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暑假社会实践报告yby

来源:安徽工业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作者:杨秉彦

暑假社会实践报告

实践地点:南京大屠杀纪念馆

实践时间:2024年8月2日 - 2024年8月3日

报告撰写人:肖子轩,辛凯,吴卫,翁文杰,杨秉彦,吴佳伦

——-

一、前言

暑假期间,我们有幸参与了在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的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当代大学生,深入了解我国近代历史,尤其是抗日战争时期的悲惨历史,是我们学习和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南京大屠杀作为中国近现代史上最为沉痛的历史事件之一,不仅给南京这座城市,也给整个中华民族带来了难以抚平的伤痛。此次实践让我们得以近距离接触这段历史,体会民族苦难和人民的坚韧不屈之精神,感触良多。

二、实践背景

南京大屠杀,又称“南京事件”,发生于1937年12月13日到1938年1月的六周内。日本侵略者攻占南京后,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大规模屠杀,杀害了大量无辜的中国平民和放下武器的战俘。据保守估计,遇难人数达30万人以上,这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巨大创伤,也是全人类的悲剧。

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全称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位于南京市江东门地区,是中国大陆重要的抗战纪念馆之一。纪念馆的建立是为了纪念这段历史,教育后人勿忘国耻,珍爱和平。

三、实践目的

此次社会实践的主要目的有以下几点:

1. 历史认知:通过实地参观和学习,了解南京大屠杀的历史真相,深化对抗日战争的认识。

2. 社会责任:通过纪念活动,感受历史赋予当代青年的责任,激发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3. 文化传承:学习和思考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弘扬历史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和铭记这段历史。

四、实践内容

1. 参观展览

我们首先参观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的常设展览。展览分为多个部分,从南京大屠杀的背景、经过、后果及国际社会的反应等多个方面,详细展示了这段历史。展览中陈列的文物、图片和影像资料都非常震撼,使人难以置信这样的人间惨剧曾在这片土地上发生。特别是看到当年日军残忍行为的照片和幸存者的证词时,内心受到极大的冲击,这不仅是一段历史,更是一种沉重的警醒。

2. 观看纪录片

在参观结束后,我们还观看了关于南京大屠杀的纪录片《南京》。这部影片通过幸存者的口述、历史资料的再现,将那段惨痛的记忆生动地展现在眼前。影片中描述的每一个细节,都让人心情沉重。这些真实的影像资料比文字更加直观和震撼,特别是在片中看到幸存者的泪水和痛苦回忆时,我们感受到那种无法言表的悲痛。

3. 参与纪念活动

在纪念馆的安排下,我们有幸参与了一次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的悼念活动。活动中,所有参与者默哀一分钟,随后向纪念碑献花,表达对遇难者的深切哀悼。尽管活动简单,但现场的肃穆气氛让人深感历史的沉重。通过这样的仪式,我们深刻体会到生命的宝贵,以及和平的重要。

4. 采访纪念馆工作人员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南京大屠杀的历史及纪念馆的运行情况,我们采访了纪念馆的一位工作人员。他向我们介绍了纪念馆的建立过程、日常运行,以及纪念馆在历史教育和国际和平交流中的作用。通过这次采访,我们了解到纪念馆不仅是一个历史教育基地,更是一个对外交流的平台,促进了中外友好和平的互动。

5. 实践总结与反思

最后,我们参与了实践总结会,大家一起分享了在纪念馆的所见所闻和感受。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感触,但都对这段历史有了更深的理解和反思。通过讨论,我们更加认识到历史教育的重要性,特别是如何在当代社会中传承和弘扬这段历史。

五、实践体会

此次社会实践对我们的触动非常大。我们从未如此深刻地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悲痛,南京大屠杀不仅仅是一段过去的历史,它对我们的民族记忆有着深远的影响。以下是我们在实践中的一些体会:

1. 勿忘历史,珍爱和平

历史是一面镜子,南京大屠杀这段惨痛的历史教会我们,和平来之不易,必须珍惜。当今世界依然存在着各种冲突和战争威胁,我们必须铭记过去的教训,为世界和平贡献自己的力量。

2. 提升历史责任感

作为当代青年,我们有责任去了解并传承这段历史。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很多人可能渐渐淡忘了这段历史,但我们不能遗忘。我们需要通过各种方式,将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传递给下一代,让他们明白和平与正义的重要性。

3. 增强爱国主义情怀

通过此次实践,我们的爱国主义情怀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看到国家在历史中受过的苦难,今天的和平与发展显得尤为珍贵。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该更加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同时肩负起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重任。

4. 加强历史教育

通过此次社会实践,我们深感历史教育的重要性。学校和社会都应加大对历史事件的教育力度,让更多的人了解真相,铭记历史。同时,历史教育应当多样化,结合参观、实践、影视作品等多种形式,使其更加生动、深刻。

六、结语

此次在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的社会实践,是一次难忘的经历。它不仅让我们在思想上受到深刻的洗礼,也在精神上给予了我极大的激励。我们意识到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不仅要铭记历史,更要以史为鉴,肩负起时代的责任,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最后,我们希望通过这次实践,能激励更多的青年人走进历史、了解历史,从历史中汲取力量,为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而努力奋斗。

——-

附录:

——-

以上为我们团队的暑假社会实践报告,希望能够通过此报告分享我的感受与思考,并激发大家对历史的重视与反思。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0374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青春力量赋能老旧社区焕新,青年提案绘就治理新蓝图

