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讯(通讯员谭炜吴佳豪)在时代的浪潮中,传统文化的复兴之光愈发璀璨,而“从娃娃抓起”的理念已成为社会各界推动文化传承的共识。2024年7月15日清晨,阳光温柔地洒在花桥联合学校的操场上,一场别开生面的扎染艺术体验课在这里拉开序幕,由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数韵星泽”党史学习教育团精心策划并执行,旨在通过实践探索,让传统文化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随着清脆的上课铃声响起,教室瞬间变身为一座色彩斑斓的艺术工坊。老师们身着传统服饰,手持精心准备的PPT,仿佛穿越时空的使者,引领着孩子们走进扎染的奇妙世界。屏幕上,一幅幅精美的扎染作品缓缓展开,它们或蓝白相间,古朴典雅;或色彩斑斓,创意无限,瞬间激发孩子们无限的好奇与向往。
“同学们,看好,这就是扎染的第一步——扎结。”老师边说边示范,灵巧的手指在白手帕间穿梭,橡皮筋与夹子仿佛被赋予生命,紧紧缠绕、固定,形成独特的图案轮廓。紧接着,是点染与浸染的奥秘揭晓,老师们耐心地讲解着染料的调配、色彩的搭配以及染色的技巧,每一个细节都透露出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与传承。
面对这样一堂集趣味性与教育性于一体的课程,孩子们的眼神中闪烁着兴奋与期待。他们迫不及待地拿起手中的材料,模仿着老师的动作,小心翼翼地给自己的白手帕扎上各种形状的结,再满怀期待地将它们浸入染缸,那一刻,时间仿佛凝固,空气中弥漫着对美好结果的憧憬。
随着染料的缓缓渗透,一块块白手帕逐渐蜕变,绽放出独一无二的光彩。当孩子们解开橡皮筋,展开手帕的那一刻,惊喜与成就感溢于言表。他们兴奋地展示着自己的作品,有的作品蓝白交织,宛如晨曦中的云朵;有的色彩斑斓,如同雨后初晴的彩虹。这些亲手制作的艺术品,不仅是对扎染技艺的一次成功尝试,更是对传统文化深刻理解的直观体现。
此次扎染课的成功举办,不仅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更在心灵深处种下文化自信的种子。它像一股清泉,为乡村文化建设注入新的活力与希望,让传统文化在年轻一代的手中得以传承与发扬。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些小小艺术家们将带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尊重,继续探索、创新,让中华文化的瑰宝在世界舞台上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9045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2022年7月24日,山东大学“京溪渡泉”社会实践调研团的两名队员王雨佳与孙瑞泽来到济南JN150文化创意产业园,在此展开了关于济南文化资源开发的实地调研活动。JN150文化创意产业园园区位于位于……
白洋颍翔 王雨佳 山东大学“京溪渡泉”调研团查看全文 >>
7月9日至8月19日,山东大学文学院“京溪渡泉”社会实践调研团顺应建成文化强国的时代要求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使命,遵循“加快转变文化发展方式”、“着力建设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罗雅轩 李昕澎 山东大学“京溪渡泉”调研团查看全文 >>
7月27日,我所在的山东大学“京溪渡泉”社会实践调研团来到北京市“咏园”非遗文创园开展关于北京文化资源开发经验的分析调研。咏园地处二环内核心位置,临近天坛,是首创非遗创新发展平……
张天洋 山东大学“京溪渡泉”调研团查看全文 >>
“以诗和歌,咏以为园”。7月27日,我与张天洋同学代表“京溪渡泉”社会实践调研团对咏园文化产业园进行了走访调研。咏园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幸福大街永生巷4号院,原址为北京市三露厂。上世……
高明翔 山东大学“京溪渡泉”调研团查看全文 >>
8月19日,为获取文化创意产业园相关的行业与专业意见,把握文化创意产业园发展的整体趋势,了解文化创意产业园管理模式和发展状况,从而提升社会实践报告写作的科学性、具体建议的可行性……
李昕澎 山东大学“京溪渡泉”调研团查看全文 >>
7月27日,山东大学“京溪渡泉”社会实践调研团成员张天洋和高明翔前往北京市“咏园”非遗文创园开展调查。咏园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幸福大街永生巷4号院,地处二环内核心位置,临近天坛。类似……
张天洋 高明翔 彭 山东大学“京溪渡泉”调研团查看全文 >>
本周,我所在的“京溪渡泉”社会实践调研团小队来到了济南的JN150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济南建设路85号,是原重汽离合器厂,1960年中国第一辆重型汽车—黄河牌JN150型卡车就在这里诞生。半个多世……
孙瑞泽 山东大学“京溪渡泉”调研团查看全文 >>
今天,我所在的山东大学“京溪渡泉”社会实践调研团小队来到了济南JN150文化创意产业园,开始了我们在济南的第二次文化资源实地调研活动。JN150文化创意产业园园区位于位于济南市市中区建设……
王雨佳 山东大学“京溪渡泉”调研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