年同胞通过认识族谱,通晓家族根脉世系,凝聚家族亲情力量,携手共圆家国梦。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7170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走进榆林乡村,看沙漠治理的产业化之路

大漠驼迹绝,塞上柳色新。70载治沙造林,榆林沙化土地治理率已达93.24%,意味着毛乌素沙漠即将从陕西版图“消失”。生态环境不仅得到了改善,也加快沙区绿色产业发展,实现治沙增绿和脱贫致…… 李世冲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誓把沙海变绿洲

45年,她们用青春染绿荒漠,学习治沙精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高质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7月22日上午10时,西安工业大学“绿野寻踪”赴榆林防风治沙实践队来到了位于毛乌苏沙漠…… 李世冲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走进靖边林业和草原局 ——开拓土地沙化防治新思路

人类只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永远不会顺从人类。——题记2021年7月21日上午9时,西安工业大学“绿野寻踪”赴榆林防风治沙实践队来到榆林市靖边县林业与草原局开展对当地防风治沙工程的社…… 刘状状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走进榆林乡村,揭秘治沙致富密码

在榆林,有一种绿,叫榆林绿,绿的妩媚;有一种蓝,叫榆林蓝,蓝的醉人;——《榆林民歌》昔日沙窝窝,今日变绿洲。榆林市坐落于陕西北部,临近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连续多年被国家林业和…… 李世冲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用生命铸就绿色丰碑——走近造林治沙“老黄牛”牛玉琴”

黄沙漫漫到绿意葱茏,从“茫茫沙海”到“绿色长城”。几十年持之以恒搏击荒漠,毛乌素沙漠治理实践书写的绿色传奇,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树起一面旗,也为世界荒漠化治理蹚出一条路。2021年…… 王梦旭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探访金鸡沙,走进沙漠上崛起的森林绿洲

不是说黄土高坡吗?黄土呢?”去年上映的电影《我和我的家乡》中,这句经典台词让很多观众印象深刻。片中,邓超饰演的乔树林带领乡亲们在沙地里植树造林、培育沙地苹果,将不毛之地变成…… 王梦旭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绿野寻踪”赴榆林防风治沙实践队来到毛乌素,探寻沙漠“前世今生”

毛乌素沙漠,中国四大沙漠之一,位于陕西省榆林地区和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之间,面积达4.22万平方公里。昔日黄沙漫漫,今日生机盎然。一代代治沙人用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和坚守毅力,锁…… 李世冲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当前,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老年人口…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行2025年河南省优秀应届毕业生评选大会

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优秀毕业生的示范引领作用,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行2025年河南省…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办“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为深化青年价值引领,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办2025年“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青春力量赋能老旧社区焕新,青年提案绘就治理新蓝图

我国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社区占比超35%,普遍存在设施老化、空间不足、居民疏离等问题。以某典型社区为例,60%的小区楼龄超20年,…

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开展调研工作

(通讯员陈思然周曼琳石宇)4月29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面向长沙市第一中学部分高中学生开展调研工作…

最新发布

山大唐社“兴趣漂流,童爱不候”第二期冬令营活动顺利开幕
新年伊始,关爱不息。2月19日上午,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携手济南历下区东关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顺利开展“兴趣漂流,童爱不候”第二期冬令营活动。上午九点,开营仪式如期举行。东关街道社工站刘凤丽老师…
黄河之水天上来,文化长河入人心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要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跟随这一重要指示,…
了解家乡时事,回馈家乡
返乡助力,共谋发展为了更好的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深入了解基层干部如何做好乡村工作,2024年2月1日,赵国林同学利用寒假期间来到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望疃镇长河村民委员会,进行了4天的社会实践活动。此次实践…
社会实践领航研习营|探访巴蜀大地,体悟青春力量
为积极响应东南大学就业指导中心号召,讲好在川基层校友新故事,并进一步加强与四川省良好合作交流关系,挖掘与四川企业合作的新可能,2024年1月24日到1月27日,我校2024年寒假领航研习营“川流不锡”实践团队8名…
关爱下一代,美化家园,社会实践有感
在年前的十几天假期内,我一共参与了两次村委会组织的活动,一次是下乡为小朋友辅导作业,另一次是在村口处理垃圾,两次皆有不同收获。在第一次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我来到了邻居家,开始了我的辅导邻居家小孩…
深蓝学院开展“温暖社会,自我奉献”寒假社会实践活动
暖社会,自我奉献2024年1月17日至2月8日,江苏科技大学社会实践小组开展了以“温暖社会,自我奉献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团队成员在无锡市、靖江市、兴化市等地,通过社区服务,养老院服务,银行业服务,关爱社…
【从行动到治理,共创绿色未来】“返家乡”实践之深入乡村环境治理
【从行动到治理,共创绿色未来】“返家乡”实践之深入乡村环境治理来源:塔里木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的环境保护意识,从2月15日开始经管院学生黄欣欣回到了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库…
传递知识,守护乡村安全
【传递知识,守护乡村安全】据了解,随着科技的发展,诈骗手段不断翻新,乡村地区的诈骗案件也呈上升趋势。村民们往往因为缺乏防范意识和相关知识,成为诈骗分子的目标。为此,这群大学生志愿者决定开展此次…
中南大学商学院青年志愿者工作部寒假知“网”鉴今社会实践
(通讯员胡依凡)2月22日下午,在岳麓区图书馆举办了一场以老人为服务对象的反诈宣传活动,本次活动由中南大学商学院和多名志愿者参加,现场氛围活跃,老人们积极回应志愿活动。本次知网鉴今反诈宣传活动主讲…
探寻家乡之美,感受乡愁乡情
为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投身于社会建设之中,并且更好地了解家乡,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江苏科技大学深蓝学院生物工程二班的同学陆北惠、何嘉煜、贾凯文、马海晶组成实践团分别在自己的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