我国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社区占比超35%,普遍存在设施老化、空间不足、居民疏离等问题。以某典型社区为例,60%的小区楼龄超20年,老年人口占比近30%,长期面临停车难、环境差、文化活动匮乏等…… 社区热心青年小队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陕西锣鼓

陕西锣鼓,起源于隋唐时期,是中国境内保存最为完好的大型民间乐种之一,广泛流传于西安城区及终南山周边的周至、长安、铜川等地。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传统文化…… “星星之火”实践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智能共享赋能社区发展 打造便捷高效的现代生活

在当前时代,随着共享经济和智能服务的快速发展,田野社区积极响应并融入这一趋势,通过多项创新措施大力提升社区便捷性与共享性,进一步推动社区生活方式的转型。共享家服务打造便捷生…… 青力青为助基层实践团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智慧共享引领社区创新 提升生活便捷与资源利用

在当前时代,随着共享经济和智能服务的快速发展,田野社区积极响应并融入这一趋势,通过多项创新措施大力提升社区便捷性与共享性,进一步推动社区生活方式的转型。共享家服务打造便捷生…… 华北电力大学青力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智慧党建赋能社区发展:打造创新高效的田野服务模式

党建引领与智慧物业:打造高效、智能与共建的田野社区服务在新时代背景下,田野社区积极践行党建工作,推动党建与智慧社区建设深度融合,探索出了一条创新发展的新路径。通过全方位打造…… 青力青为助基层实践团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田野社区数字化转型:智能设施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田野社区数字化转型助力居民生活质量提升智能设施引领便捷安全新生活随着数字化转型的不断推进,田野社区在智能设施的引入和整合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极大提升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和日常便…… 青力青为助基层实践团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田野社区数字化转型中,如何打造“智慧社区”?

当前,保定市正在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多个街道和社区正在积极推动“智慧社区”建设,逐步提升精准治理能力。在这一过程中,田野社区的老旧小区智慧建设,…… 华北电力大学青力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当前,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老年人口…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行2025年河南省优秀应届毕业生评选大会

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优秀毕业生的示范引领作用,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行2025年河南省…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办“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为深化青年价值引领,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办2025年“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青春力量赋能老旧社区焕新,青年提案绘就治理新蓝图

我国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社区占比超35%,普遍存在设施老化、空间不足、居民疏离等问题。以某典型社区为例,60%的小区楼龄超20年,…

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开展调研工作

(通讯员陈思然周曼琳石宇)4月29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面向长沙市第一中学部分高中学生开展调研工作…

最新发布

跨越时空永璀璨,精神长河永流淌——“豫见甘甜,向水而生”南北水调精神暑期社会实践队
跨越时空永璀璨,精神长河永流淌——“豫见甘甜,向水而生”南北水调精神暑期社会实践队南水北调工程正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书写新的历史,南北水调精神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历史中谱写光辉岁…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担负好新的文化使命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担负好新的文化使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座宝库,它不仅包含了丰富的知识体系,更蕴含了深刻的生活智慧。在现代社会的大潮中,我们应当珍视并传承这些文化遗产,让它们在新的时代背景下…
走访红色基地:传承革命精神,铭记历史使命
走访红色基地:传承革命精神,铭记历史使命中国青年网南平7月24日电(通讯员:余樱漫)红色基地的实践活动对社会具有多方面的积极作用,它不仅是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有…
兰州理工大学三下乡“重走长征路,传承红色基因”
重走长征之路,传承红色基因中国青年网会宁8月1日电(通讯员桑婷婷)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必须增强文化自信,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快适应信息…
淮海战役双堆集烈士陵园调查报告
淮海战役双堆集烈士陵园位于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双堆集镇南面,是一座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和教育价值的红色旅游景点。本次调查旨在深入了解陵园的历史沿革、主要景点、教育功能及其对当地社会的影响。淮海战役双…
安工大学子三下乡:重回红色遗迹,追溯红色回忆
安工大学子三下乡:重回红色遗迹,追溯红色回忆为了追寻红色遗迹,缅怀英烈精神。8月1日-4日电气学院探寻红色精神社会实践队在安徽省六安市开展了“调研红色遗迹,感悟红色精神”为主题的社会实践,追溯了历久…
传承红色基因,重温长征精神 ——信控学院赴陕西省延安市杨家岭革命基地开展红色精神主题学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如今我们正走在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我们也在走我们这一代人站在新时代上的长征之路。对于长征,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进行强调,它强调我们要牢记初心使命,点燃理想…
【三下乡】教师教育学院志愿者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
7月12日,长江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向日葵青年志愿者服务团深入涪陵区石沱镇三窍社,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我为群众办实事”环境卫生整治行动,用实际行动为群众打造了一个更加整洁、宜居的生活环境。清晨的…
探寻民间艺术瑰宝,传承千年文化血脉
杨家埠,这片承载着千年历史风华与艺术精髓的神奇土地,犹如一部厚重而鲜活的史书,每一页都书写着岁月的沧桑变迁,每一行都镌刻着民间智慧的璀璨光芒。2024年8月7日,在这个阳光璀璨的日子里,历史文化学院“…
【三下乡】教师教育学院志愿者开展三下乡成果汇报演出
7月14日,涪陵区石沱镇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艺汇演,为此次“三下乡”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随着阳光的温暖布满石沱镇的每一个角落,石沱镇党委副书记易自力、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中心主任任玲、教师教育学…